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歷史小論文

高中歷史小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8-01 00:45:21

如何寫高中歷史小論文

高中歷史小論文1:放眼盡觀「清朝統治史」
從三皇五帝至如今,中國歷經無數榮辱興衰,中國人民也飽受身心的煎熬。

不論是唐、宋、元,中國的經濟、科學都位於當時世界的前列。可自從明中到清末中國一蹶不振。可見明、清二朝對於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起著位高權重的作用。其中清朝政府的統治,對於中國的落後有一種不可推卸責任。

首先明清朝的科舉制度對於人才的開發起著較大的阻力。「八股文」對於清朝文人學士起著較大的阻力。「八股文」對於明清朝文人學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礙。它像一個牢籠,將文人的思想拘束於一個范圍內,將原本胸懷大志,可以成龍的學子們,套上了鏈索,使他們的文學才華不可展現的淋漓盡致發揮出來。其次,「文字獄」也為中國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損失,使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事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另外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在剛開始時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可是,當時西方國家發展速度飛快,逐漸超過中國,清政府的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的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使中國走向落後趨勢。

清朝從剛開始,「只留頭,不留發」的統治到了最後的滅亡,這是值得他們反思的。當年,清朝剛入關時十分英勇。騎、射、打、獵都是他們的強項,可到後來他們一味的不務正業,奢移成性,最終釀成了清政府的衰亡,毀滅。

從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到亡國之皇溥儀,中國歷經了無數的榮辱興衰,什麼割地賠款,火燒圓明園,這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恥辱,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陰影。

高中歷史小論文2:論武則天之功過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千百年來,歷代英豪無不是為了爭奪這壯麗山河,從而使人間戰火連綿。但一時的太平盛世也使人們安居樂業,豐衣足食。千百位帝王,有功有過。有的略輸文采,有的治理不當,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國法嚴明。

現代人都將一部部以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展現在人們面前。如《大明宮辭》就講述了中國唯一一位女皇帝的一生。武則天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當時與現在自然有許多對於她的爭議。

武則天乃是唐高宗的皇後,因唐高宗生性懦弱,從而武則天逐漸掌管實權,在晚年稱帝,並改國號為周。在武則天當政期間,繼續發展了農業,選拔優秀的賢才,推行唐太宗的政策,進一步的促進了經濟發展,加強管理,增強國力。老百姓們安居樂業,並沒有

② 高中歷史小論文的介紹

《高中歷史小論文》由復旦附中、楊浦高中等九所中學教師和學生參加編寫。每一道試題都包括三個方面:論文試題、學生論文和教師點評,適合高中生閱讀。對學生小論文的評價,見仁見智,教師的點評也只是為大家提供一家之言。

③ 高中歷史小論文,寫的細一點,謝謝

下面以宋詞
詞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後主李煜、宋代詞人:李清照、柳永、秦觀、等。代表作有《雨霖鈴》(柳永)《醉花陰》(李清照)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岳飛、陳亮、蘇軾等。代表作有《念奴嬌 赤壁懷古》《定風波》(蘇軾)《水龍吟 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等。
詞的初期極盡艷麗浮華,流行於市井酒肆之間,是一種通俗的藝術形式,雖然藝術成就上已經達到了相當的水準,但是在思想內涵上層次還不夠。宋代初期的詞一開始也是沿襲這種詞風,追求華麗詞藻和對細膩情感的描寫。但是,隨著詞在宋代的文學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詞的內涵也在不斷地充實和提高。後來,宋詞寄託了當時的士大夫對時代、對人生乃至對社會政治等各方面的感悟和思考。宋詞徹底跳出了歌舞艷情的巢窠,升華為一種代表了時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產生的歷史背景)宋詞始於隋,定型於中晚唐,盛於宋。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音樂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並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原來整齊的五、七言詩已不適應,於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詞最早起源於民間,後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

