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必修5
簡單點
理解,消去就是生成不飽和的
雙鍵
。三鍵的過程
加成就是把不飽和的雙鍵三鍵反應掉的過程
取代就是把某一原子或集團換成另一原子或基團的過程
2. 高中化學選修5知識點歸納
同分異構體(考試必考)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和命名(考試常考大約分左右)
脂肪烴的性質(注意炔烴的製取)
不飽和度(Ω)的概念與應用(這個..其實不會也可以.但是是解題的最簡便方法..)
烴的衍生物及之間的轉換(考試基本都是這個,注意反應類型和反應規則..一定要把方程式背下來.)
差不多就這么多吧..我的建議是上課前預習課本..最好做點比較高難或者偏難的題的題..不過這些的基礎一定要打好.還有細心,要進行全面分析...
新課標教材章節名稱 必修1、2+選修4
涉及的知識點
與老教材比較新增內容
刪減內容
備注
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
1.1化學實驗基本方法
1化學實驗安全
2物質分離與提純
(1)過濾和蒸發
(2)物質的檢驗
(3)蒸餾
(4)萃取
(3)蒸餾
(4)萃取
1.2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
與老教材基本不變
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
2.1物質的分類
1.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2分散系及其分類
3膠體
1.簡單分類法及其應用
3膠體的性質要求較老教材簡單
2.2離子反應
與老教材基本不變
2.3氧化還原反應
與老教材基本不變
不涉及配平
第三章金屬及其化合物
註:本章主要介紹了Na,Al,Fe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關系與老教材基本不變
3.1金屬的化學性質
1與氧氣反應(Na/Mg/Al)
2與水反應(Na/Fe)
3Al與NaOH反應
鹼金屬的性質在必修2介紹
3.2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
1氧化物(MgO、Fe2O3/CuO/Al2O3)性質用途
2氫氧化物(鐵的氫氧化物、Al2O3的兩性)
3碳酸鈉與碳酸氫鈉
4Fe3+與Fe2+鹽的性質
5焰色反應
銅鹽的知識在教材資料卡片中出現
3.3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
1常見合金的重要應用
(1)合金性質
(2)銅合金
(3)鋼
2正確選用金屬材料
銅合金知識介紹
選用金屬材料的原理
第四章非金屬及其化合物
註:本章主要介紹Si,Cl,S,N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質用途。
4.1無機非金屬材料的主角-硅
1二氧化硅
2硅酸
3硅酸鹽
4硅單質
水泥\玻璃\陶瓷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氣
2氯離子的檢驗
鹵素的性質在必修2中介紹
4.3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單質(簡介)
2二氧化硫
3 NO,NO2
4環境污染
P的化合物的性質
註:二氧化硫性質介紹較少(但魯科版教材介紹較詳細)
4.4硫酸硝酸和氨
1濃硫酸的性質
2濃硝酸的性質
3 氨的性質、噴泉試驗、銨鹽性質、檢驗、氨氣的實驗室製法
4自然界中氮的循環
不介紹濃硝酸的分解
硫酸工業
必修2
第一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
1.1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的結構
2元素性質與原子結構
(1)鹼金屬元素
(2)鹵族元素
3核素 同位素
1.2元素周期律
1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核外電子排布、化合價、金屬性)
3周期表周期律的應用
原子半徑周期性變化在選修3介紹
1.3化學鍵
1離子鍵
2共價鍵
3化學反應的實質-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
用電子式表示形成過程(老教材只要求寫物質的電子式,不要求形成過程)
分子間作用力和氫鍵知識(在選修3介紹)
晶體結構與性質等在選修3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結合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相關章節)
2.1化學能與熱能(以選修4第一章的內容為主)
1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
(1)化學鍵與能量變化關系
(2)反應熱 焓變
(3)熱化學方程式
2中和熱概念、測定
3 燃燒熱概念計算
4反應熱的計算
(1)蓋斯定律
(2)反應熱的計算
蓋斯定律及其應用
2.2化學能與電能
(結合選修4第四章化學能與電能知識)
1.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1)原電池
(2)化學電源(原理/應用等)
帶鹽橋的原電池裝置
一次電池/二次電池及其反映原理
2.電解池
(1)電解原理
(2)應用(氯鹼工業原理,電鍍,電解精煉銅,電冶金)
電冶金
3.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治
(1)金屬的電化學腐蝕
(2)金屬的電化學防護
增加了析氫腐蝕
注意析氫腐蝕的電極反應,以及總反應的書寫
2.3化學反應速率與限度(結合選修4第二章化學反應速率和平衡)
1 化學反應速率
(1)反應速率概念,計算
