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央行利率歷史

央行利率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4 22:33:51

Ⅰ 中國央行加息歷史,歷史上央行一共加息降息多少

一、2011年7月7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二、2011年4月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三、2011年2月9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

四、2010年12月26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上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相應調整。

五、2010年10月20日 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據此相應調整。

六、2007年12月20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

七、2007年9月15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17日(周一)滬綜指上漲109.21點,漲幅2.06%。深成指上漲280.67點,漲幅1.54%。

八、2007年8月22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受8月21日晚央行年內第四次加息的消息影響,早盤滬深兩市雙雙大幅低開,股指早盤震盪走高,在金融、地產股的輪番推動下,滬深兩市先後刷新歷史高點。滬指漲幅0.50%,成交1621.98億。

九、2007年7月20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7月23日周一兩市大幅跳空高開,滬市開盤報4091.24點,上漲32.39點,深市開盤報13615.30點,上漲197.34點。兩市大盤高開高走單邊震盪上行,做多人氣迅速聚集。

截至收盤,兩市共成交2351.1億元,成交量明顯放大。

十、2007年5月19日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18個百分點。5月21日,滬市開盤:3902.35點,低開127.91;報收4072.22點,漲幅1.04%。

十一、2007年3月18日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低開後大幅度走高,開盤2864點,收盤3014點,突破3000點,全天大漲2.87%,隨後一路強勁上行至3600點。

十二、2006年8月19日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均上調0.27%。周一開盤後,滬指開盤低開至1565.46點,最低點1558.10點,隨後迅速反彈收復失地,收盤至1601點,上漲0.20%。

十三、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點,收盤1440點,漲23點,大漲1.66%。

十四、2005年3月17日提高了住房貸款利率。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十五、2004年10月29日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均上調0.27%。一路下跌中的滬綜指繼續大跌1.58%,當天報收於1320點。

十六、1993年7月11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9.18%上調到10.98%。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3.05點。

十七、1993年5月15日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各項貸款利率平均提高0.82%。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7.43點。

加息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銀行提高利息的行為,從而使商業銀行對中央銀行的借貸成本提高,進而迫使市場的利息也進行增加。加息的目的包括減少貨幣供應、壓抑消費、壓抑通貨膨脹、鼓勵存款、減緩市場投機等等。

加息也可作為提升本國或本地區貨幣對其它貨幣的幣值(匯率)的間接手段。1992年9月16日,英格蘭銀行一天之內兩度提升英鎊的利率,是近代金融史上加息的典型事例。在中國,加息也是國家宏觀調控的輔助手段之一。央行2011年內已經3次加息以應對高企膨脹。

(1)央行利率歷史擴展閱讀:

一、央行的三大手段。

1、存款准備金,央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就可以凍結商業銀行的貸款,控制貸款量,起到抑制經濟過熱的作用。

2、利率,央行通過加息提高人們存款意願,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減少。降息相反。

3、公開市場操作,也就是買賣債券。當央行需要回收市場流動性的時候就發行債券來回籠資金,市場上錢不夠的時候就贖回債券將貨幣發出去。

二、央行加息的影響。

對個人而言,如果加息,無論是向銀行還是其他機構申請貸款,貸款利率必然會上升,同時意味著所還利息增加。

而對於目前有貸款的,如果貸款是與借款人簽的浮動利率的,比如房貸,那麼加息後原有貸款利息也會上調,從而增加個人還款額度。除非是與貸款人簽的固定利率,那樣的話加息就等於是賺了。

不過,房貸利率一般都是浮動的。根據有關研究表明,中國的家庭債務中,房貸為最主要的債務。20年期的100萬房貸,如果以當前的基準利率上調0.5%,每月還款額的將多300元左右,總利息將增加6萬多元。

至於說加息帶來的存款利息的上漲,對於現在很多寧願把錢放進余額寶也不願存銀行的人來說,其帶來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對企業同樣如此,相比個人而言,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更頻繁地進行融資。加息就意味著增加企業的融資成本,減少利率。

既然加息對企業和個人會帶來如此多的不利,是不是2018年就不會加息了?這個恐怕不是你我說的算,加不加息還得央媽說了算。

Ⅱ 中國人民銀行利率變遷

人民幣存款利率表

年利率%

一、城鄉居民及單位存款
(一)活期 0.72
(二)定期
1.整存整取
三個月 2.88
半年 3.24
一年 3.60
二年 4.14
三年 4.77
五年 5.13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2.88
三年 3.24
五年 3.60
3.定活兩便 按一年以內定期整存整取同檔次利率打6折
二、協定存款 1.53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1.17
七天 1.71

