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張飛
1. 歷史上張飛是怎樣的人
張飛,字益德(《三國演義》中字翼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盪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范強、張達刺殺。後主時代追謚為「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這是網路里的,其實三國演義只是把故事情節虛化的一點,歷史故事、人物性格還是沒有較大的改變的,建議參考三國演義,如果還有疑問,可以參考三國志,那是三國真實歷史
2. 張飛是歷史上的什麼人物
三國時期的一個英雄人物。
桃園三結義
民間俗傳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兄弟。《三國演義》第一回:「飛曰:『吾庄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玄德、雲長齊聲應曰:『如此甚好。』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後遂為結拜兄弟,共同謀事的典故。
一:身世之迷
(1)屠戶。一個靠殺豬賣豬肉為生的屠戶。(可能性極少)
(2)書香家第。涿州人告訴我們 :張飛小時候就性情剛強,脾氣暴躁,他父親給他請了幾位老師,都被他氣走了。他舅舅特地推薦了一個叫王養年的先生來教他。王老先生做過朝廷將官,兼有文武之才,鑒於朝(網路)政(網路)腐(網路)敗棄官回鄉,以教書為生。張飛對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點下練文習武,十三歲時就練出一身好武藝,同時通過讀書明白不少道理,越發對世道不滿,立志要盪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擔心張飛惹出禍來,於是想出一個辦法:教張飛練書法、畫美人,以有助於融化他的剛烈性格。三年下來,張飛的書畫果然大有長進,特別是他的書法別具一格,大受稱贊。
二:家庭
(1)妻
* 夏侯氏,夏侯淵的堂侄女,夏侯霸從妹。十三、四歲時出城斬柴,被張飛看中,納為夫人。夏侯淵死後,夏侯氏請求將其下葬。
(2)子女
* 張苞,張飛長子。早夭(但留下一子)。
* 張紹,張飛次子。官至侍中尚書僕射。
* 敬哀皇後,張飛長女,劉禪之妻,先被納為劉禪之妃。後立為皇後,號敬哀皇後。238年卒,葬南陵。
* 張皇後,張飛次女,劉禪之妻。其姊敬哀皇後死後,於238年正月立為皇後。蜀漢滅亡後,隨劉禪到洛陽。
(3)孫
*張遵,張苞之子,為尚書。魏滅蜀之戰時,隨諸葛瞻守於綿竹關,與鄧艾交戰,戰死。
三:三大戰功
(1)獨退曹軍。當時劉備從襄、樊率十萬百姓南逃,曹操派曹純率五千虎豹騎日夜追趕,到當陽之長坂遭遇,劉備倉皇逃去,讓張飛斷後。張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吼到「身是張益德,可來共決死」。曹兵無人敢前,掩護了劉備。這一故事在演義中寫得有聲有色,即所謂「喝斷了橋梁水倒流」是也。
(2)攻取益州。劉備攻取巴蜀,龐統戰死,張飛獨率一軍從荊州增援,並分定郡縣。他用計攻取巴郡,生擒巴郡太守嚴顏,之後所過必克(不要忽視「所過戰克」四個字,據《法正傳》記載「今張益德數萬之眾,已定巴東,入犍為界,分平資中、德陽,三道並侵,將何以御之?」) ,是劉備奪取益州的最大功臣。
(3)巴西大戰張郃。當時張郃軍進至岩渠(今四川渠縣東北)、蒙頭、盪石(今四川渠縣八蒙山),與張飛軍相拒50多天,不分勝負。張飛遂率精兵萬余,避開正面,出敵不意,由別道突襲張郃軍,誘迫張郃出戰,使其陷入狹窄山道之中,首尾不能相救,致遭慘敗,幾被殲滅。張郃丟棄戰馬,只帶部下十餘人從山中小道逃出,率殘部退回南鄭。這一勝利從戰略上挫敗了曹操進窺巴蜀的圖謀,鞏固了「三巴」,並使劉備有了可能乘勢攻取漢中,實現了占據巴蜀鼎足天下的戰略構想。張飛這一仗對蜀漢事業的貢獻極大
四:主要官職升遷
別部司馬——中朗將——宜城太守,征虜將軍,新亭侯——巴西太守——右將軍,假節——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西鄉侯——謚桓侯
五:評價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郭嘉、程昱稱關羽、張飛:「萬人敵」
劉曄稱關羽、張飛:「勇冠三軍」
周瑜稱關羽、張飛:「熊虎之將」
傅干:「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關雲長、張益德:「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藩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
趙翼:「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
六:性格
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1)張飛對有學問的人很禮遇,如劉巴初降,張飛立即到其家拜訪,但劉巴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張飛雖然氣憤,但沒有抱怨說一句。張飛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嚴顏時,嚴顏寧死不屈,張飛敬重其為人,將嚴顏收為將領。
