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災害

生物災害

發布時間: 2021-08-05 03:45:29

1. 生物災害的治理對策

生態災害是制約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危及國家安全、企業生存和人們身心健康的瓶頸。所以保護生態環境及生態減災就是保護及發展生產力。
生物災害綜合治理科學對策之基本含義:從大生態系統的整體出發,根據有害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應聯系和人類對社會經濟生產及發展的具體要求,充分發揮自然控制因素的抑害減災作用,因地制宜協調運用必要的防治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經濟受害允許水平之下,避免或減輕災變,以獲得綜合的生態效益。即開展以生態工程、生態經濟、生態設計、產業生態學及環境未來學研究為中心的生物減災工程實踐。

2. 生物災害有哪些

赤潮、農作物病蟲害、森林病蟲害、蝗災與鼠害

由於人類的生產生活不當、破壞生物鏈或在自然條件下的某種生物的過多過快繁殖(生長)而引起的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自然事件。

3. 怎樣判斷生物災害

說起自然災害,人們都會想到水災、旱災、地震、海嘯這些氣象或地質方面的災害,而一些動植物活動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尤其是人類的重大疫情卻很少有人將它們與自然災害聯系起來。其實,從廣義上講,由於各種活動(包括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動)對人類生命和生存環境引發的重大傷亡和破壞也屬於自然災害,當然,從狹義上來說,稱為生物災害。

我們知道,地球是目前所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在人類誕生之前地球上已經有無數種動植物和微生物生存,它們有自己的生活和繁衍方式,人類的誕生與發展離不開這些生物,它們為人類提供生存所必需的各種物質,而人類的生活也為它們提供各種生長繁殖的條件。

各種生物在自然界中構成了相互依存的生物圈。在這個生物大世界中,地球上存在的任何一個物種,都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雖然人是最聰明的高等動物,但人並不能主宰一切,和諧中也會出現你死我活的斗爭。

一旦某種生物鏈遭到破壞,就會對其他生物的生命和生存環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種情況發生在人類身上,則可能引發災難。人類發展史上無數次瘟疫的流行,使得人口銳減,社會經濟發展受挫,就是這一災害的結果。

有些生物災害並沒有直接發生在人類身上,而是或者造成其他動物的大批死亡,或者使某些植物成片死亡。這些生物災害雖不直接傷及人的性命,但破壞也就可以按這三類進行劃分。

4. 生物災害的介紹

在自然界,人類與各種動植物相互依存,可一旦失去平衡,生物災難就會接踵而至。如捕殺鳥、蛙,會招致老鼠泛濫成災;用高新技術葯物捕殺害蟲,反而增強了害蟲的抗葯性;盲目引進外來植物會排擠本國植物,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物災害,危及生態環境。

5. 生物災害可以分為幾類

生物災害可為三類。

一、動物災害

說到動物災害,首先要明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人類自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就成了地球上的一個重要成員。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人與動物或其他生物之間的利害關系越來越復雜,矛盾越來越突出。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人們總是把有利於人類自身利益的動物當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和利用;反之,則認為是有害的,想方設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滅。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出現的人蟲之戰、人鼠之戰等進行了一個又一個世紀,而且愈演愈烈,使人類處於無計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謂的有害動物之外,據統計,全世界危害莊稼的害蟲有6000多種。它們每年造成的農業災害是相當嚴重的,大災之時甚至會造成上百萬人口因飢荒而死。

自然界造成動物災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如氣候變化、環境變化使動物的數量、習性發生改變;有動物本身的因素,如繁殖力過強或過弱、數量過多或過少造成生態失衡。乾旱使蝗災暴發,造成農作物顆粒無收;老鼠缺少天敵過度繁殖,猖獗肆虐,不僅吞噬糧食,傳染多種疾病,而且毀壞各種設施;氣候環境變化發生森林病蟲害,使成千上萬畝林木毀滅,其損失遠遠大於森林火災……

但更多的原因還在於人類自身。比如對許多動物的亂捕亂殺、森林的亂砍濫伐、草原的開墾、圍湖造田等破壞了動物的食物鏈,毀壞了生物的多樣性;又如過量使用化學農葯,造成水域、空氣和土壤的污染,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並且引起物種變異及抗葯性。比如殺蟲劑DDT的濫用,使之從誕生之初的一支殺蟲利劍很快變成對蚊蟲毫無作用且對人體有副作用的廢葯而被淘汰。

