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燒傷葯
Ⅰ 燒傷用什麼葯最好,謝謝
燒傷後用葯:早期燒傷創面的用葯目的不外乎防止感染、保護創面兩方面。由於皮膚被燒傷,屏障功能破壞,環境中的微生物可能入侵,造成感染。感染可使創面變深,嚴重影響癒合過程及結果。因此預防感染是理所當然的。家庭常備的消毒殺菌葯品有紫葯水、紅汞、酒精、碘酒、洗必泰、吉爾滅以及頭孢菌素等抗生素。紫葯水、紅汞等因會使受傷組織染色,影響醫生對燒傷深度的判斷,一般不應採用。酒精、碘酒刺激較大,可用於未破潰處。用於水皰破潰處則疼痛較劇,甚至可加重損傷,因此亦不宜使用。低濃度的洗必泰(0.5%)、吉爾滅(0.1%)刺激性小,不染色,可以沖洗、浸泡或濕縛創面,但時間不應太長,一般在5分鍾左右即可,過長時間也可損傷組織。抗生素片劑或膠囊碾成粉末外敷,雖然可以殺菌或抑制細菌生長,但是容易引起細菌耐葯——使用一段時間後細菌會產生對抗生素的抵抗,抗生素會失效,因此也不主張使用。金黴素眼膏、百多幫等油膏可適當塗抹。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干凈的燒傷創面早期細菌不會太多,並非一定要用抗菌葯物。如果創面較臟,用清水沖洗清潔則比較重要,清洗後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處理即可。 最近,許多專家認為,僅僅重視燒傷創面的抗感染是不全面的,還應注意對創面的保護。用什麼葯物可以保護創面呢?創面塗上醬油、牙膏、老鼠油等等能保護創面嗎?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內含刺激性大的化學成分或被污染的、容易使創面染色的東西顯然是不適合使用的,它們非但起不到保護作用,還會加重損傷,導致感染,影響判斷。一般來說,油性的葯物可以阻止組織水分的過多丟失,維護局部的水電介質環境,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但是使用不當容易導致細菌感染。藍油烴、濕潤燒傷膏等油膏可適當使用,但不能代替去醫院就診。因為,燒傷有輕有重,有深有淺,輕者淺者可能不用葯就能癒合,重者、深者必須手術植皮,光靠用葯物不能解決問題。非專科醫生很難判定創面深淺,預後如何,不能及時發現是否感染,而作出相應處理。中葯方劑中有許多「收斂成痂」配方,有些具有減少液體滲出、緩解疼痛的功效,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在痂下積液積膿,不及時處理也會起反作用。大多數成痂中葯含有茶鹼,其中一部分吸收後可以引起肝臟損害,大范圍使用應予以注意,因此應在有經驗醫生指導下使用。溶解壞死組織、促進創面癒合、托膿排毒、化腐生肌等方面的葯在急救時
Ⅱ 化學灼傷的急救都有哪些
艾灸過程中出現的燙傷多是由於操作不當引起的,如果只是輕度的,皮膚上只是出現了泛紅的現象,這種情況基本不用處理,它自行會消退,但是在艾灸後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見風,不要受寒。
艾灸如果灼傷皮膚該如何處理
燙傷膏處理
艾灸過程中如果不僅僅是局部泛紅,還出現了小水泡,這種情況下,可以在小水泡周圍塗抹一點燙傷膏,這種小水泡不要弄破,過幾天會自行吸收掉,同時還是要注意保暖,不要受風受寒。
艾灸如果灼傷皮膚該如何處理
吸液處理
艾灸過程中如果出現了水泡,並且水泡比較大的情況,可以用針管把水泡里的水給吸出來,同時在局部塗抹四環素軟膏進行消炎,以防局部感染化膿,水泡弄破後最好能包紮一下。
艾灸如果灼傷皮膚該如何處理
消炎處理
如果艾灸過程中出現水泡後,不小心弄破又未及時處理,導致艾灸皮膚局部化膿,這就要求患者每天都要進行清理傷口,把膿液清理干凈後,再塗抹消炎葯,還要進行包紮,以免傷口被衣服繼續蹭破發生感染。
艾灸如果灼傷皮膚該如何處理
避免碰水
艾灸如果灼傷皮膚,破損的皮膚一定不能碰水,碰水對患者來講,一方面會損傷內氣,二來會使局部破損部位加速潰爛,不利於傷口恢復,一但化膿感染,病菌侵入,對身體損傷更大。
艾灸如果灼傷皮膚該如何處理
就醫
艾灸灼傷皮膚後,患者如果採取以上方法對傷口沒有作用,建議立即就醫,到醫院配合醫生進行外敷、內服、打消炎針等一系列的診治,傷口應該會快速恢復,可以減輕患者痛苦。