(2)張飛脾氣暴躁,對士兵非常嚴厲。劉備時常勸張飛:「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但張飛不聽。果然張飛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七:張飛的詩賦
據說張飛會寫詩作賦,在打敗張郃後,他率部巡遊真多山,他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真多山游記》:「王方平采葯此山,重子歌玉瀘山澗。雪,住宿方行。」 十九字的游經,情景交融,言簡意深,體現了張飛的個性。
3. 歷史上的張飛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戲劇形象:
傳統戲曲當中,張飛是一張蝴蝶臉,很喜相,很可愛。他在許多戲里都是喜劇角色,所以這一張臉譜很適合表現他的性格。但是,《兩將軍》寫的是張飛和馬超挑燈夜戰的故事,戲里的張飛一點也不逗樂,只有威風和魯莽。
文學形象:
小說《三國演義》與《三國志平話》里對張飛的形象的塑造幾乎是一樣的,都是位重情重義嫉惡如仇,膚色黝黑的壯漢,同時又武力過人,曾多次主動挑戰號稱天下第一的呂布,呂布竟曾一度忌憚張飛,嗓門大更是人物一大亮點,是蜀漢大臣中少有的個性鮮明的武將。傳聞身高有8尺。
劉備入蜀後,張飛與諸葛亮、趙雲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在巴西之戰中,擊敗魏國名將張郃。在武都之戰中,兵敗而還。劉備稱帝後,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同年,張飛因為暴而無恩,被部將范強、張達殺害。謚曰桓侯。
(3)歷史上張飛擴展閱讀:
張飛歷史評價: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傅干:「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劉巴:「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劉備:「以君忠毅,侔蹤召虎,名宣遐邇,故特顯命,高墉進爵,兼司於京。其誕將天威,柔服以德,伐叛以刑,稱朕意焉。」
楊戲:「關、張赳赳,出身匡世,扶翼攜上,雄壯虎烈。籓屏左右,翻飛電發,濟於艱難,贊主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袁准:「張飛、關羽與劉備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 」
葛洪:「謂勇力絕倫者,則上將之器;洽聞治亂者,則三九之才也。然張飛關羽萬人之敵 ,而皆喪元辱主,授首非所。」
閻負、梁殊:「驍勇多權略,攻必取,戰必勝,關、張之流。」
張說:「思齊忠壯而異材,求之古人,張飛、許褚等也。」
曾鞏:「侯以智勇為將,號萬人敵。當蜀之初,與魏將張郃相距於此,能破敵軍,以安此土,可謂功施於人矣。其歿也,又能澤而賜之,則其食於閬人不得而廢也,豈非宜哉?」
郝經:「羽、飛昭烈啑血起義,夙定君臣之分,期復漢室,百折興王。闞如兩虎嘯風從龍,夾之以飛,雄猛震一世,號稱萬人敵。羽報效於操,致書而去,飛瞋目橫矛,而與操決。矯轎義烈,上通於天,漢於是乎不亡。」
陳元靚:「漢失其鹿,三分鼎峙。爰佐昭烈,實惟車騎。敵萬人,兵行九地。睠是雄材,霸王之器。」
祖龍圖:「蜀之諸將,惟飛最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飛
4. 歷史上真正的張飛是什麼樣的人呢
從出身上講,張飛雖並非出自門閥世家,但他的家境頗為殷實;從相貌上來講,他英俊而精悍;從武略上來講,他武藝雖亞於關羽,但與關羽被世人並稱為“萬人敵”,熟讀兵法,偶有急智,慣與戰陣;從文韜上來講,他頗通經典,善書法、工繪畫,慣會附庸風雅,結交文士;從性格上講,他性子急,脾氣躁,不體恤下屬。
關於張飛的武略,在這里就不多做贅述了,他與關羽並稱為“世之虎將”“萬人敵”,這並不是從《三國演義》來的,而是在當時便有口皆碑了。到魏晉南北朝以後,世人但凡有些勇武,就自比關張,這也是一個獨特的歷史文化現象。
至於慣於戰陣,熟諳兵法,這個史書上有明確記載,如長坂坡置疑兵、降嚴顏敗張郃等,不再贅言。
5. 歷史上真正的張飛是什麼樣的人
對現代人而言,三國時代已經非常遙遠,距今已有一千七八百年歷史。「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時間的年輪,已經無情地把那個遙遠的年代永遠掩埋在歷史塵埃中。現代人要想了解那段歷史,只能從史書中窺知一二。
這件文物,幾乎顛覆了人們心目中傳統的張飛形象。《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的張飛形象,都是一個勇猛善戰的虎將,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這件文物則從另一個側面對張飛的本事做出准確回答。他不僅是一個猛將,還是一個文武全才的書法家,更是一個文采出眾的作家,《八濛山銘》寥寥21字,卻把一場一千多年前的大戰的面貌精準呈現在人們面前,後面這兩項本事可謂深藏不露。遺憾的是,張飛的作品僅有這一幅傳世,不過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6. 張飛是歷史上的什麼人物
一、性格:
史傳中的張飛勇武不比小說中的描述遜色,正史三國志的作者陳壽就說:飛雄壯威武,亞於(僅次於)關羽,魏謀臣程昱等咸稱羽、飛萬人之敵也。
張飛最威猛的事跡,當是當陽一役率領二十騎斷後。據蜀書張飛傳記載:......先主棄妻、子走,使張飛以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不過二十騎就喝退了曹操大軍,這是何等的氣魄!無怪周瑜修書勸告孫權軟禁劉備時會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
