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物理第三章
⑴ 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總結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1、光的折射
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與光的反射一樣都是發生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質中,而折射光則進入到另一種介質中,由於光在在兩種不同的物質里傳播速度不同,故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傳播方向發生變化,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兩種介質的交界處,發生折射的同時必發生反射,
折射中光速必定改變,而反射中光速不變
2、光的折射規律
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時,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變,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規律分三點:(1)三線共面 (2)兩線分居(3)兩角關系分三種情況:①入射光線垂直界面入射時,折射角等於入射角等於0°;②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等介質中時,折射角小於入射角;③光從水等介質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角大於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4、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 凸透鏡: 邊緣薄, 中央厚
凹透鏡: 邊緣厚, 中央薄
5、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6、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7、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虛實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應 用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 f < v <2f 照相機
u = 2f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f < u <2f 放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幻燈機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虛像 透鏡同側 v > u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決記憶法】
「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正, 物遠像變大;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
8、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9、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這是我復制別人的,網址在 參考資料 里,我也是初二學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⑵ 求八上物理第三章透鏡及其作用知識要點。。
:《第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基礎知識點總復習講義(人教版八年級)
一 、透鏡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對光起折射作用的光學元件。
分類:1、凸透鏡:邊緣薄,中央厚。 2、凹透鏡:邊緣厚,中央薄。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透鏡中心可認為是光心)
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 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①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②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透鏡的3(4:凸透鏡)條特殊光線
(1)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
(2)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後(或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通過焦點。
(3)通過(或光線延長線通過)焦點的光線,經透鏡折射後平行於主光軸。
(4)凸透鏡2倍焦距發出的光,經透鏡折射後通過另一側的2倍焦距。
凸透鏡的4條特殊光線 凹透鏡的3條特殊光線
二、 生活中的透鏡
照相機:鏡頭相當於凸透鏡,來自物體的光經過照相機鏡頭後會聚在膠片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①為使膠片上的像變大,相機應靠近物體(減小物距),同時鏡頭前伸(增大像距)。
