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黃平縣歷史

黃平縣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4 22:48:43

⑴ 黃平有多少個鄉鎮

1.黃平縣下轄5鎮9鄉,分別為新州鎮、舊州鎮、重安鎮、谷隴鎮、平溪鎮、崇仁鄉、黃飄鄉、重興鄉、翁坪鄉、上塘鄉、一碗水鄉、苗隴鄉、浪洞鄉、紙房鄉。
2.黃平縣為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縣。黃平縣名,源於舊州,以地平「撅土為黃」而得名。
3.黃平縣著名人物主要有抗日將領張子綱、民主人士吳少峰等;風景名勝主要有飛雲大峽谷、野洞河、浪洞溫泉、谷隴大寨、太平洞苗寨等。
4.黃平縣地處黔中丘原向黔東低山丘陵過渡地帶。地勢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部逐漸降低。山脈多呈北東走向。地形為北部山地隆起,為黔北高原武陵山脈的延伸,南部隆起山地為苗嶺山脈的余系,中部為河谷壩子和丘陵地帶。境內海拔高度在600-1200米,最高海拔1367米,最低海拔519米。

⑵ 黃平縣的風景名勝

飛雲大峽谷
飛雲大峽谷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舞陽河景區的組成部分,距黃平縣城約20公里。峽谷長18公里,深切達200-300米,有跳魚洞、無路塘、雙飛水、雙蟬望月、群蟬戲珠、火燒赤壁、玉佛山等景點。
飛雲崖
飛雲崖,也稱為飛雲洞,位於黃平縣城東北12公里處,是一處融會宗教文化、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勝地。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野洞河
野洞河位於野洞村,距黃平縣城28公里,河道長18公里。2005年,野洞河景區被中國旅遊協會評定為全國十佳漂流旅遊區。2006年9月,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浪洞溫泉
浪洞溫泉位於黃平縣西北部,距縣城43公里,與甕安、余慶毗鄰。佔地面積100餘平方米,由5至7個大小不同的泉眼平地湧出而成,日出水量約1000噸,屬高熱溫泉。

⑶ 黃平縣近代歷史人物

1、張子綱(1904-1939)又名人紀,黃平縣舊州鎮人。1925年投身行伍,北伐軍攻克南京後,選送中央陸軍軍官學校軍官班第一期進修。後歷任排、連、營長、少將游擊司令等職。1939年,赴古河鎮與友軍交換敵情途中,被幫會組織殺害,時年僅35歲。
2、盧晴川(1870-1962)出生於江西省新干縣荷浦村。1910年,經李烈鈞介紹加入同盟會。解放前曾任舊州中學校董會校董,地方知名人士。
3、吳少峰(1887-1976)名鴻基,黃平縣舊州鎮人。民主人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吳少峰歷任黃平縣第1-5屆人大代表,貴州省政協委員,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1960年曾出席北京全國政協會議。

⑷ 為什麼說郭沫若的母親與貴州黃平縣有歷史淵源

郭沫若生母出生於黃平舊州?

「我的母親六十六年前是生在貴州黃平州的,我的外祖父杜琢章公是當時黃平州的州官。到任不久,便遇到苗民起事,致使城池失守,外祖父手刃了四歲的四姨,在公堂上自盡了。」這是郭沫若作品《芭蕉花》中的一段文字記述。

此外,郭老在他的自傳第一卷《少年時代》中,也曾提到過「生母出生地」。

循著父親的筆觸,黔東南州50年州慶期間,郭沫若紀念館館長、郭沫若之女郭平英女士赴黃平舊州尋訪一代文豪郭沫若生母出生地。

在回憶母親的文字中,郭沫若稱:「和父親的風貌成反照的是我們母親。母親給我的印象是開朗的,樂觀的……我之所以傾向於詩歌和文藝,首先給予了我以決定的影響的就是我的母親。」

「姊妹碑」是有力證據

郭沫若生母出生於黃平,這一說法,早年僅在郭沫若作品中有敘述。2003年,偶然發現的兩塊殘碑,解決了黃平人多年來懸在心上的一大疑問:郭沫若母親杜氏出生地,的確是在黃平舊州。

殘碑分為兩塊,發現地點為清末咸豐年間的黃平州府(今為舊州二小校園)附近,較大的一塊碑石上殘留有「道銜黃平知州」字樣,另一較小的殘碑則留下「楨回籍後」4字。根據殘碑文字推測,此碑系杜氏後人為憑吊清咸豐8年任黃平州知州的杜琢章而立。

「……我們的母親那時才滿一歲,劉奶媽把我們的母親背著跳進池子,逃了出來,在途中遇到過兩次匪難……直到母親滿了4歲,大舅赴黃平收屍,取道雲南,才把母親和劉奶媽帶回了四川。」