還有,盲目引進物種,造成外來物種侵入,引發動物異地泛濫。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100多年前,好事之人將24隻歐洲穴兔帶到缺乏天敵的澳大利亞,以至於過度繁殖形成災害。另外,我國在20世紀50年代曾發動一次「除四害」運動,其中將麻雀列為害鳥進行剿滅,這對隨後發生的一系列蟲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植物災害

說到植物災害,許多人就會想到豚草、葛藤、假高粱、加拿大一枝黃花、大米草、水葫蘆等一系列植物泛濫成災,禍害農作物及其他林木的惡性草本植物。這些植物生命力強、繁殖迅速,有的還具有毒性。它們搶奪其他農作物的養分,致其死亡。在熱帶和亞熱帶一些地區,每年由於惡性雜草成災引起的農作物產量減少達50%之多。

還有些植物雖未泛濫生長,但其毒性極強,導致許多人及食草動物誤食而命喪黃泉,比如毒蘑菇。更有一些奇怪的植物,從它們身上提取的致癮性物質被上億人吸食受毒害而難以解脫,煙草、古柯、大麻、罌粟即是這類植物。

因此,植物災害真的不容忽視,但究其原因,主要還在人類自己。每種植物都有自身生長的地域和環境,它們的繁殖或它們所具有的毒性都是適應自然或自我保護而形成的。它們受著自然條件的約束和限制。當人們無意或有意將某種植物引入另一種環境,它們就可能像打開潘多拉盒子的魔怪,失去約束,失去天敵,恣意妄為,在異地形成災害,現在人們已高度警惕的外來物種的入侵。我國近幾年已發現有400多種外來植物形成大小不一的災害。就拿對於全世界都嚴加防範的各種毒品來說,其中許多確實是由一些植物製成的,但那也怨不得這些植物,它們原本是很有益的植物,製成毒品純粹是人類自己禍害自己。

三、微生物災害

第三類生物災害,即微生物災害,可謂是最直接、最為恐怖的了。這些最為細小最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傳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動物死亡。據粗略統計約有1000多種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病原體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它們所引起的傳染病每一次暴發和流行,都給人類帶來一場可怕的災難。14世紀歐亞兩洲的鼠疫暴發,18世紀歐洲的天花、結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達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超過了任何一場其他自然災害。

從人類誕生之時起人們就開始與各種疾病作斗爭,人們運用各種葯物或其他手段殺滅病原體,阻斷傳染病的傳播。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種病原體也在不停地變幻嘴臉,在適應了舊的葯物之後,以更加凶惡的面目卷土重來。幾乎每年暴發的流感便是如此。這種病毒使得人們生產的新疫苗總是落後於它的變異。另外,一些新的病原體又不斷給人們帶來從未見過的傳染病。2003年,令全世界都震驚的「非典」疫情曾給中國人帶來極大的恐懼,人們至今還未完全解開這一可怕瘟疫的謎團。如今原有的200多種傳染病雖然大多已能控制和治療,可它們在一些局部地區還不時爆發,如霍亂、結核病、登革熱、瘧疾等還在引起一次次生命的浩劫。還有一些疾病,人們至今還沒有有效治療的辦法,比如艾滋病、埃博拉病等。

除了對人的直接傷害外,一些病原還會對畜禽及其他動物造成疾病和死亡,間接地給人類造成傷害。曾令歐洲人恐懼的瘋牛病、被恐怖分子當做武器的炭疽菌,以及口蹄疫、禽流感、豬瘟、雞新城疫、狂犬病等流行起來,致死率極高,造成的損失十分巨大。其中一些畜禽疾病還能感染給人,置人死地。禽流感病毒中H5N1型及其亞型變種就是目前全世界都緊急防範的最危險的病毒。一些科學家預測,這種病毒一旦在人群中傳播流行,很有可能造成如同1918年全球西班牙流感的災難性後果。

當然,對於生物災害人們大可不必驚慌失措,畢竟生物是人類的衣食「父母」,人類的生存還必須依賴各種生物。過去我們一直說「人定勝天」,要說戰勝生物災害,不如說增其利,避其災,或者說,以科學的認識、科學的手段減低或盡量避免生物活動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給人類提供了許多嶄新的有效的防病治病的葯物和方法。人們也已從各種生物災害中吸取了經驗教訓。

6. 生物災害的類型有哪些

動物災害

說到動物災害,首先要明確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人類自從在地球上出現以來,就成了地球上的一個重要成員。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中,人與動物或其他生物之間的厲害關系越來越復雜,矛盾顯得更加突出。