投影儀:鏡頭相當於凸透鏡,來自投影片的光通過凸透鏡後成像,再經過平面鏡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①為使銀幕上的像變大,應減小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距),增大鏡頭到銀幕的距離(像距)
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①為使虛像變大,增大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不超過1倍焦距)
☆ Q:拍照時鏡頭上有一隻蒼蠅,膠片上會有蒼蠅的像嗎?
A:不會,因為蒼蠅在一倍焦距以內,成虛像。
三、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
1、從左向右依次放置蠟燭、凸透鏡、光屏,調整它們的位置,使三者在同一直線(光具座不用)。
2、點燃蠟燭,調整它們,使燭焰的中心、凸透鏡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3、把蠟燭放到凸透鏡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記錄下物距和像距。
4、把蠟燭放到凸透鏡1-2倍焦距之間,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記錄下物距和像距。
5、把蠟燭放到凸透鏡1倍焦距以內,移動光屏,光屏上沒有像,透過凸透鏡可看到蠟燭正立、放大的虛像。
註:若在實驗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
①蠟燭在焦點以內; ②燭焰在焦點上 ③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④蠟燭到凸透鏡的距離稍大於焦距,成像在很遠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無法移到該位置。
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 像的性質 像距 應用
倒、正 放、縮 虛、實
u>2f 倒立 縮小 實像 f<v<2f 照相機
u=2f 倒立 等大 實像 V=2f 實像大小轉折
f<u<2f 倒立 放大 實像 v>2f 幻燈機
u=f 不成像 像的虛實轉折
u<f 正立 放大 虛象 |v|>u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光路圖(不要求,幫助記憶理解)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決記憶法
口決一:「一焦(點)分虛實,二焦(距)分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
口決二: 物遠實像小而近,物近實像大而遠,
如果物放焦點內,正立放大虛像現;
幻燈放像像好大,物處一焦二焦間,
相機縮你小不點,物處二倍焦距遠。
口決三:凸透鏡,本領大,照相、幻燈和放大;
二倍焦外倒實小,二倍焦內倒實大;
若是物放焦點內,像物同側虛像大;
一條規律記在心,物近像遠像變大。
注1: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注2: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像距),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四、 眼睛和眼鏡
眼睛:眼睛中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於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像。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細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號傳輸給大腦。看遠處物體時,睫狀肌放鬆,晶狀體比較薄(焦距長,偏折弱)。看近處物體時,睫狀肌收縮,晶狀體比較厚(焦距短,偏折強)。
近視的表現: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
近視的原因: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眼球前後方向太長,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前。
近視的矯治:戴凹透鏡。
近視眼 戴凹透鏡矯正
遠視的表現: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
遠視的原因:晶狀體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後方向太短,致使遠處物體的像成在視網膜後。
遠視的矯治:戴凸透鏡。
遠視眼 戴凸透鏡矯正
○(眼鏡的度數):100×焦距的倒數(焦度)。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顯微鏡:顯微鏡鏡筒的兩端各有一組透鏡,每組透鏡的作用都相當於一個凸透鏡,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後成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道理就像投影儀的鏡頭成像一樣;目鏡的作用則像一個普通的放大鏡,把這個像再放大一次(正立虛像)。經過這兩次放大作用,我們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見的小物體了。