④ 高中歷史小論文,急急急

顯而易見,整篇論文的核心在於民生,有兩種答題的方向。
1.整篇論證三民主義的一些弊端,如忽視民生,沒有明確後續的反抗帝國主義的方針,在套用一下政治方面(軍閥主義
),經濟方面(小農經濟還是主導,資本主義薄弱),乃至社會風俗方面(移風易俗的趨勢,明智的開啟),國際方面(帝國主義橫行霸道)然後結合材料(這個很簡單,抄一段材料就行)
2.另一種思路就是死磕民生,從小角度出發,先表彰孫中山推行的三民主義的功績(推翻清朝,開明智),然後再大筆墨的寫最底層人民依舊悲慘的生活境況,嚴重的脫離民生。
原創,高中文綜霸霸的一點分析。

⑤ 高中歷史小論文範文

這篇是我自己寫的。你看看。

⑥ 高中歷史一小論文

一、五次侵華戰爭

1、鴉片戰爭:1840.6—1842.8 ,簽訂《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0—1860.10 ,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進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簽訂《馬關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 ,簽訂《辛丑條約》,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
5、日本法西斯侵華戰爭(抗日戰爭):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局部侵華戰爭。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二、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歸類
1、割地:
①英國通過《南京條約》割佔香港島。
②俄國通過《璦琿條約》《北京條約》等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去台灣、澎湖列島等。
2、賠款
①《南京條約》賠款2100萬元
②《馬關條約》賠款2億兩白銀
③《辛丑條約》賠款4.5億兩白銀
3、開埠通商
①《南京條約》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口通商權。
②《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最西端)、蘇州、杭州為商埠。
4、攫取中國的特權
①《南京條約》:規定了協定關稅權。
②《馬關條約》:日本首先取得開設工廠的特權。
③《辛丑條約》:列強取得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權
5、有突出特徵的條約
①《南京條約》:中國關稅主權開始喪失。
②《璦琿條約》:割地最多。
③《馬關條約》:最能體現資本主義國家進入帝國主義階段資本輸出的特點
④《辛丑條約》:賠款最多;體現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三、列強侵華罪行
1、兩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並焚燒圓明園。
②八國聯軍侵華期間,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2、鎮壓中國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槍隊」(華爾),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②組成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運動;
③抗戰勝利後,美國扶蔣**
3、製造大屠殺:
①甲午中日戰爭期間,1894年日本製造了旅順大屠殺;
②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日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
4、製造事變:1931年九•一八事變(沈陽);1937年七七事變(北京盧溝橋);1937年八•一三事變。
四、人民的反抗
1、人民群眾的斗爭
(1)1851年到1864年,洪秀全領導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國運動
(2)1899至1900年,反帝愛國的義和團運動
(3)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入侵(楊靖宇)。
2、愛國官兵的英勇斗爭
(1)禁煙運動: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是中國人民反侵略戰爭的偉大起點。
(2)鴉片戰爭:關天培在虎門,英勇犧牲。
(3)邊疆地區危機:左宗棠收復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區。
(4)甲午中日戰爭:黃海戰役中,鄧世昌英勇戰斗,與艦同沉。
(5)1936年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
(6)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守軍(二十九軍)英勇抗擊日軍進攻。
(7)1937年9月,平型關戰役中八路軍一一五師英勇抗擊日軍。
(8)1938年春,中國軍隊在山東台兒庄與日軍激戰。
(9)1940年8月起,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發動百團大戰。
3、學生運動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⑦ 高一歷史小論文1000字(自選題材)

