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俄國物理學家

俄國物理學家

發布時間: 2021-08-04 19:05:31

1. 為什麼俄羅斯(蘇聯)能有怎麼多科學家

1、俄羅斯人比中國人好學。
(1)中國人喜歡把康熙帝和彼得一世相提並論,恨不得說成中俄各自的千古一帝。但康熙皇帝老帥出征守住的地盤,早就讓俄羅斯拿走了,中國人收獲了只提當年勇的談資。比起親自出征,康熙更有名的似乎是微服私訪。彼得一世也微服,但人家那是出國扮作小學徒,汗流浹背低聲下氣學技術,跟吾皇康熙向老太太和蘇麻拉姑學宮廷斗爭術根本不是一個路子。彼得回國後採取各種措施逼迫啃老族學習,比如不讀書的貴族子弟不許繼承土地,等等;興西學提高國民教育水平,是新政的突出內容。康熙在這方面簡直鮮見業績。
(2)到葉卡特琳娜二世時期,這位女漢子對外拓展疆域,對內高度重視母親質量提升,她辦的女子貴族學校,教育和培養俄羅斯女人在自立自強和培養下一代方面的能力。經過他們的努力,俄羅斯在極短時間內由彼得大帝之前宮廷都使用法語的「野蠻」小公國,一躍而成為19世紀在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領域取得輝煌成果的國家,舉國上下學文化。
(3)即便在蘇聯解體時期的內外交困中,俄羅斯人排隊和坐地鐵都能默默讀書,現在依然。學習真正成為了他們的信仰,而不像中國地鐵里除了打盹發呆就是玩手機。
2、東正教「末日論」的激發和愛國主義激勵。
(1)俄羅斯民族繼承了基督教(最早來自猶太教)中的「末日」觀點,認為彌賽亞將要降臨。此外,俄羅斯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東方特點的莫斯科和西方特點的聖彼得堡並立便為典型標志。)他們不想承認自己是亞洲人,但歐洲人卻排擠它,蒙古和斯拉夫專制傳統深深植根其中,這種無根性更加劇了其民族危機感。
(2)他們還具有上帝選民的思想,認為俄羅斯人總是對的。但他們對末日的態度,不是中國人所謂世界末日前吃盡喝光的恐慌,而是要跟時間賽跑、在末日到來之前做更多事的一種追求;是使命思想和責任意識。為此,俄羅斯人為了維系民族和國家的完整,強國和在世界上發聲一直是執政追求,更是民族信仰。從沙皇到斯大林再到普金,都是如此。
(3)於是我們看到,即便政治多麼黑暗,專制如何猖獗,生活多麼苦難,外表多麼服從,俄羅斯知識分子的內心都有自己獨立自由的世界:為了世界末日前的使命;為了祖國;為了不枉生命的追求等,面對流放和死亡的從容不迫與前仆後繼。誅心和御用者有之,但屈指可數,就因為內心那塊聖潔的天地。前蘇聯的諾貝爾獎集中於基礎學科和文學領域,而非當時軍備競賽激烈的應用科學領域,原因或許也因為如此——沒有功利性追求,只為純粹。

2. 誰知道世界10位著名物理學家地名字及他們地發明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邁克耳孫-

麥克斯韋-是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開普勒-德國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並且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即開普勒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

洛倫茲-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生於阿納姆,畢業於萊頓大學1875年獲博士學位。洛倫茲是經典電子論的創立者

楞次-俄國物理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電學的研究。建立了楞次定律

焦耳-焦耳,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赫茲-,德國物理學家,生於漢堡。赫茲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惠更斯-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

伽利略-義大利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是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合貫通了數學、天文學、物理學三門科學的科學巨人。伽利略是科學革命的先驅,畢生把哥白尼、開普勒開創的新世界觀加以證明和廣泛宣傳。

高斯-德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1777年4月30日生於德國布倫瑞克。高斯長期從事於數學並將數學應用於物理學、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等領域的研究,著述豐富,成就甚多。

法拉第-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是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

愛因斯坦-德國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他的科學業績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早期對布朗運動的研究;狹義相對論的創建;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開辟了宇宙學的研究途徑

笛卡兒-,1596年3月13日,在法國西部的希列塔尼半島上的圖朗城.笛卡兒最早認識到慣性定律是解決力學問題的關鍵所在,最早把慣性定律作為原理加以確立。

庫侖-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

布儒斯特-蘇格蘭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光學方面的研究

貝爾-電話發明家,1847年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市。

夠了不?

