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講堂
清史: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康熙大帝》;紀連海《多爾袞》《和珅》《內紀曉嵐》《劉墉》《李蓮英容》《吳三桂》《鰲拜》;喻大華《道光與鴉片戰爭》《評說嘉慶王朝》;隋麗君《慈禧》;王曉秋《甲午風雲》;曾仕強《胡雪岩的啟示》
清史中我推薦閻崇年和隋麗娟的節目
明史: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孫丹林《唐伯虎》;閻崇年《明亡清興六十年》
在明史方面百家講壇比較欠缺,毛佩琦的《明十七帝疑案》關於明朝前期的講座很不錯
宋史沒有,只有關於宋朝幾位詞人的講座,有康震《李清照》《蘇軾》《陸游》,不過在今年百家講壇會推出袁騰飛主講的《兩宋風雲》
唐朝:蒙曼《武則天》《太平公主》;孟憲實《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唐高宗真相》
孟憲實的《貞觀之治》《玄武門之變》不錯,蒙曼一般
兩晉南北朝和隋朝沒有講座
三國:《易中天品三國》;周國平《魯肅》《關羽》等
漢朝:易中天《漢代風雲人物》;王立群《呂後》《項羽》《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
先秦和秦朝:王立群《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孫立群《呂不韋》《李斯》《范蠡》;易中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⑵ 央視百家講壇講座精選(要最經典的)
【視頻點播及視頻、MP3下載】百家講壇8年講座精選(共幾千部) 好多好全好好看
胡雪岩的啟示(曾仕強)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
易中天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第六部)繼往開來
易中天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第五部)前因後果
易中天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第四部)儒法之爭
易中天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第三部)儒道之爭
易中天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第二部)儒墨之爭
易中天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第一部)實話孔子
馬未都說玉器收藏
太平公主(蒙曼)
王立群讀史記之秦始皇
南唐後主、千古詞帝--李煜(趙曉嵐)
《新解三十六計》(喬良)
漢代風雲人物之漢武帝--王立群讀史記
漢代風雲人物之呂後(王立群)
漢代風雲人物之項羽(王立群)
馬未都說陶瓷收藏
馬未都說傢具收藏
我讀經典(曾仕強、易中天、於丹、王立群、錢文忠、閻崇年、紀連海等)
於丹《論語》感悟
於丹《莊子》心得
於丹《論語》心得
《易中天品三國》第三部《三足鼎立》、第四部《重歸一統》、第五部《評價三國》
《易中天品三國》第一部:魏武揮鞭、第二部:孫劉聯盟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正說吳三桂(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正說鰲拜(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正說多爾袞(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正說紀曉嵐(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正說劉墉(紀連海)
正說清朝二十四臣-正說和珅(王申)(紀連海)
大太監李連英/李蓮英(紀連海)
解讀中醫(王新陸)
千古中醫故事(王立群、孫立群、紀連海、錢文忠、郝萬山)
玄奘西遊記(錢文忠)
明十七帝疑案之朱棣(毛佩琦)
明十七帝疑案之朱元璋(毛佩琦)
康熙大帝(閻崇年)
明亡清興六十年(下)(閻崇年)
明亡清興六十年(上)(閻崇年)
武則天(蒙曼)
周汝昌眼中的四大名著
周嶺解密曹雪芹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之史湘雲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之賈寶玉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之薛寶釵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之林黛玉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
