恐怖歷史
凌遲、炮烙、斷頭台
『貳』 歷史上血腥慘案有哪些
1、五卅慘案
五卅(sà)慘案(也稱為五卅血案,或寫作五▪卅慘案)因發生於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國主義愛國運動五卅運動的導火線。
5月30日,上海學生兩千餘人在租界內散發傳單,發表演說,抗議日本紗廠資本家鎮壓工人大罷工、打死工人顧正紅,聲援工人,並號召收回租界,被英國巡捕逮捕一百餘人。
下午萬余群眾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閘巡捕房門首,要求釋放被捕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等口號。英國巡捕竟開槍射擊,當場打死十三人,重傷數十人,逮捕一百五十餘人,造成震驚中外的五卅慘案。
2、濟南慘案
濟南慘案(Jinan Massacre)又稱五三慘案。民國十七年(1928年),蔣介石領導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戰爭,日本軍國主義擔心中國一旦統一,就不能任日本肆意侵略,於是竭力阻撓北伐戰爭的進行。
1928年5月,日本以保護僑民為名,派兵進駐濟南、青島及膠濟鐵路沿線,准備用武力阻止國民革命軍的北伐。
當國民革命軍於五月一日克復濟南後,日軍遂於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國政府所設的山東交涉署,將交涉員蔡公時割去耳鼻,然後槍殺,將交涉署職員全部殺害,並進攻國民革命軍駐地、在濟南城內肆意焚掠屠殺。
此案中中國民眾被焚殺死亡者,達一萬七千餘人,受傷者二千餘人,被俘者五千餘人。同時,日軍在濟南大量扣留車輛,截斷交通線路,並強占膠濟沿線的行政機關。
3、平頂山慘案
平頂山慘案是「九一八事變」後,侵華日軍對中國進行的第一場針對無辜平民的大屠殺。
九一八事變之後,日軍佔領中國東北,雖然中國政府軍隊撤出東北三省,但是民間抗日義勇軍一直在反抗日本軍隊。
日本軍隊在攻擊抗日武裝的同時,也經常屠殺抗日根據地的中國普通民眾以報復中國武裝的抗日行動。1932年9月15日,抗日救國軍第四路、第十一路進攻撫順,重創日本軍隊。
日本軍隊展開報復行動,於1932年9月16日將撫順煤礦附近的栗家溝、平頂山等村村民3000餘人集中,之後實施了滅絕性的屠殺,之後又追殺了聞訊逃亡的千金堡村24名居民。
4、鎮江慘案
鎮江慘案是日軍在1937年12月8日,也就是南京淪陷前5天,在鎮江淪陷後,日軍在江蘇鎮江大肆屠殺群眾並搶劫鎮江人民的財產、焚燒民房、強奸婦女的暴行。
在這場浩劫中,鎮江被害人數達一萬人以上。僅鎮江所轄的句容縣就有3000餘名群眾被日軍殺害,傷殘1000餘人。除此之外,日軍還焚毀房舍16700多間,強奸當地婦女幾千人。
5、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佔領南京。隨後,對南京城內的百姓和已經放下武器的國民黨軍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師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南京全城進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餘萬人。
日軍濫殺無辜,手段殘酷,令人發指。有的往難民身上先澆汽油,後用槍掃射,槍彈一著人身,火光隨之燃起,被彈擊火燒之難民,掙扎翻騰,痛苦之極,日軍則鼓掌狂笑。有的則把難民殺後割下人頭,挑在槍上,漫步街頭,嬉笑取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五卅慘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濟南慘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平頂山慘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鎮江慘案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大屠殺
『叄』 恐怖統治的歷史