張飛不但活著的時候威震天下,死後更威震千古。就如同古人常用賁、育來比喻勇者,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兩晉乃至李唐,關張之名可以說就等於是猛將的代名詞。譬如晉書劉遐傳就有晉劉遐每擊賊,陷堅摧鋒,冀方比之關羽、張飛。又好比崔延伯傳:崔公,古之關張也。
二、簡介:
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盪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范強、張達刺殺。後主時代追謚為「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7. 張飛的歷史事跡
1、桃園三結義
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少年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張飛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
2、據水斷橋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死,劉琮投降。劉備得知後南逃,數十萬百姓相隨,曹操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急追一日一夜,於當陽長坂追到劉備,劉備軍被擊潰,只率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曹操大獲人馬輜重。
慌亂間又不見了趙雲,劉備乃派張飛去斷後,張飛召集二十餘騎立於當陽橋上,曹軍大眾至,張飛據水斷橋,曹操軍都害怕張飛的勇猛,雖然看見張飛人少,但也沒有人敢上,劉備軍因此獲安,而後趙雲又救出了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兒子劉禪,與劉備匯合,此時關羽從水道前來接援,張飛與劉備等前往江夏。
3、義釋嚴顏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領荊州兵入川增援。大軍到達江州,江州守將嚴顏據守不降,張飛將其攻破,佔領江州,並生擒嚴顏。
張飛對嚴顏大喝到:「大軍到來,你怎麼不投降還敢與我大戰!」嚴顏回到:「你們無理侵奪我們疆土,我們這里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大怒,令牽下去斬首,嚴顏面不改色大聲說道:「斬首就斬首,你發的什麼怒!」嚴顏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張飛將其釋放,並將其引為上賓。
4、大破張郃
公元215年曹操擊敗漢中張魯,張魯逃入巴西,劉備聽說後派黃權前往迎接,但張魯隨後向曹操投降。張魯投降後,曹操因後方叛亂而回師,一方面留夏侯淵鎮守漢中,另一方面命令張郃進犯巴西,擾亂巴西郡民。
張郃進兵至宕渠縣,寇犯百姓。劉備一方面自己親自駐扎江州,另一方面令張飛駐扎閬中,進攻張郃。
張飛率軍與張郃相據五十餘日。張飛率領精兵萬餘人主動進攻宕渠的張郃,張郃率兵迎擊,張飛將張郃引到瓦口關,山道狹窄,張郃軍前後軍不得救應,被張飛打得大敗,張郃為了逃命,只得放棄戰馬攀山而逃,率領部下十餘人逃到南鄭。巴西郡自此獲安。
(7)歷史上張飛擴展閱讀
據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記載,張飛不但喜歡畫美人,書法上更是擅長草書。《丹鉛總錄》中記載,涪陵有一刁斗銘,上面的銘文就是張飛所寫。而張飛所佩戴的刀以及立馬銘上的字,也都是張飛所銘刻。
元代畫家吳鎮曾作詩對張飛的書法進行了高度評價,說魏國的鍾繇、吳國的皇象在書法上的造詣恐怕都難及張飛。據傳,張飛還會作詩賦,他迅游真多山時,有感而發,寫下了《真多山游記》。
公元782年(建中三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 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關羽、張遼、周瑜、呂蒙、陸遜、鄧艾、陸抗而已。
及至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張飛。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張飛亦位列其中。
8. 張飛在真實的歷史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張飛在歷史上,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儒將,不僅以過人的武勇聞名於世,而且行軍作戰也甚有韜略。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他“暴而無恩”的性格缺陷過於突出;那麼,張飛也堪稱一位漢末三國不可多得無雙國士。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有一位威名赫赫,為蜀漢陣營效力,屢立奇功,當年曾經和劉備,關羽義結金蘭的頂級大將:沒錯,就是“萬人敵”張飛!人們對他的印象,往往都是通過“三國演義”這部經典小說獲得的;
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白馬銀槍”的趙雲;其實更貼近的是歷史上的張飛!
