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南京的梧桐樹歷史

南京的梧桐樹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8-05 04:04:21

A. 梧桐樹什麼時候被引進南京的 急急急急急急

南京最早法桐來自上海
首次「上路」栽了1007株
「南京法桐之父」傅煥光之女,在寧追憶父親的綠色人生
她說:「走過很多城市,就數南京的法桐最美」

從上海法租界引進法國梧桐1007株

在中山陵園建設之初,紫金山還是荒山禿嶺,許多新建的道路急需完成道路綠化,包括墓道、陵園大道、環陵路、明陵路、鍾靈路、石象路、苗圃路等。為了趕在奉安大典前將荒山禿嶺建設成為綠色陵園,搶種樹木已來不及,傅煥光和林業學家、園藝學家們決定,向國內各地緊急徵集樹木。
1929年,傅煥光在中山陵園規劃建設了國內第一條以「法國梧桐樹」為行道樹的大道,馬路兩旁栽種了法國梧桐1007株。當年6月,盛大隆重的奉安大典舉行時,人們看到這樣一個神奇景象:荒涼石塊堆沒有了,到處是茂盛優美的綠樹,這是奉安大典順利舉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年,南京的梧桐樹並非從法國本土引進的,而是從上海法租界的上海公園(現在叫做「復興公園」)引進的。」傅華告訴記者,這些法桐種植後,經過修剪,樹干聳立,雄偉壯觀,特別是陵園大道,已成為一條通向中山陵的綠色長廊。對此,父親甚是得意,每天都開車去陵園大道看看,還即興為陵園大道賦詩一首:「十里梧桐我規栽,如蓋亭亭左右開。隔盡俗塵飛不到,遊人信步好徘徊。」
「我走過很多城市,就數南京的法桐最美。」傅華說,過去父親在苜蓿園有一個住所,小時候走在陵園路上,盛夏時分都不用打傘,汽車停在樹下一點也不曬。

B. 南京為什麼有這么多的梧桐樹呢

文章太長了我就截取了一段,就是那個時候種的。

南京廣種法國梧桐,始於1920年代。1917年,孫中山發表《建國方略》,盛贊南京「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此佳境也」,決心營造一個理想中的首都南京。孫中山的宏願,正是六朝古都20世紀民國范兒的歷史源頭。 爾後,1919年《南京新建設計劃》、1920年《南京北城區發展計劃》、1926年《南京市政計劃》、1928年《首都大計劃》陸續出爐,至1929年《首都計劃》定稿,「民國首都南京城」的宏願,終於變成了設計圖紙。
國都設計處處長林逸民在交出《首都計劃》時說:「全部設計皆為百年而設,非供一時之用,故於設計事項,不敢不格外慎重。」(《首都計劃》)設計者們的目標是「將首都一地不獨成為全國城市之模範,並足比倫歐美名城也。」(《首都計劃》)對於包括園林綠化、城市建築等多種元素在內的總體城市風格,設想「建築方面,不獨易臻新巧,且高下參差,至饒變化……主要機關建在中央,其他環列兩旁,有如翼輔拱辰之勢,若出自然,抑建築大道,互相貫連。察其地形,施工又便,加以鑿築湖池,擇地最易,園林點綴,隨在皆宜,於庄嚴璀璨之中,兼擅林泉風景之勝。」此設想在宏觀上採納歐美模式,微觀上則採用中國傳統形式,極富詩意,讓人聯想到漢唐氣象,天人合一的中華大美。 設計者們甚至給出了具體的園林綠化規模標准「大南京每一百三十七人,即占公園一英畝,此數實城市設計家所認為最適宜者也。」(《首都計劃》) 這標准,相當於公園和林蔭道佔全城面積40%,且平均每個南京市民可享有9平方米的林園綠地——超過了當時的倫敦、巴黎和柏林。為華盛頓的6倍之多。

C. 南京梧桐樹明朝的時候多嗎 為什麼多 能不能給個實證或者史料

梧桐樹不是傳說是孫中山給宋美玲的禮物嗎?用航拍技術從天上看是一個項鏈的形狀。

D. 南京的梧桐樹真的是專門為宋美齡種的嗎 

是為了建造“美齡宮”而栽種的。

美齡宮採用傳統的大屋頂,以旋子彩繪,作為別墅來說,第一名,名副其實。他是南京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別墅,佔地面積百餘畝。這是一座依山而建築的中西合璧式建築,四周花木茂盛,鬱郁蔥蔥,巨大的古典式屋頂上覆蓋著綠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映照下流光溢彩。

