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神經生物

神經生物

發布時間: 2021-08-04 22:16:23

㈠ 神經生物

同學你好,握個手先,我也想在這個方向繼續學習,不過我是心理學專業的,相對來說我覺得你的基礎更好。神經生物學我覺得更偏向生物學,因為醫學雖然是在了解人的正常生理活動基礎上研究病理,但是它的重點仍然在於醫,或者更直接的說,治病。出問題了尋求治療方法,而不在於基礎研究,而且個人認為這樣分沒有任何意義,本身這些學科就有廣泛的交叉,而且神經生物學本身又是一個交叉學科。如果你想研究記憶形成原理,這個方向是比較偏向認知神經科學的,也就是它本身是心理學中的認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相結合的產物。但是一般的神經科學或者神經生物學中都會專門有章節講到,也不一定限於心理學專業。生物或者醫學背景都是肯定可以的。這個從中科院的設置可以看出來。中科院心理所下面有認知神經科學方向,而上海的生物所也有很多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關於移植如果你說的是記憶移植的話,目前還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先從基礎開始研究吧~~

你如果想考浙大的研可以去他們學校網站上看看,招生信息里一般都列有參考書目,根據那個准備考試。祝你成功~~

㈡ 神經生物學考研

一、神經生物學是用動物模型研究某種行為或精神疾病的生理學或分子機制。前者比較傳統,常用方法有各種神經生理實驗,需要虐待動物。後者是折騰基因、蛋白,在細胞水平做實驗,看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基因結構、蛋白表達上有何不同,找出實驗組性狀(比如某種疾病或特定行為)的原因。現在做神經生物學的一般都到分子水平了,但最後還是要在動物活體上檢驗細胞水平的結果是不是真的有生理上的意義。

二、你這個專業跨度太多,你沒有生物基礎,想要在研究生階段補上會很累。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這兩門是必須要掌握的,因為現在生物學主要是在分子細胞水平,學神經也要用到各種生化分子技術,當然還有電生理技術,膜片鉗、MEA之類的。因此沒有基礎很難上手。

三、就業前景,畢業會選擇出國博後或者直接進公司。一般前者占絕大多。神經生物學在實際中運用不是太廣泛。做科研的,讀博畢業後,在大學留校任教,也是不錯的選擇。

四、考試科目1,公共課(政治,英語數學)。2,專業課,專業課根據不同學校不同專業來定,建議去選定的學校看一下他們的考研大綱。

拓展資料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結構、功能、發生和發展規律的科學。自然科學的一個部分。目的在於闡明和控制生命活動,改造自然,為農業、工業和醫學等實踐服務。幾千年來,我國在農、林、牧、副、漁和醫葯等實踐中,積累了有關植物、動物、微生物和人體的豐富知識。1859年,英國博物學家達爾文《物種起源》的發表,確立了唯物主義生物進化觀點,推動了生物學的迅速發展。

(參考資料 網路 生物學)

㈢ 神經生物學是屬於醫學的嗎

神經生物學來,21世紀的明星學科自。神經生物學是生物學中研究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 神經生物學病理方面內容的一個分支。
神經科學是專門研究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發育、遺傳學、生物化學、生理學、葯理學及病理學的一門科學。對行為及學習的研究都是神經科學的分支。
對人腦研究是個跨領域的范疇,當中涉及分子層面、細胞層面、神經小組、大型神經系統,如視覺神經系統、腦干、腦皮層。
應當屬於醫學中的一個分枝!

㈣ 神經生物學的介紹

神經生物學,21世紀的明星學科。神經生物學是生物學中研究神經系統的解剖,生理, 神經生物學病理方面內容的一個分支。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科研強國加快了對神經生物學研究的投入。美國於1990年推出了「腦的十年計劃」,接著歐洲於1991年開始實施「EC腦十年計劃」,然後日本於1996年也正式推出了名為腦科學時代計劃的跨世紀大型研究計劃,計劃在未來20年內投入相當的研究經費。

