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常考
1.氫離子的氧化性屬於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有化學鍵結合。如:稀有氣體。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體結構的物質鍵角為109。28,
如:白磷。
5.電解質溶液導電,電解拋光,等都是化學變化。
6.常見氣體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相對分子質量相近且等電子數,分子的極性越強,熔點沸點越高。如:co>n2
8.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如:氧氣與臭氧的轉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還原性。
f-是f元素能失去電子具有還原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為酸性氧化物,如no等
16.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與石蕊反應現象不同:
so2使溶液變紅,cl2則先紅後褪色,na2o2則先藍後褪色。
17.氮氣分子的鍵能是所有雙原子分子鍵能中最大的。
18.發煙硝酸和發煙硫酸的「發煙」原理是不相同的。
發煙硝酸發出的"煙"是hno3與水蒸氣形成的酸霧
發煙硫酸的"煙"是so3
19.鎂和強酸的銨鹽溶液反應得到氨氣和氫氣。
20.在金屬鋁的冶煉中,冰晶石起溶劑作用,要不斷補充碳塊和氯化鋁。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製冷劑。光纖的主要原料為sio2。
22.常溫下,將鐵,鋁,鉻等金屬投入濃硝酸中,發生了化學反應,鈍化。
23.鑽石不是最堅硬的物質,c3n4的硬度比鑽石還大。
24.在相同的條件下,同一弱電解質,溶液越稀,電離度越大,溶液中離子濃度未必增大,溶液的導電性未必增大。
25.濃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過量)+
fe(no3)3
26.純白磷是無色透明晶體,遇光逐漸變為黃色。白磷也叫黃磷。
27.一般情況下,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但在常溫下,鐵遇濃硝酸會鈍化,反應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為酸酐。如:no2
29.能和鹼反應生成鹽的不一定為酸酐。如:co+naoh
(=hcoona)(高溫,高壓)
30.少數的鹽是弱電解質。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備強酸。如:h2s+cu(no4)2
32.鉛的穩定價態是+2價,其他碳族元素為+4價,鉛的金屬活動性比錫弱。(反常)
33.無機物也具有同分異構現象。如:一些配合物。
34.na3alf6不是復鹽。
35.判斷酸鹼性強弱的經驗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況)
m=a(主族)+x(化合價)-n(周期數)
m越大,酸性越強;m越小,鹼性越強。
m>7強酸,m=7中強酸,m=4~6弱酸
m=2~3兩性,m=1弱酸,m=0中強鹼,m<0強鹼
36.條件相同時,物質的沸點不一定高於熔點。如:乙炔。
37.有機物不一定能燃燒。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機物可以是難溶解於有機物,而易溶解於水。如:苯磺酸。
39.
量筒沒有零刻度線
40.
硅烷(sih4)中的h是-1價,ch4中的h顯+1價.
si的電負性比h小.
41.有機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機酸,如:石炭酸.
