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裝置
1.化學金排中有成套的實驗裝置圖和單一裝置,但是黑白的,可製作試卷,做Flash不太好。
2.Flash本身就可畫實驗裝置圖,本人就是用Flash畫實驗裝置圖,效果很好啊。互相學習啊,E-mail:[email protected]
3.ChemDraw也行。
② 化學實驗裝置連接題
檢驗H2o通過→dc,裡面是無水硫酸銅,變藍有,反之沒有。如果不先檢驗H2o,之後通過溶液氣體會帶水,就分不清是不是原來氣體的水了。
檢驗Co2通過→ij,石灰水混濁就有Co2,反之沒有。
通過→gh,把氣體中的Co2吸收掉,再通過→ij,檢驗Co2是否吸收干凈
通過→ef,將氣體中的水分子全部吸收。
通過→ab,ab中無試劑,只需要高溫加熱,如果有CO和H2,會生成,Co2和H2o
通過→dc,檢驗是否有水生成,
通過→ij,檢驗是否有Co2生成
③ 初中所有化學實驗及其裝置名稱
1.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
Ca(OH)2 + CO2 === CaCO3↓+ H2O(復分解)
現象:石灰水由澄清變渾濁。
相關知識點:這個反應可用來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存在。
2. 鎂帶在空氣中燃燒
2Mg + O2 === 2MgO(化合)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關知識點:(1)這個反應中,鎂元素從游離態轉變成化合態;(2)物質的顏色由銀白色轉變成白色。
3. 水通電分解
2H2O === 2H2↑ + O2 ↑(分解)
現象:陰極、陽極有大量的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1)陽極產生氧氣,陰極產生氫氣;(2)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質量比為1:8。
4. 生石灰和水反應
CaO + H2O== Ca(OH)2(化合)
現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關知識點:(1)最終所獲得的溶液名稱為氫氧化鈣溶液,俗稱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無色酚酞,酚酞會變成紅色;(3)生石灰是氧化鈣,熟石灰是氫氧化鈣。
5.實驗室製取氧氣
①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2KClO3 === 2KCl + 3O2↑( 分解)
相關知識點:(1)二氧化錳在其中作為催化劑,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度或氧氣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錳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沒有改變;(3)反應完全後,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氯化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溶解、過濾、蒸發。
②加熱高錳酸鉀
2KMnO4 === K2MnO4 + MnO2+O2↑
相關知識點:反應完全後,試管中的殘余固體是錳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
6.木炭在空氣中燃燒
C + O2 === CO2(化合)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紅光,在氧氣中是發出白光;
相關知識點:反應後的產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來進行檢驗。
7.硫在空氣(或氧氣)中燃燒
S + O2 === SO2(化合)
現象:在空氣中是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是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反應後的產物可用紫色的石蕊來檢驗(紫色變成紅色)
8.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3Fe + 2O2 === Fe3O4( 化合)
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
相關知識點:在做此實驗時,應先在集氣瓶中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砂,目的是防止集氣瓶爆裂。
9.磷在空氣中燃燒
4P + 5O2 === 2P2O5(化合)
現象:產生大量而濃厚的白煙。
相關知識點:煙是固體小顆粒;霧是液體小顆粒。
10.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
2H2 + O2 === 2H 2O(化合)
現象: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1.木炭和氧化銅高溫反應
C + 2CuO === 2Cu + CO2↑(置換)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相關知識點:還原劑:木炭;氧化劑:氧化銅
12.氫氣還原氧化銅
H2 + CuO === Cu + H2O (置換)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同時試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關知識點:(1)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段時間氫氣,目的是趕走試管內的空氣;(2)實驗結束後,應先拿走酒精燈,後撤走氫氣導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銅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又生成氧化銅。
13.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或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復分解)
現象:白色固體溶解,同時有大量氣泡產生。
相關知識點:碳酸鈣是一種白色難溶的固體,利用它能溶解在鹽酸中的特性,可以用鹽酸來除去某物質中混有的碳酸鈣。
14.煅燒石灰石(或碳酸鈣高溫分解)
CaCO3 ===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2CO + O2 === 2CO2(化合)
現象:產生藍色火焰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16.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 + CuO === Cu + CO2
現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的紅色物質
相關知識點:還原劑:一氧化碳;氧化劑:氧化銅
