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紡歷史
① 富安娜家紡的發展歷程
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
② 凡語家紡的品牌歷史
藝術家出身的Fanny 凡妮在法國北部創辦了以自己姓氏命名的定製家紡,取名為「Chance meeting Fanny (邂逅Fanny)」。凡妮的家紡設計和定製理念從自我出發,強調天才、想像、情感和藝術直覺,認為「人的心靈可以創造美,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藝術方式去實現自我」。
至今,凡語品牌已將優雅浪漫的印跡遍及到歐洲、美洲、中東、中國香港等地,並以其尊貴雅緻的風格贏得了時尚人士及精英人士的一致贊許。2009年香港日格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段文佑先生通過多方努力,將「凡語家紡」這個品牌引進中國,並成為中國區的總代理。
FANYU凡語將把美妙生活體驗帶給更多人們,將一種悠久而經典的家居生活藝術帶給有品位的人士,與所有追求完美浪漫的人士一同分享。
③ 堂皇家紡的發展歷程
1986年------「堂皇集團前身」—「皇塘綉品廠」建立
1988年------「皇塘綉品廠」更名為「丹陽市絨綉廠」
1989年------「堂皇」商標注冊成功,開始品牌之路
1992年------江蘇堂皇床上用品集團公司成立
1997年------全球康功能織物廠成立
2001年-----堂皇家紡連鎖加盟商業模式開始實施,取代傳統的經營模式
2002年-----堂皇家紡榮獲首批家紡行業「中國名牌」
2003年-----堂皇家紡成功改制為民營企業
2003年-----新的國際化堂皇標識 「TEVEL」啟用,並導入全新的VI形象系統
2004年-----堂皇家紡榮獲「國家免檢「榮譽稱號
2005年-----堂皇商標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6年-----堂皇集團連雲港家紡有限公司建成投產
2007年6月-----江蘇堂皇集團被認定為「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
2009年------江蘇三十二度生活紡織科技公司成立
2009年-----堂皇家紡榮獲「紡織行業產品開發貢獻獎」
2010年----堂皇檢測中心被認定為「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檢測中心丹陽實驗室」,該中心可出具省級檢測報告。堂皇集團榮獲「中國紡織行業AAA企業信用等級」
2011年-----堂皇家紡聘請香港著名藝人梁詠琪為品牌形象代言人
2011年-----堂皇家紡榮獲中國家紡行業前十強
④ 孚日家紡的發展歷程
1987年8月,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高密毛巾廠正式成立。
1988年,公司通過外貿部門獲得第一批出口日本的產品訂單,產品自此走出國門,為公司拓展國外市場打開新局面。憑借不斷的努力,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里,公司的產品獲得了國內外客
1991年,公司成為省外紡定點出口生產企業,公司產品通過省外紡出口到各國。
1994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外經貿部批准,公司成為自營進出口企業,享有獨立的進出口經營權。當年,公司多渠道籌措了100多萬美元,從日本引進12台箭桿織機,成為 國內率先引進劍桿織機的家紡企業。
1996年,公司以補償貿易方式購進96台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織機和十多套印花機、染色機,既 解決了當時企業技術創新資金不足的難題,又最大限度的滿足了國外客戶的需求。
1998年,公司通過了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產品從設計、製造、服務的各個環節都建立起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確保了公司產品質量。
1999年,自4月以抵債返租形式租賃高密龍興塑料製品公司以來,在今後6年的時間,隨後接收(收購)鋼窗廠、濰坊登馳運動鞋廠、金馬橡膠集團、泰發紙業有限公司、高密針織廠、康豐農化有限公司、宏業滌綸有限公司、振源水泥有限公司、高密化肥廠等10家破產企業員工近2000人,為市委、市政府排擾解難、為高密的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高密毛巾廠改制為山東潔玉紡織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公司被山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評為2000年度「山東省進出口百強企業」。