42.分子中有雙鍵的有機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錳酸
② 高中化學各種化學反應的現象。求幾個必考的,愛考的,謝謝。
哪裡有什麼必考的,多總結總結吧,我這里有個收藏的。貼給你。
化學實驗現象及實驗操作95例(總結真辛苦)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的熱,生成白煙的同時生成白色物質
2、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的碳酸氫氨,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火焰為淡藍色
7、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8、鈉在氯氣中燃燒,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9、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1、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有氣體生成
12、加熱試管中的硫酸銅晶體,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且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3、一帶銹鐵釘投入
14、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15、點燃純凈的氫氣,用乾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發出淡藍色火焰
16、盛有生石灰的試管里加少量水,反應劇烈,放出大量熱
17、將一潔凈鐵釘侵入硫酸銅溶液中,鐵釘邊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18、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附著
19、向盛有石灰水的試管里注入濃的碳酸鈉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20、向含有Cl離子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21、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發出蒼白色火眼,產生大量的熱
22、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後加入水,有棕色的煙生成,加水後生成綠色的溶液
23、向含有硫酸根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
24、將氯氣通入無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質產生
25、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紅褐色沉澱產生
26、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合氣體,迅速反應發生爆炸
27、紅磷在氯氣中燃燒,有白色煙霧生成
28、氯氣遇到濕的有色布條,有色布條的顏色褪去
29、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有黃綠色的刺激氣體生成
30、給氯化鈉固體與濃硫酸的混合物加熱,有白霧生成並且有刺激性氣體
31、在溴化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容易後再加稀硝酸,有淺黃色沉澱生成
32、在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有黃色沉澱生成
33、I2遇澱粉生成藍色溶液
34、細銅絲在硫蒸氣中燃燒,細銅絲發紅後生成黑色物質
35、鐵粉與硫粉混合後加熱到紅熱,反應繼續進行,放出大量熱,生成黑色物質
36、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火眼呈淡藍色
37、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火眼呈淡藍色,生成有刺激性的氣體
38、在集氣瓶中混合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瓶內壁有黃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後再加熱,紅色褪去,加熱後又恢復原來顏色
40、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並加熱,反應畢,待容易冷卻後加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加水後溶液成天藍色
41、加熱盛有濃硫酸和木炭的試管,有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氣味
42、鈉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藍色,生成淡藍色物質
43、鈉投入水中,反應劇烈,鈉浮於水面,放出大量的熱使鈉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有「嗤嗤」聲
44、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里,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木條復燃
45、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6、向盛有氯化鐵溶液的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澱
47、氨氣與氯化氫相遇,有大量的白煙生成
48、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49、加熱盛有固體氯化銨的試管,在試管口有白色晶體產生
50、無色試劑瓶內的濃硝酸受到陽光照射,瓶中空間部分顯棕色,硝酸呈黃色
51、銅片與濃硝酸反應,試管下端產生無色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成紅棕色
52、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有白色膠狀沉澱產生
53、在氫氧化鐵膠體中加硫酸鎂溶液,膠體變渾濁
54、加熱氫氧化鐵膠體,膠體變渾濁
55、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中,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著於集氣瓶內壁
56、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鬆的白色絮狀物質
