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反應類型總結
Ⅰ 四種化學基本反應類型
這有http://..com/question/42970058.html?si=2
氧化還原反應是根據得失電子而定。
有個口訣:失升氧化還原,得降還原氧化。
化合物書寫要按照價態平衡。
共價化合物、離子化合物得劃分原則 是共用電子和得失電子(簡單說)。
初中這個不用掌握的,你現在也不好搞懂。
Ⅱ 歸納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包括: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一專、
化合反應:由兩種屬或兩種以上物質反應生成另一種物質的反應。
特點:一變多,公式:A+B→AB。化合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二、
分解反應:由一種反應物生成2種或2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特點:一變多,公式:AB→A+B。分解反應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改變。
三、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
特點:一.(種單質)換一..(種單質),公式:A+BC→B+AC
置換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改變。
四、復分解反應:
定義: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份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特點:雙交換,價(化合價)不變,公式:AB+CD→AD+CB
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是:有氣體、沉澱或水生成
Ⅲ 高中化學反應類型有哪些啊,最好總結哈
主要反應類型:
1:無機反應:分解反應(指一種化合物在特定條件下分解成二種或二種以上較簡單的單質或化合物的反應)
化合反應(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
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置換反應(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2:有機反應:
加成反應(加成反應進行後,重鍵打開,原來重鍵兩端的原子各連接上一個新的基團)
消去反應(有機化合物在適當的條件下,從一個分子脫去一個小分子(如水、鹵化氫等分子),而生成不飽和(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
取代反應(有機化合物受到某類試劑的進攻,使分子中一個基(或原子)被這個試劑所取代的反應)
加聚反應(單體間相互反應生成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叫做加聚反應)
縮聚反應(兩個或多個有機分子相互作用後以共價鍵結合成一個大分子,同時失去水或其他比較簡單的無機或有機分子的反應)
3: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是在反應前後,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的化學反應)
4: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化學反應)
5:自發反應,非自發反應
6: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7:可逆反應,不可逆反應
8:異構反應(氧氣變臭氧,臭氧變氧氣)
注意:以上是主要反應類型,要具體分還有很多.
比如中和反應其實就是復分解反應,也屬於放熱反應,也是自發反應.
又比如酯化反應,其實是取代反應.
還有硫化硝化是有機常考的,官能團取代硫酸基,硝基
,水解,燃燒,脫水,親電反應,指缺電子(對電子有親和力)的試劑進攻另一化合物電子雲密度較高(富電子)區域引起的反應。親電反應屬於離子型反應的一種,是有機化學的基本反應之一。
親核反應在相互作用的兩個體系之間,由於一個體系對另一個體系的原子核的吸引所引起的化學反應。這些反應屬於離子反應。反應試劑在反應過程中,對與之相互作用的原子或體系給予或共享其電子對者,稱為親核試劑。鹵化反應有機化合物中的氫或其他基團被鹵素取代生成含鹵有機化合物的反應。
硝化反應苯等芳香烴化合物里的苯環上的氫原子被硫酸分子里的磺酸基(—SO3H)所取代的反應
磺化反應,氨化反應,醯化反應,氰化反應等等等等...
只要記住基本反應類型就行了,其它只須了解.
還有一點:核反應不是化學反應.
