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力
① 初二物理關於力的所有知識
如果幾個力的合力為零,那麼這個物體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在解題時可以先看整體,後看部分,也可以反過來,
② 初二物理《力》(麻煩說詳細點,謝啦)
G物=mg=100N
設重力是G,受到的阻力是f,
勻速上升時受平衡力,F浮=G+f(阻力向下)(1)
勻速下降時受平衡力F浮+f=G+G物(阻力向上)(2)
(2)-(1)解得f=50N,G=950N
③ 初二物理關於力的全部公式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專:
(1)F浮=屬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④ 初二物理各種力的表示符號和公式
重力G=mg,推力壓力浮抄力用F就可以,如有需要可以加角標。
推力是效果力,沒公式……
支持力N或FN
若物體豎直方向只受2力且平衡,則支持力N=G
壓力是效果力,沒公式……
浮力F=ρ*V排*g【V排是排開水的體積,ρ是液體密度】
F浮=G(漂浮、懸浮時)
F浮=G-G1(空氣中重力減去在水中的重力)(用彈簧測力計)
F浮=F↓-F↑(上下壓力差)
⑤ 初二物理—力 的概念及公式
力是物質(物體)與物質(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產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是力的三要素。或動量對時間的變化率。
公式:
F=ma(牛頓第二定律公式)
G=mgg為重力加速度,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所受到的重力約為9.8牛(受緯度影響)
f=μFNμ為動摩擦因數,FN為壓力
(5)初二物理力擴展閱讀:
應用范圍
它在許多場合非常准確。經典力學可用於描述人體尺寸物體的運動(如陀螺和棒球),許多天體(如行星和星系)的運動,以及一些微尺度物體(如有機分子)。
在低速運動的物體中,經典力學非常實用,雖然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幾乎不會遇見高速運動(光速級別),因此,我們還是會以經典力學解釋各種現象。
但是在高速運動或極大質量物體之間,經典力學就 「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這也正是現代物理學的范疇。
⑥ 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拔河的手其實是作用力跟摩擦力的相互作用摩擦力是恆定的
⑦ 初二物理中,各種力的關系是什麼
重力不等於壓力,舉兩個例子。物體在水平面靜止不動的時候,你用手向下壓物體或者向上提物體(保持物體在原來的位置不變),這時候物體受到水平面的支持力和重力都是是不等的。再者你乘電梯上樓,剛啟動的過程是加速過程,這時候你受到電梯的支持力要大於重力。其他情況的例子也很多。
研究力的關系,一般都是研究作用於同一個物體的力之間的關系。像一些題目可能會提到運動車廂中的多個物體的運動,在研究車廂本身的受力情況是車廂內的物體運動可以看作是內力,也就是說把車廂和其中的物體看作一個整體來分析。
在分析力之間的關系時,要根據力作用的物體的運動情況來分析。比如說勻速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力為0,而變速運動的物體受到的合力是不為0的。
⑧ 初二物理力的作用效果
這兩個空都填「形變」,即形狀發生變化。
⑨ 初二物理力的概念是什麼
1力可以發生制在直接接觸的物體上.
2可以發生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上,
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力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①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使物體獲得加速度和發生形變的外因.力有三個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