望遠鏡:有一種望遠鏡也是由兩組凸透鏡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鏡叫做目鏡,靠近被觀察物體的凸透鏡叫做物鏡。我們能不能看清一個物體,它對我們的眼睛所成「視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遠鏡的物鏡所成的像雖然比原來的物體小,但它離我們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鏡的放大作用,視角就可以變得很大。
視角:物體的邊緣跟眼睛所夾的角。視角越大,成的像越大。
○(課本為開普勒望遠鏡)物鏡的作用是使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實像,目鏡的作用相當於一個放大鏡,用來把這個像放大。(增大視角)
○註:伽利略望遠鏡目鏡為凹透鏡,天文望遠鏡常用凹面鏡作物鏡。
⑶ 八上物理第三章的定義
三章 透鏡及其應用
一、透鏡:
1、凸透鏡:中間 ,邊緣 ,這樣的透鏡叫凸透鏡。
2、凹透鏡:中間 ,邊緣 ,這樣的透鏡叫凹透鏡。
3、如右圖所示,是凸透鏡的有
;是凹透鏡的有 。
4、光心:透鏡主光軸上特殊的一個
點,凡是通過該點的光,傳播
方向 。
5、凸透鏡能將平行於主光軸的光會聚在 上,因此凸透鏡對光有 作用,因此又稱 透鏡。
6、凹透鏡對光有 作用,因此又稱 透鏡。
7、如右圖,寫出粗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
。
9、在下圖方框內畫出適當類型的透鏡。
10、在野外如果忘記帶火種,利用我們所學的光學知識,可以怎樣獲得火?說出你的方法(至少兩種)。
二、生活中的透鏡
1、照相機:照相機所成的像是 立、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 像(選填「實」或「虛」)。
2、投影儀:使用投影儀時所成的像是 立、 的 像。
3、使用放大鏡所成的像是 立、 的 像。
4、實像: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 (選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承接,像和物體位於透鏡的 (選填「同側」或「兩側」)
5、虛像:不是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的, (選填「能」或「不能」)
用光屏承接,像和物體位於透鏡的 (選填「同側」或「兩側」)
三、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1、凸透鏡成像規律:1)u 2f時,成 立、 的 像,此時像距的范圍是 ;該成像規律的應用是 。
2)2f u f時,成 立、 的 像,此時像距的范圍是 ;其實際應用是 。
3)u f時,成 立、 的 像,此成像規律的實際應用是 。
2、小明使用照相機給小軍拍照,先拍了全身照,拍完後想拍半身照,小明應將相機離小軍 (選填「遠」或「近」)一些,同時將相機的鏡頭 (選填「伸出」或「縮回」)一些。
3、使用投影儀(如右圖)時,發現屏幕上的
像小了一些,若將屏幕上的像調大一些,
應將投影儀的鏡頭(凸透鏡) (選
填「升高」或「降低」)一些,同時將投
影儀離屏幕 (選填「遠」或「近」)
一些。
4、如下圖是「研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的原理圖,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畫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燭焰實像,則蠟燭可能置於透鏡左邊a、b、c、d四點中的_______點上,此成像
特點可應用在__________上;實驗中
能在光屏上成最小的像的點是 點,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的點是 點。
5、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凸透鏡、
蠟燭和光屏放在如圖甲所示的光具座上進
行(凸透鏡的焦距ƒ已知):
(1)若在圖中C位置上放置光屏,則B
位置上應放置 ;
(2)實驗過程中,應測量物距u和像距υ,並
記錄 的性質特點;
(3)若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如圖乙所示,為使像能清晰地呈在光屏中央,應將凸透鏡向 移動(選填「上」或「下」);
(4)實驗發現:當物距在 范圍時,像都能在光屏上承接;當物距在 范圍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像。
四、眼睛和眼鏡
1、眼睛: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 和 共同作用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 相當於照相機的膠卷。人眼是靠調節
來看清遠近不同的物體的。
2、近視眼及其矯正:近視眼的晶狀體 (選填「太厚」或「太薄」),折光能力 (選填「太強」或「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後方向上 (選填「太長」或「太短」),來自遠處的光會聚在視網膜的 (選填「前方」或「後方」),人眼就看不清遠處的物體了。近視眼應配戴 透鏡矯正。
3、遠視眼及其矯正:遠視眼的晶狀體 ,折光能力 ,或者眼球在前後方向上 ,來自近處的光會聚在視網膜的 ,
人眼就看不清近處的物體了。遠視眼應配戴 透鏡矯正。
4、在右圖中,____圖(選填「甲」或「乙」)表示近視眼成像示意圖.矯正近視眼應佩戴
眼鏡的鏡片是____
透鏡(選填「凸」或「凹」).
五、顯微鏡和望遠鏡
1、顯微鏡:顯微鏡的物鏡和目鏡都相當於 透鏡,來自被觀察物體的光經過物鏡後成一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 像(選填「實」或「虛」),目鏡的作用則像一個普通的放大鏡,把這個像再 一次(選填「放大」或「縮小」)。