57、向硫酸亞鐵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有白色絮狀沉澱生成,立即轉變為灰綠色,一會又轉變為紅褐色沉澱
58、向含三價鐵離子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
59、向硫化鈉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變渾濁
60、無色酚酞試液遇鹼,變成紅色
61、將紅熱的鐵絲伸入到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棕黃色的煙
62、將蘸有氯化鉀溶液的鉑絲在酒精燈上灼燒並透過藍色鈷玻璃,火焰呈紫色
63、將碘晶體加熱,有紫色蒸汽產生,若在上面放置一玻璃板,板上有紫黑色晶體
64、向溴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並振盪,溶液分兩層,上層顏色變淺,下層顏色為橙紅色;若為汽油,上層為紅褐色
65、將氯化鈉溶液和亞硫酸鈉溶液混合並滴加少量酸,有氣泡產生,同時有淺黃色沉澱產生
66、向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並振盪,溶液分兩層,上層顏色變淺,下層顏色為紫紅色;若為氣體,上層為紫紅色
67、將濃硫酸滴加到盛有蔗糖的小燒杯中,有刺激性氣體產生,同時這樣變黑且發泡
68、將金屬鈉加如到盛有硫酸銅溶液的小燒杯中,劇烈反應,有氣體產生,同時生成蘭色絮狀沉澱
69、向盛有過氧化鈉的試管中滴加水,有大量氣體產生,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口,木條復燃,向反應後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試劑,溶液變紅色
70、向盛有酚酞的水的試管中加入過氧化鈉固體,有氣泡產生,溶液先變紅色,紅色迅速褪去
71在盛有氯化銅溶液的U型管中用碳棒進行電解實驗,一段時間後,陰極碳棒有一層紅色物質(銅),陽極碳棒有氣泡放出,該氣體能是濕潤的澱粉—KI試紙變藍色、
72、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漸減少,且沉澱產生
73、在空氣中點燃甲烷,並在火焰上放乾冷燒杯,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液滴產生
74、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黃綠色逐漸變淺(時間較長,容器內壁有液滴生成)
75、加熱170℃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物,並使產生的氣體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有氣體產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漸變淺
76、在空氣中點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放出熱量
77、在空氣中點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濃煙產生,放出熱量
78、苯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79、將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顏色
80、將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紫色逐漸變淺,直至褪去
81、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火焰呈現淡藍色
82、苯與溴在有鐵粉做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有白霧產生,生成物油狀且帶有褐色
83、將少量甲苯倒入適量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振盪,紫色褪色
84、將金屬鈉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試管中,有氣體放出
85、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試管中滴入三氯化鐵溶液振盪,溶液顯紫色
86、乙醛與銀氨溶液在試管中反應,潔凈的試管內壁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物質
87、在加熱至非躺情況下的乙醛與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有白色沉澱生成
88、在盛有少量苯酚試管中滴加過量的濃溴水,有白色沉澱生成
89、在適宜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有透明的帶有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
90、蛋白質遇到濃鹽酸溶液,變成黃色
91、紫色石蕊試液遇鹼,變成藍色
92、向盛有苯酚鈉溶液的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澱產生
93、向盛有銀氨溶液的試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溶液呈現藍是餓,給試管水浴加熱,產生銀鏡
94向盛有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的試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給試管加熱有紅色沉澱產生、
95、在盛有濃硫酸和濃硝酸混合液的試管中緩慢滴加苯,在60℃的水浴中加熱,有苦杏仁味的淺黃色油狀物(不純的硝基苯)生成
③ 求高中化學常見物質及其俗稱(和顏色)
高中化學常見物質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鹽酸、碳酸鈉、
1、氫氧化鈉NaOH
俗稱火鹼、燒鹼、苛性鈉,白色不透明的晶體。
2、氫氧化鈣
俗稱澄清石灰水、消石灰,一種白色粉末狀固體,加入水後,呈上下兩層,上層水溶液稱作澄清石灰水,下層懸濁液稱作石灰乳或石灰漿。
3、氫氯酸
鹽酸(HCl)為無色透明的液體,有強烈的刺鼻氣味,具有較高的腐蝕性。有強烈的刺鼻氣味,具有較高的腐蝕性。濃鹽酸(質量分數約為37%)具有極強的揮發性,因此盛有濃鹽酸的容器打開後氯化氫氣體會揮發。
4、碳酸鈉
又叫純鹼,碳酸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 1mol/L水分(約=15%)。碳酸鈉易溶於水和甘油。20℃時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鈉,35.4℃時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鈉,微溶於無水乙醇,難溶於丙醇。溶液顯鹼性,能使酚酞變紅。
5、硝酸