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同的國家、民族創造了絢麗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傳統文化和文化傳統,使我們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態、異彩紛呈。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為當代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使傳統文化的生存和發展出現了困境。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已經成為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以及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保存和發展我們各自的優秀傳統,如何使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有效地參與到當代社會發展進程之中,成為當今世界各國包括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關心的問題。
一、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搶救和保護
在洶涌澎湃的現代化大潮中,重視搶救和保護傳統文化,尤其是重要的文化遺產和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已成為一項非常緊迫和重要的任務。現代化進程的加快發展,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各國傳統文化不同程度的損毀和加速消失,這會像許多物種滅絕影響自然生態環境一樣影響著文化生態的平衡,而且還將束縛人類的創造力,制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及社會的全面進步。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既是對各民族文化之根的追溯,也為現在與未來的文化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因此,在現代化進程中保護本土文化,倡導文化多樣性,增強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歸屬感,促進文化資源和文化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防止盲目的、急功近利的、破壞性的開發,已成為許多國家的共識。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對傳統文化的保護,願意與各國交流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探尋國際合作的方式,推動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
傳統文化的保護,既包括物質形態的傳統文化,也包括非物質形態的傳統文化。目前,關於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國內立法和國際協作機制已經比較完善,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有專門國內法的國家還很少,國際間的合作也還很不夠。希望會議能夠在關注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同時,更加關注擴大和加強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搶救和保護不僅涉及到觀念問題,更重要的是方法問題,所以建議會議提請各國關注現代化進程與傳統文化出現沖突時的具體解決辦法。我們尤其希望會議在傳統文化保護的主要措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立法模式和實踐,國際間合作與交流的機制等具體操作層面做出創造性的工作。
二、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傳統文化
現代化進程中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傳統文化,是各民族祖先創新的積累和結晶,不斷創新是文化傳統得以延續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鼓勵和保護文化創新,實現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創新,對於世界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任何一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只有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揚棄、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反映活生生的當代生活,並給現實生活以永不枯竭的推動力。在科技迅捷發展、社會急劇變化的當代,緊跟時代、著力創新已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發展、圖強的十分重大的問題。21世紀各國的文化如何在繼承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保持民族傳統與時代精神的統一,值得我們深入研討。
堅持文化的民族性,繼承和發揚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是文化多樣性的前提。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沒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沒有文化的多樣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上各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和傳統,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既要廣收博採、熔鑄萬物,又必須保持其鮮明的個性和獨立的品格。每個民族的文化傳統作為其獨特的精神財富是產生文化創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世界文化發展的基礎。現代化的發展,從技術手段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電視、電腦、互聯網和各種信息傳播的普及,到文化產業以及文化與商業關系的密切,使傳統文化的生存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文化需要適應這種轉型,才能在這種當代社會中生存和發展。
政府在傳統文化的保護中應當發揮關鍵性作用,要研究政府如何通過政策調整實現文化繼承與創新。各國政府需要採取對歷史負責的態度來對待傳統文化的保護,使之成為歷史的忠實樣本,使人們由此了解過去;另一方面,各國政府又需要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相適應,使傳統文化中積淀的優秀精神文化遺產為現代生活服務。在發展中繼承傳統文化,在繼承中鼓勵創新,使之適應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樣是當代各國政府進行文化建設所面臨的緊迫任務。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傳統,具有各自的發展道路,不同傳統文化應相互借鑒,共同繁榮,而不應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隨著人類進步和時代發展,任何一種文明都不可能單獨發展或孤立存在,東西方文明和各國文化的相互交流順乎潮流,合乎人心。不同文化傳統間的溝通有助於消除民族隔閡和偏見,有利於促進國家間政治、經濟關系的發展。有利於在保護文化多樣性前提下文化的共同發展。
在各國之間形成文化交流和發展的機制,加強聯系和對話,減少沖突和磨擦,有利於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保持文化的多樣性的前提是尊重各國各民族文化的獨立性和獨特性。同時,需要不同文化間加強交流與交往。通過相互吸收,相互借鑒,可以達到文化的共同繁榮,這是一種在保持自身文化特徵的前提下的相互促進關系。世界因不同而精采,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創新因交流而迸發。文化發展需要各民族間建構一種相互的交流環境。因此,在文化間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形成一套文化交往基本准則和有效機制的體系,將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這些准則和機制不僅應覆蓋絕大多數國家,還應具有相當程度上的可操作性。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一個既具有豐富傳統文化,又具有濃厚現代氣息的國度

熱點內容
班主任工作案例小學 發布:2025-07-11 21:21:02 瀏覽:729
寶藍色校園 發布:2025-07-11 20:31:21 瀏覽:714
幼兒教師演講稿精選 發布:2025-07-11 14:51:14 瀏覽:105
燃料電池歷史 發布:2025-07-11 13:49:58 瀏覽:96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