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古鏡圖

地理古鏡圖

發布時間: 2021-07-31 02:31:00

Ⅰ 銅鏡價格及圖片

古銅鏡的價格也不能一概而論,銅鏡的成交價格有1495萬、908.5萬、897萬、605萬。

銅鏡成交記錄:

1、1495萬成交海獸葡萄古銅鏡

2、908.5萬成交四乳神獸古銅鏡

3、897萬成交明逾滿月」跑獸古銅鏡

4、605萬成交戰國 喜鵲猴子古銅鏡

(1)地理古鏡圖擴展閱讀

來源

銅鏡一般是含錫量較高的青銅鑄造。在古代,最早的商代是用來祭祀的禮器出現,在春秋戰國至秦一般都是王和貴族才能享用,到西漢末期銅鏡就慢慢的走向民間,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
銅鏡製作精良,形態美觀,圖紋華麗,銘文豐富,是中國古代青銅藝術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鏡以秦為較古,然而秦鏡流傳到今天的,都是出土之物,傳世的都不可得到。古因為古代,死人用鏡贈於殮者,即用鏡殉葬,取其炤幽冥的意思,時代沿襲成為風氣。因此古代的名鏡大多入土。可是古鏡銅質好的,入土多年,都不會失去其良美的質地。因此幾千年後,仍可以看到古人的偉器。

Ⅱ 《古鏡》翻譯

翻譯:

我在亳州譙縣得到一面古鏡,用手撫按它,當按到中心時,就發出像燒灼烏龜甲那樣的綻裂聲響。有人說:「這是夾層鏡。」但是夾層不可以鑄造,必須兩片合起來製成。這面鏡子很薄,絲毫沒有焊接的痕跡,恐怕也不可能合起來。

如果鏡子是焊成的,那麼它的聲音應當像敲擊鍾銑那樣重濁窒塞,但敲擊它所發出的聲音卻清脆而纖細悠遠。既然是因為按壓而發聲,那麼剛銅就應當破裂,柔銅又不能像這樣光潔澄澈。我遍訪了造鏡的工匠,他們都茫然不解。

古人製造鏡子的時候,大鏡子鑄成平的,小鏡子鑄成凸的。鏡面凹的照出人臉的像要大些,鏡面凸的照出人臉的像要小些。用小鏡看不到人臉的全像,所以作得稍為凸些,以使臉像變小,這樣的鏡子雖小仍可獲得人臉全像。

造鏡時要量鏡子的大小,以決定增減鏡子凸起的程度,使臉像和鏡子大小相稱。古人做工巧妙,後人造不出來了,得到古鏡後,都把它們磨平了。

世上有透光鏡,鏡背面有銘文,共二十字,字體極其深奧,沒人能讀懂。用這個鏡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紋和二十個字就會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認為是由於鑄造時薄處先冷,唯獨有花紋和字的地方比較厚,冷得慢,以致銅收縮得多。

銘文和花紋雖然在背面,但是鏡面上隱隱約約有痕跡,所以在光中顯現出來。我觀察了這面鏡子,認為道理確實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鏡子,又見到了別人家所收藏的鏡子,都是一個式樣,圖案銘文沒有絲毫差異,形制很古老。

只有這種鏡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鏡子雖然也有很薄的,卻都不能透光。想來古人自有特殊的製作方法。

原文:

予於譙亳得一古鏡,以手循之,當其中心,則摘然如灼龜之聲。人或曰:「此夾鏡也。」然夾不可鑄,須兩重合之。此鏡甚薄,略無焊跡,恐非可合也。

就使焊之,則其聲當銑塞,今扣之,其聲泠然纖遠。既因抑按而響,剛銅(即青銅,是一種銅錫合金,其硬度很高。)當破,柔銅不能如此澄瑩洞徹。歷訪鏡工,皆罔然不測。

[甲]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凡鑒凹則照人而大,凸則照人面小。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此工之巧智,後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人有原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後冷而銅縮多;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