革命法庭(The Revolutionary Tribunal)懲處共和國的敵人,有時也處決那些僅僅被懷疑為反革命的人。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Antoinette,法蘭西帝國末代王後,路易十六王後)成為了恐怖統治早期的犧牲者。不過雅各賓引導的恐怖統治不只是針對貴族,還針對任何有不忠嫌疑的人。 羅伯斯庇爾,丹東隨著奧蘭普-德古熱(因為批判羅伯斯庇爾,而且和吉倫特派關系密切)的處決,開始把他們的吉倫特派的(Girondins)對手們送上斷頭台。事實上,革命者處決的資產階級數量,比貴族數量多一倍,處決的工人,農民的數量比資產階級多一倍。(也就是說七個被行刑者中只有一個貴族)
1794年春,因為法軍在對外戰爭中取得了優勢,丹東表態他覺得恐怖統治達到了目的,法國不再需要恐怖統治,氣氛應該得到和緩。相比之下,羅伯斯庇爾變得更加狂熱,他控告丹東對革命不忠誠。他把丹東和丹東的追隨者送上了斷頭台。這個舉動甚至導致羅伯斯庇爾的追隨者也恐懼起他們的安危。
羅伯斯庇爾又持續了幾個月的殘酷鎮壓,他堅信只有這么做才能保護革命。終於,幾個國民議會的成員開始叫停羅伯斯庇爾的行為。 1794年7月,他們逮捕了羅伯斯庇爾,把他送上斷頭台。
『肆』 恐怖主義的歷史
作為人類沖突的一種表現形式,恐怖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細究起來,恐怖活動應該追溯到古希臘和羅馬時期。古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就曾專門記述過恐怖活動對敵方居民造成的心理影響。中國古代的荊軻刺秦王,古羅馬的凱撒大帝遇刺都是著名的歷史恐怖事件。美國總統肯尼迪被刺身亡是當代歷史中的典型恐怖事件。
公元1世紀,為反抗羅馬帝國入侵,猶太狂熱黨人就曾在羅馬帝國飲用的水中下過毒,暗殺與古羅馬人合作的猶太貴族。某些恐怖主義有相似之處。
「恐怖主義」一詞最早出現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為保衛新生政權,執政的雅格賓派決定用紅色恐怖主義對付反革命分子。國民公會通過決議,「對一切陰謀分子採取恐怖行動」。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恐怖主義不是反映一般的、孤立的、偶然的恐怖行動,而是指一種有組織、有制度和有政治目的的恐怖活動。
18世紀以前,恐怖活動基本上以暗殺、投毒為主要表現形式。從18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88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遇刺和1914年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遇刺,是這一時期兩起最嚴重的恐怖事件。他們都是在沒有群眾支持的情況下,通過謀殺某一政府要員向社會宣傳自己的政治目的,吸納民眾參與。
國際恐怖主義的真正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直到60年代末這一時期完成的。在此期間,恐怖主義的活動熱點是在殖民地、附屬國或剛獨立的民族國家,這一時期的恐怖事件明顯增多,手段日趨多樣,劫機、爆炸、綁架與劫持人質都有,襲擊目標和活動范圍已經超出國界,越來越具有國際性,逐漸形成了國際恐怖活動。
70年代以後,恐怖主義組織已經形成一個較為鬆散的國際網路。據美國著名的智囊機構蘭德公司的有關資料,80年代全世界共發生了近四千起恐怖活動,比70年代增加了30%,死亡人數則翻了一番。
據有關專門研究國際恐怖活動的機構統計,在1970年到1979年的9年間,因遭恐怖活動喪命的人數多達4000人,年均400餘人;1988年國際恐怖活動發生了856起,死亡人數多達660人,其中中東地區因民族矛盾比較復雜,共發生313起,佔全世界恐怖事件的36%,是恐怖活動的多發地區。進入90年代以後,恐怖活動有了明顯的變化,老的恐怖組織開始逐步退出歷史舞台,新的組織開始出現。從聯合國發表的一份關於「全球恐怖活動狀況」的報告中獲悉,1997年全球恐怖活動再次增多,高達560起,死亡420人。報告稱:「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中死亡的人數增加了。因為恐怖活動日趨殘酷地襲擊無辜平民並使用爆炸力更大的炸葯或炸彈。」與此同時,報告強調:「恐怖行為更具隱蔽性和殺傷性。」事件發生後,再也沒有人像過去那樣站出來聲稱對事件負責。這是90年代國際恐怖主義的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因為他們發現保持神秘也是一種武器,其恐怖作用高於以往的聲張。像美國駐東非使館在1998年8月17日被炸至今還沒有人聲稱對其負責就是一個例子。