別稱硝鏹水、氨氮水,純硝酸為無色液體,濃硝酸為淡黃色液體(溶有二氧化氮),正常情況下為無色透明液體,有窒息性刺激氣味。濃硝酸含量為68%左右,易揮發,在空氣中產生白霧(與濃鹽酸相同),是硝酸蒸汽(一般來說是濃硝酸分解出來的二氧化氮)與水蒸汽結合而形成的硝酸小液滴。
6、高氯酸
別稱過氯酸,無色透明的發煙液體。高氯酸在無機含氧酸中酸性最強。可助燃,具強腐蝕性、強刺激性,可致人體灼傷。工業上用於高氯酸鹽的制備,人造金剛石提純,電影膠片製造,醫葯工業,電拋光工業,用於生產砂輪,除去碳粒雜質,還可用作氧化劑等。
④ 高中化學中常考的物質
高中化學反應方程式大全
有些缺失條件, 所以說 只能起到一些參考作用,請你謹慎使用~
非金屬單質(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過量)===XeF2
2F2(過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屬)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體積)===2ClF
3F2 (過量)+Cl2===2ClF3
7F2(過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還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濃)===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寫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濃)===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氣)
2C+SiO2===Si+2CO(製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純)+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剛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鹼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鹼或光照促進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熱,濃)===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濃)+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屬單質(Na,Mg,Al,Fe)的還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鈍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濃)===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濃的H2SO4,HNO3中鈍化)
Al+4HNO(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FeI2
Fe+S===FeS
3Fe+4H2O(g)===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鐵在[url=]酸性[/url]環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錫完全
還原為單質錫 Fe+SnCl2==FeCl2+Sn)
三, 非金屬氫化物(HF,HCl,H2O,H2S,NH3)
1,還原性:
4HCl(濃)+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濃)===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純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應廣泛應用於測定礦樣或鋼樣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鹼性:
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此反應用於工業制備小蘇打,蘇打)
4,[url=]不穩定性[/url]:
2HF===H2+F2
2HCl===H2+Cl2
2H2O===2H2+O2
2H2O2===2H2O+O2
H2S===H2+S
2NH3===N2+3H2
四,非金屬氧化物
低價態的還原性:
2SO2+O2===2SO3
2SO2+O2+2H2O===2H2SO4
(這是SO2在大氣中緩慢發生的環境化學反應)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
(用於制硝酸工業中吸收尾氣中的NO和NO2)
2CO+O2===2CO2
CO+CuO===Cu+CO2
3CO+Fe2O3===2Fe+3CO2
CO+H2O===CO2+H2
氧化性:
SO2+2H2S===3S+2H2O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澱粉KI溶液鑒別溴蒸氣和NO2)
4NO2+H2S===4NO+SO3+H2O
2NO2+Cu===4CuO+N2
CO2+2Mg===2MgO+C
(CO2不能用於撲滅由Mg,Ca,Ba,Na,K等燃燒的火災)
SiO2+2H2===Si+2H2O
SiO2+2Mg===2MgO+Si
3,與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2HPO3
P2O5+3H2O===2H3PO4
(P2O5極易吸水,可作氣體乾燥劑
P2O5+3H2SO4(濃)===2H3PO4+3SO3)
CO2+H2O===H2CO3
4,與鹼性物質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NH4)2SO3+H2O===2NH4HSO3
(這是硫酸廠回收SO2的反應.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處理: 2NH4HSO3+H2SO4===(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銨作化肥,SO2循環作原料氣)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SO2和CO2.可用品紅鑒別)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過量)===Na2CO3+H2O
CO2(過量)+NaOH===NaHCO3
CO2+Ca(OH)2(過量)===CaCO3+H2O
2CO2(過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溫下強鹼緩慢腐蝕玻璃)
SiO2+Na2CO3===Na2SiO3+CO2
SiO2+CaCO3===CaSiO3+CO2
五,金屬氧化物
1,低價態的還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應用於制備Na2O)
MgO,Al2O3幾乎沒有氧化性,很難被還原為Mg,Al.