予觀之,理誠如是。然予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莫能透。意古人別自有術 。

此文出自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古鏡》

(2)地理古鏡圖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夢溪筆談》,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1031—1095)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該書在國際亦受重視,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據現可見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夢溪筆談》一共分30卷,其中《筆談》26卷,《補筆談》3卷,《續筆談》1卷。全書有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各個門類學科,其價值非凡。

書中的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科學成就。社會歷史方面,對北宋統治集團的腐朽有所暴露,對西北和北方的軍事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為詳實的記載。

關於《夢溪筆談》的創作背景及相關情況,作者沈括在《夢溪筆談·序》中有比較清楚的說明:1082年(宋元豐五年)後,作者政治上不得志。

約1088年前後(元祐三年)住潤州,在那裡修築一座夢溪園(在今江蘇鎮江東)卜居,作者日常的生活較少外出,也較少與人來往,是謂「予退處林下,深居絕過從」。

作者簡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進士。熙寧中參與王安石變法。1072年(熙寧五年)提舉司天監,上渾儀、浮漏、景表三議,並推薦衛朴修《奉元歷》。

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1075年(熙寧八年)使遼,斥其爭地要求。又圖其山川形勢、人情風俗,為《使契丹圖抄》奏上。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主張減少下戶役錢。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

1082年(元豐五年),以徐禧失陷永樂城(今陝西米脂),連累坐貶。晚年居潤州,築夢溪園(在今江蘇鎮江東),舉平生所見,撰《夢溪筆談》。

Ⅲ 《地理古鏡歌》講的什麼

風水理論要求是彎的。《地理古鏡歌》之【辨下穴淺深訣】中說:此節言路亦大關風水,生旺而灣環則吉,衰死而硬直則凶,如得旺宮之水,又得旺宮之路以助之,發福愈甚,至於田間小路,亦當細看,如當直死射來,名為土箭,亦當躲避始為王美,不然難免吐血心痛之病也。這就要求墳墓前都是彎路,直路就是「土箭」,大凶!非常不吉利。

Ⅳ 你知道這個地圖叫什麼嗎

解鈴還須系鈴人

成語解釋比喻誰惹得麻煩就需要誰去解決。出處:宋·惠洪《林間集》卷: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 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系,讀音xì。
解鈴還須系鈴人
意義
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出自
宋·惠洪《林間集》
讀音(請注意這里的「系」的讀音,讀作xì。「系」的意思是把鈴鐺用繩索栓起來,掛在老虎脖子上。從語義的時間先後來看,「系」的「栓縛、掛」義古已有之,而讀jì的「打結」字義,是晚於宋代才出現的。)
釋義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文言文 聽語音
原文
1.金陵清涼寺泰欽法燈禪師在眾日,性豪逸,不事事,眾易之,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時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輩輕渠不得。」
2. 宋·惠洪《林間集》卷: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解鈴還須系鈴人
譯文
金陵清涼寺有個泰欽法燈禪師,他在活著的時候,性情豪放不羈,終日無所事事,什麼也不做,眾人都輕視他,只有法眼一個人看重他。有一天,法眼問眾人:「誰能把綁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眾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能回答得出。這時泰欽法燈禪師剛好來到,法眼就把剛才提出的問題再問泰欽法燈禪師,他回答說:「在老虎脖子綁鈴的那個人能解得鈴」。法眼見法燈禪師回答得好,便就這件事教育眾人:「你們是不能小看他的」。
出處 聽語音
這句成語源自一個叫法燈的和尚。據明代瞿汝稷所編佛家禪宗語錄《指月錄·卷二十三》記載:南唐時金陵清涼寺(既今清涼山公園清涼寺)有一位泰欽法燈禪師,他性格豪放,平時不太拘守佛門戒規,寺內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獨主持法眼禪師對他頗器重。有一次,法眼在講經說法時詢問寺內眾和尚:「誰能夠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來。這時法燈剛巧走過來,法眼又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法燈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個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法眼聽後,認為法燈頗能領悟佛教教義,便當眾贊揚了他。 後來這句話就被以解鈴還需系鈴人的成語流傳下來。
到了清朝,《紅樓夢》第九十回中還以「心痛還得心葯醫,解鈴還需系鈴人」加以引用。比喻誰惹出來的事情,仍然由誰去解決。 解鈴還須系鈴人也寫作解鈴系鈴。
這件事之後法燈深得法眼禪師的賞識,後來在法眼禪師座下作維那(寺廟中統攝僧眾統管禪堂的主要負責人),協助法眼開創了佛教五宗中著名的法眼宗。
法燈禪師不僅是一位得道高僧,在文學方面還有很深的造詣。他比較著名的作品有《古鏡歌》三首,其中在第三首中寫到: 時人不識古鏡。盡道本來清凈。只看清凈是假、照得形容不正。或圓或短或長、若有纖豪俱病。勸君不如打破、鏡去瑕消可瑩。由此不難看出法燈在佛學和文學方面的造詣。