公司投入6億多元資金進行更大規模的技術和設備引進,先後從瑞士、德國、義大利、日本引進了世界最先進的劍桿織機,生產能力有了空前的提高,能夠生產出適合國內 外不同消費需要、多種類、多規格、高檔次、工藝精美的家紡產品。
⑤ 恆源祥家紡的歷史沿革
一個以經營[3]絨線為生的商店字型大小,在近80年後仍然家喻戶曉,並且在經歷了重重變革後,發散出更加耀眼的光芒,這就是恆源祥。 1927年,沈萊舟成立了一家人造絲毛商店,取「橫羅百貨、源發天祥」之意,給店取名為「恆源祥」。1956年,公私合營後,恆源祥成了國有企業。1987年,恆源祥絨線店從金陵路搬至南京路;同年,劉瑞旗進入恆源祥擔任經理,時年29歲。在恆源祥日後的發展中,恆源祥的名字便總是和劉瑞旗聯系在一起。
劉瑞旗進入恆源祥所做的第一件事在當時是離經叛道的。他一上任,便決定將店鋪中的庫存商品削價處理掉,這在某種意義上等同於將國有資產變相流失,其行為在當時受到了批評,但是卻給恆源祥帶來了流動資金。有了這筆資金,店中的商品品種與花色豐富起來。接著,劉瑞旗別出心裁地開創了「引廠進店」的經營模式,把商店的櫃台租給不同的生產廠家,銷售業績最好的廠家能夠獲得最好的櫃台位置,銷售不好的廠家則有可能被趕出商店。在競爭機制的促動下,恆源祥的銷售額在兩三年內便翻了10倍。
為了能夠擁有「恆源祥」牌產品,1989年底,劉瑞旗開始尋找工廠合作生產。1991年3月1日,恆源祥牌絨線誕生。有了品牌產品後,劉瑞旗開始著手推廣品牌。他幾乎傾盡上一年的所有利潤投入廣告,於是在中央電視台的黃金時段頻頻出現了恆源祥。隨著維護恆源祥商標的投入持續增長,在僅靠單一的絨線產品無法支撐的情況下,恆源祥從1997年開始實施產品延伸,除了生產絨線、羊毛衫、羊毛內衣、羊毛襯衫等針織類產品外,也開始從事西服、床上用品的生產。
2000年,萬象集團被世貿集團收購,而恆源祥作為萬象集團原有的一員也被劃入了世貿集團旗下。考慮到世貿的發展重心為房地產,和恆源祥的品牌發展戰略相差太遠,劉瑞旗執意斥巨資收購「恆源祥」品牌,於2001年成立股份公司。恆源祥人認為,要維護一個商標,除了前期的導入成本外,更重要的則是後期的維護成本和提升成本,只有如此,品牌才可能處於一個上升的狀態。因此即使在資金匱乏的情況下,恆源祥仍然以每年30%的遞增幅度投入品牌維護。
2001年2月,又成功地以MBO收購的方式實現了恆源祥的轉制,為公司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2002年6月,恆源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確立了「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品牌戰略目標。
截至2004年底,恆源祥通過加盟的方式已在全國建立了5800餘家銷售網點,擁有170餘家加盟工廠,年生產產品超過3.75億件。同年,他們以600萬元的天價成功競購了世界上最細的羊毛,從而向世界證明中國毛紡企業的實力。如今,恆源祥仍然在探索,毋庸置疑的是,恆源祥這一老商標已經成為他們最大的財富,而且還將創造出更多的財富。
造就品牌
劉瑞旗,1958年出生,文化程度不高,經常開玩笑地說自己小學還沒畢業。1987年恆源祥還只是南京路上的一家百餘平方米的毛線商店,學徒出身,踩過黃魚車,出過苦力的劉瑞旗,走馬上任恆源祥總經理。面對這家有著78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他採取了一系列行動:注冊恆源祥和小囡商標;在電視台黃金時間做廣告力推恆源祥品牌。18年後的今天,恆源祥已成為中國著名商標。
1991年到1996年短短5年時間,恆源祥因為持續推出一個內容極其簡單的廣告而成為婦孺皆知的品牌。恆源祥每年維護品牌的費用,包括直接支付給媒體的廣告費和搞活動的費用,大概是在6000萬元左右。劉瑞旗說,他們深深地知道品牌對於一個企業的作用。品牌的投入,持續的時間越長越有效果,如果間斷一下,那前期的投入全都會浪費的。恆源祥有個說法,一要做創造第一的工作,因為人們不太容易記住第二;二是堅持,哪怕你的事情不是第一,但是堅持的時間變成第一,那你也變成很偉大了。因為信息很發達,做什麼事很容易被模仿,但唯有一個是不可以被復制的,就是時間。你所建立的歷史是不可以復制的。「羊羊羊」這個單調的廣告,「五秒廣告」連播三遍的營銷方式,也被譽為廣告界的「恆源祥現象」。有的消費者不喜歡,覺得挺煩的,劉瑞旗認為這是對消費者記憶的一種沖擊。要讓消費者記住,一定是要用差異,要用與眾不同的方法。
品牌故事