《唐高宗真相》(孟憲實)
《貞觀之治》(孟憲實)
《玄武門之變》(孟憲實)
隋麗娟說慈禧
《范蠡》系列(孫立群)
秦代政壇雙星之李斯(孫立群)
秦代政壇雙星之呂不韋(孫立群)
魯迅系列(孔慶東)
另類英雄李雲龍(徐放鳴)
馬瑞芳說聊齋
李清照(康震)
蘇軾(康震)
唐詩的故事之詩聖杜甫(康震)
唐詩的故事之李白(康震)
漢代風雲人物-晁錯、袁盎、竇嬰、韓信、劉邦(易中天)
金正昆談現代禮儀
智商與情商(曾國平)
漢代國策風雲(方爾加)
方爾加講孔子-孔子眼中的仁義禮孝
正說三國人物(周思源)
地域文化的形成(葛劍雄)
老子與百姓生活(姚淦銘)
愛的四重奏-周國平談女人、愛情、婚姻、孩子
二戰人物-羅斯福、丘吉爾、希特勒、艾森豪威爾、朱可夫、蒙哥馬利、麥克阿瑟、巴頓、隆美爾(馬駿)
孔慶東看武俠小說
中國電影百年(尹鴻、張頤武等)
《清十二帝疑案》(下)(閻崇年)
周思源也說秦可卿
紅樓夢里的配角(周思源)
紅樓六家談(周思源、劉心武、蔡義江等)
新解《紅樓夢》(周汝昌、馮其庸、蔡義江、王蒙、周思源等)
品讀《水滸傳》
傳奇太後--呂後、文明太後、武則天、慈禧(周思源等)
王國維系列(葉嘉瑩、姚淦銘)
《張愛玲》系列 (周汝昌、淳子、止庵)
《錢鍾書》系列(孫郁、劉揚忠、孔慶東)
引雅入俗張恨水 (孔慶東、湯哲聲等)
身邊的禮儀(金正昆)
心靈雞湯
老舍的文學地圖(孔慶東等)
時代的加速器——數字(李開復、楊元慶等)
與健康拉手(洪昭光等)
文學的個性(嚴家炎、舒乙等)
企業的方向盤——管理
語言的方程(余秋雨、餘光中等)
人的生與活(金正昆、龍應台、黃衛平、張維迎、馮侖、葛劍雄等)
華夏春秋志(周思源等)
生命的奧秘(周光召等)
文明的發動機——科學(楊振寧等)
風雅百代存(周汝昌、葉嘉瑩等)
物理的挑戰(楊振寧、李政道等)
⑶ 百家講壇歷史節目有哪些
著名講座閻崇年:《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國》、《漢代風雲人物》、《先秦諸子百家爭鳴》
於 丹: 《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於丹〈論語〉感悟》
王立群:《漢代風雲人物之項羽》、《漢代風雲人物之呂後》、《王立群讀〈史記〉之漢武帝》、《王立群讀〈史記〉之秦 始皇》、《千古中醫人物之華佗》、《文景之治》(錄制中)
紀連海:《正說和珅》、《正說紀曉嵐》、《正說多爾袞》、《正說鰲拜》、《正說吳三桂》、《李連英》 ;《正說劉墉》、《千古中醫故事之孫思邈》
錢文忠:《玄奘西遊記》、《解讀〈三字經〉》、《千古中醫故事之李時珍》、《班墨傳奇》、《我的老師季羨林》(即將播出)、《弟子規》(錄制中)
金正昆:《身邊的禮儀》、《金正昆談現代禮儀》
張望朝:《楊子榮》、《抗日名將楊靖宇》
蒙 曼: 《武則天》、《太平公主》(出書時改名《亂世紅顏》)、《長恨歌》
喬 良: 《新解三十六計》
康 震: 《詩聖杜甫》、《蘇軾》、《詩仙李白》、《李清照》、《唐宋八大家》
孟憲實:《玄武門之變》、《貞觀之治》(出書時與上一講座合編為《從玄武門之變到貞觀之治》)、《唐高宗真相》
隋麗娟:《慈禧》、《奕??》(即將播出)、《孝庄》(即將播出)
孫立群:《呂不韋》、《李斯》、《范蠡》、《千古中醫人物之扁鵲》
毛佩琦:《明十七帝疑案》、《鄭和下西洋六百年祭》、《大明第一謀臣劉伯溫》
馬 駿: 《二戰人物》
劉心武:《劉心武揭秘〈紅樓夢〉》
孔慶東:《孔慶東看武俠小說》、《魯迅》
孫丹林:《楹聯的故事》、《唐伯虎》、《陸游》
姚淦銘:《老子》
馬瑞芳:《馬瑞芳說聊齋》
方爾加:《孔子》、《漢代國策風雲》
李 蕾: 《紅旗渠的故事》
周思源:《周思源評說紅樓夢》、《正品三國人物》、《正確看待康乾盛世》
吳建民:《吳建民論國際風雲》、《吳建民看中國外交》、《吳建民盤點2004國際形勢》、《吳建民盤點2004中國外交》
馬未都:《馬未都說傢具收藏》、《馬未都說陶瓷收藏》、《馬未都說玉器收藏》、《馬未都說雜項收藏》
喻大華:《道光與鴉片戰爭》、《喻大華評說嘉慶王朝》、《苦命皇帝咸豐》
段懷清:《中國四大愛情故事》(梁祝傳奇、孟姜女傳奇、牛郎織女傳奇、白娘子傳奇)
周嶺: 《周嶺解密曹雪芹》
曾仕強:《胡雪岩的啟示》、《易經的奧秘》
鮑鵬山:《鮑鵬山新說水滸(林沖、武松、李逵、魯智深、宋江)》(「宋江」系列即將播出)、《孔子是怎樣煉成的》(正在播出)
袁騰飛:《兩宋風雲》、《塞北三朝》(錄制中)
趙曉嵐:《金戈鐵馬辛棄疾》、《李煜》
江英:《回首開國大典》
酈波:《大明名臣 風雨張居正》、《大明名臣 海瑞》(即將播出)、《大明名臣 戚繼光》(即將播出)、《顏氏家訓》(即將播出) 、《大明名臣 於謙》(即將播出)
莫礪鋒:《詩歌唐朝》、《杜甫草堂》、《白居易》
傅佩榮:《孟子的智慧》
翁思再:《伶界大王譚鑫培》、《梅蘭芳》
⑷ 百家講壇關於歷史的視頻
1、閻崇年的《明亡清興六十年》、《康熙大帝》,紀連海的《正說清朝二十四臣》、喻大華的《評說嘉慶王朝》、《道光與鴉片戰爭》、《苦命皇帝咸豐》、《末代皇帝溥儀》,隋麗娟的《說慈禧》,曾仕強的《胡雪岩》。
2、喻大華《道光與鴉片戰爭》《咸豐皇帝》,隋麗娟《說慈禧》,王樹增《長征》《三大戰役》,江英《回顧開國大典》。
3、世界近代史的百家講壇沒有,但有一部紀錄片《世界歷史》值得一看。
⑸ 為什麼百家講壇只講歷史