Ⅳ 花落知多少古風意境圖


這個

Ⅵ 誰有古鏡的圖。

歷史書上

Ⅶ 仙劍3古董地圖

刻花白玉杯
價格 60000
說明
做工精細,造型猶如一朵冰肌玉潔的蓮花,優美高貴。
獲得方法
在渝州的豪華民居內,一樓的中間的桌子上,,兩個瓶子之間

三彩駱駝
價格 55000
說明
陶器中傑出的代表,唐叄彩的精美在其身上得到了完美體現。
獲得方法
在九龍坡的小木屋後,也就是舊時俠盜李寒空的藏寶洞內,夾在兩個箱子之間

鴨嘴形柄漆盒
價格 70000
說明
盒上用朱漆繪雲氣神獸紋,鴨嘴形柄用紅漆畫出細部,外型傳神,設計精巧。體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工藝。
獲得方法
在蓬萊迷宮的下層,樓梯的背面(無機關,靠樓的那邊的樓梯)

玉蟬出牙環
價格 85000
說明
俗稱璇璣式環。此環雖然造型樸拙,但刀法簡練,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獲得方法
第一次進入唐堡時,在雪見的房間門口觸發花楹被調戲事件,等時間棒到後可以拿到。(但前提是古董鑒定時要正確地分出真假的玉蟬出牙環)

鎏金銀銅馬
價格 75000
說明
周身鎏以金銀,黃白中相間線刻花紋,清新明快,小巧玲瓏,為漢代工藝中的佳品。
獲得方法
唐家堡演武堂左側的茶幾上

綠釉陶水榭
價格 65000
說明
顏色淡雅,人物形態逼真,飛禽走獸栩栩如生,足可證明其價值連城。
獲得方法
在德陽的一家豪華民居內,右邊的桌子上

白釉瓷棋盤
價格 65000
說明
現存時代最早的十九道圍棋盤。隋代開國皇帝曾用過,散發著真命天子的龍氣。
獲得方法
在霹靂堂東部,中間的一塊地上,要放水後才能拿到,頭幾遍玩時可以使用搜寶鼠

玉制辟邪
價格 80000
說明
古代玉制的辟邪,形狀勁健雄偉,神態兇猛,傳說具有非凡的庇佑靈力。
獲得方法
在萬家,等高詠病好之後,在高詠病床旁邊的箱子上

白釉燭台
價格 55000
說明
造型敦厚穩重,上刻有雲紋,釉色瑩潤,是瓷中上品。
獲得方法
在安寧村的古董攤上可以換到(前提是在游戲初的古董鑒定游戲中,有把白釉燭台的贗品鑒別出來)

玉雙龍首璜
價格 85000
說明
這種古老的玉器象徵著勇氣和力量,傳說擁有者會受到神靈的祝福。
獲得方法
在雷州的古董攤換到的,要在雪見走失之後才能遇到。(前提是在游戲初的古董鑒定游戲中要成功鑒別出真假玉雙龍首璜)

觀音坐像
價格 70000
說明
鑄銅鎏金觀音座像,工藝精緻,栩栩如生。
獲得方法
在神界天門,龍葵劇情的地方,台階後面

玉三孔鏟
價格 98000
說明
上古時期象徵財富的玉器。色彩與普通的玉完全不同,十分稀有。
獲得方法
神樹第三層,一層有一個花朵升降機直接到三層,古董在三片樹葉的中間