Ⅲ 化學灼傷用什麼葯膏
問題解答只局限體外皮膚(不包括粘膜)化學灼傷可以是無機酸(有機版酸),無機鹼(有機權鹼),無機單質,有機物,高分子化合物,首先要創面沖洗淡化白學品濃度,輕度釆用暴露法包紮處理,防感染。嚴重的送醫院。不建議使用軟膏。
Ⅳ 燒傷用什麼葯好
燒傷後用葯:早期燒傷創面的用葯目的不外乎防止感染、保護創面兩方面。由於皮膚被燒傷,屏障功能破壞,環境中的微生物可能入侵,造成感染。感染可使創面變深,嚴重影響癒合過程及結果。因此預防感染是理所當然的。家庭常備的消毒殺菌葯品有紫葯水、紅汞、酒精、碘酒、洗必泰、吉爾滅以及頭孢菌素等抗生素。紫葯水、紅汞等因會使受傷組織染色,影響醫生對燒傷深度的判斷,一般不應採用。酒精、碘酒刺激較大,可用於未破潰處。用於水皰破潰處則疼痛較劇,甚至可加重損傷,因此亦不宜使用。低濃度的洗必泰(0.5%)、吉爾滅(0.1%)刺激性小,不染色,可以沖洗、浸泡或濕縛創面,但時間不應太長,一般在5分鍾左右即可,過長時間也可損傷組織。抗生素片劑或膠囊碾成粉末外敷,雖然可以殺菌或抑制細菌生長,但是容易引起細菌耐葯——使用一段時間後細菌會產生對抗生素的抵抗,抗生素會失效,因此也不主張使用。金黴素眼膏、百多幫等油膏可適當塗抹。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干凈的燒傷創面早期細菌不會太多,並非一定要用抗菌葯物。如果創面較臟,用清水沖洗清潔則比較重要,清洗後及時到醫院作進一步處理即可。
最近,許多專家認為,僅僅重視燒傷創面的抗感染是不全面的,還應注意對創面的保護。用什麼葯物可以保護創面呢?創面塗上醬油、牙膏、老鼠油等等能保護創面嗎?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內含刺激性大的化學成分或被污染的、容易使創面染色的東西顯然是不適合使用的,它們非但起不到保護作用,還會加重損傷,導致感染,影響判斷。一般來說,油性的葯物可以阻止組織水分的過多丟失,維護局部的水電介質環境,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但是使用不當容易導致細菌感染。藍油烴、濕潤燒傷膏等油膏可適當使用,但不能代替去醫院就診。因為,燒傷有輕有重,有深有淺,輕者淺者可能不用葯就能癒合,重者、深者必須手術植皮,光靠用葯物不能解決問題。非專科醫生很難判定創面深淺,預後如何,不能及時發現是否感染,而作出相應處理。中葯方劑中有許多「收斂成痂」配方,有些具有減少液體滲出、緩解疼痛的功效,起到保護創面的作用。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在痂下積液積膿,不及時處理也會起反作用。大多數成痂中葯含有茶鹼,其中一部分吸收後可以引起肝臟損害,大范圍使用應予以注意,因此應在有經驗醫生指導下使用。溶解壞死組織、促進創面癒合、托膿排毒、化腐生肌等方面的葯在急救時不予考慮。
Ⅳ 化學灼傷的一般急救方法
1.鹼類灼傷:強鹼具有腐蝕性和刺激作用,使體內脂肪皂化,組織膠凝化變為可溶性化合物,破壞細胞膜結構,使病變向縱深發展。一旦鹼灼傷皮膚,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至鹼性物質消失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進一步沖洗。眼灼傷先用大量流水沖洗,再選擇適當的中和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沖洗,特別要注意穹窿部要沖洗徹底。
2.酸類灼傷
常見的強酸如硫酸、硝酸、鹽酸都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腐蝕作用。硫酸灼傷皮膚一般呈黑色;硝酸灼傷呈灰黃色;鹽酸灼傷呈黃綠色。皮膚被酸灼傷後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皮膚被濃硫酸沾污時切忌先用水沖洗,以免硫酸水合時強烈放熱而加重傷勢,應先用干抹布吸去濃硫酸,然後再用清水沖洗),徹底沖洗後可用2~5%的碳酸氫鈉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進行中和。切忌未經大量流水徹底沖洗就用鹼性葯物在皮膚上直接中和,這樣會加重皮膚的損傷。強酸濺入眼內,在現場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沖洗時應將頭置於水龍頭下,使沖洗後的水自傷眼的顳側流下,這樣既避免水直接沖眼球,又不至於使帶酸的沖洗液進入好眼,沖洗時應拉開上下眼瞼,使酸不至於留存眼內和下穹窿中。如無沖洗設備,可將眼浸入盛清水的盆內,拉開下眼瞼,擺動頭部洗掉酸液,切忌因疼痛而緊閉眼睛,經上述處理後立即送醫院眼科治療。