因為既然是"講壇"就和說書差不多,說書一般都是說歷史,所以百家講壇只講歷史.
⑹ 百家講壇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2001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
《百家講壇》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
《百家講壇》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具有科普歷史知識及深入點評講解的作用。
(6)歷史講堂擴展閱讀:
主講嘉賓(部分)
鮑鵬山:現為上海開放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曾從事醫學工作20年
陳耀華: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教授
陳毅明:現任廈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
陳振裕: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程遂營:河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旅遊系教授、副院長
⑺ 百家講壇內容簡介
百家講壇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開播的匯集名家名師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題范圍包括大學通選課、選修課精華;名校有影響的專題講座、主題演講;社會各界學者、名流的精彩演講。選擇目前大家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形式不拘一格,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百家講壇》欄目開播四年多以來,欄目的滿意度逐年提升,2005年欄目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收視率日創新高,影響力也日益擴大。
《百家講壇》已經成為科教頻道的品牌欄目。
《百家講壇》欄目一貫堅持「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欄目宗旨,欄目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梁」,從而達到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百家講壇》欄目堅持「《百家講壇》,壇壇都是好酒」的節目製作理念,不斷培養專家、學者的公眾意識,不斷強化媒體為受眾著想的服務意識。經常重拳出擊,力推精品,打造更多具有公眾意識的專家、學者,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百家講壇》是央視教育頻道推出的系列講座式欄目, 選題范圍包括大學通選課、選修課精華;名校有影響的專題講座、主題演講;社會各界學者、名流的精彩演講。可以說《百家講壇》是一個開放的大學。節目內容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形式不拘一格,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 適合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慾的觀眾。
共享教育資源 弘揚科學與人文精神
主要面對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慾的受眾
海內外名家名師主講
《百家講壇》選題范圍:
(1)大學通選課、選修課精華。
(2)大學名校內有影響的專題講座、主題演講。
(3)社會各界學者、名流的精彩演講。
(4)中學文科類課程及第二課堂、興趣課堂。
百家講壇系列音像製品:
1、不停息的旋律
2、傳乘的神韻
3、當茶遇到咖啡
4、地球成長史(上)
5、地球成長史(中)
6、地球成長史(下)
7、風雅百代存
8、撼天之旅
9、華夏春秋志
10、建築不是房子
11、冷眼看熱點
12、女人說話(上)
13、女人說話(下)
14、品讀水滸
15、人的生與活
16、生命的奧秘
17、時代的加速器——數字
18、探尋宇宙
19、文明的發動機
20、文學的個性
21、物理的挑戰
22、相識數學
23、與健康手拉手
24、智慧的痛苦
25、清十二帝疑案
26、論爭象牙塔
27、繆斯女神
28、企業的方向盤-管理
29、社會的源動力——經濟
30、新解紅樓夢
31、語言的方程
32、易中天品三國
33、於丹論語心得
34、王立群品史記
35、我讀經典
周一至周日播出 時長43分鍾
中午12:45首播 晚上11:10 、次日早上6:40重播
聯系方式:
地 址:北京市復興路11號
中央電視台社教節目中心教育專題部《百家講壇》欄目
郵 編:100859