獸首瑪瑙杯
價格 60000
說明
用稀有的瑪瑙製成,鮮艷的顏色顯示它的尊貴,精美的製作更加增添了它的身價。
獲得方法
神樹的二層,在地圖西南方的一個分叉末端

白瓷長頸瓶
價格 60000
說明
由唐代著名的曲陽窯燒制。此品存世寥寥無幾,每個都是價值不菲。
獲得方法
在賓化的雷鳴賭坊裡面,剛開始的時候是進不去的,以後再回來時就可以進去了。在小賭廳的供桌上

三彩獅子
價格 60000
說明
叄彩作品中不多見的以獅子為題材的作品。造型生動,更顯其稀有。
獲得方法
在九龍坡的一處木樁後面,長卿在時才能拿。建議從神界回來的時候,過來逛逛,不然要等最後才能拿

編磐
價格 80000
說明
古代的大型組合樂器。曾是宮廷禮樂的重器,年代的久遠絲毫沒有影響到它優美動聽的樂音。
獲得方法
在蠻州,剛進入城門的時候向右走就到了,在搜寶鼠旁邊

王獻之真跡
價格 75000
說明
《中秋帖》傳為王獻之所書,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詢的《伯遠帖》合稱「三希」,無價之寶。
獲得方法
在靈山仙人洞的三層,在其中一座橋的旁邊而已,進入之後還不需觸開關就可以拿到了

獸面紋爵
價格 90000
說明
雕飾著獸面的一種古老酒器。相傳大禹曾使用過,具有不凡的帝王之氣。
獲得方法
古城鎮古董攤可以換到真品,前提是游戲初的古董鑒定游戲中要鑒別出真假獸面紋爵

蟠紋古鏡
價格 95000
說明
主紋為三條相互盤結纏繞的螭龍,紋飾充滿動感,是古代工藝的頂峰之作。
獲得方法
古城鎮古董攤換真品的獸面紋爵的附贈品,前提是游戲初的古董鑒定游戲中要鑒別出真假獸面紋爵

洛神賦圖
價格 75000
說明
東晉顧愷之以曹植《洛神賦》為題材所作傳世名畫。全圖設色 麗明快,線條准確流暢,充滿動感,富詩意之美。
獲得方法
古城鎮客棧的客房乙內在牆壁上

流金嵌玉銀帶鉤
價格 95000
說明
由白銀製造,通體鎏金,正面嵌飾白玉玦叄枚,玉玦中心各鑲一粒琉璃彩珠,工藝精湛,是難得一見的絕品。
獲得方法
在大渡口快出去的地方(需要等紫萱在隊伍中時開啟蠱陣)

曾仲游父壺
價格 90000
說明
作於春秋時代。雖然覆滿銅綠,但依舊精美異常,顯示出它當日的高貴華麗。
獲得方法
在鬼界的趙無延家一樓左邊

長信宮燈
價格 75000
說明
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燈,獨一無二,人物形象生動逼真,上刻銘文九處,中有「長信」二字。
獲得方法
在熔岩地獄,快到了火鬼殿的地方

刻辭整甲
價格 98000
說明
商朝古物,非常稀有的整塊刻字龜甲,雖然龜甲上文字的意思無人明白,但這並不影響它的巨大價值。
獲得方法
滑雪小游戲得到的

鹿紋瓦當
價格 80000
說明
刻有鹿紋的上古瓦當,鹿的造型生動。因「鹿」、「祿」同音,因此被認為能帶來富貴吉祥。
獲得方法
滑雪小游戲得到的

盤龍古硯
價格 80000
說明
硯蓋浮雕有六條相互糾纏的飛龍,龍頭向心共戲一珠,寶珠形的蓋鈕上陰刻一個字「君」字,疑為君王之物。
獲得方法
滑雪小游戲得到的

王維真跡
價格 65000
說明
唐代詩人王維的手書真跡。其中有唐詩選段「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等,是許多收藏家苦苦尋找的目標。
獲得方法
在冰風谷西部,認得雪地上那一塊顏色不同的地方。

青瓷薰爐
價格 70000
說明
古人的熏香用具,造型優美,隱約散發著久遠年代前的幽香。
獲得方法
在安溪,進入不久即可遇到雪見,劇情後得到,前提是游戲初的古董鑒定小游戲中要鑒別出真假表瓷薰爐