在人類社會發展中,人們總是把有利於人類自身利益的動物當作是有益的,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和利用;反之,則認為是有害的,想方設法加以控制、清除,甚至消滅。長期以來,由於種種原因出現的人蟲之戰、人鼠之戰等等進行了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而且愈演愈烈,使人類處於無計可施的困境。除了所謂的有害動物之外,據統計,全世界危害莊稼的害蟲有6000多種。它們每年造成的農業災害是相當嚴重的,大災之時甚至會造成上百萬人因飢荒而死。

植物災害

說到植物災害,許多人就會想到豚草、葛藤、假高梁、加拿大一枝黃花、大米草、水葫蘆等等一系列泛濫成災,禍害農作物及其他林木的惡性草本植物。這些植物生命力強、繁殖迅猛,有的還有毒性。它們搶奪其他農作物的養分,致其死亡。在熱帶和亞熱帶一些地區,每年由於惡性雜草成災引起的農作物產量減少達50%之多。

還有些植物雖不泛濫生長,但其毒性極強,讓許多人及食草動物誤食而命喪黃泉,比如毒蘑菇。更有一些奇怪的植物,從它們身上提取的致癮性物質被上億人吸食受毒害而難以解脫,煙草、古柯、大麻、罌栗即是這類植物。

微生物災害

第三類生物災害,即微生物災害,可謂是最直接、又最為恐怖的了。這些最為細小最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種不同方式傳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動物死亡。粗略統計約有1000多種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病原體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它們所引起的傳染病每一次暴發和流行,都給人類帶來一場災難。14世紀歐亞兩洲的鼠疫暴發,18世紀歐洲的天花、結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都在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超過了任何一場其他自然災害。

7. 微生物災害有什麼危害

生物災害,即微生物災害,可謂是最直接、又最為恐怖的了。這些最為細小最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傳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動物死亡。據粗略統計約有1000多種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病原體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它們所引起的傳染病每一次暴發和流行,都給人類帶來一場可怕的災難。14世紀歐亞兩洲的鼠疫暴發,18世紀歐洲的天花、結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都在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超過了任何一場其他自然災害。

從人類誕生之時起人們就開始與各種疾病作斗爭,人們運用各種葯物或其他手段殺滅病原體,阻斷傳染病的傳播。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種病原體也在不停地變幻嘴臉,在適應了舊的葯物之後,以更加凶惡的面目卷土重來。幾乎每年暴發的流感便是如此。這種病毒使得人們生產的新疫苗總是落後於它的變異。另外,一些新的病原體又不斷給人們帶來從未見過的傳染病。2003年,令全世界都震驚的「非典」疫情曾給中國人帶來極大的恐懼,人們至今還未完全解開這一可怕瘟疫的謎團。如今原有的200多種傳染病雖然人們大多已能控制和治療,可它們在一些局部地區還不時爆發,如霍亂、結核病、登革熱、瘧疾等還在引起一次次生命的浩劫。還有一些疾病,人們至今還沒有有效治療的辦法,比如艾滋病、埃博拉病等。

除了對人的直接傷害外,一些病原還會對畜禽及其他動物造成疾病和死亡,間接地給人類造成災害。曾令歐洲人恐懼的瘋牛病、被恐怖分子當做武器的炭疽菌,以及口蹄疫、禽流感、豬瘟、雞新城疫、狂犬病等流行起來,致死率極高,造成的損失十分巨大。其中一些畜禽疾病還能感染給人,致人死地。禽流感病毒中H5N1型及其亞型變種就是目前全世界都緊急防範的最危險的病毒。一些科學家預測,這種病毒一旦在人群中傳播流行,很有可能造成如同1918年全球西班牙流感的災難性後果。

當然,對於生物災害人們大可不必驚惶失措,畢竟生物是人類的衣食「父母」,人類的生存還必須依賴各種生物。過去我們一直說「人定勝天」,要說戰勝生物災害,不如說增其利,避其災,或者說,以科學的認識、科學的手段減低或盡量避免生物活動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給人類提供了許多嶄新的有效的防病治病的葯物和方法。人們也已從各種生物災害中吸取了經驗教訓。

生物災害給人們的警示是很深刻的,我們人類究竟應該如何對待其他生物物種,善待自然?我們人類社會究竟如何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肯定地說,過去那種人類至高無上、隨意支配其他生物命運的做法是會遭到報應的。人類的生活與發展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建立和諧的社會,不光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包括與各種生物、與自然環境之間和諧的關系,這應是我們持有的態度和深入探討的課題。