『伍』 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災難是什麼
我認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災難是瘟疫。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遭遇過無數次瘟疫,其中有一些嚴重的瘟疫引發死傷者無數,並蔓延至全球,給人類帶來了沉痛的災難。例如,天花、流感、黑死病、霍亂、瘧疾等,都是人們聞之色變,不願意提起的疾病。
一、天花天花病毒曾被醫學界的人們稱為史上最厲害的病毒之一。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天花病毒給人類留下了驚人的傷害。這個病毒曾經席捲過亞洲,歐洲,美洲等地,傳染能力極強,所到之處死傷者無數。18世紀,英國醫生終於發明了牛痘,人類終於擁有了能夠預防天花病的疫苗。直到1980年,世衛組織終於宣布:人類成功消滅了天花病毒。
瘟疫之所以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災難,是因為它是對人類社會規則的考驗,容不得一絲懈怠。讀者朋友們,你們也這樣認為嗎?如果有不同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陸』 說出中國歷史上N大恐怖靈異事件或故事。
1.萬壽山上的佛香閣
你們知道為什麼萬壽山上要蓋個佛香閣嗎?說當年皇帝想在海淀這片風景秀美的地段造大園子。最早是乾隆皇帝,人家說這萬壽山下是個古墓,是明朝某個王妃的墓,動不得。號稱這妃子當年可不是善主,她的墓動不得!乾隆聽了,說怕什麼,給乾隆親到現場一看墓的大石門已被挖開,可是門裡面刻著八個大字:你不動我,我不動你!乾隆一下就嚇壞了。趕忙命人把土都蓋回去,並在萬壽山上蓋一大廟鎮住著不冥的鬼魂!這就是佛香閣了!
2.勁松鬼樓
八四年左右北京發生了件大事,當時人們、尤其是住在勁松附近的,個個都是人心惶惶的。大家都在傳說李老住的那幢樓鬧鬼,每當天黑,一進那個樓門,就能聽到凄慘的哭聲,在你耳邊縈繞,並可以看到周圍鬼火閃爍,而樓道里的照明燈也忽明忽暗,足已嚇破人膽。
而到了夜深人靜家家進入夢香時,門外卻熱鬧非凡,聊天兒的、搬東西的、打架的、罵孩子的聲音都清清楚楚,但當人們打開房門,聲音驟停,只留下探頭觀看的鄰居面面相覷。
.隆福寺大火
話說多少年前的那場大火,把隆福大廈一把火點了。曾經住過東四的人,而且不僅住過東四的人都知道,那會兒,隆福大廈和它跟前兒的那條胡同多火啊!可著了火以後呢,就完了吧?徹底完了。這是因為破了風水了。隆福大廈的那跟牌樓似的叫做隆福寺的建築是後蓋的,就頭兩年的事兒。
蓋那東西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兩只石龜來,挖出來的石龜上刻著字,劉伯溫埋的,石龜挖出來後就運走了,自此,東四徹底廢了,隆福大廈更是一蹶不振。還有傳得更邪的,說那倆石龜個兒挺大的,每個都得跟汽車似的,是真不小啊。不過去年隆福大廈邊兒上蓋了一個娃哈哈酒樓,倍兒火,異常的火,杭州菜。不知道什麼原因,真是異常的火。
4.鑄鍾娘娘
現在鍾樓的大鍾不敲了,當年敲的時候,尾音里總是帶著隱隱的「邪、邪、邪」的聲音。這老人就該說了:這鑄鍾娘娘又在找她的鞋了!說這鑄鍾師傅里有個年紀最大最受人尊重的,家裡有個小女兒。這天小女兒來到鑄鍾廠給爸爸送飯,知道了大家的事情。沒想到一頭沖進了化鍾爐。大家一看不好都上去攔,可都晚了一步,只有爸爸抓住了一隻綉花鞋。可誰知大家一看化鍾爐,銅水變成了另一種顏色。大家齊努力,竟連夜鑄成了大鍾。
至於說後來,鑄鍾廠拆了在原址蓋了一座鑄鍾娘娘廟,現在好像也拆了鼓樓後面就放著那口不用的鐵鍾。
5.菜市口刑場
菜市口是清朝的刑場。有這么一家裁縫鋪子,就住菜市口,由於手藝好,生意很旺盛。時間久了就遠近都出了名。就說這有這么一年,夏景天兒,菜市口外砍死了一個亂黨。當天晚上,裁縫鋪掌櫃的睡著正香,突然發現屋裡有人走動,心裡一想,八成鬧賊。可又一想,這賊就讓他鬧吧,反正我這屋裡一件值錢的東西都沒有。就眯縫著眼睛瞅著,這賊摸索了一會,倒也懂事出門隨手把們給關了。第二天,掌櫃的起床看看丟沒丟什麼東西,一收拾發現自己的針線笸籮不見了。就在這時外頭有人喊:掌櫃的快出來看看吧。掌櫃的出門跟眾人到荒郊一看,昨天那個斬首的人,腦袋和身子連在了一起。而且脖子上有一串細細的線痕,旁邊就扔著裁縫鋪的笸籮!
