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凸透鏡成像
1. 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中 物距,焦距,像距分別是什麼意思。講的通俗易懂點
平行於主光軸會聚為一點,為焦點。焦點與凸透鏡的距離為焦距。 像距是凸透鏡與光屏之間的距離為像距。個人領悟,只做參考。
2. 初中物理 凸透鏡成像
八年級吧,,,
剛開始是有一點點難理解。。
都要看的。。焦距是指一個專凸透鏡,光經屬過它,所聚集成一個點到它的距離。。玩過放大鏡不?就是焦點到凸透鏡中心的位置。玩過你就應該知道、而像像距是成像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也就是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
u>2f
f<v<2f
倒立
縮小
實像
照相機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測焦距
大小分界點
f<u<2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投影儀幻燈機
-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測焦距
實虛分界點
u<f
v>u與物同側
正立
放大
虛像
放大鏡
虛像在物體同側,虛像在物體之後
隨便買本參考書,上面都有的。。
3. 初二物理,凸透鏡成像原理
1)
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縮小實像;〈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說
平行光源通過透鏡匯聚的那一點到透鏡中心的距離,那麼兩倍
焦距就是指2倍遠的地方〉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實像;
一倍焦距以內,正立放大虛像;
成實像物和像在凸透鏡異側,成虛像在凸透鏡同側。
4. 物理凸透鏡成像原理及示意圖
物體放在焦點之外,在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的實像,實像有縮小、等大、放大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物體放在焦點之內,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小,虛像越小。
在光學中,由實際光線匯聚成的像,稱為實像,能用光屏承接;反之,則稱為虛像,只能由眼睛感覺。有經驗的物理老師,在講述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時,往往會提到這樣一種區分方法:「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所謂「正立」和「倒立」,當然是相對於原物體而言。
平面鏡、凸面鏡和凹透鏡所成的三種虛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鏡和凸透鏡所成的實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實像,無一例外都是倒立的。當然,凹面鏡和凸透鏡也可以成虛像,而它們所成的兩種虛像,同樣是正立的狀態。
那麼人類的眼睛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呢?我們知道,人眼的結構相當於一個凸透鏡,那麼外界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的像,一定是實像。根據上面的經驗規律,視網膜上的物像似乎應該是倒立的。可是我們平常看見的任何物體,明明是正立的啊?這個與「經驗規律」發生沖突的問題,實際上涉及到大腦皮層的調整作用以及生活經驗的影響。
5. 物理光的凸透鏡成像規律、、誰能詳細講解
1、透鏡及分類
透鏡:透明物質製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個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鏡厚度遠比其球面半徑小的多。
分類: 凸透鏡: 邊緣薄, 中央厚
凹透鏡: 邊緣厚, 中央薄
2、主光軸,光心、焦點、焦距
主光軸:通過兩個球心的直線
光心:主光軸上有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焦點:凸透鏡能使跟主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主光軸上的一點,這點叫透鏡的焦點,用「F」表示
虛焦點: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凹透鏡後變得發散,發散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一點不是實際光線的會聚點,所以叫虛焦點。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焦距,用「f」表示。
每個透鏡都有兩個焦點、焦距和一個光心。
3、透鏡對光的作用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4、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虛實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應 用
u > 2f 縮小 實像 透鏡兩側 f < v <2f 照相機
u = 2f 等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f < u <2f 放大 實像 透鏡兩側 v > 2f 幻燈機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虛像 透鏡同側 v > u 放大鏡
【凸透鏡成像規律口決記憶法】
「一焦分虛實,二焦分大小;虛像同側正, 物遠像變大;實像異側倒,物遠像變小」
5、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燈片要倒著插。
6、照相機的鏡頭相當於一個凸透鏡,暗箱中的膠片相當於光屏,我們調節調焦環,並非調焦距,而是調鏡頭到膠片的距離,物離鏡頭越遠,膠片就應靠近鏡頭。
6. 初中物理凸透鏡成像規律
規律1:當抄物距大於2倍焦距襲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小於物距,像比物小,物像異側。
規律2:當物距等於2倍焦距時,則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物距等於像距,像與物大小相等,物像異側。
規律3:當物距小於2倍焦距、大於1倍焦距時,則像距大於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像距大於物距,像比物大,像位於物的異側。
規律4:當物距等於1倍焦距時,則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規律5:當物距小於1倍焦距時,則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像距大於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側。
7. 物理凸透鏡成像(蠟燭成像)
在光學中,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現的像稱為實像;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現的像稱為虛像。講述實像和虛像的區別時,往往會提到這樣一種區分方法:「實像都是倒立的,而虛像都是正立的。」
凸透鏡主要對光線起會聚作用。
凸透鏡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正立、倒立;虛像、實像;放大、等大、縮小。
規律1:當物距大於2倍焦距時,則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此時像距小於物距,像比物小,物像異側。
規律2:當物距等於2倍焦距時,則像距也在2倍焦距, 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此時物距等於像距,像與物大小相等,物像異側。
規律3:當物距小於2倍焦距、大於1倍焦距時,則像距大於2倍焦距, 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此時像距大於物距,像比物大,像為於物的異側。
規律4:當物距等於1倍焦距時,則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規律5:當物距小於1倍焦距時,則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此時像距大於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