(2)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濃度/溫度/壓強/催化劑等)
注:有效碰撞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等概念在選修4緒言介紹
2 化學平衡
(1)可逆反應概念
(2)化學平衡狀態-動態平衡
(3)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勒夏特列原理
(4)
化學平衡常數含義
利用化學平衡常數進行簡單計算
合成氨條件的選擇
3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能利用焓變和熵變說明反應進行的方向
3 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
能利用焓變和熵變說明反應進行的方向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3.1甲烷
1 甲烷的結構,性質(氧化,取代)
2 取代反應
3 烷烴
(1)烷烴的結構,物理性質
(2)同系物
(3)同分異構體
(4)命名
性質中刪掉了分解反應
注:有機物命名在選修5中詳細介紹
3.2來自石油核煤的兩種基本化工原料(乙烯/苯)
1 乙烯的結構
2 乙烯的性質(氧化,加成,加聚)
3 乙烯的用途
4 苯的結構
5 苯的性質
乙烯的實驗室製法,烯烴性質等在選修5中涉及
苯的同系物在選修5
3.3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醇/乙酸)
1乙醇的結構
2乙醇的性質(與鈉反應,氧化)
3乙酸的結構
4乙酸的性質(酸性/酯化)
其他知識見選修5
3.4基本營養物質
糖類油脂蛋白質的組成結構,性質,應用
第四章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4.1開發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
1 金屬礦物的開發利用
(1)熱分解法
(2)熱還原法(鋁熱反應等)
(3)電解法
2 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1)海水淡化
(2)海水提溴
(3)海水提碘
(4)海水制鹽
(5)綜合利用
海水資源利用在老教材沒有,為新增知識點,但涉及知識在老教材都有
4.2化學與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
1煤石油天然氣的綜合利用(干餾,煤的氣化,石油分餾,裂化,裂解,聚合反應)
2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原子經濟
選修4
化學反應原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1 弱電解質的電離
1 強電解質 弱電解質
2弱電解質的電離
3電離常數
3電離常數
2 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鹼性
1水的電離 離子積
2溶液的酸鹼性 PH
3試驗測定酸鹼反應曲線(中和滴定)
3 鹽類的水解
1水解的實質
2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3水解的應用
4 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1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
2沉澱反應的應用
(1)沉澱的生成
(2)沉澱的溶解
(3)沉澱的轉化
3 溶度積(科學視野)
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
3. 人教版化學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全部重點知識點!
東西有很多,寫不過來,我還有一些典型題,如果給我的話,可以給你發過去
有機推斷
一、解答有機推斷題的常用方法有:
1.根據物質的性質推斷官能團,如:能使溴水反應而褪色的物質含碳碳雙雙鍵、三鍵「-CHO」和酚羥基;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含有「-CHO」;能與鈉發生置換反應的物質含有「-OH」;能分別與碳酸氫鈉鎔液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的物質含有「-COOH」;能水解產生醇和羧酸的物質是酯等。
2.根據性質和有關數據推知官能團個數,如:-CHO→2Ag→Cu20;2-0H→H2;2-COOH(CO32-)→CO2
3.根據某些反應的產物推知官能團的位置,如:
(1)由醇氧化得醛或羧酸,-OH一定連接在有2個氫原子的碳原子上;由醇氧化得酮,-OH接在只有一個氫原子的碳原子上。
(2)由消去反應產物可確定「-OH」或「-X」的位置。
(3)由取代產物的種數可確定碳鏈結構。
(4)由加氫後碳的骨架,可確定「C=C」或「C≡C」的位置。
能力點擊: 以一些典型的烴類衍生物(溴乙烷、乙醇、乙酸、乙醛、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酯、多羥基醛酮、氨基酸等)為例,了解官能團在有機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團的性質和主要化學反應,並能結合同系列原理加以應用.
注意:烴的衍生物是中學有機化學的核心內容,在各類烴的衍生物中,以含氧衍生物為重點.教材在介紹每一種代表物時,一般先介紹物質的分子結構,然後聯系分子結構討論其性質、用途和製法等.在學習這一章時首先掌握同類衍生物的組成、結構特點(官能團)和它們的化學性質,在此基礎上要注意各類官能團之間的衍變關系,熟悉官能團的引入和轉化的方法,能選擇適宜的反應條件和反應途徑合成有機物.
