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實驗步驟

物理實驗步驟

發布時間: 2021-08-05 08:04:36

1. 物理實驗步驟怎麼

1題目
2試驗目的
3試驗原理
4試驗器具
5試驗步驟
6試驗數據處理
7試驗總結.

2. 物理實驗的方法有哪些

1 控制變數法:這個應該是最常見的實驗方法。

例如,在「探究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研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松緊、長短和粗細的關系」等實驗中都用到了該實驗方法。

2 類比法:例如,在學習電流時,為了更好地理解,與生活中熟悉的水流作類比。

實驗+推理法:有些理論只有在理想空間里才能通過實驗得出,此時,我們可以在現實條件實驗的基礎上推導出來這些理論。

例如,在初二我們學過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知道,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必定會受到阻力作用,但是我們通過多次實驗,可以推出這一結論。

3 描述法:例如,在生活中是不存在光線的,我們為了更好地學習光,才引進了「光線」這一詞。

4 轉換法:例如,我們在學習「聲音是振動產生的」這一知識時,我們把音叉的微小振動轉換為乒乓球的擺動。使實驗現象更為明顯。

5 模型法:我們在學習原子結構時,為了更好地認識原子的內部結構,用太陽系模型代表原子結構。

(2)物理實驗步驟擴展閱讀:

物理實驗是初高中階段物理課程中包含的相關實驗,包括電學實驗、力學實驗、熱學實驗、光學實驗等等,常用於驗證物理學科的定理定律。

實驗物理是相對於理論物理而言,理論物理是從理論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質結構、相互作用和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學科。

理論物理的研究領域涉及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宇宙學等,幾乎包括物理學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論問題。而實驗物理主要是從實驗上來探索物質世界和自然規律。

實驗室使用守則

1、為保護實驗儀器和保持環境衛生,學生必須脫鞋進入實驗室。

2、實驗室是全校師生進行實驗教學和科研活動的場所,學生進入實驗室後要保持肅靜,遵守紀律。

3、做實驗前,認真聽教師講解實驗目的、步驟、儀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認真檢查所需儀器設備是否完好齊全,如有缺損要及時向教師報告。

4、實驗時要遵守操作規程,按照實驗步驟認真操作。

5、實驗時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發生。

6、愛護實驗室儀器設備。

7、實驗完畢要認真清理儀器設備,關閉水源電源。

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觀物體統一了。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又使電和磁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又把質量和能量建立了統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把粒子性、波動性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把時間、空間統一了。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明快性。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鏡像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預測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預測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預測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3. 初中物理實驗步驟

一 控制變數法

研究蒸發快慢與液體溫度、液體表面積和液體上方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
研究弦樂器的音調與弦的松緊、長短和粗細的關系。
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研究物體的動能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研究物體的勢能與質量和高度的關系。
研究導體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材料橫截面積的關系。
研究導體中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導體電阻的關系。
研究電流產生的熱量與導體中電流、電阻和通電時間的關系。
研究電磁鐵的磁性與線圈匝數和電流大小的關系。
二 圖像法

用溫度時間圖像理解融化、凝固、沸騰現象。
電流、電壓、圖像理解歐姆定律I=U/R、電功率 P=UI
正比、反比函數圖象鞏固密度ρ=m/V、重力G=mg、速度v=s/t、杠桿平衡F1L1=F2L2
壓強p=F/S p=ρgh 浮力 F=ρ液gV 排、 功、熱量Q=cm(t2-t1)等公式。

三 轉換法的應用

利用乒乓球的彈跳將音叉的振動放大;利用輕小物體的跳動或振動來證明發聲的物體在振動。
用溫度計測溫度是利用內部液體熱脹冷縮改變的體積來反映溫度高低。
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化成測拉力的大小。
通過研究擴散現象認識看不見摸不著的分子運動。
判斷有無電流課通過觀察電路中的燈泡是否發光來確定。
磁場看不見、摸不著,可以通過觀察小磁針是否轉動來判斷磁場是否存在。
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時,用電磁鐵吸引的大頭針的數目來確定。
研究電阻與電熱的關系時,電流通過阻值不等的兩根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無法直接觀測或比較,可通過轉換為可看見的現象(氣體的膨脹、火柴的點燃等的不同)來推導出那個電阻放熱多。
四 實驗推理法