Ⅲ 中國人民銀行歷年歷次貸款基準利率表

貸款利率執行人民銀行的規定。如遇法定利率調整,期限為1年以內的,執行合同利率,不分段計息;期限為1年以上的,則於次年初執行新的利率;
按揭主要還款方式分為等本金和等本息兩種,購房人可自由選擇。等本金為按月還本付息,先多後少;等本息為按月還本帶息,每月還款額不變(利率調整變化)。

Ⅳ 中國利率的歷史走勢

自1949年以來,如果以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年期存款利率而言,中國的利率變化分為幾個階段:

1952-1954,經濟爆發式增長,利率極高,接近15%,不過只持續了三年時間。

1955-1979改革開放前,利率總體向下,1955年為7.92%,1979年為3.96%。

1980-1988的改革開放第一階段,物價飛漲,經濟起步,利率逐步開始上漲,到1988年已經上漲到8.6%。

1989-1993年,利率狂飆到10%以上,89年的五年期存款利率更是超過了18%,但是即便如此,通貨膨脹還是遠高於存款利率。

1994-1996年,逐步下降,並從97年亞洲金融危機開始下降速度急速加快,到2002年到了當時歷史最低的。

從2003年開始,中國經濟開始復甦,04年開始進入上升通道,但又遭遇了08年的金融危機,再次出現了的低利率,但是又很快回升,直至2014年再次下降。

2015年10月下調至,至今依然保持在,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低水平。

(4)央行利率歷史擴展閱讀:

基準利率是在整個利率體系中起核心作用並能制約其他利率的基本利率。

在我國,基準利率主要是指再貸款利率(中國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採取的利率)和再貼現利率(金融機構將所持有的已貼現票據向中國人民銀行辦理再貼現所採用的利率)

中國基準利率是指央行在貨幣市場試運行了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報價工作,這是18家信用等級較高的報價行以拆借利率為基礎,每日對各期限資金拆借品種的報價所形成的基準利率,從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每日對外發布。

央行將不斷完善利率生成環境,將它培育為「中國基準利率」,為中國金融調控從數量型向價格型調控創造條件。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先放開貨幣市場利率和債券市場利率,再逐步推進存、貸款利率市場化。存、貸款利率放開的順序為「先外幣、後本幣;先貸款、後存款;先長期、大額,後短期、小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基準利率

Ⅳ 2000年至2017年歷年存款利率表

歷年銀行儲蓄存款利率表單位:年息%調整日期 活期 整存整取三個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1999-6-10 0.99 1.98 2.16 2.25 2.43 2.70 2.88

2002-2-21 0.72 1.71 1.89 1.98 2.25 2.52 2.79

2004-10-29 0.72 1.71 2.07 2.25 2.70 3.24 3.60

2006-8-19 0.72 1.80 2.25 2.52 3.06 3.69 4.14

2007-3-18 0.72 1.98 2.43 2.79 3.33 3.96 4.41

2007-5-19 0.72 2.07 2.61 3.06 3.69 4.41 4.95

2007-7-21 0.81 2.34 2.88 3.33 3.96 4.68 5.22

2007-8-22 0.81 2.61 3.15 3.60 4.23 4.95 5.49

2007-9-15 0.81 2.88 3.42 3.87 4.50 5.22 5.76

2007-12-21 0.72 3.33 3.78 4.14 4,68 5.40 5.85

2008-10-9 0.72 3.15 3.51 3.87 4,41 5.13 5.58

2008-10-30 0.72 2.88 3.24 3.60 4.14 4.77 5.13

2008-11-27 0.36 1.98 2.25 2.52 3.06 3.60 3.87

2008-12-23 0.36 1.71 1.98 2.25 2.79 3.33 3.60

2010-10-20 0.36 1.91 2.20 2.50 3.25 3.85 4.20

2010-12-26 0.36 2.25 2.50 2.75 3.55 4.15 4.55

2011-2-9 0.40 2.60 2.80 3.00 3.90 4.50 5.00

2011-4-6 0.50 2.85 3.05 3.25 .15 4.75 5.25

2011-7-7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7-8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7-9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1-4-6 0.50 2.85 3.05 3.25 4.15 4.75 5.25