3. 俄國物理學家波波夫有什麼貢獻

波波夫對無線電通信的傑出貢獻,是他發現了天線的作用。在一次實驗中,波波夫發現金屬屑檢波器的靈敏度異常地高。接收電磁波的距離比起平時有明顯的增加。他沒放過這個異常現象,仔細地觀察了周圍環境,也沒發現什麼變化。找了很多原因,但都-一排除了。他感到很奇怪,再試一次,靈敏度還是異常的高。忽然,他瞥見有一根導線搭在檢波器上。很明顯,這根導線增加了檢波器的接收能力,增加了靈敏度。波波夫真是喜出望外,提高機器的靈敏度,增加傳收距離的願望竟在這無意中達到了。他使用的這根導線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線。波波夫用這架機器首先去檢測雷電。他把莫爾斯電報機接在機器上,在一個雷電風雨交加的夏夜,他的接收機收到了空中的雷電,並用莫爾斯電報機上的紙條記錄了下來。

4. 獲諾貝爾獎的俄羅斯科學家有誰

伊•巴甫洛夫(1849-1936)著名生理學家,1904年因在血液循環與消化生理學方面的經典著作被授予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伊•梅契尼柯夫(1845-1916)著名生物學家與病理學家,比較病理學、進化胎生學、微生物和免疫學的奠基人之一,1908年與德國科學家P•歐利希共獲諾貝爾生理和醫學獎。

尼•謝苗諾夫(1896-1986)著名化學物理學家,開辟了有關燃燒、爆炸、火焰傳播的獨立研究領域,1934年創建了鏈反應的數量通論,1956年與美國科學家C•欣謝爾伍德共獲諾貝爾化學獎。

巴•切連科夫(1904-1958)物理學家,1934年在蘇聯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作研究生時發現了「切連科夫效應」,於1958年與蘇聯物理學家塔姆、弗蘭克分享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伊•弗蘭克(1908-1990)物理學家,1937年與塔姆一起,對切連科夫效應提出了理論解釋,三人因此同獲1958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5. 蘇聯物理學家塔姆

塔姆,蘇聯物理學家。1895年7月8日生於海參崴;1971年4月12日卒於莫斯科。塔姆是一個工程師的兒子,1918年畢業於國立莫斯科大學。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他在愛丁堡學習。回到俄國後,他積極投入了1917年革命,但沒有正式參加共產黨。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早期,他以量子力學為基礎,研究了固體中光的色散問題。但他的主要成就是在1937年與弗蘭克一起對切倫科夫輻射現象進行了解釋。因此使他分享了195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塔姆從事控制氫彈裂變的技術研究,以使這種聚為反應轉入和平應用。1950年,他建議利用"箍縮效應",用磁場把熱等離子體(帶電的原子碎片)控制在適當位置上。 1924年以後,他執教於國立莫斯科大學,1927年獲得教授頭銜。
父親是工程師。1917年投入俄國革命,但沒有正式參加共產黨。1918年畢業於國立莫斯科大學。 1958年12月10日 因發現並解釋切倫科夫效應,和蘇聯科學家切倫科夫、弗蘭克共同獲得第五十八屆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塔姆從事控制氫彈裂變的技術研究,以使這種聚為反應轉入和平應用。卒於莫斯科。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塔姆
外文名稱
Igor Yevgenyevich Tamm
出生地
俄國海參崴
畢業院校
國立莫斯科大學