比較多,慢慢來才好,可以結合反應方程式來聯系記憶
Ⅳ 高中化學反應類型總結
化合反應:2H2+O2=2H2O(點燃)
分解反應:CaCO3=CaO+CO2↑(高溫)
置換反應:Fe+2HCl=FeCl2+H2↑
復分解反應:2AgNO3+BaCl2=2AgCl↓+Ba(NO3)2
取代反應:CH4+HCl=CH3Cl+HCl(光照)
加成反應:CH2=CH2+Cl2=CH2ClCH2Cl
加聚反應:這個用手機不好寫,自己看書
氧化還原
:3Cu+8HNO3(稀)=3Cu(NO3)2+2NO2+4H2O
酯化反應
:CH3OH+CH3C=OOH→CH3-O-C=O-CH3+H2O(=O在碳上面,我不會打,其餘的在一條鏈上)
Ⅳ 高中化學反應類型總結有沒
主要反應類型:
1:無機反應:分解反應(指一種化合物在特定條件下分解成二種或二種以上較簡單的單質或化合物的反應)
化合反應(指的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
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置換反應(指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2:有機反應:
加成反應(加成反應進行後,重鍵打開,原來重鍵兩端的原子各連接上一個新的基團)
消去反應(有機化合物在適當的條件下,從一個分子脫去一個小分子(如水、鹵化氫等分子),而生成不飽和(雙鍵或三鍵)化合物的反應)
取代反應(有機化合物受到某類試劑的進攻,使分子中一個基(或原子)被這個試劑所取代的反應)
加聚反應(單體間相互反應生成一種高分子化合物,叫做加聚反應)
縮聚反應(兩個或多個有機分子相互作用後以共價鍵結合成一個大分子,同時失去水或其他比較簡單的無機或有機分子的反應)
3:氧化還原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是在反應前後,某種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的化學反應)
4: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化學反應)
5:自發反應,非自發反應
6:放熱反應,吸熱反應
7:可逆反應,不可逆反應
8:異構反應(氧氣變臭氧,臭氧變氧氣)
注意:以上是主要反應類型,要具體分還有很多.
比如中和反應其實就是復分解反應,也屬於放熱反應,也是自發反應.
又比如酯化反應,其實是取代反應.
還有硫化,硝化,水解,燃燒,脫水,親電反應,親核反應;硝化反應,鹵化反應,磺化反應,氨化反應,醯化反應,氰化反應等等等等...
只要記住基本反應類型就行了,其它只須了解.
還有一點:核反應不是化學反應.
Ⅵ 高中有機化學反應類型總結
取代,加成,加聚,氧化,消去,酯化,水解(取代)
甲烷燃燒
CH4+2O2→CO2+2H2O(條件為點燃)
甲烷隔絕空氣高溫分解
甲烷分解很復雜,以下是最終分解。CH4→C+2H2(條件為高溫高壓,催化劑)
甲烷和氯氣發生取代反應
CH4+Cl2→CH3Cl+HCl
CH3Cl+Cl2→CH2Cl2+HCl
CH2Cl2+Cl2→CHCl3+HCl
CHCl3+Cl2→CCl4+HCl (條件都為光照。 )
實驗室制甲烷
CH3COONa+NaOH→Na2CO3+CH4(條件是CaO 加熱)
乙烯燃燒
CH2=CH2+3O2→2CO2+2H2O(條件為點燃)
乙烯和溴水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和水
CH2=CH2+H20→CH3CH2OH (條件為催化劑)
乙烯和氯化氫
CH2=CH2+HCl→CH3-CH2Cl
乙烯和氫氣
CH2=CH2+H2→CH3-CH3 (條件為催化劑)
乙烯聚合
nCH2=CH2→-[-CH2-CH2-]n- (條件為催化劑)
氯乙烯聚合
nCH2=CHCl→-[-CH2-CHCl-]n- (條件為催化劑)
實驗室制乙烯
CH3CH2OH→CH2=CH2↑+H2O (條件為加熱,濃H2SO4)
乙炔燃燒
C2H2+3O2→2CO2+H2O (條件為點燃)
乙炔和溴水
C2H2+2Br2→C2H2Br4
乙炔和氯化氫
兩步反應: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
乙炔和氫氣
兩步反應:C2H2+H2→C2H4→C2H2+2H2→C2H6 (條件為催化劑)
實驗室制乙炔
CaC2+2H2O→Ca(OH)2+C2H2↑
苯燃燒
2C6H6+15O2→12CO2+6H2O (條件為點燃)
苯和液溴的取代
C6H6+Br2→C6H5Br+HBr
苯和濃硫酸濃硝酸
C6H6+HNO3→C6H5NO2+H2O (條件為濃硫酸)
苯和氫氣
C6H6+3H2→C6H12 (條件為催化劑)
乙醇完全燃燒的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條件為點燃)
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
2CH3CH2OH+O2→2CH3CHO+2H2O(條件為催化劑)(這是總方程式)
乙醇發生消去反應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條件為濃硫酸 170攝氏度)
兩分子乙醇發生分子間脫水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條件為催化劑濃硫酸 140攝氏度)
乙醇和乙酸發生酯化反應的方程式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乙酸和氫氧化鈉