2、望遠鏡:物鏡將遠處的物體在焦點附近成 縮小 的實像,目鏡再把像 放大 。
⑷ 八年級上冊物理第三章透鏡的詳細講解
透鏡是用透明物質製成的表面為球面一部分的光學元件。共六種透鏡。在天文、軍事、交通、醫學、藝術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透鏡是根據光的折射規律製成的。 透鏡是由透明物質(如玻璃、水晶等)製成的一種光學元件。透鏡是折射鏡,其折射面是兩個球面(球面一部分),或一個球面(球面一部分)一個平面的透明體。它所成的像有實像也有虛像。透鏡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凸透鏡和凹透鏡。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有雙凸、平凸、凹凸三種; 凹透鏡:中間薄,邊緣厚,有雙凹、平凹、凸凹三種。
凸透鏡具有會聚光線的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正透鏡」(可用於遠視與老花鏡)。此類透鏡可分為: a.雙凸透鏡——是兩面凸的透鏡; b.平凸透鏡——是一面凸、一面平的透鏡; c.凹凸透鏡——為一面凸,一面凹的透鏡。
編輯本段凸透鏡成像
凸透鏡成像規律是指物體放在焦點之外,在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的 凸透鏡成像原理
實像,實像有縮小、等大、放大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物體放在焦點之內,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虛像越小 在光學中,由實際光線匯聚成的像,稱為實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則稱為虛像,只能由眼睛感覺。有經驗的物理老師,在講述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時,往往會提到這樣一種區分方法:「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所謂「正立」和「倒立」,當然是相對於原物體而言。 將平行光線(如陽光)平行於主光軸(凸透鏡兩個球面的球心的連線稱為此透鏡的主光軸)射入凸透鏡,光在透鏡的兩面經過兩次折射後,集中在軸上的一點,此點叫做凸透鏡的焦點(記號為F,英文為:focus),凸透鏡在鏡的兩側各有一實焦點,如為薄透鏡時,此兩焦點至透鏡中心的距離大致相等。凸透鏡之焦距是指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通常以f表示。凸透鏡球面半徑越小,焦距(記號為:f,英文為:focal length)越短。凸透鏡可用於放大鏡、老花眼及遠視的人戴的眼鏡、攝影機、電影放映機、顯微鏡、望遠鏡的主軸:通過凸透鏡兩個球面球心C1、C2的直線叫凸透鏡的主光軸。光心:凸透鏡的中心O點是透鏡的光心。焦點:平行於主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後會聚於主光軸上一點F,這一點是凸透鏡的焦點。焦距:焦點F到凸透鏡光心O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物距:物體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稱物距,用u表示。像距:物體經凸透鏡所成的像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稱像距,用v表示。
編輯本段滿足的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鏡焦距) (關於符號的正負:物距u恆取正值。像距v的正負由像的實虛來確定,實像時v為正,虛像時v為負。凸透鏡的f為正值,凹透鏡的f為負值。)
凹透鏡介紹
凹透鏡亦稱為負球透鏡,鏡片的中央薄,周邊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鏡。凹透 凹透鏡三條特殊光
鏡對光有發散作用。平行光線通過凹球面透鏡發生偏折後,光線發散,成為發散光線,不可能形成實性焦點,沿著散開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在投射光線的同一側交於F點,形成的是一虛焦點。 凹透鏡成像的幾何作圖與凸透鏡者原則相同。從物體的頂端亦作為兩條直線:一條平行於主光軸,經過凹透鏡後偏折為發散光線,將此折射光線相反方向返回至主焦點;另一條通過透鏡的光學中心點,這兩條直線相交於一點,此為物體的像。 凹透鏡所成的像總是小於物體的、直立的虛像,凹透鏡主要用於矯正近視眼。 凹透鏡具有發散光線的作用,所以也叫「發散透鏡」、「負透鏡」(可用於近視眼鏡)。此類透鏡又可分為: a.雙凹透鏡——是兩面的透鏡 b.平凹透鏡——是一面凹、一面平的透鏡 凹透鏡
c.凸凹透鏡——為一面凸、一面凹的透鏡 其兩面曲率中心之連線稱為主軸,其中央之點O稱為光心。通過光心的光線,無論來自何方均不折射。平行主軸之光束,照於凹透鏡上折射後向四方發散,逆其發散方向的延長線,則均會於與光源同側之一點F,其折射光線恰如從F點發出,此點稱為虛焦點。在透鏡兩側各有一個。凹透鏡又稱為發散透鏡。凹透鏡的焦距,是指由焦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透鏡的球面曲率半徑越大其焦距越長,如為薄透鏡,則其兩側之焦距相等。 凹透鏡所成的像總是小於物體的。
編輯本段凸凹透鏡區別
結構不同 凸透鏡是由兩面磨成球面的透明鏡體組成 凹透鏡是由兩面都是磨成凹球面透明鏡體組成 對光線的作用不同 凸透鏡主要對光線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主要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成像性質不同 凸透鏡是折射成像 凹透鏡是 「光線通過凹透鏡後,成正立虛像,而凸透鏡則成倒立實像。實像可在屏幕上顯現出來,而虛像不能。」