菜市口斜對過兒有個鶴年堂,刀傷葯出名。每次行完刑,夜裡總有「人」拍門買刀傷葯。後來,到鶴年堂買刀傷葯也成了老北京的一句罵人俗話了
6.北新橋的海眼
這北新橋的海眼被動過兩回,一回是日本鬼子進北京,順大鐵鏈子往上拉,拉了一兩公里,就看底下呼呼的往上翻黃湯,還隱隱的有海風的聲音,伴著腥味。日本人慌了,趕緊把鏈子又順了回去。
第二次是紅衛兵破四舊,也把大鐵鏈子往上拉,結果根日本人一樣。也全嚇傻了,趕緊恢復了原貌。最近一次跟北新橋海眼有關的事是修地鐵幾號線來的,新聞里還播了,說是為了不破壞北新橋的一口古井,地鐵繞了多少多少公里。
7.故宮
大家都知道故宮對外開放的其實只是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對外開放的,具體原因誰也說不清楚。但傳說,剛解放那會,故宮博物院晚上巡查保衛的人員經常看見有種奇怪的動物,說像老鼠但特別大,說像豬又跑的奇快。
人說這是皇族養在東西宮內鎮宮之獸。後來好些人想抓住一兩只,但這快六十年了,看見的人越來越多,卻沒人真正抓住過一隻!想來真是神奇。
『柒』 歷史上有哪些正史里記載的恐怖事件
我覺得最恐怖的就是呂皇後把一個妃子給做成了人彘,然後還讓她的兒子去看。
『捌』 世界上最恐怖的歷史事件
黑三角貿易
在16世紀開始的「黑三角貿易」即奴隸貿易,歐洲奴隸販子從本國出發裝載鹽、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換成奴隸沿著所謂的"中央航路"通過大西洋,在美洲換成糖、煙草和稻米等返航。在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由於被販運的是黑色人種,故又稱「黑三角貿易」。歷時400年之久。
「黑三角貿易」順利進行的歷史、地理原因分析
15世紀末隨著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歐洲美洲之間開辟了新航線。那時候,商業在發展,貿易在擴大,從世界范圍來看,歐亞兩洲商貿發達,對於西歐、北歐的國家來說,亞洲無疑是千里之遙,而美洲、非洲則近得多,這便為「黑三角貿易」提供有利因素。於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等開始殖民擴張。他們在美洲創建種植園,開發金銀礦,由於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在利潤的驅使下,殖民者於是將貪婪的目光投向未開化非洲大陸,開始了罪惡的奴隸貿易。
根據資料記載,1562年英國的約翰-霍金斯爵士從塞拉里昂裝運奴隸,在海地換取獸皮和糖,在返航之後成為朴茨茅斯最富裕的人。由於利潤高得驚人,所以伊麗莎白女王和樞密院官員也對他的第二次航行進行投資。他遵循前次的步驟滿載一船白銀而回,成為英國最富裕的人。正是由於政府對奴隸貿易的默許,使得奴隸貿易越發猖獗。歐洲殖民國家無不參與。
最初,奴隸販子採用掠奪的形式擄掠黑人,後來他們改變手法,採用所謂貿易的方式。奴隸貿易的過程有三部分。首先,歐洲奴隸販子的運奴船裝著劣質商品,從歐洲港口出發,到達非洲,這叫「出程」。當時,歐洲殖民國家的資本主義發展迅速,大量的產品決定了他們能夠以此交換黑人。運奴船順著洋流到達非洲,一是加那利寒流,加那利寒流位於非洲西北岸,北緯45º左右至北緯15º左右,屬於補償流;二是幾內亞暖流,幾內亞暖流沿非洲幾內亞灣岸流動,也是補償流。奴隸販子到達非洲後,用價值很低的商品與黑人部落的酉長交換年輕力壯的黑人。尚處於野蠻愚昧狀態下的黑人部落及其部落首領,在奴隸販子的挑撥離間、威迫利誘下,黑人就像商品一般被奴隸販子收購。