逝世日期
1971年4月12日
職 業
物理學家
代表作品
《電學原理》《中子的磁矩》《中子與質子間的交換力》
出生日期
1895年7月8日

6.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按年代列表

世界著名物理學家
邁克耳孫-

麥克斯韋-是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

開普勒-德國天文學家。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並且提出行星運動三定律(即開普勒定律),為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礎

洛倫茲-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生於阿納姆,畢業於萊頓大學1875年獲博士學位。洛倫茲是經典電子論的創立者

楞次-俄國物理學家和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電學的研究。建立了楞次定律

焦耳-焦耳,英國傑出的物理學家。焦耳一生都在從事實驗研究工作,在電磁學、熱學、氣體分子動理論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赫茲-,德國物理學家,生於漢堡。赫茲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是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惠更斯-荷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

伽利略-義大利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是首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融合貫通了數學、天文學、物理學三門科學的科學巨人。伽利略是科學革命的先驅,畢生把哥白尼、開普勒開創的新世界觀加以證明和廣泛宣傳。

高斯-德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1777年4月30日生於德國布倫瑞克。高斯長期從事於數學並將數學應用於物理學、天文學和大地測量學等領域的研究,著述豐富,成就甚多。

法拉第-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法拉第主要從事電學、磁學、磁光學、電化學方面的研究,並在這些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現,是電磁場理論的奠基人

愛因斯坦-德國物理學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獲得者。他的科學業績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早期對布朗運動的研究;狹義相對論的創建;推動量子力學的發展;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開辟了宇宙學的研究途徑

笛卡兒-,1596年3月13日,在法國西部的希列塔尼半島上的圖朗城.笛卡兒最早認識到慣性定律是解決力學問題的關鍵所在,最早把慣性定律作為原理加以確立。

庫侖-法國工程師、物理學家。

布儒斯特-蘇格蘭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光學方面的研究

貝爾-電話發明家,1847年生於蘇格蘭愛丁堡市。

7. 俄國物理學家楞次是誰 楞次的成就有哪些

楞次,1804年(甲子年)2月24日誕生於愛沙尼亞.1830年被選為聖彼得堡科學院通訊院士,1834年選為院士。

中文名 楞次

外文名 Lenz,Heinrich Friedrich Emil

國籍 俄國

出生地 愛沙尼亞

出生日期 1804年2月24日

逝世日期 1865年2月10日

職業 物理學家

畢業院校 道帕特大學

主要成就 發現了電磁感應的楞次定律和電熱效應的焦耳-楞次定律。

楞次(Lenz,Heinrich Friedrich Emil)1804年(甲子年)2月24日誕生於愛沙尼亞.16歲以優異成績考入家鄉的道帕特大學.1828年被挑選為俄國聖彼得堡科學院的初級科學助理,1830年被選為聖彼得堡科學院通訊院士,1834年選為院士。曾長期擔任聖彼得堡大學物理數學系主任,後來由教授會選為第一任校長。

楞次在物理學上的主要成就是發現了電磁感應的楞次定律和電熱效應的焦耳-楞次定律。

1833年,楞次在聖彼得堡科學院宣讀了他的題為「關於用電動力學方法決定感生電流方向」的論文,提出了楞次定律。亥姆霍茲證明楞次定律是電磁現象的能量守恆定律。

在電熱方面,1843年楞次在不知道焦耳發現電流熱作用定律(1841年)的情況下,獨立地發現了這一定律。他用改善實驗方法和改用酒精作傳熱介質,提高了實驗的精度。

1831年,楞次基於感應電流的瞬時和類沖擊效應,利用沖擊法對電磁現象進行了定量研究,確定了線圈中的感應電動勢等於每匝線圈中電動勢之和,而與所用導線的粗細和種類無關.1838年,楞次還研究了電動機與發電機的轉換性,用楞次定律解釋了其轉換原理。1844年,楞次在研究任意個電動勢和電阻的並聯時,得出了分路電流的定律,比基爾霍夫發表更普遍的電路定律早了4年。