E. 梧桐樹有多少年的歷史

梧桐有青桐、碧梧、青玉、庭梧之名稱。是我國有詩文記載的最早的著名樹種之一。關於對梧桐一樹的描繪,最早可見於先秦文獻《詩經》,《大雅·生民之什·卷阿》有「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矣,於彼朝陽」之句,成為梧桐引鳳凰傳說的最早來歷。說明在夏末周初,梧桐樹就受到了當時人們的關注。
梧桐樹,「中國梧桐」是梧桐科梧桐屬的植物、別名青桐、桐麻,也屬落葉大喬木,高達15米;樹干挺直,樹皮綠色,平滑。原產中國,南北各省都有栽培。——常識自然篇。

F. 南京梧桐樹事件的介紹

南京梧桐樹事件起源於2011年3月初,南京市政府為建設南京地鐵3號線,將南京市主城區內許多於上世紀中期栽種的法國梧桐等樹木移栽。因之前南京地鐵2號線移栽後的樹木的存活率僅有18%,其行為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強烈不滿,並發起綠絲帶活動要求保護南京市內的行道樹。南京梧桐護綠行動引起了海峽對岸,並要求大陸中央應盡速透過國共平台或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協調此事。1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作出回應,新聞發布會中稱相信南京市政府會妥善處理此事。2011年3月17日,南京市政府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古樹名木及行道大樹保護的意見》,承諾市政建設「原則上工程讓樹,不得砍樹」,從政策層面上肯定了此次輿情事件的成果、安撫了民心、順應了民意。南京梧桐樹事件輿情共經過22天,高潮期從13日到17日不過四五天,共引發新聞報道1375篇,新聞跟帖評論13289條,涉及網站170家;相關論壇主帖514個,網民跟帖評論5155條;相關博客文章415篇,評論412條。南京護綠行動被列為2011中國公眾參與環保十大事件之一。

G. 南京梧桐樹事件的事件過程

南京梧桐樹事件起源於2011年3月初,南京市政府為建設南京地鐵3號線以及10號線,將南京市主城區內許多於上世紀中期栽種的梧桐等樹木移栽。其行為造成了部分南京市民的強烈不滿,他們發起活動要求保護南京市內的行道樹。

2010年,在南京地鐵3號線建設中,市政府計劃在沿線除市政府站和浮橋站之外的11個站點處移走600多棵樹木,其中200多棵是1950年代種植的梧桐樹,其餘還有香樟、臭椿、高桿女貞、欒樹等。2011年3月初,南京地鐵3號線開始大規模動工。大行宮站附近長江路、太平北路一帶有49棵梧桐被砍去枝幹,移植到江寧區麒麟鎮某苗圃。

3月14日,中山東路沿線的梧桐樹上被人們繫上了綠絲帶,這是網友自發發起的「綠絲帶行動」,在梧桐樹上繫上綠絲帶以抗議被伐。3月15日,中國國民黨立委邱毅在微博中表示「若南京市政府再不停止砍樹,他會在國民黨中常會提案護樹」,事件終於迎來轉機。次日,邱毅在國民黨中常會中提案,希望透過海協會和海基會,協調南京市梧桐砍伐事件。而國台辦在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中稱相信南京市政府會妥善處理此事。

3月19日下午,上千南京市民在南京圖書館前集會抗議政府砍伐遷移樹木,抗議人群與事先來到現場的警察並未發生大的沖突。

3月20日,南京市副市長陸冰稱,地鐵三號線的移樹工作已全面停止。而政府將公開徵集民意,以進一步優化地鐵建設方案,事件告一段落。


(7)南京的梧桐樹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奉安大典,南京市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種了2萬棵懸鈴木,南京人俗稱其為「法國梧桐」。1953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掀起「種植熱潮」,當時南京市內的梧桐樹達到了約10萬株。但自1990年代起,由於道路拓寬等工程,南京市內的梧桐樹或遭砍伐或被移走,其中種植於民國時期的2萬棵梧桐只剩下了3000棵左右。

早先南京地鐵2號線在建設中也遇到過移栽樹木的問題。最初工程計劃移栽樹木1065棵,後來對具體車站的設計和施工方案進行了修改,以避開大樹,最終遷移190棵,為此工程投資增加了5000萬元。當時市園林局承諾「190棵遷走的大樹確保不死一棵」,但事後回訪發現移栽後樹木的存活率僅有18%。