2004年3月,恆源祥在澳大利亞一個盛大的羊毛拍賣會上,以600萬元人民幣買下90公斤頂級超細羊毛。結果,此次購買事件在羊毛界引起了強烈凡響,影響之大讓很多人始料未及,不但媒體爭相報道,而且世界羊毛主要生產國如紐西蘭、南非、烏拉圭、阿根廷都有公司來電來傳真,以往的拍賣中,超細羊毛大多被義大利著名公司拍走,最後流入巴黎、米蘭、紐約或東京高檔服裝店。此次恆源祥集團在澳大利亞悉尼拍賣會上力挫義大利、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眾多羊毛大鱷,成為這捆「金羊毛」的主人,創下了3個第一:中國企業第一次成功參與;這次拍賣的是迄今世界最細的羊毛,只有11.9微米;世界上至今價格最昂貴的羊毛。
恆源祥成功拍得的超細羊毛是由澳大利亞南威爾士州一對兄弟理查德·古德里奇和比姆所養的羊生產出的,直徑只有11.9微米,被譽為世界上最纖細、質地最優良的羊毛,只相當於人類頭發直徑的1/5。專業人士介紹,只要細度在19.5微米以下就是超細羊毛,目前成功開發的最細羊毛的細度是15微米,但恆源祥本次購得的羊毛。古德里奇兄弟為了生產出世界上最好的羊毛,搭建了一座豪華羊圈,對羊只精挑細選,嚴格控制室溫,喂以特製的飼料,拍賣之前的90公斤的超優質羊毛專門保管在澳大利亞國民銀行保險櫃中。
⑥ 孚日家紡的歷史沿革
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的前身為山東潔玉紡織有限公司,經山東省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出具的魯體改函字(2002) 3 號《關於同意山東潔玉紡織有限公司變更為山東潔玉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函》的批准,由山東潔玉紡織有限公司全體股東作為發起人,整體改制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經過歷次名稱變更,更名為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6 年11 月本公司完成了首次公開發行境內上市人民幣普通股A 股的工作,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於2006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的總股本為人民幣404,350,246 元。 於2007 年4 月17 日,2006 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的2006 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公司以總股本404,350,246 股為基數,向2007 年4 月27 日下午深圳證券交易所收市後登記在冊的本公司全體股東,每10 股送3 股紅股並派1 元現金紅利(含稅,扣稅後,個人股東、投資基金實際每10 股派0.6 元現金)。分紅實施後本公司總股本為525,655,319 元,業經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出具普華永道中天驗字(2007)第059 號驗資報告予以驗證。 於2007 年4 月27 日,本公司召開第二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同意提議股東大會批准本公司向境內投資者增資發行不超過10,0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 股股票,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於2007 年5 月16 日,本公司2007 年度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批准了董事會的上述提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07年12月5 日出具證監發行字(2007)445 號文《關於核准孚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增發股票的通知》核准了本公司向境內投資者增資發行不超過10,000 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截至2007 年12 月26 日止,本公司完成了向境內投資者增資發行10,0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 股的工作。 截止2007 年12 月31 日,本公司總股本為人民幣625,655,31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