接著,滿載黑人的運奴船沿著中央航路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這叫「中程」。載非洲黑人前往美洲的船隻,往往成倍超載,規定四五百人的船隻,足足塞上近千人。黑人上船進倉,等於進了活棺材。艙里空氣里污濁,供應的飲食極其惡劣,因此容易使人染上種種疾病,患病而死或染上種種流行病的黑人都被拋入大海,遭遇相當悲慘。到達目的地後,黑人再次被賣送到礦山或種植園做奴隸。正如出程一樣,運奴船是順著洋流行駛的,這個洋流就是北赤道洋流,屬於風海流,該洋流橫跨大西洋,到達西印度群島。北美洲東南部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冬季受到來自大陸的冷干氣流的影響,降水不多;夏季受到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適合稻米、茶葉的種植。中美洲及西印度群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適合甘蔗的生長。正由於氣候適宜,加上黑奴在殖民者的壓迫下拚命勞作,種植園的發展迅速,種植園園主獲得了大量的糖、煙草、茶葉等原料,賺取了巨大的財富。在發展種植園的同時,殖民者還大量掠奪美洲的金銀等貴重金屬,拉丁美洲生產黃金、白銀和寶石,殖民者除了從那裡掠奪特有的熱帶農產品外,更多的是掠奪貴重金屬礦產品。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區貴重金屬礦產豐富。1550年前後,墨西哥提供了世界用銀總量的三分之一,秘魯銀產量佔世界銀產量的二分之一。這成為資產階級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來源之一。
最後,滿載金銀和原料的船隻返回歐洲,這叫「歸程」。歸程時船隻依舊順流航行,洋流為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暖流屬於補償流,沿佛羅里達半島由南向北補償由於北大西洋暖流造成的海區海水減少,北大西洋暖流是在西風吹拂下形成的。運回來的金銀和原料對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這也是奴隸貿易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原因。
結論
在16世紀到19世紀北大西洋進行的「黑三角貿易」,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政府的默認,歐洲殖民者對利潤的瘋狂追逐,加上非洲人民由於原始的社會結構造成的愚昧,是「黑三角貿易」順利進行的主要歷史原因。
由加那利寒流、幾內亞暖流、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所組成的三角形形狀的環流,為「黑三角貿易」提供了極為有利的航運條件,使得奴隸販子在出程、中程、歸程中一直順風順水,奴隸貿易的速度因此加快。美洲合適的氣候條件以及較為豐富的金銀礦產資源,使種植園和采礦業發展很快,產生了巨額利潤,是整個黑三角貿易進行的主要動力,亦在客觀上為「黑三角貿易」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條件。
所以,「黑三角貿易」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下、在有利的地理條件下,以巨額利潤為動力,順利進行數百年。
『玖』 西方恐怖電影發展史
粘貼別人的 希望對你有用~
世界恐怖片的創造者——愛迪生
《德拉庫拉》的出現,帶領了無數的恐怖片熱潮。