1 研究真空中能否傳聲。 2 研究阻力對運動的影響。

3 「在自然界只存在兩種電荷 」這一重要結論也是在實驗基礎上推理得出來的。

五 等效替代法

在電路中若干個電阻可以等效為一個合適的電阻,反之亦可;如等效電路、串並聯電路的等效電阻,都利用了等效的思維方法。
在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根完全相同的蠟燭其中一根等效另一根的像。
用加熱時間來替代物體吸收的熱量。
用自行車輪測量跑道的長度,跑道較長,無法直接測量,用滾輪法處理:輪子的周長乘以圈數即為跑 道的周長。
六 類比歸納法的應用

1 研究電流時類比水流 2 用「水壓」類比「電壓」

3 用抽水機類比電源 4 研究做功快慢時與運動快慢進行類比 5用彈簧連接的小球類比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

4. 初中物理實驗基本能步驟

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 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 分析數據 得出結論
題目;
原理;
步驟;
數據;
處理;
總結.

5. 詳細的物理小實驗步驟

1.利用一支溫度計,一個小燒杯,一瓶酒精,設計一個實驗,證明:酒精蒸發過程中吸熱,請你寫出實驗步驟和實驗現象。
實驗步驟:1、將溫度計放在空氣中,待示數穩定後,讀出此時溫度為T1;2、向小燒杯中倒入適量酒精,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燒杯的酒精中;3、將溫度計取出,在玻璃泡表面的酒精蒸發完之前,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變化情況
實驗現象:溫度計取出後,且玻璃泡表面的酒精蒸發完之前,其示數減小,所以,可以證明蒸發吸熱。
2.為了探究平面鏡成鏡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的關系,現將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將白紙平放並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紙中間測一條直線
,把一塊帶支架的平面鏡(不透明)沿直線
位置,使平面鏡底邊與直線
重合,且使平面鏡垂直於紙面,如圖16所示,請你在圖16裝置的基礎上,利用一把刻度尺和一盒大頭針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平面鏡成像時,像到平面鏡的距離
等於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請寫出實驗步驟,畫出實驗數據記錄表。
六次探究實驗
方法1:在鏡子前面任意點O點垂直插一大頭針,然後在任意點A』也垂直插上一大頭針,調整視角使得人只用一隻眼睛看A』,但看不到鏡中大頭針O的像,保持人眼的位置不變,在A』點和人眼之間再插一大頭針A,使得人眼只能看到大頭針A,
看不到A』及O』,用同樣的方法,標志出B及B』點,移開鏡子,用直尺連接AA』
及BB』,並延長使相交於O』點即為像的位置用直尺測量O到平面鏡距離為u1,測量O』到平面鏡距離為v1,並將數據計入表格
2.仿照步驟1,依次再做5次實驗,分別得到5組O到平面鏡距離、5組O』到平面鏡距離,並將數據計入表格。
表格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u/cm
v/cm
方法2:(1)在鏡前紙上適當位置插一枚大頭針作為物體S,用眼睛觀察到它在鏡中的像S′。
(2)在鏡前物體S的右側,用一隻眼睛觀察物體S的像S′,並沿視線在紙上插一枚大頭
針P1,使大頭針P1恰好能擋住像S′;再插一枚大頭針P2,使大頭針P2恰好能擋住
大頭針P1和像S′。
(3)在鏡前物體S的左側,仿照步驟(2)分別在紙上插上大頭針P3和P4。
(4)移去平面鏡和大頭針,通過大頭針P1和P2在紙上的針孔畫一條直線,再通過大頭
針P3和P4在紙上的針孔畫一條直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就是像S′的位置。
(5)用刻度尺分別測出物體S到直線MN的距離u和像S′到直線MN的距離v,並分別
將u和v的數據記錄到實驗數據表中。
(6)改變物體S的位置,仿照步驟(1)~(5),再做5次實驗。