3.溴灼傷
溴灼傷皮膚時,先用大量水沖洗,再用1體積氨水(25%)、1體積松節油和10體積乙醇(95%)混合液洗滌包紮。如不慎吸入溴蒸氣時,可吸入氨氣和新鮮空氣解毒。
4.白磷灼傷
皮膚被白磷灼傷時,及時脫去污染的衣物,並立即用清水沖洗,再用2%碳酸氫鈉溶液浸泡以中和生成之磷酸,然後用1%硫酸銅溶液輕塗傷處以皮膚上殘存的白磷形成不溶性磷化銅,阻止皮膚吸收白磷,用0.1%高錳酸鉀濕敷包紮,不能將創傷面暴露於空氣中,不能塗抹油脂類物質。
5.酚灼傷
皮膚被酚灼傷時立即用30~50%酒精揩洗數遍,再用大量清水沖洗干凈而後用硫酸鈉飽和溶液濕敷4~6小時,由於酚用水沖淡1:1或2:1濃度時,在瞬間可使皮膚損傷加重而增加酚的吸收,故不可先用水沖洗污染面。
Ⅵ 化學灼傷怎麼辦
化學灼傷的處理原則如下:
1、迅速脫去或剪去污染的衣服,創面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或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為20~30分鍾,以充分去除及稀釋化學物質,阻止化學物質繼續損傷皮膚和經皮膚吸收。
2、頭面部化學灼傷時要注意眼、鼻、耳、口腔的情況,如發生眼灼傷,先徹底沖洗。
3、皮膚接觸熱的化學物質發生灼傷時,由於真皮的破壞及局部充血等原因,毒物很容易被吸收,特別是原可通過皮膚吸收且灼傷面積較大時,吸收更快,可在10分鍾內引起全身中毒。
4、灼傷創面污染嚴重,或Ⅱ度灼傷面積在5%以上者,按常規使用破傷風抗毒素1500單位(需皮試),抗感染應選用抗生素。
(6)化學燒傷葯擴展閱讀
化學灼傷的損害程度,與化學品的性質、劑量、濃度、物理狀態(固態、液態、氣態)、接觸時間和接觸面積的大小,以及當時急救措施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化學物質對局部的損傷作用,主要是細胞脫水和蛋白質變性,有的產熱而加重燒傷。
化學灼傷不同於一般的熱力灼傷,化學灼傷的致傷因子與皮膚接觸時間往往較熱燒傷的長,因此某些化學灼傷可以是局部很深的進行性損害,甚至通過創面等途徑的吸收,導致全身各臟器的損害。
Ⅶ 什麼葯品可以導致鹼性化學灼傷
較多見的是氨水、氫氧化鈉、氫氧化鉀、石灰灼傷。最常見的是氨灼傷,由於其極易揮發,常同時並有上呼吸道灼傷,重者並有肺水腫。眼睛濺到少量稀釋氨液就易發生糜爛,且痊癒緩慢。
急救方法
皮膚鹼灼傷脫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污染的皮膚20分鍾或更久。對氫氧化鉀灼傷,要沖洗到創面無肥皂樣滑膩感;再用5%硼酸液溫敷約10~20分鍾,然後用水沖洗,不要用酸性液體沖洗,以免產生中和熱而加重灼傷。
眼睛灼傷立即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傷員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滿流動水的器皿中,轉動頭部、張大眼睛進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鍾,然後再用生理鹽水沖洗,並滴入可的松液與抗生素。
呼吸道吸入(見刺激性氣體中毒急救)
注意:口服者禁止洗胃,但可口服食醋、稀醋酸液(5%)、清水以中和或稀釋之。然後口服牛乳、蛋清或植物油約200毫升。
Ⅷ 被酸的化學東西燒傷了 大約一平方厘米 結痂了 應該用點什麼葯啊
剛沾上的時候,可用布擦去,然後塗NaHCO3溶液,現在已經結痂了,應該沒什麼事情了,而且才1平方厘米,不是很大的面積,問題不大,等著痂掉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