網 址:http://www.cctv.com/program/bjjt/01/index.shtml
電 話:(010)63958933
傳 真:(010)51916300
E-mail:.jiajiangtan @163.com
百家講壇部分節目 MP3 格式下載
http://www.tianxiabbs.net/thread-12167-1-1.html
⑻ 百家講壇是什麼節目 都講些什麼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台第十套(CCTV-10)2001年7月9日開播的講座式欄目,欄目宗旨為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選擇觀眾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強調雅俗共賞,重視傳播互動。欄目選材廣泛,曾涉及文化、生物、醫學、經濟等各個方面,現多以文化題材為主,並較多涉及中國歷史、中國文化。《百家講壇》已經成為科教頻道的品牌欄目。 其演播風格與學術性的理論研究相比較為平易,同時亦追求內容的學理性與權威性,力求雅俗共賞。該欄目自2001年7月9日開播以來,截至2006年10月,已播出1000餘期,許多學術界著名人士由幕後推出,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將許多晦澀知識傳播於民眾之中,個別議題亦受到大眾質疑。欄目收視率逐年提高,成為中國中央電視台科學教育頻道的一款品牌欄目。 「百家講壇」是一個開放的大學。節目內容涉及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形式多樣,學理性與實用性並存,權威性與前衛性並重,追求學術創新,鼓勵思想個性。適合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具有求知慾的觀眾。 各位講師(19張) 欄目製片人:聶叢叢,2001年任《百家講壇》主編,2001年至2004年任《百家講壇》製片人,2004年至2009年任《法律講堂》製片人,2009年後續任《百家講壇》製片人。前任萬衛,漢族,祖籍河北涿州,1983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1994年8月調入中央電視台,2004年9月至2009年8月擔任《百家講壇》欄目製片人。 《百家講壇》的欄目宗旨——匯集百家學養,追慕大師風范,平和開放的胸襟,通向大眾的橋梁。
⑼ 百家講壇有什麼人講的歷史是比較靠譜的
一個以文化人、歷史專家、教師為主的《百家講壇》在娛樂當道的年月里成為熱門節目,到現在,在《百家講壇》推出過講座的人已超過了20位,這些人在上「講壇」前,影響力只限於小圈子裡,但在央視走了一遭,他們名氣爆增,成為公眾眼中的明星。他們能走紅,除了央視這個造星平台外,他們所具有的獨特氣質才是成為觀眾
追捧的主要原因。
最投入——孫丹林
孫丹林是渤海大學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中文。文史不分家,研究歷史也成為孫丹林教授的愛好。孫丹林教授分析了《百家講壇》之所以得到眾多觀眾的青睞的原因:《百家講壇》充當了橋梁,真切地拉近了專家學者和普通百姓之間的距離,專家學者的靈活講述,加上電視手段的運用,讓《百家講壇》這個安靜的節目成了觀眾收視的一匹黑馬;另外,《百家講壇》使一些原來只在書齋里傳播的文化和觀點,與普通百姓見面了,百姓也非常渴望得到這方面的知識和信息。
孫丹林在《百家講壇》講過陸游、講過唐伯虎,會時不時蹦出一些「帥呆」、「酷斃」等新潮詞彙。當他講到陸游釵頭鳳的經過時,連一些觀眾都被他講哭了。
最灑脫——孔慶東
孔慶東,北大教授。祖籍山東,系孔子第73代直系傳人。1983年自哈爾濱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錢理群先生的開山碩士、嚴家炎先生的博士,主攻現代小說與武俠小說,語言駕馭出色,文章不僅生動有趣且憤世嫉俗。出版:《北大往事》《青樓文化》、《井底飛天》、《金庸俠語》、《空山瘋語》等。他那種差不多是與生俱來的幽默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慶東說起金庸小說基本可以不看講稿,憑他不凡的經歷和獨特的思考方式,有人甚至戲言孔慶東是「北大的馬克.吐溫」。
最具人氣——易中天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長沙人,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多學科和跨學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近年撰寫出版了《帝國的惆悵》以及「易中天隨筆體學術著作.中國文化系列」四種:《閑話中國人》《中國的男人和女人》《讀城記》《品人錄》等。
易中天,這個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種平民化的方式在電視上講起了歷史故事,讓他迅速成了「超級教授」,並已有了龐大的「易粉」群。
最爭議——劉心武