6. 物理實驗的七大步驟

物理 科學研究實驗的七個探究步驟
1、提出問題 2、猜想或假設 3、設計實驗 4、進行實驗 5、分析論證 6、得出結論 7、評估交流

7. 物理 科學研究實驗的七個探究步驟

1、提出問題

2、猜想或假設

3、設計實驗

4、進行實驗

5、分析論證

6、評估

7、交流

具體解釋

1、提出問題:在問題的思考上,進行初始化的提問,力求問題得到最原始的提問。

2、猜想與假設:對於一個未知事物進行理論性上的猜想,以便於接下來進行情景的假設。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在符合一定科學依據的基礎上,進行猜想與假設的實施,幫助這些猜想得到證明。

4、進行實驗與搜集數據:嚴謹的進行實驗,並且在過程中記錄足夠的數據,來完成最終論證的可靠性。

5、分析與論證:對所收集的數據進行科學性的討論,幫助證明自己的假設。

6、評估:對自己實驗中的不足,進行一定的誤差分析,判斷自己的數據是不是可以嚴謹的驗證猜想。

7、交流與合作:把這份實驗的結果進行大眾交流,讓更多人來分析自己的猜想與論證。

(7)物理實驗步驟擴展閱讀

實驗構成

無論何種類型的科學實驗,它們都是由三個部分構成的。

1、實驗者

這是組織、設計和進行科學實驗的人。實驗目的的確定,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步驟的制定、實驗過程的操作、實驗結果的處理解釋等,沒有一個環節可以脫離實驗者。實驗者是實驗活動的主體。實驗者從事科學實驗是為了取得對自然界特定對象的認識。沒有實驗者這個認識主體,科學實驗就不會發生。不過在此需要指出的是,不能把實驗者理解為孤立的個人。

在任何情況下。實驗者都不是作為孤立的個人在活動,而是作為社會的人在活動。實驗者繼承著前輩們所已經建樹起來的積極成果,也借鑒著同時代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同時還依賴著人們之間進行的各方面的協作勞動。因此,實驗者所取得的任何一點有益成果,都將融匯到社會精神財富的總體中去。這樣說,並不是要否認實驗者個人的創造能力,而是說這種創造能力只有不脫離社會這個基礎時才能得到發揮。

2、實驗對象

這是實驗者所要認識的對象。實驗對象可以是自然界的物體及其現象,例如太陽光,也可以是人們生產出來的物體及其現象,例如機床、布匹。但是,不管何種種實驗對象,它既是實驗者進行變革和控制的對象,又是實驗者的認識對象。因此,從認識論上看。實驗對象是處於認識客體的地位。

3、實驗手段

實驗手段是由實驗的儀器、工具、設備等客觀物質條件組成,實驗儀器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實驗手段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實驗者通過實驗手段把自己變革和控制實驗對象的意圖傳遞給實驗對象,使實驗者的意圖得到物化。

另一方面,實驗手段又顯示實驗對象的特性,而把實驗對象在經受變革與控制後呈現的狀態傳遞給實驗者,使實驗者能夠獲得關於實驗對象的有關認識。

所以,實驗手段是實驗者和實驗對象之間的中介環節。沒有適當的實驗手段,實驗對象的某些特性就不能暴露出來,人們就不能獲得對這些特性的認識。

在這個意義上,實驗手段的狀況,決定著科學實驗所能達到的認識水平。實驗手段的每一步改進,都意味著人們對實驗對象的可觀察量的增加,意味著科學實驗水平的提高。從科學史上可以看出,新的實驗手段的採用,往往會帶來科學理論上的重大突破和發展。因此,有意識地改進實驗手段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措施。但是,一個時代的實驗手段又是那個時代生產力水平的具體表現,為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狀況所制約。因此,實驗手段的改進,新實驗手段的裝備,只有伴隨著整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才能實現。

熱點內容
教育的情懷 發布:2025-07-02 01:17:44 瀏覽:807
e推教學 發布:2025-07-01 20:16:22 瀏覽:492
故事數學題 發布:2025-07-01 19:00:18 瀏覽:952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 發布:2025-07-01 17:05:51 瀏覽:241
英語輔導報社 發布:2025-07-01 16:38:23 瀏覽:143
高一語文綜合試卷 發布:2025-07-01 16:38:21 瀏覽:589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
個人師風師德自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13:46:43 瀏覽:476
物理家庭電路 發布:2025-07-01 13:30:04 瀏覽:464
物理因子 發布:2025-07-01 13:05:18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