8. 生物災害對人類會造成怎樣的災難

第三類生物災害,即微生物災害,可謂是最直接、又最為恐怖的了。這些最為細小最為原始的病原微生物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傳播疾病,引起人或其他動物死亡。據粗略統計約有1000多種細菌、病毒、立克次體、螺旋體、寄生蟲等病原體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它們所引起的傳染病每一次暴發和流行,都給人類帶來一場可怕的災難。14世紀歐亞兩洲的鼠疫暴發,18世紀歐洲的天花、結核病肆虐,1918年全球流感大流行,死亡人數都在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超過了任何一場其他自然災害。

從人類誕生之時起人們就開始與各種疾病作斗爭,人們運用各種葯物或其他手段殺滅病原體,阻斷傳染病的傳播。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各種病原體也在不停地變幻嘴臉,在適應了舊的葯物之後,以更加凶惡的面目卷土重來。幾乎每年暴發的流感便是如此。這種病毒使得人們生產的新疫苗總是落後於它的變異。另外,一些新的病原體又不斷給人們帶來從未見過的傳染病。2003年,令全世界都震驚的「非典」疫情曾給中國人帶來極大的恐懼,人們至今還未完全解開這一可怕瘟疫的謎團。如今原有的200多種傳染病雖然人們大多已能控制和治療,可它們在一些局部地區還不時爆發,如霍亂、結核病、登革熱、瘧疾等還在引起一次次生命的浩劫。還有一些疾病,人們至今還沒有有效治療的辦法,比如艾滋病、埃博拉病等。

9. 生物災害

生物災害主要有蟲災、森林大火、赤潮、鼠災、瘟疫等。森林大火是目前威脅森林生態系統最嚴重的災害之一。由於氣候異常,20世紀80~90年代在世界各地頻頻發生森林大火,如俄羅斯的貝加爾湖森林大火、蒙古境內的森林大火、印度尼西亞的森林大火等。1987年的中國大興安嶺的一場森林大火,過火林面積達114×104 ha(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以上。1997年的印度尼西亞的森林大火燒了三個月,在雅加達的上空彌漫著煙塵,街上行人戴上口罩,毀林30多萬公頃,死亡人數達300人。

蟲災年年都會發生,殃及世界各地。我國每年因蟲災和森林大火造成林業的損失達20億元,農業損失100億元。蟲災主要有蝗災、棉鈴蟲災、水稻蟲災、松毛蟲災等。鼠災主要是損耗糧食和傳播疾病。14世紀(1347~1350年)在歐洲流行的「黑死病」就是一種鼠疫,造成了1/3的歐洲人(2000多萬人)死亡。我國20世紀80年代,平均每年因老鼠損失的糧食達7.2×108 kg。此外,還有白蟻蛀蝕木製房子和傢具、蚊子傳播疾病等一系列的生物災害。

10. 什麼是生物災害

生物災害是由於人類的生產生活不當、破壞生物鏈或在自然條件下的某種生物的過多過快繁殖(生長)而引起的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危害的自然事件。如森林火災、蝗災與鼠害等。對此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應該科學地開發資源、使用資源,在符合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對各種自然資源進行改造,以改進我們的生活。在生產生活中及時進行監測,預防生物災害的發生;在正常時期建立完善的自然災害處理機制,以便在其發生以後快速高效地解決問題;積極驚醒結合實踐的理論研究,以預見和防止以為生產生活中的不當行為而造成生物災害。

熱點內容
教育工作計劃 發布:2025-07-02 12:31:30 瀏覽:98
柏萊雅眼霜怎麼樣 發布:2025-07-02 11:26:50 瀏覽:295
2017天津數學高考卷 發布:2025-07-02 11:18:39 瀏覽:511
韓劇我的老婆是班主任 發布:2025-07-02 08:55:20 瀏覽:801
辛雷智能物理 發布:2025-07-02 07:44:54 瀏覽:315
密妝生物 發布:2025-07-02 07:13:54 瀏覽:966
幼兒教師的標准 發布:2025-07-02 07:05:30 瀏覽:463
嘉魚美術培訓 發布:2025-07-02 05:36:50 瀏覽:974
六年級班主任隨筆 發布:2025-07-02 04:38:58 瀏覽:324
中學英語網 發布:2025-07-02 03:14:56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