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
乙酸和碳酸鈉
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甲醛和新制的氫氧化銅
HCHO+4Cu(OH)2→2Cu2O+CO2↑+5H2O
乙醛和新制的氫氧化銅
CH3CHO+2Cu→Cu2O(沉澱)+CH3COOH+2H2O
乙醛氧化為乙酸
2CH3CHO+O2→2CH3COOH(條件為催化劑或加溫)
Ⅶ 歸納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每種類型寫出15-20個化學方程式
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 C + CO2 高溫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O === Ca(OH)2 13、無水硫酸銅作乾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鈉在氯氣中燃燒:2Na + Cl2點燃 2NaCl 分解反應 15、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2H2O 通電 2H2↑+ O2 ↑ 18、碳酸不穩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9、高溫煅燒石灰石(二氧化碳工業製法):CaCO3 高溫 CaO + CO2↑ 置換反應 20、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21、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氫氣):Zn + H2SO4 == ZnSO4 + H2↑ 22、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23、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4、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26、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 + C 高溫 H2 + CO 27、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其他 28、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32、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鈉與濃鹽酸反應(泡沫滅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2H2O 通電 2H2↑+ O2 ↑ 14. 加熱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加熱 2CuO + H2O + CO2↑ 15.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穩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8.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 CO2↑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 19.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0.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1.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2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高溫 3Fe + 4CO2 四.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的相互關系 (1)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6.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Ⅷ 高一化學有機反應類型總結
有機反應類型的總結
1、 取代反應
(1)能發生取代反應的官能團有:醇羥基(-OH)、鹵原子(-X)、羧基(-COOH)、 酯基(-COO-)、肽鍵(-CONH-)等。
(2)能發生取代反應的有機物種類如下圖所示:
2、加成反應
1.能發生加成反應的官能團:雙鍵、三鍵、苯環、羰基(醛、酮)等。
2.加成反應有兩個特點:
①反應發生在不飽和的鍵上,不飽和鍵中不穩定的共價鍵斷裂,然後不飽和原子與其它原子或原子團以共價鍵結合。
②加成反應後生成物只有一種(不同於取代反應)。
說明:
1.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雙鍵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2.醛、酮的羰基只能與H2發生加成反應。
3.共軛二烯有兩種不同的加成形式。
3、消去反應
(1)能發生消去反應的物質:醇、鹵代烴;能發生消去反應的官能團有:醇羥基、 鹵素原子。
(2)反應機理:相鄰消去