㈤ 有誰是神經生物學專業的嗎

神經生物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學科。詳細認識神經生物學現象的基礎,是生物學的工作;從整體上,從外部把握神經系統的功能,是心理學的工作。而從系統角度闡明神經系統工作的原理,則是系統科學和計算機科學的工作。如果想真正認識神經生物學,幾個方面的視角缺一不可。在研究上,這幾個角度的研究恐怕已經合流了。你參觀一個實驗室,往往很難從他們做的是什麼看出他究竟是心理學的實驗室還是生物學的實驗室。不過,在本科階段,不同學校不同院系的側重還是不同的。生物系這個方面,北大和清華的生物系是最好的,兩者神經生物學方面的課程都很好,清華那邊比較偏計算和應用,而北大那邊更重視基礎與科學精神的培養。兩者都不錯,清華這幾年上升的勢頭強一些。心理系,浙大,北大和北師大都很好。浙大心理系我不了解,沒有發言權。北師大心理系一般認為是大陸最好,更偏文科一點,與教育學聯系比較多,不過近些年與生物學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北大心理系更重視實驗,更像理科而不是文科。四年以前,我也面臨同樣的疑問,最後我選了生物系。我覺得這個選擇還是正確的。在生物系,你能學到的知識(科學方法,進化,功能與結構相統一等等),掌握的實驗技能(解剖,儀器操作等等),是心理系無法提供的。而心理系的知識,無非是幾本書,看看就好了。這個還是看你的愛好,如果你非常討厭做實驗,就別來生物系了,一周20幾頁的實驗報告能把你弄死。其實如果你認定了這個方向,在學習的時候有所側重,那麼選哪個系差別並不大。最後,作為一個忠實的勸退黨,我警告你,學生物學是沒有前途滴~賺錢最少,工作最忙(從早到晚假日無休)。二十一世紀不是生命科學的世紀~是騙子的世紀~烏拉我剛從北大生物系畢業,現在在腦與認知實驗室讀研,有空可以找我聊聊~

㈥ 神經生物學屬於生物學還是醫學想搞神經研究本科報哪個專業最好推薦一下具體大學、本科專業。想學神經

神經生物學在學科分類上屬於生物學,但是生物學和醫學本來就是結合非常緊密的學科,所內以不少醫學院校開設容神經生物學也是很正常的。

國內大學生物學強的院校參考國家重點學科入選高校,如下表:

注意,一級學科生物學包含了二級學科神經生物學,也就是獲得一級學科重點學科的代表生物學所有方向都是重點

㈦ 神經生物學的簡介

神經科學是專門研究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發育、遺傳學、生物化學、生理學、葯理學及病理學的一門科學。對行為及學習的研究都是神經科學的分支。
對人腦研究是個跨領域的范疇,當中涉及分子層面、細胞層面、神經小組、大型神經系統,如視覺神經系統、腦干、腦皮層。
最高層次的研究就是結合認知科學成為認知神經科學,其專家被稱為認知心理學家。一些研究人員相信認知神經科學提供對思維及知覺的全面了解,甚至可以代替心理學。
神經科學致力於科學地研究神經系統。盡管神經科學學會成立於1969年,但是對於大腦的研究很早就已經開始。其研究范圍包括對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進化史,發育,遺傳,生物化學,生理學,葯理學,生物信息學,計算神經生物學和病理學研究。傳統的神經科學是生物科學的一個分支。然而,神經科學開始與其他學科有了越來越多的交叉與融合,如認知和神經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統計學,物理學,哲學和醫學科學。
大腦的結構和功能是自然科學研究中最具有挑戰性的課題。近代自然科學發展的趨勢表明,21世紀的自
然科學重心將在生命科學,而神經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將是21世紀生命科學研究中的兩個最重要的領域,必將飛速發展。分子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諾貝爾獎獲得者沃森宣稱:「20世紀是基因的世紀,21世紀是腦的世紀。」
在醫學這個大的學科內,神經生物學是一門在各個水平,研究人體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發生、發育、衰老、遺傳等規律,以及疾病狀態下神經系統的變化過程和機制的科學。它涉及神經解剖學、神經生理學、發育神經生物學、分子神經生物學、神經葯理學、神經內科學、神經外科學、精神病學等等。神經生物學的內容非常豐富,研究進展很快,作為醫學生不僅要全面掌握,還要及時了解新的研究進展。
這些研究工作雖然至今為止並沒有在神經生物學領域取得重大進展,沒有解開智力形成之謎,沒有解開毒品上癮之謎,沒有解開老年痴呆症治療之謎,但卻在潛移默化中推動了神經科學的發展,為本世紀神經生物學的騰飛打好了基礎。