劉心武,四川成都人,當代作家。先後擔任北京第13中學教師、北京出版社編輯。近作長篇小說《鍾鼓樓》標志著創作的新高度。劉心武擅長青年題材,把塑造人物同對生活思考的抒情議論結合,是他小說的藝術特色。
劉心武揭秘《紅樓夢》」一出,「紅學家」一片嘩然,認為他創出的「秦學」屬於歪門別道,但在爭議聲中,劉心武主講節目的收視率卻節節高升。
最另類——紀連海
紀連海是北師大二附中的高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長期從事歷史教學工作,算是一位「教書先生」。在央視節目《百家講壇》上說清史。
紀連海的另類首先是身份,他不是專家、教授,而只是一名普通的高中歷史老師,而他的講座風格也另類,看他的節目,跺腳、拍桌子、雙手顫抖是常見的事情。
最幽默——金正昆
金正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外交學系主任,禮儀與公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從事外交學、傳播學、禮儀學研究。已出版專著、教材12部,發表文章近百篇,共350多萬字。是國內知名禮儀專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政府多部門顧問。
金正昆是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所有聽過金正昆講座的人都會用幽默來形容他的說話風格,無論是在教室還是在演播室,笑聲總是充滿他發言的全過程。
最關鍵——閻崇年
閻崇年,1934年4月生,山東省蓬萊市人。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研究滿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在《百家講壇》播講過《清十二帝疑案》和《明亡清興六十年》。
2004年5月,《百家講壇》從北京市社科院找來了閻崇年講清史,此前這個「講壇」的收視一直不溫不火,但閻崇年來了後立馬扭轉局面,節目開始漸漸走上正軌。
最懸疑——毛佩琦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原國家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副社長;北京大學明清研究中心 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常務理事;北京鄭和下西洋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吳晗研究會副會長;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明史、文化史、社會生活史研究,發表論文60餘篇。
主要著作有:《明成祖史論》、《永樂皇帝大傳》、《鄭成功評傳》、《明清行政管理制度》、《中國明代政治史》(合著)、《中國明代軍事史》(合著);主編有:《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歲月風情—中國社會生活史》、《十大後妃》、《百卷本中國通史??明史10卷》、《中國社會通史?明代卷》、《中國狀元大典》、《四庫全書大辭典?史部》等。最新出版著作:《毛佩琦細解明朝十七帝第一部》 。
毛佩琦《百家講壇》主講的「明十七帝疑案」,收視率排名位於去年《百家講壇》所有講座的第二位,明朝的懸疑故事在他口中一一破解,也掀起了民間「明史熱」。
最嚴謹——馬瑞芳
馬瑞芳,著名學者、作家,1942年生於山東青州,1965年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現任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學術帶頭人。2005年初,山東大學的馬瑞芳教授在CCTV-10《百家講壇》開講《說聊齋》,她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活潑的敘事方式贏得社會各界觀眾的廣泛歡迎。
馬瑞芳講聊齋吸引觀眾注意,靠的是她嚴謹的治學態度,她曾20多年考察蒲松齡的生平,並沿蒲松齡青年時的「南遊」路線考察,有關《聊齋》的趣事就是這么被發掘出來的。
最學術——王立群
王立群,1945年生,山東新泰人。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當時稱「河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典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山水游記研究和《文選》研究兩個方面。王立群走入《百家講壇》,以他的「漢代風雲人物」系列《項羽》、《呂後》,贏得滿堂喝彩。
王立群和易中天都講過漢代人物,而作為河南大學教授的王立群所講內容更有史學家風范。他在節目中顯得內斂,所講內容考據嚴謹,每堂課結束後都令人感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