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化學式
❶ 求氧化物的化學式
設這個氧化物的化學式為FexOy
反應通式為:
FexOy
+
yCO===
xFe+
yCO2
56x+16y
28y
5.8
2.8
可算出x與y的比值為4:3
所以氧化物化學式為Fe3O4
選C
❷ 20個氧化物 把化學式寫出來吧`
氧化鈉Na2O
氧化鎂Mgo
氧化鐵Fe2O3
氧化銅CuO
氧化鋅ZnO
氧化鉀K2O
氧化鈣CaO
氧化鋁Al2O3
氧化汞HgO
水H2O
二氧化碳CO2
一氧化碳CO
四氧化三鐵Fe3O4
過氧化氫H2O2
二氧化氮NO2
一氧化氮NO
二氧化硫SO2
三氧化硫SO3
五氧化二磷P2O5
二氧化錳MnO2
❸ 初中氧化物化學式
氧化物
水
H2O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鈉
Na2O
二氧化氮
NO2
二氧化硅
SiO2
二氧化硫
SO2
三氧化硫
SO3
一氧化氮
NO
氧化鎂
MgO
氧化銅
CuO
氧化鋇
BaO
氧化亞銅
Cu2O
氧化亞鐵
FeO
三氧化二鐵
Fe2O3
四氧化三鐵
Fe3O4
三氧化二鋁
Al2O3
三氧化鎢
WO3
氧化銀
Ag2O
氧化鉛
PbO
二氧化錳
MnO2
❹ 下面氧化物的化學式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超氧化鈉,氧化鋁,氧化亞鐵,最後一個應該是Fe2O3,氧化鐵的意思
❺ 任意一種氧化物及化學式
分析: 根據酸指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鹼指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鹽指電離時生成金屬陽離子(或NH4)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進行書寫. ①酸是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如:H2SO4;②鹼由金屬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如:NaOH;③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故化學式可以為NaCl;④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如CO2;故答案為:①酸 H2SO4; ②鹼 NaOH; ③鹽 NaCl; ④氧化物CO2; 點評: 本題考查根據物質的類別來書寫化學式,學生應熟悉物質類別的概念,利用概念來選擇元素形成符合要求的相應的化合物.
❻ 100個氧化物的化學式
求常見氧化物的化學式
水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氧化鈉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H2O CO CO2 P2O5 Na2O NO2 SiO2 二氧化硫 三氧化硫 一氧化氮 氧化鎂 氧化銅 氧化鋇 氧化亞銅 SO2 SO3 NO MgO CuO BaO Cu2O 氧化亞鐵 三氧化二鐵(鐵紅) ...
寫出下列常見氧化物的化學式.
氧化銅 四氧化三鐵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錳 氧化鎂 二氧化硫
試題答案
【答案】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並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化合價數值交叉法書寫化學式(即將正、負化合價的數值交叉到相應符號的右下角,但注意原子團看作一體,含約數的一般要約分).
解答:解:因為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又知化合物中銅、鎂元素常顯+2價,氧元素常顯-2價,硫顯+4價,磷常顯+5價.
如:①CuO中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和為:(+2)+(-2)=0,所以化學式書寫正確;
②四氧化三鐵,根據讀法,從化學式的左向右讀,所以書寫為Fe3O4;
③利用化合價數值交叉法書寫化學式;
④錳元素化合價+4價,所以化學式為MnO2;
⑤由鎂元素常顯+2價,氧元素常顯-2價,則的化學式為MgO;
⑥氧元素常顯-2價,硫顯+4價,所以化學式為SO2.
故答為:CuO、Fe3O4、P2O5、MnO2、MgO、SO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了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氧化物的化學式:氧化氫,鉀,鈉,鈣,鋇,鎂,鋅,亞鐵,銅,鐵,鋁,汞怎麼寫?