一般通過電解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還原鐵粉)
Fe3O4+4H2===3Fe+4H2O
3,與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應分兩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備可利用類似的反應: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緩慢反應)
4,與酸性物質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兩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g)===Fe2S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六,含氧酸
1,氧化性:
4HClO3+3H2S===3H2SO4+4HCl
HClO3+HI===HIO3+HCl
3HClO+HI===HIO3+3HCl
HClO+H2SO3===H2SO4+HCl
HClO+H2O2===HCl+H2O+O2
(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
但濃,熱的HClO4氧化性很強)
2H2SO4(濃)+C===CO2+2SO2+2H2O
2H2SO4(濃)+S===3SO2+2H2O
H2SO4+Fe(Al) 室溫下鈍化
6H2SO4(濃)+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濃)+Cu===CuSO4+SO2+2H2O
H2SO4(濃)+2HBr===SO2+Br2+2H2O
H2SO4(濃)+2HI===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
2H2SO3+2H2S===3S+2H2O
4HNO3(濃)+C===CO2+4NO2+2H2O
6HNO3(濃)+S===H2SO4+6NO2+2H2O
5HNO3(濃)+P===H3PO4+5NO2+H2O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2,還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
(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3,酸性:
H2SO4(濃) +CaF2===CaSO4+2HF
H2SO4(濃)+NaCl===NaHSO4+HCl
H2SO4(濃) +2NaCl===Na2SO4+2HCl
H2SO4(濃)+NaNO3===NaHSO4+HNO3
3H2SO4(濃)+Ca3(PO4)2===3CaSO4+2H3PO4
2H2SO4(濃)+Ca3(PO4)2===2CaSO4+Ca(H2PO4)2
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
(用HNO3和濃H2SO4不能制備H2S,HI,HBr,(SO2)
等還原性氣體)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鈣)
H3PO4(濃)+NaBr===NaH2PO4+HBr
H3PO4(濃)+NaI===NaH2PO4+HI
4,不穩定性:
2HClO===2HCl+O2
4HNO3===4NO2+O2+2H2O
H2SO3===H2O+SO2
H2CO3===H2O+CO2
H4SiO4===H2SiO3+H2O
七,鹼
低價態的還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與酸性物質的作用: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2NaOH+SiO2===Na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AlCl3和Al(OH)3哪個酸性強?)
NaOH+NH4Cl===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 不溶解
3,不穩定性:
Mg(OH)2===MgO+H2O
2Al(OH)3===Al2O3+3H2O
2Fe(OH)3===Fe2O3+3H2O
Cu(OH)2===CuO+H2O
八,鹽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於雕刻銅線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Cl3+Ag===FeCl2+AgC
Fe2(SO4)3+2Ag===FeSO4+Ag2SO4(較難反應)
Fe(NO3)3+Ag 不反應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還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與鹼性物質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與酸性物質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
5,不穩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
2Cu(NO3)3===2CuO+4NO2+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NaHCO3===Na2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CaCO3===CaO+CO2
MgCO3===MgO+CO2
⑤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要常考的
