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❶ 關於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脫胎於同濟的建築學專業,擁有同一套教學體系和師資力量、教學資源,同時又從歷史保護的專業內容出發,參照國外名校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同類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保持與之同步。
專業介紹:
在我們所處的城市中,老建築往往遠遠超過新建築的數量,其中有相當多的部分具有特殊的價值與意義,我們稱之為「歷史建築」,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北京紫禁城、上海「十里洋場」外灘等。是誰將這些建築施加了魔法,化「老朽」為「神奇」?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培養的就正是這樣的魔法師!
隨著社會歷史保護意識的迅速發展,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利用在我國正呈現出快速的發展趨勢。據統計,歐美建築設計市場中,超過7成業務為舊建築保護與利用的項目,大多數設計機構和建設主管部門都配備有大量歷史保護的人才。而在國內,保護人才的培養卻和保護項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護人才有較大需求。
國際互動「活」起來:
促進教學環節的國際化是新專業教學的重要方法。我們充分利用地處上海的有利條件,努力加強國際交流,以聯合設計教學、柔性引進或短期引進國外教師、舉辦講座等多種形式,不斷促進各個教學環節的國際化進程,不僅學到了許多國際建築教育的先進經驗,也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同濟「兼容博採」的傳統得到進一步升華。
該專業學生經常參加與其專業相關的國際會議、校際交流等學術活動,首屆學生還受到法國文化部資助前往法國參觀學習,不僅游歷了巴黎、馬賽等歷史城市,還參觀了保護名校夏約學院以及眾多歷史建築保護的典範案例。
理論與實踐同樣趣味:
根據專業自身特點,延承建築學的專業傳統,學校將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分為歷史保護和建築學類的專業能力兩大部分。
在建築學的專業能力方面,保持建築學教育的整體架構,並從能力培養的目標出發,結合新專業的特點和需求,整體規劃了各個學習階段的教學內容,著重體現出各學習階段的特點和階段之間的整體性關系,使置身於專業教學活動的每個教師和學生均有明確的位置感。與建築學的設計課程一樣,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的設計課採取了「言傳身授」的方式,學生們有自己的專業教室,每人有自己的一片空間繪圖、交流、做模型,老師採取給每人改圖、定期集體評圖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力。
在歷史保護專業課程體系方面,通過中外建築史、建築歷史與理論和新專業特有的保護概論、保護技術、歷史建築形制與工藝、文博、速寫等課程設置建立教學的整體性架構,同時強調增強課程體系的靈活性。我們按培養計劃的教學要求,將整個專業課程分為必修內容和限選內容兩大部分,設置文博、傢具與陳設等限選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發揮他們的志趣潛力和特長創造條件的作用。大多數專業課程在國內也是首次開出,這些課程既有課堂傳授的理論課,也有需要出外考察、保護現場研究的實踐類、技術類課程。如2007年度的保護技術課程,學生以上海外灘的具有近150年歷史的原英國領事館建築為研究對象,在對老建築進行測繪的基礎上,對建築的歷史沿革、風格定位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對其結構、材質進行了深入分析。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建設新課程,探索新領域的任務,盡管責任重大,但也是極具趣味性的。
主要課程:
建築初步、美術、歷史建築形制與工藝、建築設計、建築歷史、建築技術、保護技術、藝術史、文博專題等。
就業方向:
可從事教學、科研、設計和城市管理。
❷ 蘇州大學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收文科生嗎
同濟的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很厲害啊,然後還有北京建築大學的,雖然不是211985但是也是這個學校很厲害的專業,可與他的測繪齊名
❸ 【同濟大學】歷史建築保護工程。請了解這個專業的親介紹該專業學習情況,發展前景。另外這個專業只能拿到
歷史建築保護專業是同濟大學建築與城規學院所開設的一個小專業,每年回招收的答學生人數較少,學習的課程大部分與建築學是相同的。
當下歷史建築保護方面人才緊缺,同濟大學順應這一趨勢開設了這一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好。而且畢業後其實也可以從事建築的工作。
同濟大學不支持雙學位。
❹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就業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簡介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以建築學學科為基礎,主修建築遺產保護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兼修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土木工程學、建築技術科學、藝術學、歷史學、美學等學科內容,要求學生系統掌握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保護與再利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著重培養有較高建築學素養和特殊保護技能的專家和未來的專業領導者。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就業方向
如今在國內,保護人才的培養卻和保護項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護人才嚴重欠缺,因此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廣闊,畢業生一般從事與歷史建築保護工程相關的工作。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歷史建築保護方面的設計、管理、研究和教學工作,也可從事建築、規劃、景園等領域的相關工作。畢業生主要成為在城市與建築遺產保護、文物保護系統中從事公共建築設計、建築遺產保護與修復工程設計、歷史城市與歷史建築保護等方向的設計、科研、開發、管理的專門人才。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畢業生可報考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學(專業學位)、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等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❺ 請問北京建築大學的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如何前景好嗎適合女生嗎希望了解的學長學姐作答。謝謝。