1910年,愛迪生第一次把後來成為恐怖片反復拍攝的題材的民間傳說--吸血鬼「德拉庫拉」的故事搬上了銀幕。盡管以當時的電影手段,其恐怖效果十分有限,影片也只有一本的長度,但它無疑已被今天好萊塢的後來者們視為能夠代表其「光榮歷史」的經典,甚至被列入美國國會急切尋找和加以保護的10部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歐洲是電影的故鄉,更是恐怖電影的發源地。在今天來看,早期一部重要的恐怖片是1916年由德國著名舞台劇演員保羅·韋格納演出並協助導演的一部根據希伯來傳奇中的人物改編的影片《無魂人》(原意為「一種有生命的人」)。是第一部有影響的恐怖片,而1919年德國烏發公司的《卡爾加里博士的小屋》引起了轟動,之後又有《吸血鬼》、《蠟像》等佳片相繼問世,使恐怖片成為最早確立風格的片種之一。
1920年的德國的表現主義恐怖片《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雖然在當時毀譽參半,但卻極大地激發起德國電影強調想像和恐懼的慾望。在其影響下,最著名的影片是茂瑙1922年的《諾斯費拉杜》,它同樣改編自斯托克的小說《德拉庫拉》。
正是在德國的影響下,美國的恐怖片真正興起。默片時代最著名的美國恐怖片是1920年的《傑克醫生和海德先生》和1925的《歌劇院里的幽靈》。
1931年,兩部堪稱恐怖片經典的影片首先映入了觀眾的眼簾:它們是勃郎寧的《德拉庫拉》和詹姆斯·惠爾改編自瑪麗·雪萊的小說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科學怪人》)。 隨著這兩部影片的成功,恐怖片開始在環球公司的流水線上源源不斷地傾瀉而出。其中較有名氣的影片中包括《木乃伊》(1932),《隱身人》、《黑色老房子》、《畸形人》(1932)、《金鋼》(1933)以及屬於「科學怪人」系列的《弗蘭肯斯坦的新娘》(1935)。1931年,出現了所謂恐怖片的經典作品:《吸血僵屍》、《科學怪人》、《鬼醫》。1936年,卡孟隆.孟席斯拍攝的《未來世界》,描寫一百年以後將在地球上發生的突變。與此同時,英國也拍攝了一個美國富豪把一座古堡連同他的鬼魂搬運到大洋彼岸的《鬼魂西行》(1936)。
40年代,雖然恐怖片開始作為低成本的B級片拍攝,這一類型中的許多影片仍然取得了引人囑目的成就。環球公司開發出了和「吸血鬼」同樣在夜間出沒的「動物恐怖片」《狼人》(1941)。其中以《貓人》(1942)和《我與僵屍同行》(1943)尤為觀眾和影評人所稱道。
50年代,隨著核威脅和麥卡西主義散布的「共產主義滲透」陰影,恐怖片暫時脫離了早期的各種超自然的幽靈和神怪,而與科幻片結合起來以各種「核怪物」或外層空間的天外來客為核心形象,不斷渲染和演義著所謂「東方威脅」的神話。前者中如日本的《哥茲拉》系列(1955),美國的《它們》(1953),《黑湖怪獸》(1956);後者則以《身體入侵者》(1954)為代表。與此同時,在英國則出現了充滿暴力和性的彩色恐怖片。《弗蘭肯斯坦的詛咒》(1957)、《德拉庫拉的恐懼》(1958)等。
60年代,以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為開端,標志著恐怖片的一個重大的轉折。它從以前的各種幽靈、鬼怪、瘋狂的科學家和來自外星世界的異物轉向了一種「寫人的」恐怖片;同時期還有恐怖/ 災難片《群鳥》。
1973年,威廉.弗萊德金的《驅魔人》為70和80年代的恐怖片樹立起了一個樣板。這部明顯向傳統的「魔怪」回歸的恐怖片激發了一系列的妖術和魔怪電影,如《凶兆》系列(1976)、《魔女嘉麗》(1976)以及《驅魔人續集》等。法國掀起六、七十年代恐怖片大行其道現象的經典作品,應是《Les Yeux Sans Visage》(沒有臉的眼睛),一九六○年(另有說一九五九年)導演是Georges Franju;《死後的愛情》(Buio Omega)等。