1.氫離子的氧化性屬於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質都有化學鍵結合。如:稀有氣體。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體結構的物質鍵角為109。28, 如:白磷。 5.電解質溶液導電,電解拋光,等都是化學變化。 6.常見氣體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相對分子質量相近且等電子數,分子的極性越強,熔點沸點越高。如:CO>N2 8.有單質參加或生成的反應不一定為氧化還原反應。如:氧氣與臭氧的轉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還原性。 F-是F元素能失去電子具有還原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為酸性氧化物,如NO等 16.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與石蕊反應現象不同: SO2使溶液變紅,CL2則先紅後褪色,Na2O2則先藍後褪色。 17.氮氣分子的鍵能是所有雙原子分子鍵能中最大的。 18.發煙硝酸和發煙硫酸的「發煙」原理是不相同的。 發煙硝酸發出的"煙"是HNO3與水蒸氣形成的酸霧 發煙硫酸的"煙"是SO3 19.鎂和強酸的銨鹽溶液反應得到氨氣和氫氣。 20.在金屬鋁的冶煉中,冰晶石起溶劑作用,要不斷補充碳塊和氯化鋁。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製冷劑。光纖的主要原料為SiO2。 22.常溫下,將鐵,鋁,鉻等金屬投入濃硝酸中,發生了化學反應,鈍化。 23.鑽石不是最堅硬的物質,C3N4的硬度比鑽石還大。 24.在相同的條件下,同一弱電解質,溶液越稀,電離度越大,溶液中離子濃度未必增大,溶液的導電性未必增大。 25.濃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過量)+ Fe(NO3)3 26.純白磷是無色透明晶體,遇光逐漸變為黃色。白磷也叫黃磷。 27.一般情況下,反應物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大; 但在常溫下,鐵遇濃硝酸會鈍化,反應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為酸酐。如:NO2 29.能和鹼反應生成鹽的不一定為酸酐。如:CO+NaOH (=HCOONa)(高溫,高壓) 30.少數的鹽是弱電解質。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備強酸。如:H2S+Cu(NO4)2 32.鉛的穩定價態是+2價,其他碳族元素為+4價,鉛的金屬活動性比錫弱。(反常) 33.無機物也具有同分異構現象。如:一些配合物。 34.Na3ALF6不是復鹽。 35.判斷酸鹼性強弱的經驗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況) m=A(主族)+x(化合價)-n(周期數) m越大,酸性越強;m越小,鹼性越強。 m>7強酸,m=7中強酸,m=4~6弱酸 m=2~3兩性,m=1弱酸,m=0中強鹼,m<0強鹼 36.條件相同時,物質的沸點不一定高於熔點。如:乙炔。 37.有機物不一定能燃燒。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機物可以是難溶解於有機物,而易溶解於水。如:苯磺酸。 39. 量筒沒有零刻度線 40. 硅烷(SiH4)中的H是-1價,CH4中的H顯+1價. Si的電負性比H小. 41.有機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機酸,如:石炭酸. 42.分子中有雙鍵的有機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錳酸
⑥ 高中化學常考單質有哪些
考試經常涉及的單質:
金屬單質:鈉,鐵,鋁,銅,鎂,
非金屬單質:氧氣,臭氧,氮氣,氫氣,氯氣,氟氣,硫,白磷,紅磷,碳的單質(金剛石,石墨等)溴,碘,硅
其中出場率高的單質:
金屬:
鈉,鐵,鋁
非金屬:
氫氣,氧氣,氯氣,
⑦ 高中化學中比較常考的電子式,盡量全些,謝謝拉!
高考要求的都是滿足原子外8電子的電子式,要小心的是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
離子化合物如Na+[O]2-Na+(O周圍有8電子)
共價化合物如H:O:O:H(兩個O的上下都還各有一對電子)
這里寫不下,掌握規律就好了。
⑧ 高中化學常見的強酸強鹼
高中化學常見的強酸、強鹼主要有:
一、強酸:鹽酸、硫酸、硝酸、高氯酸、氫溴酸、氫碘酸等。
(8)高中化學常考擴展閱讀:
1、強鹼:通常指溶液能使特定指示劑變色的物質(如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藍,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等),在標准情況下(濃度為0.1mol/L),pH值大於12。在水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與酸反應形成鹽和水。
所謂強鹼、弱鹼是相對而言,鹼溶於水能發生完全電離的,屬於強鹼。鹼金屬和部分鹼土金屬對應的鹼一般是強鹼。
2、六大無機強酸,是指高氯酸、氫碘酸、氫溴酸、鹽酸(氫氯酸)、硫酸、硝酸。它們都有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人體接觸會造成嚴重燒傷,宜用清水沖洗或蘇打水沖洗。
⑨ 高中常考化學常識有哪些