氧化氫就是 H 2 O 水
氧化鉀 K 2 O
氧化鈉 Na 2 O
氧化鈣 CaO
氧化鋇 BaO
氧化鎂 Mg O
氧化鋅 Zn O
氧化亞鐵 Fe O
氧化銅 Cu O
氧化鐵 Fe 2 O 3
氧化鋁 Al 2 O 3
氧化汞 Hg O
常用單質、氧化物、酸、鹼、鹽、有機物、的化學式
單質----------------O2、H2、N2、C、S、Na、Mg、Al、Fe、Cu氧化物-------H2O、CO2、CO、MgO、Fe2O3酸---------HCl、H2SO4、HNO3、H2CO3、鹼---------NaOH、Ca(OH)2、Mg(OH)2、Ba(OH)2、KOH鹽----------NaCl、KNO
❼ 氧化物的化學式
你好,氧化物的化學式常見的氧化物化學式:
水 H2O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鈉 Na2O
化學式的數字需要寫在字母的最下角而且是需要小寫數字才可以的。
我的化學式可能表達的不標准,由於我沒有找到寫那個角標的方法,所以就只能這樣表示了。
那麼我們來講解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作用:
一氧化碳:
化學式為CO,是一種無色、無臭、無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在標准狀況下,一氧化碳相對分子質量為28.01,密度1.25g/l,冰點為-205.1℃,沸點-191.5℃。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極難溶於水。
與空氣混合爆炸極限為12.5%~74.2%。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息,嚴重時Si亡。
一氧化碳對全身的組織細胞均有性作用,尤其對大腦皮質的影響最為嚴重。在冶金、化學、石墨電極製造以及家用煤氣或煤爐、汽車尾氣中均有CO存在。
它的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有:可燃性、還原性、性、極弱的氧化性
一氧化碳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2,能進一步被氧化成+4價,從而使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和還原性,一氧化碳能夠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燃燒時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熱。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為氣體燃料。
接下來是二氧化碳:
它是一種碳氧化合物,是空氣中常見的化合物。常壓下為無色、無味、不助燃、不可燃。略溶於水中,形成碳酸,碳酸是一種弱酸。
二氧化碳一般可由高溫煅燒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得,主要應用於冷藏易腐敗的食品(固態)、作致冷劑(液態)、製造碳化軟飲料(氣態)和作均相反應的溶劑(超臨界狀態)等。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
二氧化碳是碳氧化合物之一,是一種無機物,不可燃,通常也不支持燃燒,低濃度時無性。它也是碳酸的酸酐,屬於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其中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處於碳元素的最高價態,故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而無還原性,但氧化性不強。
以上就是對這兩種氣體的具體介紹,滿意請採納。
❽ 常見十五個氧化物的化學式
H2O、CO2、SO2、SO3、NO2、N2O3、NO、CaO、Na2O、SiO2、Al2O3、CO、Fe2O3、MgO、MnO2、FeO
❾ 氧化物化學式書寫
氧化物
水 H2O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五氧化二磷 P2O5
氧化鈉 Na2O
二氧化氮 NO2
二氧化硅 SiO2
二氧化硫 SO2
三氧化硫 SO3
一氧化氮 NO
氧化鎂 MgO
氧化銅 CuO
氧化鋇 BaO
氧化亞銅 Cu2O
氧化亞鐵 FeO
三氧化二鐵 Fe2O3
四氧化三鐵 Fe3O4
三氧化二鋁 Al2O3
三氧化鎢 WO3
氧化銀 Ag2O
氧化鉛 PbO
二氧化錳 MnO2
一. 單質的化學式和命名方法
常溫下為固體的單質一般用元素符號表示該元素的單質,元素符號的名稱就是該單質的名稱,例如碳—C、硫—S、磷—P、鈉—Na、銅—Cu、鎂—Mg、鐵—Fe,但是碘為I2。
稀有氣體用元素符號表示該元素的單質,元素符號的名稱就是該單質的名稱,也可在元素名稱後加一個「氣」字,例如氦(氣)—He、氖(氣)—Ne、氬(氣)—Ar等。
其它氣體的單質,一般用用元素符號和右下標2表示該元素的單質,用元素符號的名稱加一個「氣」字的方法來命名,例如氧氣—O2、氫氣—H2、氯氣—Cl2、氮氣—N2。
二. 氧化物的化學式和命名方法
氧化物的化學式中,氧元素符號寫在右邊,另一種元素的符號寫在左邊,即「先讀的後寫,後讀的先寫」一般稱為「氧化某」,例如「氧化銅」,後讀「銅」,則先寫銅的元素符號「Cu」,先讀「氧」,則後寫氧元素的符號「O」,故氧化銅的化學式為「CuO」。反之,MgO的名稱就是「氧化鎂」,CaO 的名稱就是「氧化鈣」。
某些稍微復雜點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種化合價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稱為「幾氧化(幾)某」,即化學式中有幾個氧原子就稱為「幾氧化」,另一種元素有幾個原子就稱為「幾某」,例如Fe3O4稱為「四氧化三鐵」、P2O5稱為「五氧化二磷」, 若另一種元素原子數是1,則稱為「幾氧化某」,例如CO2稱為「二氧化碳」、SO2稱為「二氧化硫」、SO3稱為「三氧化硫」。
說明:以上只是主要規則,某些物質還有特定的命名方法和規則,請對照表1—1記憶常見的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的名稱和化學式。
三. 酸的化學式和命名方法
中學化學要求掌握的無機酸的種類較少,請參考表1—1記住它們的化學式即可。
四. 鹼的化學式和命名方法
鹼一般是金屬的氫氧化物,書寫化學式時,金屬元素符號先寫,氫氧根(OH)後寫,讀作「氫氧化某」,例如氫氧化鈉,化學式為NaOH,又如Mg(OH)2的名稱為氫氧化鎂。
說明:NH3,名稱為氨,也稱氨氣,因其溶於水而生成NH3.H2O(一水合氨),NH3.H2O能電離產生OH‑而使水溶液呈鹼性,為了表1—1的簡潔,故把NH3填在鹼這一欄,但它並不是鹼。
五.鹽的化學式和命名方法
無氧酸(例如鹽酸)形成的鹽,稱為「氯化某」,例如NaCl稱為氯化鈉,注意FeCl2稱為氯化亞鐵,稱為FeCl3氯化鐵。
含氧酸(例如硫酸、碳酸、硝酸等)形成的鹽,稱為「某酸某」,例如Na2SO4稱為硫酸鈉,Na2CO3稱為碳酸鈉,注意如果是含氧酸形成的酸式鹽則稱為「某酸氫某」,例如NaHCO3稱為碳酸氫鈉。還有一些特殊的鹽,中學很少見到,就不提它們了。
參考資料:http://www.586hx.com/renshiwu/g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