17.甲烷在空氣中燃燒
CH4 + 2O2 === CO2 + 2H2O
現象:火焰明亮呈淺藍色
相關知識點:甲烷是天然氣(或沼氣)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很好的燃料。
18.工業製造鹽酸
H2+Cl2 === 2HCl
相關知識點:該反應說明了在特殊條件下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19.實驗室製取氫氣
Zn + H2SO4 === ZnSO4 +H2↑
相關知識點:(1)氫氣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 2CO
相關知識點:(1)一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還原劑;(2)點燃前,一定要檢驗它的純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現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變紅的碳酸。
22.碳酸受熱分解
H2CO3 === H2O + CO2↑
相關知識點:碳酸是一種不穩定的酸,受熱易分解。
23.滅火器的反應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現象:噴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噴到火上就可以滅火。
24.金屬和水的反應
①2K+ 2H2O ==== KOH + H2↑
② 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於非金屬的反應
C +H2O === CO+ H2
26.水與氧化物的反應
①SO3 +H2O == H2SO4
② Na2O +H2O==2NaOH
27.碳酸氫銨受熱分解
NH4HCO3 ===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鹽酸來清除鐵銹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復分解)
29.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Fe + CuSO4 === FeSO4 + Cu(置換)
現象:鐵絲表面有一層光亮的紅色物質析出。
30.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CuSO4+ 2NaOH === Cu(OH)2↓+Na2SO4(復分解)藍色絮狀物
附:
物質俗名及其對應的化學式:
(1)生石灰:CaO (2)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
(3)食鹽:NaCl (4)乾冰:CO2 (5)純鹼:Na2CO3
(6)燒鹼(或苛性鈉、火鹼):NaOH
(7)膽礬:CuSO4·5H2O (8)石鹼:Na2CO3·10H2O
④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有哪些注意
1、溫度計
應選擇適合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溫度計。在讀數時,視線應與液柱彎月面最高點(水銀溫度計)或最低點(酒精溫度計)水平。禁止用溫度計代替玻璃棒用於攪拌。用完後應擦拭乾凈,裝入紙套內,遠離熱源存放。
2、托盤天平
稱量前應將天平放置平穩,並將游碼左移至刻度尺的零處,檢查天平的擺動是否達到平衡。如果已達平衡,指針擺動時先後指示的標尺上左、右兩邊的格數接近相等。指針靜止時則應指在標尺的中央。如果天平的擺動未達到平衡,可以調節左、右平衡螺母使擺動達到平衡。
3、試管
夾持試管應在距管口處。加熱時試管外部應擦乾水分,不能手持試管加熱。加熱後,要注意避免驟冷以防止炸裂,加熱固體試劑時,管底應略高於管口,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完畢時,應繼續固定或放在石棉網上,讓其自然冷卻。
4、燒杯
燒杯所盛溶液不宜過多,約為容積的1/2,但在加熱時,所盛溶液不能超過容積的1/3 。燒杯不能幹燒,在盛有液體時方能較長時間加熱,但必須墊上石棉網。拿燒杯時,要拿外壁,手指勿接觸內壁。拿加熱時的燒杯,要用燒杯夾。
5、蒸發皿
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加熱後不能直接放到實驗桌上,應放在石棉網上,以免燙壞實驗桌。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 ,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加熱完後,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4)化學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如果需要知道葯品的味道可以用手輕輕地扇一下來聞取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注意節約葯品。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取用:液體1~2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實驗剩餘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
⑤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圖!!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3%F5%D6%D0%CA%B5%D1%E9%D7%B0%D6%C3&t=3
圖片很多,你自己看看
⑥ 簡單化學實驗裝置圖,淚崩跪謝了,!!!!
正確答案是C。A中制硝基苯,苯是極易揮發的,課本上的裝置用的是一個燒瓶,上接一個長導管,起冷凝迴流作用;B製取氫氧化亞鐵,這個是課本上的重要實驗,膠頭滴管應該進入液面,氫氧化亞鐵極易發生氧化,這個是特殊裝置;C製取乙烯正確,是液體溫度控制在170℃;D既然是蒸餾,要根據餾分的沸點不同來做。況且應該用蒸餾燒瓶,溫度計要放在支管口稍下處。
⑦ 怎樣畫化學實驗裝置圖
像化學實驗裝置圖是比較嚴謹的,講究一定的標准,手繪肯定是不行的,那就需要藉助相關的專業軟體來繪制,比如ChemDraw,下面就介紹用它畫裝置圖的方法。
步驟一 打開ChemDraw的界面。
ChemDraw刻章分類下的Clipware,part 2組件
步驟五 通過選中組件進行大小和位置的調整組成裝置圖。
通過學習在ChemDraw中繪制裝置圖的入門教程,新用戶可以很快上手,如您還需ChemDraw的入門教程或者使用技巧請訪問ChemDraw中文官網。
⑧ 高中化學實驗裝置
B選項左邊是製取氧氣,用的是分液漏斗,下端不需要插入液面以下,如果是長頸漏斗需要插入到液面以下,左邊沒錯誤
中間是乾燥氣體,用的濃硫酸,長進短出,也沒問題
右邊是收集氣體,因為氧氣的密度大於空氣,所以進入集氣瓶會先到底部,短進長出導致製取的氧氣都跑出去了
你分析的是對的
A 酸性、以及氧化性物質用酸式滴定管,用鹼式滴定管所以錯了
C沒問題,為了看到明顯的實驗現象 只能錯誤的操作膠頭滴管
D 互溶,不能分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