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微生物活性

微生物活性

發布時間: 2021-08-05 06:26:05

1. 土壤微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是一回事嗎

土壤微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是一回事
土壤微生物活性測定的結果不能算是土壤微生物呼吸。
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個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種群狀態,可以反映自然或農田生態系統的微小變化。土壤微生物活性的表徵量有:微生物量、C/N、土壤呼吸強度和纖維呼吸強度、微生物區系、磷酸酶活性、酶活性等。
土壤呼吸強度和纖維分解強度是土壤微生物活性的重要標志,反映了土壤中微生物活性及對有機質殘體分解的速度和強度。纖維素分解強度採用埋片法;呼吸強度採用鹼吸收滴定法。土壤微生物活性用土壤呼吸CO2測定法(5g鮮土於310mL試劑瓶中,22℃24h測CO2釋放量(用exH23os紅外CO:分析儀測定))。直接測定土壤呼吸的方法基本可分為靜態氣室法、動態氣室法和微氣象法三種。
土壤酶大多數來自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已發現50—60種酶,它們參與並催化土壤中發生的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如水解酶和轉化酶對土壤有機質的形成和養分循環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結構參數有很好的相關性。土壤微生物酶主要有脫氫酶、磷酸酶、精氨酸酶及芳基硫酸酯酶等。

2. 簡要說明溫度對微生物活性有哪些影響

溫度是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一定溫度范圍 內,機體的代謝活動與生長繁殖隨著溫度的上升而增加,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 開始對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如再繼續升高,則細胞功能急劇下降以至死亡。由 華東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博士研究生楊磊等對底泥修復中溫度對微生 物活性和污染物釋放的影響做了研究,他們通過分析底泥中微生物的酶活性以及 污染物的釋放規律,探討了溫度對河道底泥生物修復的影響。結果表明,底泥中微 生物的脫氫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大,但溫度對纖維素 酶的活性影響較小。 溫度是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機體的代謝活動與生長 繁殖隨著溫度的上升而增加,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開始對機體產生不利的影響,如再繼續 升高,則細胞功能急劇下降以至死亡。 與其他生物一樣,任何微生物的生長溫度盡管有高有低,但總有最低生長溫度、最適生長溫 度和最高生長溫度這三個重要指標,這就是生長溫度的三個基本點。如果將微生物作為一個整 體來看,它的溫度三基點是極其寬的;就總體而言,微生物生長的溫度范圍較廣,已知的微生 物在零下 12~100℃均可生長。而每一種微生物只能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生長。

3. 微生物活性表徵指哪些

新陳代謝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動, 它的重要指標是呼吸商。位於生長曲線的不同時期的呼吸商都不同的,其中對數器最為活躍。如果你是在工程中,就是培養時要判斷微生物是否生活的比較好,可以測培養液的各種參數,比如PH、溫度、容氧、黏度等。

4. 微生物產生的生物活性物質有哪些

產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大體分為核算類、蛋白質類以及兩者結合類吧。版
核酸類主要是一些權RNA、DNA分子片段,具有傳遞信息,控制蛋白質、遺傳信息等的翻譯和表達等作用,主要存在於細胞內,有些也會分泌到細胞外干擾其他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另一類主要是蛋白質類,主要包含的是些酶,胞外酶和胞內酶都有,催化化學反應、控制遺傳信息以及蛋白質的合成、表達等。胞外酶等還可以干擾其他生物生長繁殖、催化外界的化學反應等為自己更好的生長繁殖。
復合類主要是兩者結合後才發揮強大的作用,有以蛋白質為主,也有以核算為主。作用也很多,催化反應、控製表達等。核糖體不知道能不能算是。

希望大家批評指正,只是自己的記憶,可能會有遺漏。

5. 微生物的代謝物有哪些活性物質

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主要有下面這五個方面:
(1)營養條件。微生物也需要營養,才能正常生長,營養物質的供應是微生物生存的首要條件。微生物主要的營養物質包括碳化物、氮化物、水和無機鹽以及微量元素等。不同的微生物彼此所需要的營養條件有或多或少的差別。例如,假單胞桿菌屬的細菌可以利用90種以上的碳化物,而甲烷氧化菌卻只能利用甲烷和甲醇。有少數細胞能利用對其他生活有毒的酚、氰化物,固氮細胞可以利用空氣中的氮氣等等。
(2)溫度。溫度是影響微生物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微生物有各自的最適溫度,一般是在20~70℃左右。個別微生物可在200~300℃的高溫下生活。
(3)酸鹼度。各種微生物都有其最適酸鹼度。酵母和黴菌適宜在微酸性環境中。也有少數可以在強酸或強鹼性環境中生存。
(4)微生物與氧氣的關系。有的微生物沒有空氣就不能生存;有的通風反不能生存;有的通風或不通風都能生存。
(5)有毒物質、輻射、超聲波對微生物的生長也有著重要的影響。

6. 影響污水處理微生物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在污水生化處理過程中,影響微生物活性的因素可分為基質類和環境類兩大類。