9. 歷史上有張飛這個人嗎
1、歷史上實有張飛其人。晉·陳壽所撰寫的《三國志》蜀書六卷,「關張馬黃趙第六」一節中,原文記載為: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先主。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先主從曹公破呂布,隨還計,曹公拜飛為中郎將。先主背曹公依袁紹、劉表。表卒,曹公入荊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當陽之長阪。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先主既定江南,以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在南郡。先主入益州,還攻劉璋,飛與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縣。至江州,破璋將巴郡太守嚴顏,生獲顏。飛呵顏曰:「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飛怒,令左右牽去斫頭,顏色不變,曰:「斫頭便斫頭,何為怒邪!」飛壯而釋之,引為賓客。華陽國志曰:初,先主入蜀,至巴郡,顏拊心嘆曰:「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也!」飛所過戰克,與先主會於成都。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餘頒賜各有差,以飛領巴西太守。
2、白話譯文: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年少的時候和關羽一起在劉備手下做事。關羽比張飛大幾歲,張飛把關羽當做兄長看待。劉備跟隨曹操一起擊敗呂布之後,曹操任命張飛為中郎將。劉備背棄曹操投奔袁紹、劉表。劉表死後,曹操到荊州,劉備向江南撤退。曹操軍隊追擊,一日一夜後追到了當陽長阪。劉備聽說曹操軍隊即將追上,拋棄了妻子和孩子,快速逃跑,命令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張飛憑借一條河水,破壞了橋梁,瞪著眼睛,拿著長矛,大喊,我是張益德,過來決一死戰。敵人沒有敢上前決斗的人,保證了劉備的逃脫。劉備平定了江南岸的各郡之後,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來又轉任到南郡。劉備在益州時,回頭攻打劉璋,張飛和諸葛亮順著水陸逆流而上,分別攻打各郡縣。到達江州的時候,擊敗了巴郡太守嚴顏,並將其生擒。張飛大聲問,我們的大軍攻打過來,你們為什麼不投降而膽敢迎戰?嚴顏說,你們沒有信義,侵略、奪取我們的州郡,我們這里只有斷頭的將軍,沒有投降的將軍。張飛很生氣,命令手下把嚴顏帶出去斬首,嚴顏神色不變,說,砍頭就砍頭唄,你生什麼氣啊!張飛對他很贊許,就釋放了他,並任用他擔任自己的幕僚。張飛經過的地方都被他攻克,於劉備會師於成都。
平定益州後,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張飛和關羽各五百斤金,一千斤銀,五千萬錢和一千匹錦。其餘的將領都賞賜了不同數目的獎勵,任命張飛為巴西太守。
3、《三國志》與文學名著《三國演義》相比,顯然是後者內容更豐滿,人物更有血有肉。文學允許補充,允許誇張,這就是文學創作和史志的差別。
10. 歷史上張飛是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張飛是蜀國最優秀的武將。
在容貌上,三國演義顛覆張飛形象,其實張飛是一個白面俊生,長的非常好看。赤壁之戰前,魯肅到當陽找劉備的時候,魯肅就說,想我江東有周美郎,不想冀州也有此等美姿顏者。首先關羽不是冀州的,劉備也不是冀州的,說的肯定就是張飛了。
在事業上,張飛家族是書香門第,豪門大寨,家產很豐厚,屠宰行業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了,只不過三國演義卻把張飛看做是殺豬的,實在是離譜。
在個人能力上,張飛飽讀詩書,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從小熟讀兵法,暗中韜晦。比起關羽來說,關羽其實就讀過春秋,沒讀過兵法,領兵打仗遠遠不如張飛。只不過小說當中把關羽「神」化了。
時人評價:
陳壽:「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劉巴:「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
洪業,侔跡韓、耿,齊聲雙德。交待無禮,並致奸慝,悼惟輕慮,隕身匡國。」
郭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
程昱:「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
董昭:「備勇而志大,關羽、張飛為之羽翼。」
劉曄:「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
傅干:「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
周瑜:「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