郭老記述的這段其母經歷的歷史,據史料記載,系發生在清咸豐八年的苗族起義,當時舊州城被苗族義軍攻破,時任知州的郭沫若的外祖父杜琢章自盡於州署大堂上,而其時年僅1歲的郭沫若的母親杜氏在奶媽幫助下倖存下來。

無獨有偶,發現這塊殘碑後,在發現地附近一農戶家,一塊保存較完好的杜琢章前一任知州陳世鏢的墓碑也被發現。據記載陳世鏢是咸豐七年,由舊州率軍增援甕安時,戰死於甕安,其職由杜琢章接任。這兩塊墓碑,當地人稱「姊妹碑」。

「姊妹碑」的發現,與郭沫若文章互為印證,將那段歷史定格。

「打『文學巨匠』牌,豐富舊州文化」

有話說:黃平之魂在舊州。近年來,黃平縣採取措施全力發展旅遊業,鎮黨委、鎮政府已經完成了《舊州古鎮保護整治規劃》和《舊州鎮古鎮建設總規》兩個規劃。

杜琢章殘碑的發現,讓早已不平靜的舊州再次掀起了波瀾。該縣副縣長潘洪波為此呼籲:「舊州文化要打『文學巨匠』牌。」

「漢且蘭國邑」舊州,為歷代州、郡、府所在地。西大街一字排開的商鋪仍保持著原樣,飽經滄桑的石板街、古城牆、老里壩碼頭、福眾橋,見證著古鎮昔日的生氣與喧嘩。

在第一個發現殘碑的舊州鎮二小老師孫勤基引領下,郭女士去追憶祖輩當年的足跡,找尋那散落的點點滴滴。

當年的古驛道,鵝卵石鋪就。如今,殘存不多的小道上,生機盎然地長滿了雜草。當年的州署大衙早已盪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今天的舊州二小。校園中有口古井,據說供應著當年衙門內所有用水。揭開井蓋,古井幽深,據當地人介紹,井水從未乾涸過。最有力的實物佐證———「姊妹碑」,暫時擺放在古井不遠處的一間教室里。趴在殘碑前,郭女士輕輕吹去孩童隨意在上面蹬踩的腳印,仔細觀看每一行碑文。

對已發現或整理好了的部分文物,郭女士誠懇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她說:「對姊妹碑,我毫無疑問。」她希望當地能盡快採取更有效措施,保護好古碑,防止進一步風化。她覺得校園那口保存完好的古井也是個不錯的資源,可以很好地開辟成一人文景觀。

⑸ 清朝時期貴州煎黃平縣舊州鎮的寨壩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你可以翻看一些歷史文獻,查詢一下

⑹ 請問貴州省黃平縣有哪些歷史名人,他們的資料謝謝!!

222250

⑺ 黃平縣的風俗民情

黃平苗族大歌
黃平苗族大歌是一組以歌頌各種人物事件和英雄群象為主體的歷史謠詩。從內容來看,共分為十二路歌,主要反映天地日月、英雄鬼神、去惡除暴和婚姻自由等方面的重大人物事件。反映天地日月的代表作《鑄造日月》中,敘述神仙和陰陽,擬化王寶、勾雄、勾當等英雄好漢開天劈地、開採金銀和冶造日月的過程。
革家蠟染
革家蠟染是一種以蠟為防染材料進行防染的傳統手工印染技藝。主要方法是用蠟刀蘸蠟液,在白布上描繪幾何圖案或花、鳥、蟲、魚等紋樣,然後浸入靛缸(以藍色為主),用水煮脫蠟即現花紋。
民族節日
春節以農歷十二月三十為大年年節。殺雞宰鴨,備食品祭祀祖宗、供奉灶神,於夜「守歲」過除夕,初一晨進行「開財門」、「敬」年神。男童到寨里各戶人家踩新年。初一忌掃地、忌往門外潑水,忌外戶婦女先進屋,初二晨挑新水,初九至十五玩龍燈、踩高蹺、男女青年遊方。正月十四過小年,各家接回已出嫁的姑娘和姑媽過小年。
爬坡節:每年三月為黃平苗族、革家人在爬高坡節時,約定時間按順序進行,以黃飄高坡集會點規模最大,會期三天。身著盛裝的苗族姑娘,首冠銀帽,身纏銀帶,圍著排排蘆笙翩翩起舞。革家青年男女,身穿節日服飾,上山對歌,盛況空前。
龍船節:每年農歷五月五日,重安、石牛兩地人民進行龍舟競渡。龍船用榔木、杉木挖空製成。賽畢,鼓頭殺雞宰豬招待賓客,高歌暢飲,通宵達旦,推選翌年賽船鼓頭。
粽粑節:每年農歷六月六日,黃平縣白保、翁開吳姓家族過粽粑節,其餘苗族過五月五粽粑節。吳姓過粽粑節時,包粽子只用梭草捆,將粽粑30個捆成三蓬做成一挑,一頭兩蓬,另一頭一蓬,扁擔擱架於席桌上。祭祖後,各家食用豐盛菜飯。
哈戎節:黃平縣革家人祭祖的節日,是革家一個家族(宗族)的盛典。多十多年或五十年舉行一次。每房族都有自己的哈戎坪。這一天,房族人家殺豬殺牛,烤備酒菜,隆重慶祝三天三夜。
谷隴蘆笙節
谷隴蘆笙節:苗族節日,每年的農歷9月27日-29日舉行,為期三天。在節日里,蘆笙的吹踩聲,男女的對歌聲,此起彼伏;男女青年在一起互訴衷情,贈送信物;老年人笑談豐收,婦女們盡情歌舞,而最吸引人的要算是蘆笙樂隊的競賽了。蘆笙節期間,還同時舉行鬥牛、賽馬等娛樂活動。
踩親節:革家人對蘆笙節的稱呼,在農歷正月初二或十五舉行。節日可分為三天、五天、七天。主要活動有對歌、吹蘆笙、踩蘆笙、賽馬、斗鳥等。