發生消去反應,必須是與羥基或鹵素原子直接相連的碳原子的鄰位碳上必須有氫原子,否則不能發生消去反應。如CH3OH,沒有鄰位碳原子,不能發生消去反應。
4、聚合反應
(1)加聚反應:
烯烴加聚的基本規律:
(2)縮聚反應:
(1)二元羧酸和二元醇的縮聚,如合成聚酯纖維:
(2)醇酸的酯化縮聚:
此類反應若單體為一種,則通式為:
若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單體,則通式為:
(3)氨基與羧基的縮聚
(1)氨基酸的縮聚,如合成聚醯胺6:
(2)二元羧酸和二元胺的縮聚:
5、氧化反應與還原反應
1.氧化反應就是有機物分子里「加氧」或「去氫」的反應。
能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和官能團:烯(碳碳雙鍵)、醇、酚、苯的同系物、含醛基的物質等。
烯(碳碳雙鍵)、炔(碳碳叄鍵)、苯的同系物的氧化反應都主要指的是它們能夠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所氧化。
含醛基的物質(包括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的氧化反應,指銀鏡反應及這些物質與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的反應。要注意把握這類反應中官能團的變化及化學方程式的基本形式。
2.還原反應是有機物分子里「加氫」或「去氧」的反應,其中加氫反應又屬加成反應。
還原反應具體有:與氫氣的加成(如醛、酮)、硝基苯的還原。
6、酯化反應
(1)酯化反應的脫水方式:羧酸和醇的酯化反應的脫水方式是:「酸脫羥基醇脫氫」,羧酸分子中
羧基上的羥基跟醇分子中羥基上的氫原子結合成水,其餘部分結合成酯。這種反應的機理可
通過同位素原子示蹤法進行測定。
(2)酚酯的形成不要求掌握,但在書寫同分異構體的時候需要考慮酚酯;酚酯的水解也要求掌握。
(3)酯的種類有:小分子鏈狀酯、環酯、聚酯、內酯、硝酸酯、酚酯。
7.水解反應
(1) 能發生水解反應的物質: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等
(2) 從本質上看,水解反應屬於取代反應。
(3) 注意有機物的斷鍵部位,如乙酸乙酯水解時是與羰基相連的C-O鍵斷裂。(蛋 白 質水解,則是肽鍵斷裂)
8、中和反應、裂化反應及其它反應
(1)醇、酚、酸分別與Na、NaOH、Na2CO3、NaHCO3的反應;顯色反應等。
(2)要注意醇、酚和羧酸中羥基性質的比較:(註:畫√表示可以發生反應)
羥基種類 重要代表物 與Na 與NaOH 與Na2CO3 與NaHCO3
醇羥基 乙醇 √ --- ---- ----
酚羥基 苯酚 √ √ √(不生成CO2) ----
羧基 乙酸 √ √ √ √
(3).顯色反應主要掌握:FeCl3遇苯酚顯紫色;濃硝酸遇含苯環的蛋白質顯黃色(黃蛋白實驗);碘水遇澱粉顯藍色。
官能團與有機物類別、性質的關系
有機合成推斷技巧
(1)合成原則:原料價廉,原理正確,途徑簡便,便於操作,條件適宜,易於分離。
(2)思路:將原料與產物的結構進行對比,一比碳乾的變化,二比官能團的差異。
①根據合成過程的反應類型,所帶官能團性質及題干中所給的有關知識和信息,審題分析,理順基本途徑。 ②根據所給原料,反應規律,官能團引入、轉換等特點找出突破點。③綜合分析,尋找並設計最佳方案。
(3)方法指導:找解題的「突破口」的一般方法是:
a、 找已知條件最多的地方,信息量最大的;
b、尋找最特殊的——特殊物質、特殊的反應條件、特殊顏色等等;
c.特殊的分子式,這種分子式只能有一種結構;
d.如果不能直接推斷某物質,可以假設幾種可能,認真小心去論證,看是否完全符合題意。
(4)應具備的基本知識:
①官能團的引入:
引入鹵原子(烯、炔的加成,烷、苯及其同系物,醇的取代等);引入雙鍵(醇、鹵代烴的消去,炔的不完全加成等);引入羥基(烯加水,醛、酮加H2,醛的氧化,酯水解,鹵代烴水解,糖分解為乙醇和CO2等);生成醛、酮(烯的催化氧化,醇的催化氧化等)
②碳鏈的改變:
增長碳鏈(酯化、炔、烯加HCN,聚合,肽鍵的生成等);
減少碳鏈(酯水解、裂化、裂解、脫羧,烯催化氧化,肽鍵水解等)
③成環反應(不飽和烴小分子加成——三分子乙炔生成苯;酯化、分子間脫水,縮合、聚合等)
有機實驗的八項注意
有機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內容,是高考會考的常考內容。對於有機實驗的操作及復習必須注意以下八點內容。
1.注意加熱方式
⑴酒精燈加熱。 酒精燈的火焰溫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溫度不太高的實驗都可用酒精燈
加熱。教材中用酒精燈加熱的有機實驗是:「乙烯的制備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蒸餾石
油實驗」和「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⑵酒精噴燈加熱。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比酒精燈的火焰溫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較高溫度的有機實
驗可採用酒精噴燈加熱。教材中用酒精噴燈加熱的有機實驗是:「煤的干餾實驗」。
⑶水浴加熱。水浴加熱的溫度不超過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熱的有機實驗有:「銀鏡實驗(包括
醛類、糖類等的所有的銀鏡實驗)」、「 硝基苯的製取實驗(水浴溫度為6 0℃)」、「 酚醛樹酯