基質類包括營養物質,如以碳元素為主的有機化合物即碳源物質、氮源、磷源等營養物質、以及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另外,還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學物質如酚類、苯類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屬離子如銅、鎘、鉛離子等。

環境類影響因素主要有:

(1)溫度。溫度對微生物的影響是很廣泛的,盡管在高溫環境(50℃~70℃)和低溫環境(-5~0℃)中也活躍著某些類的細菌,但污水處理中絕大部分微生物最適宜生長的溫度范圍是20-30℃。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微生物的生理活動旺盛,其活性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強,處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圍,微生物的活性變差,生物反應過程就會受影響。一般的,控制反應進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別為35℃和10℃。

(2)PH值。活性污泥系統微生物最適宜的PH值范圍是6.5-8.5,酸性或鹼性過強的環境均不利於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長,嚴重時會使污泥絮體遭到破壞,菌膠團解體,處理效果急劇惡化。

(3)溶解氧。對好氧生物反應來說,保持混合液中一定濃度的溶解氧至關重要。當環境中的溶解氧高於0.3mg/l時,兼性菌和好氧菌都進行好氧呼吸;當溶解氧低於0.2-0.3mg/l接近於零時,兼性菌則轉入厭氧呼吸,絕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數為絲狀菌)還可能生長良好,在系統中占據優勢後常導致污泥膨脹。一般的,曝氣池出口處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為宜,過高則增加能耗,經濟上不合算。

在所有影響因素中,基質類因素和PH值決定於進水水質,對這些因素的控制,主要靠日常的監測和有關條例、法規的嚴格執行。對一般城市污水而言,這些因素大都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各參數基本能維持在適當范圍內。溫度的變化與氣候有關,對於萬噸級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特別是採用活性污泥工藝時,對溫度的控制難以實施,在經濟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過設計參數的適當選取來滿足不同溫度變化的處理要求,以達到處理目標。因此,工藝控制的主要目標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過調控手段來改變的環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務就是採取合適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對活性污泥系統的影響,使其能持續穩定地發揮作用。

7. 如何判斷微生物活性

朋友,你指的是對某些特定產物提取然後做定量檢測吧~如果有轉導進去的目的基因的話,可以分析它的產物量

8. 保存微生物活性的最佳方法是哪一種

低溫保存微生物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低溫會降低微生物的活性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所以低溫是保存微生物或者生物體最好的方法!

9. 測定微生物細胞活性的方法都有哪些

根據每個細胞有一定的重量而設計的。它可以用於單細胞、多細胞以及絲狀體微生物生長的測定。將一定體積的樣品通過離心或過濾將菌體分離出來,經洗滌,再離心後直接稱重,求出濕重,如果是絲狀體微生物,過濾後用濾紙吸去菌絲之間的自由水,再稱重求出濕重。不論是細菌樣品還是絲狀菌樣品,可以將它們放在已知重量的平皿或燒杯內,於105℃烘乾至恆重,取出放入乾燥器內冷卻,再稱量,求出微生物乾重。
如果要測定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的放線菌或絲狀真菌,可先加熱至50℃,使瓊脂熔化,過濾得菌絲體,再用50℃的生理鹽水洗滌菌絲,然後按上述方法求出菌絲體的濕重或乾重。
除了乾重、濕重反映細胞物質重量外,還可以通過測定細胞中蛋白質或DNA的含量反映細胞物質的量。蛋白質是細胞的主要成分,含量也比較穩定,其中氮是蛋白質的重要組成元素。從一定體積的樣品中分離出細胞,洗滌後,按凱氏定氮法測出總氮量。蛋白質含氮量為16%,細菌中蛋白質含量占細菌固形物的50%一80%,一般以65%為代表,有些細菌則只佔13%一14%,這種變化是由菌齡和培養條件不同所產生的。因此總含氮量與蛋白質總量之間的關系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蛋白質總量=含氮量×6.25
核酸DNA是微生物的重要遺傳物質,每個細菌的DNA含量相當恆定,平均為8.4×`10^(-5)`NG。因此從一定體積的細菌懸液中所含的細菌中提取DNA,求得DNA含量,再計算出這一定體積的細菌懸液所含的細菌總數。

熱點內容
嘉魚美術培訓 發布:2025-07-02 05:36:50 瀏覽:974
六年級班主任隨筆 發布:2025-07-02 04:38:58 瀏覽:324
中學英語網 發布:2025-07-02 03:14:56 瀏覽:977
教育的情懷 發布:2025-07-02 01:17:44 瀏覽:807
e推教學 發布:2025-07-01 20:16:22 瀏覽:492
故事數學題 發布:2025-07-01 19:00:18 瀏覽:952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 發布:2025-07-01 17:05:51 瀏覽:241
英語輔導報社 發布:2025-07-01 16:38:23 瀏覽:143
高一語文綜合試卷 發布:2025-07-01 16:38:21 瀏覽:589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