高中高考有機化學知識點 高中有機化學知識點 一、同系物 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物質。 同系物的判斷要點: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組成元素種類必須相同 3、結構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連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團類別和數目。結構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和(CH3)4C,前者無支鏈,後者有支鏈仍為同系物。 4、在分子組成上必須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但通式相同組成上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鹵代烴,且組成相差一個CH2原子團,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異構體之間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異構體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結構的現象叫做同分異構現象。具有同分異構現象的化合物互稱同分異構體。 1、同分異構體的種類: ⑴ 碳鏈異構:指碳原子之間連接成不同的鏈狀或環狀結構而造成的異構。如C5H12有三種同分異構體,即正戊烷、異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異構:指官能團或取代基在在碳鏈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異構。如1—丁烯與2—丁烯、1—丙醇與2—丙醇、鄰二甲苯與間二甲苯及對二甲苯。 ⑶ 異類異構:指官能團不同而造成的異構,也叫官能團異構。如1—丁炔與1,3—丁二烯、丙烯與環丙烷、乙醇與甲醚、丙醛與丙酮、乙酸與甲酸甲酯、葡萄糖與果糖、蔗糖與麥芽糖等。 ⑷ 其他異構方式:如順反異構、對映異構(也叫做鏡像異構或手性異構)等,在中學階段的信息題中屢有涉及。 各類有機物異構體情況: ⑴ CnH2n+2:只能是烷烴,而且只有碳鏈異構。如CH3(CH2)3CH3、CH3CH(CH3)CH2CH3、C(CH3)4 ⑵ CnH2n:單烯烴、環烷烴。如CH2=CHCH2CH3、 CH3CH=CHCH3、CH2=C(CH3)2、 、 ⑶ CnH2n-2:炔烴、二烯烴。如:CH≡CCH2CH3、CH3C≡CCH3、CH2=CHCH=CH2 ⑷ CnH2n-6:芳香烴(苯及其同系物)。如: 、 、 ⑸ CnH2n+2O:飽和脂肪醇、醚。如:CH3CH2CH2OH、CH3CH(OH)CH3、CH3OCH2CH?3 ⑹ CnH2nO:醛、酮、環醚、環醇、烯基醇。如:CH3CH2CHO、CH3COCH3、CH2=CHCH2OH、 、 、 ⑺ CnH2nO2:羧酸、酯、羥醛、羥基酮。如:CH3CH2COOH、CH3COOCH3、HCOOCH2CH3、HOCH2CH2CHO、CH3CH(OH)CHO、CH3COCH2OH ⑻ Cn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如:CH3CH2NO2、H2NCH2COOH ⑼ Cn(H2O)m:糖類。如: C6H12O6:CH2OH(CHOH)4CHO,CH2OH(CHOH)3COCH2OH
C12H22O11:蔗糖、麥芽糖。 2、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規律: ⑴ 烷烴(只可能存在碳鏈異構)的書寫規律: 主鏈由長到短,支鏈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邊,排布由對到鄰到間。 ⑵ 具有官能團的化合物如烯烴、炔烴、醇、酮等,它們具有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異類異構,書寫按順序考慮。一般情況是碳鏈異構→官能團位置異構→異類異構。 ⑶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環上的相對位置具有鄰、間、對三種。 3、判斷同分異構體的常見方法: ⑴ 記憶法: ① 碳原子數目1~5的烷烴異構體數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無異構體,丁烷有兩種異構體,戊烷有三種異構體。 ② 碳原子數目1~4的一價烷基:甲基一種(—CH3),乙基一種(—CH2CH3)、丙基兩種 (—CH2CH?2CH3、—CH(CH3)2)、 丁基四種(—CH2CH2CH2CH3、 、—CH2CH(CH3)2、—C(CH3)3) ③ 一價苯基一種、二價苯基三種(鄰、間、對三種)。 ⑵ 基團連接法:將有機物看成由基團連接而成,由基團的異構數目可推斷有機物的異構體數目。 如:丁基有四種,丁醇(看作丁基與羥基連接而成)也有四種,戊醛、戊酸(分別看作丁基跟 醛基、羧基連接而成)也分別有四種。 ⑶ 等同轉換法:將有機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團進行等同轉換。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6個H原子,若有一個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種結構,那麼五氯乙烷有多少種?假設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Cl原子轉換為H原子,而H原子轉換為Cl原子,其情況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種結構。同樣,二氯乙烷有兩種結構,四氯乙烷也有兩種結構。 ⑷ 等效氫法:等效氫指在有機物分子中處於相同位置的氫原子。等效氫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產物都屬於同一物質。其判斷方法有: ① 同一碳原子上連接的氫原子等效。 ② 同一碳原子上連接的—CH3中氫原子等效。如:新戊烷中的四個甲基連接於同一個碳原子上,故新戊烷分子中的12個氫原子等效。 ③ 同一分子中處於鏡面對稱(或軸對稱)位置的氫原子等效。如: 分子中的18個氫原子等效。 三、有機物的系統命名法 1、烷烴的系統命名法 ⑴ 定主鏈:就長不就短。選擇分子中最長碳鏈作主鏈(烷烴的名稱由主鏈的碳原子數決定) ⑵ 找支鏈:就近不就遠。從離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編號。 ⑶ 命名: ① 就多不就少。若有兩條碳鏈等長,以含取代基多的為主鏈。 ② 就簡不就繁。若在離兩端等距離的位置同時出現不同的取代基時,簡單的取代基優先編號(若為相同的取代基,則從哪端編號能使取代基位置編號之和最小,就從哪一端編起)。