的製取實驗(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水浴溫度為70℃~80℃)」和「 糖類(包括二
糖、 澱粉和纖維素等)水解實驗(熱水浴)」。
⑷用溫度計測溫的有機實驗有:「硝基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以上兩個實驗中的
溫度計水銀球都是插在反應液外的水浴液中,測定水浴的溫度)、「乙烯的實驗室製取實驗」(溫
度計水銀球插入反應液中,測定反應液的溫度)和「 石油的蒸餾實驗」(溫度計水銀球應插在具
支燒瓶支管口處, 測定餾出物的溫度)。
2、注意催化劑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劑的實驗有:「乙烯的製取實驗」、 「硝基苯的製取實驗」、「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
「纖維素硝酸酯的製取實驗」、「糖類(包括二糖、澱粉和纖維素)水解實驗」和「乙酸乙酯的水解
實驗」。
其中前四個實驗的催化劑為濃硫酸,後兩個實驗的催化劑為稀硫酸,其中最後一個實驗也可以
用氫氧化鈉溶液做催化劑
⑵鐵做催化劑的實驗有:溴苯的製取實驗(實際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與鐵反應後生成的溴化鐵)。
⑶氧化鋁做催化劑的實驗有: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3、注意反應物的量
有機實驗要注意嚴格控制反應物的量及各反應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備實驗」必須注意乙醇和濃硫
酸的比例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則反應物升溫太慢,副反應較多,從而影響了乙烯的
產率。
4、注意冷卻
有機實驗中的反應物和產物多為揮發性的有害物質,所以必須注意對揮發出的反應物和產物進行
冷卻。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裝)冷卻的實驗:「蒸餾水的製取實驗」和「石油的蒸餾實驗」。
⑵用空氣冷卻(用長玻璃管連接反應裝置)的實驗:「硝基苯的製取實驗」、「酚醛樹酯的製取實驗」、
「乙酸乙酯的製取實驗」、「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和 「溴苯的製取實驗」。
這些實驗需要冷卻的目的是減少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揮發,既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行,又減少了這些
揮發物對人的危害和對環境的污染。
5、注意除雜
有機物的實驗往往副反應較多,導致產物中的雜質也多,為了保證產物的純凈,必須注意對產物
進行凈化除雜。如「乙烯的制備實驗」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雜質氣體,可將這種混合氣
體通入到濃鹼液中除去酸性氣體;再如「溴苯的制備實驗」和「硝基苯的制備實驗」,產物溴苯和硝
基苯中分別含有溴和NO2,因此, 產物可用濃鹼液洗滌。
6、注意攪拌
注意不斷攪拌也是有機實驗的一個注意條件。如「濃硫酸使蔗糖脫水實驗」(也稱「黑麵包」實驗)(目
的是使濃硫酸與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時間內急劇反應,以便反應放出的氣體和大量的熱使蔗糖炭
化生成的炭等固體物質快速膨脹)、「乙烯制備實驗」中醇酸混合液的配製。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
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機實驗:⑴ 實驗室中製取乙烯的實驗; ⑵石油蒸餾實驗。
8、注意尾氣的處理
有機實驗中往往揮發或產生有害氣體,因此必須對這種有害氣體的尾氣進行無害化處理。
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製取實驗中可將可燃性的尾氣燃燒掉;
⑵「溴苯的製取實驗」和「硝基苯的制備實驗」中可用冷卻的方法將有害揮發物迴流。
Ⅸ 初中化學反應類型總結怎麼寫
初中: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復分解反應。
氧化反應:劇烈氧化、緩慢氧化。
主要是分類好記一些,就像置換反應,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復分解反應,這樣初中只有這四類,說的還原反應要在高一第一章第一節學。其實置換反應,分解反應這些只要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都叫氧化還原反應。
實質
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在反應中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生成沉澱物等。判斷一個反應是否為化學反應的依據是反應是否生成新的物質。根據化學鍵理論,又可根據一個變化過程中是否有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來判斷其是否為化學反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