⑻ 黃平舊時叫什麼

黃平舊州古城是中國貴州省保存比較好的明代衛所的遺存,黃平舊州歷史悠久,據史志記載已長達2300餘年。原黃平安撫司,屬播州宣慰司,為播州楊氏土司轄境。萬曆二十八年,明朝政府平定楊氏土司楊應龍的叛亂。萬曆二十九年四月(1601年),改為州。屬平越軍民府,下領三縣:余慶縣、甕安縣、湄潭縣。治所在今貴州省黃平縣西北舊州。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移治今黃平縣。民國初年,全國廢府州廳改縣,於1913年降為縣。黃平舊州自古為貴州東部糧食基地,商業重鎮,文化大鎮。
夏商周時代,舊州屬《禹貢》載「九州」中的梁州。
春秋戰國時代,舊州建立且蘭古國[1],系獨立於周諸侯國政權以外的一個酋長國。在貴州境內與夜郎國並列
東周赧王三十八年(公元前277年),置黔中郡。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且蘭置牂牁郡,領17縣。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南征,命將軍馬忠攻佔牂牁州城並駐守之,牂牁城即今舊州。
兩晉南北朝時期置郡、州、府。南齊為南牂柯郡治。梁以後廢。(清代顧炎武 《李生符自南中歸檇李三年矣追惟壯游兼示舊作》詩有「文飛 鶴拓 雲,墨染 且蘭 樹」句。
隋代置牂牁。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置牂州,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置郎州,轄六縣。
北宋置珍州,亦稱樂源郡,領播州、朗州、帶水三縣。南宋置黃平府,轄黃平、甕安全境。宋理宗寶祐六年(公元1258年)築今舊州城,賜名鎮遠州。
元代置元帥府、黃平府,屬播州,隸四川行省。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1年)置黃平安撫司;洪武十一年(公元1376年)置黃平守御千戶所;洪武十五年置黃平衛指揮使司;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改置黃平州[2],屬平越府,改隸貴州行省。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置黃平州[3],治所在今舊州。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移州治於興隆衛(今黃平縣城),原黃平州改稱舊州,興隆衛改稱新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舊州設州同。乾隆十年(公元1742年)裁州同,改設巡檢司[4]。
清朝康熙二十六年六月戊辰(1687.7.30)裁並興隆衛入黃平州,移州治於衛城
民國三年一月一日,黃平州改為黃平縣。

熱點內容
幼兒園教師簡筆畫培訓 發布:2025-07-03 17:02:39 瀏覽:268
小學師德師風學習簡報 發布:2025-07-03 16:58:04 瀏覽:472
全國四級英語 發布:2025-07-03 15:51:20 瀏覽:88
雅思怎麼 發布:2025-07-03 15:48:07 瀏覽:54
記師德楷模 發布:2025-07-03 14:58:13 瀏覽:134
南陽地理位置 發布:2025-07-03 14:28:03 瀏覽:606
生物學標志 發布:2025-07-03 13:17:15 瀏覽:177
關節痛怎麼 發布:2025-07-03 13:04:02 瀏覽:270
藝新教育 發布:2025-07-03 12:42:17 瀏覽:8
歷史上有幾個皇帝 發布:2025-07-03 11:31:18 瀏覽: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