㈧ 神經生物學(腦科學)的研究生每天都做些什麼啊

該專業大部分研究生做的事情是:用動物模型研究某種行為或精神疾病的生理學或分版子機制。前權者比較傳統,常用方法有各種神經生理實驗,需要虐待動物。後者是折騰基因、蛋白,在細胞水平做實驗,看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基因結構、蛋白表達上有何不同,找出實驗組性狀(比如某種疾病或特定行為)的原因。現在做神經生物學的一般都到分子水平了,但最後還是要在動物活體上檢驗細胞水平的結果是不是真的有生理上的意義。大腦的高級功能的話,估計電生理實驗更多一些。日常工作無非就是養並折騰老鼠(或其他動物)、細胞,提取DNA,分離蛋白質,跑各種電泳,電生理實驗……至於研究什麼行為、什麼疾病,以及具體重點做整個課題的哪一部分工作,一般由導師決定,有的也可結合個人興趣。提醒:科研內容與實際應用距離很遠……不要期待你的研究一定要有個什麼用。如果要想一直走學術路,就得辛苦點,研究生期間發文章的質量決定你將來在什麼層次的高校、科研院所謀到職位,太差的話就根本走不通了。不打算走學術路的話,做什麼真的一點不重要,反正畢業就轉行,研究生期間的做的內容幫不到你任何,不要讓導師嫌你太差,拿到學位就行了。