能考上就挺好的,與最牛的建築學專業在一個學院。建築設計類肯定是就業前景好、待遇好,但也最辛苦的職業,需要拼體力、效率,女生處於相對弱勢。前些天推薦一個普通一本的女生去德勤實習,成績是全班第一,但最大的亮點是市大學生運動會中長跑乙組前8,一看就適合在事務所干。這只是開個玩笑,但從入學開始確實就要非常重視體育鍛煉,必須從每件小事做起,絕不拖沓、提高效率、養成習慣。
北京建築大學這個專業是新設置的,還沒有畢業生,暫時就當個建築設計規劃類專業學,不必擔心前景。只要考上了,重點就已經不是是否適合,而是你要努力了解和適應這個專業,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
❻ 同濟歷史建築保護工程適合女生嗎
同濟這個專業其實學的東西和建築學基本一樣,出去找工作大多也都當建築的找。
如果你畢業打算像大多數人一樣從事建築設計行業,你可以選擇去甲方,設計院或者設計事務所,不過建築這行挺辛苦的,你在學校期間可能會覺得蠻光鮮的,挺偏藝術什麼的,但是真正工作就知道了,建築這行,非常辛苦
一般在招標的時候你就要把效果圖什麼的都做好,可能還要做幾套方案,費力做了,還未必能中標,中了標以後還要不斷的改,熬夜通宵都是家常便飯
但是待遇確實好,可以說是設計人員里待遇最好的之一了
如果不打算從事工程行業,轉行做其他,也可以的,但是不推薦。也可以往高了讀,然後出國,最後回國去高校當老師,不過這條路變數也很大~呵呵
建築這個行業就是這樣,讓人又愛又恨,如果打算入行,請想好
----------------------------------------------------------------
剛忘了說,工作很好找,進一般的甲級院都OK,想進第一流的甲級院(華東院北京院等)比較難,但是也有機會。
工作一般不大需要出差的,基本都是在本地,需要經常跟甲方溝通
當然,個別院項目在外地,甲方也在外地,可能需要出差,但是一般比較少。。。本地的項目都做不完
❼ 同濟歷史建築保護工程 考研的話 都考什麼都有哪些科目 麻煩具體些。。。
不清楚,問其他人吧!
❽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的專業介紹
在我們所處的城市中,老建築往往遠遠超過新建築的數量,其中有相當多的部分具有特殊的價值與意義,我們稱之為「歷史建築」,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北京紫禁城、上海「十里洋場」外灘等。是誰將這些建築施加了魔法,化「老朽」為「神奇」?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培養的就正是這樣的魔法師!
隨著社會歷史保護意識的迅速發展,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利用在我國正呈現出快速的發展趨勢。據統計,歐美建築設計市場中,超過7成業務為舊建築保護與利用的項目,大多數設計機構和建設主管部門都配備有大量歷史保護的人才。而在國內,保護人才的培養卻和保護項目的上升速度不成比例,保護人才有較大需求。
❾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的理論實踐
根據專業自身特點,延承建築學的專業傳統,學校將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分為歷史保護和建築學類的專業能力兩大部分。
在建築學的專業能力方面,保持建築學教育的整體架構,並從能力培養的目標出發,結合新專業的特點和需求,整體規劃了各個學習階段的教學內容,著重體現出各學習階段的特點和階段之間的整體性關系,使置身於專業教學活動的每個教師和學生均有明確的位置感。與建築學的設計課程一樣,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的設計課採取了「言傳身授」的方式,學生們有自己的專業教室,每人有自己的一片空間繪圖、交流、做模型,老師採取給每人改圖、定期集體評圖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掘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力。
在歷史保護專業課程體系方面,通過中外建築史、建築歷史與理論和新專業特有的保護概論、保護技術、歷史建築形制與工藝、文博、速寫等課程設置建立教學的整體性架構,同時強調增強課程體系的靈活性。我們按培養計劃的教學要求,將整個專業課程分為必修內容和限選內容兩大部分,設置文博、傢具與陳設等限選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發揮他們的志趣潛力和特長創造條件的作用。大多數專業課程在國內也是首次開出,這些課程既有課堂傳授的理論課,也有需要出外考察、保護現場研究的實踐類、技術類課程。如2007年度的保護技術課程,學生以上海外灘的具有近150年歷史的原英國領事館建築為研究對象,在對老建築進行測繪的基礎上,對建築的歷史沿革、風格定位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對其結構、材質進行了深入分析。教師和學生共同面對建設新課程,探索新領域的任務,盡管責任重大,但也是極具趣味性的。
從以下幾個培養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到該專業學生豐富多彩、人文和技術並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生活印象:2004年設計基礎作業,取安徽魚梁古鎮為基地並進行現場踏勘;2005年保護技術課程聘請義大利佛羅倫薩大學拉提那教授參講;2006年整個班級赴法國夏約學院交流三周;2006年設計作業「李叔同紀念館」,赴湖州看基地;2006年歷史建築形制與工藝課程聘請澳大利亞教授安妮沃爾參講,調查上海近代建築;2007年畢業設計以世博會工業遺產再生設計為題目。如今,在首屆畢業生15人中,3人獲獎學金赴香港大學深造,2人獲免試直升在國內名校攻讀研究生,其餘受到建設管理部門、大型設計機構的熱烈歡迎而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保護建築師。
❿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的介紹
歷史建築保護工程專業已經成為建築院系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專業領域,屬建築學新興的學科方向,並且與社會對這一領域的職業化需求相適應。實際上,歷史建築的保護與再生,已經成為了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已形成廣泛的國際性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