H. 南京的梧桐樹怎麼來的

梧桐樹好像是國民政府為了安葬孫中山舉行的所謂奉安大典時修了個中山大道順便從法租界買來的樹種種在兩旁的吧。

當然建國後,劉伯承任南京市長時,廣種梧桐。

(傳說劉市長廣種梧桐樹的原因)

南京城東有明孝陵中山陵,南有雨花台烈士陵園,西有大屠殺紀念館,北有下關日軍大屠殺死難地。可以說,南京完全被陰氣困住,陰氣如日中天,王氣衰敗不堪。

當年伯承任南京市長時,廣種梧桐,梧桐樹高大挺拔,尤其是種在紫金山周邊地區後,擋住了紫金山的陰氣,致使南京陰氣受到壓制,王氣日益濃厚。

I. 南京為什麼有那麼多梧桐樹

南京的梧桐都是蔣介石為了追宋美齡而種的,因為宋美齡喜歡法國梧桐。

當時的蔣介石雖然是廣州國民政府的一匹政治黑馬,當時對比汪精衛、廖仲愷、胡漢民等大佬,蔣介石能夠最終勝出的概率十分渺茫,為了增加自己的政治資本,蔣介石迫切希望能夠得到江浙財閥的支持。

於是蔣介石就把目光放到了宋美齡的身上。1927年3月,蔣介石以北伐軍總司令的身份把軍隊開進上海,展開了對宋美齡的窮追猛打,最終取得了成功。也正是因為宋美齡喜歡,蔣介石才大肆種植法國梧桐。

一張城市名片

民國時期栽種的2萬株「法桐」,覆蓋了南京的主要幹道。在南京風土的陽光雨露哺育下和南京市民的精心呵護下,茁壯成長為巍巍大樹,最長者已滿77周歲了,粗度夠2個大人合抱。現存於各條中山大道,長江路、陵園路等「法桐」行道樹,樹干堅挺,通體潔凈、靚麗,樹冠高大。

覆蓋著整個街道,活脫脫如一條條「綠色隧道」,親臨南京的港澳同胞和國際友人都贊不絕口,稱之為「世界級綠色都市」。上世界末,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女皇瀏覽中山陵景區時贊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南京有個『綠色長廊』」。

南京市在海選城市十大名片活動中,「綠色南京,博愛之都」力拔頭籌,領銜南京城市名片,只是由於「文字太長」而割愛,單取「博愛之都」。

「博愛之都」作為南京的一個整體形象名片,是南京城市精神和市民精神的象徵。

J. 為什麼南京會有那麼多梧桐樹

1、傳說當年宋美玲特別喜歡法國梧桐,蔣介石愛妻心切,特意從法國引進兩萬棵梧桐樹種,從美齡宮一路種到中山北路。

2、南京的梧桐最開始是一位法國傳教士引進的。1872年,一位法國傳教士在南京石鼓路種下了南京第一棵法國梧桐樹,到了1928年,為迎接孫中山奉安大典,時任南京特別市市長的劉紀文主持修建了一條從下關碼頭至中山陵的迎櫬大道,在中山南路等沿途栽種了2萬棵法國梧桐,特別是從中山門到陵園的大路兩側,一共種了1034株法國梧桐,成就了今日中山路等街道綠蔭蔽日、連綿不斷的梧桐盛景,為南京留下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3、相傳孫中山先生尤其喜歡梧桐樹。當年先生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宣揚三民主義,恰巧梧桐樹是三球懸鈴木 ,可象徵三民主義。因此,孫先生在南京廣種梧桐。後來,為了紀念孫先生,南京各屆民主人士又陸陸續續在南京種了很多梧桐樹。最多的時候,南京的梧桐樹有20多萬棵。

熱點內容
教育工作計劃 發布:2025-07-02 12:31:30 瀏覽:98
柏萊雅眼霜怎麼樣 發布:2025-07-02 11:26:50 瀏覽:295
2017天津數學高考卷 發布:2025-07-02 11:18:39 瀏覽:511
韓劇我的老婆是班主任 發布:2025-07-02 08:55:20 瀏覽:801
辛雷智能物理 發布:2025-07-02 07:44:54 瀏覽:315
密妝生物 發布:2025-07-02 07:13:54 瀏覽:966
幼兒教師的標准 發布:2025-07-02 07:05:30 瀏覽:463
嘉魚美術培訓 發布:2025-07-02 05:36:50 瀏覽:974
六年級班主任隨筆 發布:2025-07-02 04:38:58 瀏覽:324
中學英語網 發布:2025-07-02 03:14:56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