2011-7-7 0.50 3.10 3.30 3.50 4.45 5.50 3.10

2012-6-8 0.40 2.85 3.05 3.25 4.10 4.65 5.10

2012-7-6 0.35 2.60 2.80 3.00 3.75 4.25 4.75

2014-11-22 0.35 2.60 2.80 3.00 3.50 4.00

2020-3-1 0.35 2.10 2.30 2.50 3.10 3.75

2015-5-11 0.35 1.85 2.05 2.25 2.85 3.50

2015-6-28 0.35 1.60 1.80 2.00 2.60 3.25

2015-8-26 0.35 1.35 1.55 1.75 2.35 3.00

2015-10-24 0.35 1.10 1.30 1.50 2.10 2.75

(5)央行利率歷史擴展閱讀:

存款利率是一定時期內利息的數額同存款金額的比率。亦稱存款利息率。是計算存款利息的標准。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亦稱年息率、月息率、日息率) 。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幾表示,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幾表示; 日利率按本金的萬分之幾表示。

我國習慣稱利率為幾厘幾毫。存款利率是銀行吸收存款的一個經濟杠桿,也是影響銀行成本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的存款利率是國家根據客觀經濟條件、貨幣流通及市場物資供求等情況,並兼顧各方利益,有計劃地確定的。

銀行利息稅變化時間表:

利息稅始於1950年,當年頒布的《利息所得稅條例》規定,對存款利息徵收10%(後降為5%)的所得稅,1959年利息稅停徵,1999年11月1日再次恢復徵收。

儲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前孳生的利息所得,不徵收個人所得稅;

儲蓄存款在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20%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儲蓄存款在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月8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按照5%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儲蓄存款在2008年10月9日(含)後孳生的利息所得,暫停徵收個人所得稅。

個人活期存款在每個季度的最後一個月20日結息一次,涉及到的2008年10月9日之前孳生的利息所得,還要按照5%的比例稅率徵收個人所得稅。

(資料來源:網路:存款利率)

Ⅵ 人民銀行 歷史利率變遷

答:中央銀行作為一國的中心金融機構,代表國家制訂(或參與制訂)和執行貨幣金融政策,統一管理全國的銀行和其他非銀行機構,是代表國家進行金融控制與金融管理的特殊金融機構,是現代經濟與金融體系中的「信用制度樞紐」。因此,本文試圖從經濟史學科獨特的歷史視角,運用歷史和新制度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對1948—1998年我國中央銀行的制度變遷進行回顧,探討制度發展的特點和原因,以期有助於中國中央銀行歷史研究的全面展開,並為完善當代中國中央銀行的模式提供歷史借鑒。
本文在構思上,按照中央銀行是否是「發行的銀行、政府的銀行和銀行的銀行」基本職能將建國後的中央銀行史劃分為比較大的三個階段:1、中央銀行變遷的初始階段(1948—1978);2、過渡的中央銀行體制時期(1979—1992); 3、逐步完善的中央銀行體制(1993—1998)。在對每個階段進行分析時,為保證各個階段分析連續性和可比性,本文集中地抽取了中央銀行體制中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橫斷面進行重點分析。比如:中央銀行剝離其蘊涵的商業銀行職能的程度;中央銀行調控經濟的手段;中央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時的調控目標,通過這種橫的分析和縱的不同階段聯系,希望能夠集中反映不同階段中央銀行體制的演變特點,為結論部分從整個歷史的視角來把握中央銀行的變遷特點作出鋪墊,在最後本文還對中央銀行體制在變遷過程中的某些行為選擇進行了反思。

熱點內容
幼兒園教師簡筆畫培訓 發布:2025-07-03 17:02:39 瀏覽:268
小學師德師風學習簡報 發布:2025-07-03 16:58:04 瀏覽:472
全國四級英語 發布:2025-07-03 15:51:20 瀏覽:88
雅思怎麼 發布:2025-07-03 15:48:07 瀏覽:54
記師德楷模 發布:2025-07-03 14:58:13 瀏覽:134
南陽地理位置 發布:2025-07-03 14:28:03 瀏覽:606
生物學標志 發布:2025-07-03 13:17:15 瀏覽:177
關節痛怎麼 發布:2025-07-03 13:04:02 瀏覽:270
藝新教育 發布:2025-07-03 12:42:17 瀏覽:8
歷史上有幾個皇帝 發布:2025-07-03 11:31:18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