80年代以來,裹挾著當代電影日益濃厚的商業氣息,恐怖片不斷在好萊塢銀幕上掀起陣陣熱潮。首當其沖的是一貫被好萊塢電影視作「異類」的女性,大量以「女性威脅」為主題的恐怖片湧上銀幕,其中如德.帕爾瑪的《化裝殺人》(1980)和保羅.施萊德爾根據1942年的版本重拍的《貓人》(1982)都把性與暴力聯系在一起,進而把女性變成一種令人恐怖的社會形象。而接下來的恐怖片的「犧牲品」則是青少年甚至兒童,隨著《萬聖節》系列和《走失的兒童》等影片的上映,「問題少年」終於被塑造成了一種社會的恐怖。穿插於其間的還有各種來自太空或瘋狂科學家手中的「異物」。如克倫伯格的《蒼蠅1、2》、斯科特的《異形》系列。而近年來,一方面是傳統的恐怖形象「吸血鬼」和「科學怪人」的不斷被重新搬上銀幕,並多由著名的大導演執導。如科波拉的《吸血驚情四百年》(1992)、尼爾.喬丹的《夜訪吸血鬼》(1994)、《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1994)。他們紛紛以最忠實於原著相標榜,以現代電影的手段重新演義古老的恐怖故事,使人感到世界似乎只是經歷又一輪新的輪回。
『拾』 恐怖片的發展歷程
恐怖片在世界各國盛行,內容多為神怪傳說故事或以現實生活為依據。
30年代的恐怖片出現嚴肅主題和哲理思想,如美國影片《化身博士》和中國影片《夜半歌聲》以及40年代期攝制的《十三號凶宅》等。
恐怖片發展的類型已經不是以特別恐怖的劇情來吸引觀眾的眼球。而是用直接的血漿和血腥來沖擊觀眾的視線而達到暢快的殺戮和變態的感覺。很大程度上恐怖的意味已經轉移到驚悚片上去了。
事實上,讓人覺得害怕和驚慌也並非是恐怖片的專利。在許多其他類型的電影中,也會有不少讓人腎上腺速激增、呼吸變得急促的段落。有一篇影評在說到《鋼琴課》剁手指的那個場景時,都用了「深深的憂傷和恐懼」這樣的字眼。這大概都是因為「恐怖」這個詞本身的意義太過含混,似乎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能跟它牽扯上些瓜葛。究竟什麼是恐怖?什麼是它的核心意義,如果確實有的話?怎樣才會引發人的恐懼呢?
不過好在和許多事情一樣,我們雖然說不出恐怖片的定義,卻總能一眼就看出那是不是一部恐怖片。為什麼恐怖片不是一部悲情文藝片?因為恐怖片的情節主線總是包含著殺戮和生死搏鬥。那麼恐怖片又為什麼不是動作片、槍戰片、戰爭片之類的東西呢?關鍵在於雙方的力量對比。在所有孤膽英雄的故事中,人多勢眾,貌似強大的反面勢力最後總是被不可思議地摧枯拉朽般一掃而光。英雄的智慧和力量實際上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即使是像《終結者》這樣敵人看上去更厲害些的電影,還是給觀眾雙方大約勢均力敵的感覺,更何況影片大肆渲染的是正義方的威猛和強勁。只有在恐怖片里,主人公是處於虛弱、無力的絕對劣勢地位。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一部恐怖片的主人公是邪惡的、負面的,就算沒有明確說明他(她)的正義,也總會有意無意表現他(她)優秀的、高尚的,或至少在一大幫變態中合乎常理的一面。所以理所當然對方就是邪惡、陰毒、變態的。因此,沒有一種明確將沖突雙方分為正邪兩面的電影,會像恐怖片那樣包含著「不可戰勝的邪惡」這樣的意念。(在災難片中,肉體雖然會被消滅,但「人性的偉大」勝過自然。災難對立面的最終指向不是寥寥幾個主人公,而是全人類。)這也許就是陰郁、壓抑和恐怖的來源。我們去看恐怖片絕不是為了看主人公最後是怎樣逃出魔掌或反戈一擊的,我們是想從一次次無助的死亡和主人公受盡折磨的絕望的逃脫過程中來體驗大難臨頭的驚恐和不適。
人類為什麼會喜歡痛苦呢?只是為了享受最終解脫的那一瞬間嗎?絕非如此。在死到臨頭的恐懼之中,在理性的完全失控之中,必定蘊藏著無可挽回的誘惑;它如同情慾一樣深嵌在本能里,不可理喻。也許從來就沒有一部真正的恐怖片,不管死了多少人,最應當死的,或者說我們最希望死的主人公總歸是逃脫了。恐怖就此被消解,大家鬆了一口氣,都繼續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