鹿形金怪獸
價格 98000
說明
出自戰國,金質,圓雕,透雕,浮雕兼施,造型精美,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獲得方法
在劍冢裡面,倒數第二段,下層西部,如果不知道的話,用搜寶鼠吧

金佛坐像
價格 85000
說明
不知年代的純金打造的佛像,工藝精緻,造型優雅,透出高貴氣質。
獲得方法
打完邪劍仙後,在蜀山的凝氣樓裡面
紫萱和花楹結局只能在當鋪收購得到

Ⅷ 這圖片出自哪本小說

雲上仙歌的

Ⅸ 八卦和八卦鏡分幾種有圖樣么

八卦鏡也叫太極八卦鏡:在我國一直被稱為風水吉祥物。
據傳,在距今七千年前的上古時代,伏羲氏觀物取象,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易·系辭傳》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就是一,就是道,是元氣渾然之象,是造分天地的根源。
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一陰一陽就是兩儀。而兩儀又生一陰一陽既是四象(少陽、老陽、少陰、老陰)。四象是天地陰陽在自然界中的變化,也代表春夏秋冬四時。而四象再各生陰陽,就生成了八卦。八卦用以代表天、地、風、雷、水、火、山、澤,並表示健、順、動、人、陷、麗、止、說等。而鏡自古以來就是震懾邪魅的吉祥之物。傳說「帝會王母於王屋,鑄鏡十二,隨月用之,此鏡之始也。」古鏡用銅鑄成,在戰國時期就開始盛行。
至唐代,無論是形狀,還是背紋花樣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在古代銅鏡還擁有驅凶、辟邪的神奇作用。葛洪在《抱朴子》中言到:「萬物之老者,其精系,能記人之形惑人,唯不能易鏡中之真形。」道士入山,常背銅鏡「邪魅不敢近,自見其形,必反卻走轉。」唐代大詩人李商隱就有「我聞照妖鏡,及於神劍鋒」的詩句。太極八卦青銅鏡----根據 一九九二年瑞安出土的唐代八卦青銅鏡而研製,採用古青銅鏡的獨特工藝配方,結合太極八卦鏡的陰陽五 行易理以及宇宙全息理論,精製而成。用以協調 人類與自然的生態平衡,創造安靜和諧的社會環境及生活空間。明代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鏡乃金水之精,內明外暗,古鏡如古劍若神明,故能辟邪魅忤……」闡述了八卦青銅鏡的吉祥、防病、調節時空環境的作用太極八卦青銅鏡——青銅鏡鏡面光彩照人,配以精雕細刻的華夏騰龍,凸出的球面「暗含陰陽魚,負陰而抱陽,彼此相擁抱,永遠運轉。背面為河圖,洛書,具有濃郁的古文化韻味,桃木雕龍,工藝精湛,流光溢彩,內有道教勝地裝藏開光,實為鑒賞、收藏、實用之瑰寶。
1998年,在各地華人宗教人士、古文化愛好者的支持下,太極八卦青銅鏡問世,填補了我國風水文化的空白。
八卦鏡是一種化煞工具,一般有八卦平光鏡和八卦凸鏡之分。 它的性質為遮擋戶外不良建築形狀,比如牆角或者尖形的大廈等,用法就是放在屋外,忌放在室內照人!因此此物只能對外,不論任何形煞皆可化解。但不宜掛的太多,一個防衛只能掛一個,全屋別超過三個,否則必會自傷,不吉反凶。 八卦凸鏡, 這個法器與平光鏡就不同了。如果窗外發現對面有化煞工具對著本宅,則可拜訪此法器,作用是將對方法器反射。送會他人家中,不致受到對方影響。這個鏡子也是擺放在室外的,不能放在室內,不可照人及放在門前,否則反吉帶凶