二、1、 常溫常壓下為氣態的有機物: 1~4個碳原子的烴,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性質,結構,用途,製法等。
2、 碳原子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於水;液態烴(如苯、汽油)、鹵代烴(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難溶於水;苯酚在常溫微溶與水,但高於65℃任意比互溶。
3、 所有烴、酯、一氯烷烴的密度都小於水;一溴烷烴、多鹵代烴、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於水。
4、 能使溴水反應褪色的有機物有:烯烴、炔烴、苯酚、醛、含不飽和碳碳鍵(碳碳雙鍵、碳碳叄鍵)的有機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態烷烴等。
5、 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有機物:烯烴、炔烴、苯的同系物、醇類、醛類、含不飽和碳碳鍵的有機物、酚類(苯酚)。
6、 碳原子個數相同時互為同分異構體的不同類物質:烯烴和環烷烴、炔烴和二烯烴、飽和一元醇和醚、飽和一元醛和酮、飽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 無同分異構體的有機物是:烷烴:CH4、C2H6、C3H8;烯烴:C2H4;炔烴:C2H2;氯代烴: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 屬於取代反應范疇的有:鹵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間脫水(如:乙醇分子間脫水)等。
9、 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的物質:烯烴、炔烴、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飽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三、有機化學知識點總結
1.需水浴加熱的反應有:
(1)、銀鏡反應(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樹脂的製取(6)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凡是在不高於100℃的條件下反應,均可用水浴加熱,其優點:溫度變化平穩,不會大起大落,有利於反應的進行。
2.需用溫度計的實驗有:
(1)、實驗室制乙烯(170℃) (2)、蒸餾 (3)、固體溶解度的測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 (5)、中和熱的測定
(6)制硝基苯(50-60℃)
〔說明〕:(1)凡需要准確控制溫度者均需用溫度計。(2)注意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
3.能與Na反應的有機物有: 醇、酚、羧酸等——凡含羥基的化合物。
4.能發生銀鏡反應的物質有:
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質。
5.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碳碳叄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羥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類物質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還原性的無機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叄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取代)
(3)含醛基物質(氧化)
(4)鹼性物質(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於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7.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烴、大多數酯、一氯烷烴。
9.能發生水解反應的物質有:
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肽)、鹽。
10.不溶於水的有機物有:
烴、鹵代烴、酯、澱粉、纖維素
11.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小於或等於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13.能被氧化的物質有:
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叄鍵的不飽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醇、醛、酚。
大多數有機物都可以燃燒,燃燒都是被氧氣氧化。
14.顯酸性的有機物有:含有酚羥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15.能使蛋白質變性的物質有:強酸、強鹼、重金屬鹽、甲醛、苯酚、強氧化劑、濃的酒精、雙氧水、碘酒、三氯乙酸等。
16.既能與酸又能與鹼反應的有機物:具有酸、鹼雙官能團的有機物(氨基酸、蛋白質等)
17.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有機物:
(1)酚: (2)羧酸: (3)鹵代烴(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
(4)酯:(水解,不加熱反應慢,加熱反應快) (5)蛋白質(水解)
18、有明顯顏色變化的有機反應:
1.苯酚與三氯化鐵溶液反應呈紫色;
2.KMnO4酸性溶液的褪色;
3.溴水的褪色;
4.澱粉遇碘單質變藍色。
5.蛋白質遇濃硝酸呈黃色(顏色反應)
4. 化學選修三和選修五高考到底選那個做呀。
近幾年高考選修三《物質結構與性質》部分的難度有所提升,選修三許多知識回點在於理解,如答雜化、價層電子、配合物等,晶體部分近幾年也加大了計算量。學習選修三重點在於理解,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比較適合理科生學習。
選修五《有機化學基礎》知識點比較雜,高考題型多變,不太容易掌握,無論是學習還是做題都要有很大的耐心,還要記大量的方程式和實驗,有點類似文科生的學習方式,不過近幾年高考題難度沒有太大提高。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如果你想死記硬背的話,就選選修五,如果你注重理解,就選選修三。
不過,我覺得學了一本,另一本也要適當看看,因為必修部分有三道題是跟選修三或選修五有關(往往某一個選項中會提到相關概念)。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5. 高中化學選修3和5選哪個比較好
有機合成化學主要問題就是推斷成分,就絕大多數人來說只要死記極大反應過程變化,就能推測出來,並且學習的興趣比較喜歡,有意思,選修三是結構,內容上不是很好理解,也比較無聊,但是高考題型固定且信息量少,解題思路清晰,答題用時最短,且內容很少,新課標改考後,物理的3-5動量原子物理也有涉及,學好晶胞對立體幾何有很大幫助,上大學也是一個必修課程,比較容易鍛煉理性思維,----------@沒有一定不能得滿分,要學就要完全學會了,不要留死角,一------建議是物質結構與性質,加油!