編輯本段薄透鏡介紹
薄透鏡--為一種中央部分的厚度和其兩面的曲率半徑相比為很大的透鏡。初期,照相機只裝有一個凸透鏡的鏡頭,故稱為「單透鏡」。隨著科技日益發展,現代鏡頭均有若干不同形式和功能的凸凹透鏡組成一個會聚的透鏡,稱為「復式透鏡」。復式透鏡中之凹透鏡起校正各種象差的作用。 光學玻璃具有透明度高、純潔、無色、質地均勻,且有良好的折光能力,故為鏡頭生產的主要原料。由於化學成分和折射率不同光學玻璃有: 1.火石玻璃--在玻璃成分中加入氧化鉛,以增加折射率(1.8804) 2.冕牌玻璃--在玻璃成分中加入氧化鈉和氧化鈣製成,以減低其折射率(鋇冕玻璃的折射率為1.7055) 3.鑭冕玻璃--為近年來所發現的品種,它具有折射率高,色散率低的優良特性,為創造大口徑的高級鏡頭提供了條件。
編輯本段成像的原理
用於燈具上之一種玻璃或塑料性組件可以變化光線之方向或是控制配光分布情形。 透鏡是組成顯微鏡光學系統的最基本的光學元件,物鏡、目鏡及聚光鏡等部件均由單個和多個透鏡組成。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為凸透鏡(正透鏡)和凹透鏡(負透鏡)兩大類。 當一束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後相交於一點,這個點稱「焦點」,通過焦點並垂直光軸的平面,稱「焦平面」。焦點有兩個,在物方空間的焦點,稱「物方焦點」,該處的焦平面,稱「物方焦平面」;反之,在像方空間的焦點,稱「像方焦點」,該處的焦平面,稱「像方焦平面」。 光線通過凹透鏡後,成正立虛像,而凸透鏡則成倒立實像。實像可在屏幕上顯現出來,而虛像不能。 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u) 像距(v) 倒、正 大、小 虛、實 應用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特點:大小分界點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投影儀;幻燈機
u=f v=∞ 不成像 / / 特點:虛實分界點
u<f v>u 正立 放大 虛像 放大鏡
編輯本段成像的規律
1.透鏡用透鏡符號來表示(一條線段兩頭有兩個V形標志) 畫出主光軸,標出光心、焦點來 小糸尼桑款雙光透鏡
根據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中的兩條折射光線(一般作過光心的光線和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較好)的相交點,即可得到透鏡所成的像的特點(如虛實、大小、正倒等)。 2.透鏡成像時,物體上每一點發出的照到透鏡上的所有光線都成像在同一個位置,擋住一部分,並不影響射向透鏡的其它光線的成像,所以仍然可以看到完整的像,但是由於射到像上的光線減少,所以屏上像的亮度會變暗。 3.凸透鏡成像規律: 1.凸透鏡成實像需要滿足的一個條件是(u>f)。 2.共軛成像指的是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可以互換,兩種情況下分別成放大、縮小的倒立實像 4.透過凸透鏡看二倍焦距之外的鍾表,秒針的像仍然是順時針方向轉動,因為此時成倒立的實像,倒著看仍是正常的方向,所以仍然是順時針方向轉動。
編輯本段實虛像異同
相同點:它們都是光線所在的直線的相交而成的 不同點:實像是實際光線相交成的,而虛像是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 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實像可以呈在光屏上,也可以用眼睛觀察到,而虛像不能呈在光屏上,只能用眼睛觀察到 6.粗測凸透鏡焦距的方法有:會聚太陽光(或平行光線)的方法、遠物成像法、成倒立等大實像的方法、共軛成像法 斯坦雷雙光透鏡
7. (1)照相時照遠景時,相機遠離被拍攝物,鏡頭後縮;照近景時,相機要靠近被拍攝物,鏡頭前伸。(理由是: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2.放大投影儀投出的像時,鏡頭要向下調節,同時要增大投影儀到屏幕的距離;縮小投影儀投出的像時,鏡頭要向上調節,同時要減小投影儀到屏幕的距離。(理由同上題) 3. 使平行於珠光線的光匯聚在一點放大通過放大鏡看到的像時,應將放大鏡到被觀察物的距離適當增大(不能比透鏡的焦距大);縮小通過放大鏡看到的像時,應將放大鏡到被觀察物的距離減小 (理由:凸透鏡成虛像時:物近像近像變小、物遠像遠像變大)。 8.透鏡上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叫主光軸 9.平行於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焦點 10.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 11.在主光軸上有一個特殊點:凡是通過該點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此點是透鏡的光心
編輯本段鏡頭與透鏡
鏡頭是由幾片透鏡組成,透鏡有塑膠透鏡(plastic)和玻璃透鏡(glass)兩種,玻璃透鏡比塑膠貴。通常攝像頭用的鏡頭構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鏡越多,成本越高。因此一個品質好的攝像頭應該是採用玻璃鏡頭的,其成像效果要比塑膠鏡頭好。鏡頭對成像質量也有極大影響,好的鏡頭使圖像更加清晰、細膩。一般投影儀的鏡頭都是變焦鏡頭,針對市場的不同,變焦倍數從4倍到16倍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