Ⅹ 你知道這圖說的是什麼意思嗎有原文嗎

解鈴還須系鈴人

成語解釋比喻誰惹得麻煩就需要誰去解決。出處:宋·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 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系,讀音xì。
解鈴還須系鈴人
意義
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出自
宋·惠洪《林間集》
讀音(請注意這里的「系」的讀音,讀作xì。「系」的意思是把鈴鐺用繩索栓起來,掛在老虎脖子上。從語義的時間先後來看,「系」的「栓縛、掛」義古已有之,而讀jì的「打結」字義,是晚於宋代才出現的。)
釋義
比喻由誰引起的麻煩,仍由誰去解決。
文言文 聽語音
原文
1.金陵清涼寺泰欽法燈禪師在眾日,性豪逸,不事事,眾易之,法眼獨契重。眼一日問眾:「虎項金鈴,是誰解得?」眾無對。時師適至,眼舉前語問,師曰:「系者解得」。眼曰:「汝輩輕渠不得。」
2. 宋·惠洪《林間集》卷下載:法燈泰欽禪師少解悟,然未為人知,獨法眼禪師深奇之。一日法眼問大眾曰:「虎項下金鈴,何人解得?」眾無以對。泰欽適至,法眼舉前語問之,泰欽曰:「大眾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解鈴還須系鈴人
譯文
金陵清涼寺有個泰欽法燈禪師,他在活著的時候,性情豪放不羈,終日無所事事,什麼也不做,眾人都輕視他,只有法眼一個人看重他。有一天,法眼問眾人:「誰能把綁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眾人你看我,我看你,沒有一個能回答得出。這時泰欽法燈禪師剛好來到,法眼就把剛才提出的問題再問泰欽法燈禪師,他回答說:「在老虎脖子綁鈴的那個人能解得鈴」。法眼見法燈禪師回答得好,便就這件事教育眾人:「你們是不能小看他的」。
出處 聽語音
這句成語源自一個叫法燈的和尚。據明代瞿汝稷所編佛家禪宗語錄《指月錄·卷二十三》記載:南唐時金陵清涼寺(既今清涼山公園清涼寺)有一位泰欽法燈禪師,他性格豪放,平時不太拘守佛門戒規,寺內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獨主持法眼禪師對他頗器重。有一次,法眼在講經說法時詢問寺內眾和尚:「誰能夠把系在老虎脖子上的金鈴解下來?」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來。這時法燈剛巧走過來,法眼又向他提出這個問題。法燈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個把金鈴繫到老虎脖子上面去的人,才能夠把金鈴解下來。」法眼聽後,認為法燈頗能領悟佛教教義,便當眾贊揚了他。 後來這句話就被以解鈴還需系鈴人的成語流傳下來。
到了清朝,《紅樓夢》第九十回中還以「心痛還得心葯醫,解鈴還需系鈴人」加以引用。比喻誰惹出來的事情,仍然由誰去解決。 "解鈴還須系鈴人"也寫作"解鈴系鈴"。
這件事之後法燈深得法眼禪師的賞識,後來在法眼禪師座下作維那(寺廟中統攝僧眾統管禪堂的主要負責人),協助法眼開創了佛教五宗中著名的法眼宗。
法燈禪師不僅是一位得道高僧,在文學方面還有很深的造詣。他比較著名的作品有《古鏡歌》三首,其中在第三首中寫到: 時人不識古鏡。盡道本來清凈。只看清凈是假、照得形容不正。或圓或短或長、若有纖豪俱病。勸君不如打破、鏡去瑕消可瑩。由此不難看出法燈在佛學和文學方面的造詣。

熱點內容
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3 23:48:29 瀏覽:271
湖裡區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7-13 23:20:30 瀏覽:530
給老師的101條建議 發布:2025-07-13 21:59:07 瀏覽:877
教師美文誦讀材料 發布:2025-07-13 20:46:09 瀏覽:211
2017數學高考答案解析 發布:2025-07-13 20:21:13 瀏覽:721
黃岡小狀元四年級上冊語文答案 發布:2025-07-13 18:50:35 瀏覽:24
告訴英語 發布:2025-07-13 18:39:33 瀏覽:202
南陵縣教育信息網 發布:2025-07-13 18:21:05 瀏覽:638
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 發布:2025-07-13 14:42:16 瀏覽:896
對教育的 發布:2025-07-13 14:06:14 瀏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