6. 化學的選修4和選修5為什麼那麼難啊高考化學最重要的內容,我卻一點都不懂
選修4是化學反應的理論部分,比較難,是正常的
選修5是有機部分,其實不難,只是因為不習慣,所以感覺它難
下面分別說說如何學好選修4和5
對於選修4,分4個章節,每個章節的內容不同。
通常第一章不能算難的,每個同學認真學習,都能輕松應付的。
第二章是速率與平衡,注意區分速率與平衡的不同,同時將速率與有效碰撞理論結合起來理解,就容易了。平衡則需要首先理解平衡移動原理,然後有針對性的多做做練習題,特別是與圖像相結合的題目。
第三章差不多是全書中最難的,試著理解。實在不行,就放棄。
第四章電化學,通常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有規律可循,多做題,自然能發現規律。
對於選修5,則注意從結構的角度,從官能團的角度看問題,不要把無機化學里的習慣帶入到有機的學習中,適應一段時間,應該就可以勝任了。
7. 化學選修5的地位如何
化學選修五是有機基礎,在舊大綱中,選修5的內容屬於必考,現在部分課改省區實行版選考政策,權部分省區都是必考,當然作為化學中的一個大的組成部分,有機是很重要的,世界上最多的化合物是有機物,有機物種類繁雜,是很多基礎工業的核心,有機在整個化學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單單從高考的角度來考慮,你所在的省區如果實行選考,而你覺得你沒有很強的邏輯性思維能力,尤其是在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面覺得有困難, 建議你放棄選修5,如果你的化學基礎很扎實,你學有餘力,盡量選修3和選修5都學學,這是有好處的,畢竟誰都不知道你上了大學會學什麼專業,(PS:我有個同學文科生,上大學被調劑到了應用化學)所以建議你慎重考慮,因為這幾年選修5的難度在降低,而選修3也在增加難度,同時在考綱裡面涉及到了計算,很多人也很頭大。
8. 誰知道選修五就是化學的能歸哪個知識點嗎
選修五是有機化學。
人教版的內容如下:
第一章認識有機化合物
1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2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
3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4研究有機化合物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第二章烴和鹵代烴
1脂肪烴
2芳香烴
3鹵代烴
第三章烴的含氧衍生物
1醇酚
2醛
3羧酸酯
4有機合成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礎有機化學物質
1油脂
2糖類
3蛋白質和核酸
第五章進入合成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時代
1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
2應用廣泛的高分子材料
3功能高分子材料
9. 高中化學選修5高考考什麼內容
選修五是有機化學基礎,在高考中一般作選做題,考察有機合成過程及推斷。
關於正本教材:
《有機化學基礎》主要突出了「結構決定性質」這一主線。第一章以烴為載體,認識有
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
初步體現了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第二章以烴的衍生物為載體,
著重分
析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
進一步體現了結構如何決定性質;
第三章是前兩章知識的綜合運用,
介紹合成有機化合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0. 化學 應該選選修3 還是選修5
個人覺得選修物質與結構的那本比較簡單。我一開始也是被雜化弄的頭暈,不過那是高一時預習時的時候。高二把參考書認真看下基本都會了,其實題目中考你雜化類型都是典型的,比如NH3中的N.H2O中的O了等,如果實在不懂雜化,把特殊的幾個記下可以應付絕大多數題目。物構中其他的考點比如熔沸點高低,穩定性強弱,半徑大小,酸性強弱。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樓主只是怕雜化類型的話,還是選物構,因為雜化考的就幾個,不會過分要求的。而有機的話線索比較重要,而且要記得東西比較多,考場中推不順會緊張的。物構只要掌握規律方法即可,做熟練了,做化學選修幾分鍾就搞定。所以我覺得高考化學選修想分數拿得輕松而且得分率高,還是選物構吧。PS:我也是高三的,以上是我考理綜的總結,老師也這么說,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