1865年寒假,楞次在義大利羅馬中風去世。

重要貢獻物理學重要貢獻——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是一條電磁學的定律,從電磁感應得出感應電動勢的方向。

感應電流的磁場總是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注意:「阻礙」不是「相反」,原磁通量增大時方向相反,原磁通量減小時方向相同;「阻礙」也不是阻止,電路中的磁通量還是變化的。

它的公式是:E=NΦ/△t

其中 E 是感應電動勢,N 是線圈圈數,Φ 是磁通量。

1833年,,楞次 在概括了大量實驗事實的基礎上,總結出一條判斷感應電流方向的規律,稱為楞次定律( Lenz law )。

楞次定律可表述為:閉合迴路中感應電流的方向,總是使得它所激發的磁場來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楞次定律也可簡練地表述為:感應電流的效果,總是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原因。

8. 俄羅斯有什麼著名的科學家

俄羅斯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例如:
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
在自然科學方面的貢獻范圍非常廣泛,特別是在1760年第一次提出質量和能量守恆定律。創立了熱的動力學說,並創建了玻璃科學。1755年,他創辦了俄羅斯第一所大學 -- 莫斯科大學。
尼古拉•羅巴切夫斯基
在1829年創立羅巴切夫斯基幾何學,後來被社會公認並完全替代了歐幾里得。喀山大學畢業生。隨後在喀山大學任教,並出任校長。
德米特里•門捷列夫
在1869年發現基本自然定律-—化學元素的周期性。他製作出的元素周期表能夠將現有元素分類,並據以預見一些尚未發現的元素和它們的性能。被公認為材料科學發現史上最偉大事件。
發現電磁波的實際應用,比如,電磁波在無線電通訊領域的使用。 在1895年創建了當時最完善的無線電收音機。
伊萬•巴甫洛夫
致力於高級神經活動的研究,因在消化生理學方面的出色成果而榮獲1904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金,成為俄羅斯第一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尼古拉•茹科夫斯基
「俄羅斯航空之父」。現代航空科學的開拓者。莫斯科大學畢業,隨後在此任教。
尼古拉•巴索夫
第一個量子發生器、其他一系列激光器的創始人。196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畢業。
彼得•卡皮察
因低溫物理學方面的基本發現和發明獲得1978年的諾貝爾獎。液化氣體工業裝置的發明人。聖彼得堡立技術大學畢業。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的創始人之一。
安德烈•薩哈羅夫
可控制熱核反應的先驅者之一。 參與第一枚氫彈的研發(1953年)。著名的公民自由思想的擁護者。在1975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謝爾蓋•科羅廖夫
蘇聯宇宙火箭技術和應用宇宙航行學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成就 -- 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7年)、人類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尤里•加加林的飛行(1961年)。
安德烈•圖波列夫
航空設計師。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個大型超音速客機Tu-144(1968年)。 參與過一百種以上飛機的創建,其中70個進入了系列。
若列斯•阿爾費羅夫
在半導體、半導體電子學和量子電子學方面有著五十多項發明並發表了五百多篇科學論文。特別是製造了第一個發光二極體。 2000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列寧格勒電子技術學院畢業生。

熱點內容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04 12:20:45 瀏覽:578
怎麼去掉雙下巴 發布:2025-07-04 07:30:04 瀏覽:14
男孩性教育書籍 發布:2025-07-04 06:45:07 瀏覽:727
九年級上冊歷史復習 發布:2025-07-04 04:12:15 瀏覽:952
面試體育教師 發布:2025-07-04 03:55:12 瀏覽:120
教師師德先進材料 發布:2025-07-04 03:05:55 瀏覽:487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
吉婷老師 發布:2025-07-04 00:40:42 瀏覽:215
哪個銀行比較好 發布:2025-07-03 22:42:49 瀏覽:356
老師的苦是 發布:2025-07-03 22:41:31 瀏覽: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