㈨ 神經生物學的發展趨勢

作為神經生物學近幾十年發展的目擊者,在細胞和分子水平的許多重大的研究成果給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對腦的不少重要部位神經迴路信號傳遞及其化學基礎已形成相當清楚的圖景。組織培養、細胞培養,以及組織薄片方法,使人們能把復雜的神經迴路還原成簡單的單元進行分析。膜片鉗位技術和重組DNA技術等,使我們對神經信號發生、傳遞的基本單元——離子通道的結構、功能特性及運轉方式的認識完全改觀。對突觸部位發生的細胞和分子事件,如神經遞質的合成、維持、釋放,以及與相應受體的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令人矚目。對神經元、神經系統發展的細胞、分子機制的認識已大大拓展。在腦的高級功能方面,我們已經可以開始談論記憶的分子基礎。對困擾人們已久的若干神經系統疾病的基固定位已經成功,在分子水平對致病原因已進行了細致的分析。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對神經活動的細胞、分子機制的研究,在本質上,是一種還原論(rectionism)的分析,其合理性的基礎是:神經活動可最終歸結為細胞和分子水平所發生的事件。這樣的分析是完全必需的,並且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困於純粹的還原論分析,對於認識腦和神經系統這樣一種高度復雜的系統無疑是跛足的。這是因為,當把復雜的系統「還原」成基本的單元後,不可避免會失去許多信息,而當把基本的單元和過程組織成復雜的系統時,又必然會產生全新的工作特點。試圖從基本組分(如基因、離子通道、神經元、突觸)的性質來外推腦和神經系統的活動,有其本質上的局限性;進行這種跨越組構層次的推論,必須慎之又慎,並必然有許多保留。
正是考慮到上述這些問題,人們開始強調用整合的觀點來研究腦,並形成了神經生物學另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在我來看,整合的涵義是多方面的。首先,神經活動的多側面性,要求多學科的研究途徑,關於這一點,我已在前面談到了。整合觀點的另一層更重要的涵義是,對神經系統活動的研究必須是多層次的,這是由這門學科的研究內涵所決定的。不論是感覺、運動,還是腦的高級功能,都既有整體上的表現,而其機制的分析則又肯定涉及各種層次。在低層次(細胞、分子水平)上的工作為較高的層次的觀察提供分析的基礎,而較高層次的觀察,又有助於引導低層次工作的推進方向及體現後者的功能意義。重要的是,把這多層次的信息「整合」起來,形成完整的認識。
在較高層次上的研究,包括對大群神經元組合成神經網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對不同腦區神經元活動如何協同以實現復雜的功能的探索。新的無創傷腦成象技術(PET,fMRI等)的開發,多導程腦電圖技術的發展,以及行為與神經元活動相關研究的推進,反映了科學家在這方面作出的努力。
神經生物學的這些發展趨勢,促成了這一領域的繁榮局面,並將在今後相當長時期內主導其發展進程。
在細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將不斷拓展和推進,對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的研究將進一步深入,並逐漸形成更完整的認識。隨著更多的新離子通道(或亞型)的發現及其氨基酸序列的確定,有可能形成更准確的通道分類模式,揭示不同通道的家族關系。對神經遞質的存貯、釋放、調節的一系列精細過程將得以清楚的闡明。對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後的信號轉導及其功能作用,將無疑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時將會發現許多新的神經調制方式。在神經系統的發育方面,對神經元整合各種分子信號形成突觸和組織特定的神經迴路的研究,將取得重大進展;將有更多的神經營養因子被鑒定,相應的受體被發現,它們在發育和成熟的神經系統中的作用將被闡明。這些研究將使人們了解在發育過程中遺傳突變的表述如何引起神經系統的缺損。鑒於進展主要是在低等動物的簡單神經系統上取得的,人們必須去發展新的技術和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去探索高等動物復雜神經系統的發生、發育規律。
在感覺研究方面,研究層次的跨度更大。感覺技能發生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其過程的闡明將揭示感覺極高敏感度(一個光量子可使先感受器興奮,毛細胞纖毛運動0.3nm即可達到聽閾)的奧秘。在感覺信息加工領域中,既有細胞和分子層次上的研究(如信號的化學傳送機制),也包括信號的串列、平行處理最終形成感知覺的更高層次的探索。而對運動的研究,同樣具有跨層次的特點,人們將最終了解運動程序如何編制,行為如何實現。
遺傳性神經系統疾患的研究無疑將有長足的進展。從研究步伐來看,在未來幾十年內,將能預測大部分疾病在個體的未來表達或定位其缺損基因,並對這些基因致病的分子機制有深入的了解。
以上所談的大致可以從發展態勢加以預測。在腦的高級功能方面,我們從眼下的研究進展,當然也可以作一點預測。例如,對於學習、記憶分子機制將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利用腦成象技術對神經元活動和精神現象間的關聯的認識將不斷有所進展等等。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在真正意義上對腦的高級功能,特別是復雜高級功能(語言、智力、思維、意識等)的認識還剛剛開始,還存在著巨大的知識上的鴻溝。這種鴻溝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對精神現象變幻莫測的多樣性,還缺乏有力的研究工具。精神現象固然有其物質基礎,但物質的東西一旦升華為精神,就會產生許多不同的性質和特點。這就是說,人們必須創立一系列新方法,包括若干新原理的方法,跨越不同的組構層次,把神經活動的基本過程與腦高級功能關聯起來。如果說,在新世紀中神經生物學要出現重大的突破,在我看來,可能是在腦的高級功能的研究上,這是一個亟待開拓的新領域。(選自《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原文標題做了修改)

㈩ 神經生物學專業哪個學校好啊

復旦:神經生物學☆:第1名A++/39; 北大:神經生物學☆:第2名A++/39; 中科大:神經生物學△:第4名A+/39; 清華:神經生物學〇:第5名A/39; 浙江大學:神經生物學△:第7名A/39; 南京大學:神經生物學〇:第8名A/39;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神經生物學〇:第10名A/39; 四川大學:神經生物學〇:第11名A/39; 中國農大:神經生物學〇B/39; 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幼兒園教師簡筆畫培訓 發布:2025-07-03 17:02:39 瀏覽:268
小學師德師風學習簡報 發布:2025-07-03 16:58:04 瀏覽:472
全國四級英語 發布:2025-07-03 15:51:20 瀏覽:88
雅思怎麼 發布:2025-07-03 15:48:07 瀏覽:54
記師德楷模 發布:2025-07-03 14:58:13 瀏覽:134
南陽地理位置 發布:2025-07-03 14:28:03 瀏覽:606
生物學標志 發布:2025-07-03 13:17:15 瀏覽:177
關節痛怎麼 發布:2025-07-03 13:04:02 瀏覽:270
藝新教育 發布:2025-07-03 12:42:17 瀏覽:8
歷史上有幾個皇帝 發布:2025-07-03 11:31:18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