③ 先寫取代基名稱,後寫烷烴的名稱;取代基的排列順序從簡單到復雜;相同的取代基合並以漢字數字標明數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鏈碳原子的阿拉伯數字編號標明寫在表示取代基數目的漢字之前,位置編號之間以「,」相隔,阿拉伯數字與漢字之間以「—」相連。 ⑷ 烷烴命名書寫的格式: 2、含有官能團的化合物的命名 ⑴ 定母體:根據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團確定母體。如:含碳碳雙鍵的化合物,以烯為母體,化合物的最後名稱為「某烯」;含醇羥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別以醇、醛、酸為母體;苯的同系物以苯為母體命名。 ⑵ 定主鏈:以含有盡可能多官能團的最長碳鏈為主鏈。 ⑶ 命名:官能團編號最小化。其他規則與烷烴相似。 如: ,叫作:2,3—二甲基—2—丁醇 ,叫作:2,3—二甲基—2—乙基丁醛 四、有機物的物理性質 1、狀態: 固態:飽和高級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澱粉、維生素、醋酸(16.6℃以下); 氣態:C4以下的烷、烯、炔烴、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液態: 油狀: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狀: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氣味: 無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帶有臭味); 稍有氣味:乙烯; 特殊氣味:甲醛、乙醛、甲酸和乙酸; 香味:乙醇、低級酯; 3、顏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密度: 比水輕:苯、液態烴、一氯代烴、乙醇、乙醛、低級酯、汽油; 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 5、揮發性: 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 不溶:高級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CCl4;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 與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五、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1、CH:C2H2、C6H6(苯、棱晶烷、盆烯)、C8H8(立方烷、苯乙烯); 2、CH2:烯烴和環烷烴; 3、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於其碳原子數的飽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2H4O)與丁酸及異構體(C4H8O2) 5、炔烴(或二烯烴)與三倍於其碳原子數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如:丙炔(C3H4)與丙苯(C9H12) 六、能與溴水發生化學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 1、有機物: ⑴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等) ⑵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 ⑸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2、無機物: ⑴ -2價的S(硫化氫及硫化物) ⑵ + 4價的S(二氧化硫、亞硫酸及亞硫酸鹽) ⑶ + 2價的Fe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3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 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⑷ Zn、Mg等單質 如 ⑸ -1價的I(氫碘酸及碘化物)變色 ⑹ NaOH等強鹼、Na2CO3和AgNO3等鹽 Br2 +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七、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 上層變無色的(ρ>1):鹵代烴(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層變無色的(ρ<1):直餾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級酯、液態環烷烴、液態飽和烴(如己烷等)等 八、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 1、有機物: ⑴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等) ⑵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產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⑷ 醇類物質(乙醇等) 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葡萄糖、麥芽糖等)
⑹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 2、無機物: ⑴ 氫鹵酸及鹵化物(氫溴酸、氫碘酸、濃鹽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價的Fe(亞鐵鹽及氫氧化亞鐵) ⑶ -2價的S(硫化氫及硫化物) ⑷ + 4價的S(二氧化硫、亞硫酸及亞硫酸鹽) ⑸ 雙氧水(H2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