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會考實驗
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3MDc3NTY=.html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版還原糖和蛋白質權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E2NTIyNTAw.html
B. 上海高中會考生物實驗操作考要考哪些實驗
製作玻片
用顯微鏡觀看分裂
判斷時期和分裂的類別
C. 高中高中生物會考復習資料
緒論 2% §1、生物學: 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2、(B)生物的基本特徵:(生物與非生物的本質區別)
1、具有共同的 和 基礎。 物質基礎是構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除 )。 病毒也有一定的結構即病毒結構。
2、都有
新陳代謝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是生物最本質的特徵。區別:細胞增殖是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
3、都有
生物對外界刺激能發生一定的反應。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動,利用黑光燈捕蟲,動物躲避敵害。
區別:反射是多細胞高等生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刺激發生的反應。
4、都有生長、 。生物生長的過程中伴隨著發育,發育後又能繁殖後代,保證種族延續。
5、都有 和 遺傳使物種基本穩定,變異使物種進化。
6、都能適應一定的環境,又能影響環境。(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3、(A)生物科學的發展 三個階段: 階段; 階段; 階段;
細胞學說:德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內容:細胞使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意義: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4、(A)當代生物科學的新進展
1、 微觀方面:從細胞水平進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質。 生物工程實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級菌
2、 宏觀方面:生態學——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相互關系。 生態農業
§5、(A)學習生物學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章 生命的物質基礎 6~8 % §1、(B)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主要元素)KCaMg ]
2、微量元素:生物體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鐵門))
植物缺少 (元素)時花葯花絲萎縮,花粉發育不良。(花而不實)
3、統一性:構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異性: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生物體體內和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原生質
細胞內的生命物質,主要成分蛋白質、脂類、核酸,分化成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註:植物特有的由纖維素和果膠構成的 不是原生質的成分)
§3、(B)構成細胞的化合物
無機物: ①水(約60-95%,一切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無機鹽(約1-1.5%)
有機物: ③糖類 ④核酸 (共約1-1.5%) ⑤脂類(1-2%)
⑥蛋白質(約7-10%是一切活細胞有機物含量最多的,幹細胞中含量最多的)
§4、(C)水在細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對生物的意義
結合水: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結合 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自由水:(佔大多數)以游離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動。(幼嫩植物、代謝旺盛細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劑 ②運送營養物質和代謝的廢物③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5、(C)無機鹽離子及其對生物的重要性
1、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Fe2+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葉綠素的必要成分。
2、維持細胞的生命活動(細胞形態、滲透壓、酸鹼平衡)如血液鈣含量低會抽搐。
§6、(C)動植物體內重要糖類、脂質及其作用
1、糖類 C、H、O組成 構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質
種類: ①單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脫氧核糖(構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麥芽糖(植物); 乳糖(動物)
③多糖:澱粉、纖維素(植物); 糖元(動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類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陽光
2 高中生物會考完全復習資料
2、脂類 由C、H、O構成,有些含有N、P
分類: ①脂肪:儲能、維持體溫 ②類脂:構成膜(細胞膜、液泡膜、線粒體膜等)結構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維持新陳代謝和生殖起重要調節作用 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
§7、(C)蛋白質的化學結構、基本單位及其作用
蛋白質 由C、H、O、N元素構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單位:氨基酸 約20種 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並且他都連結在同一個碳原子上。結構通式: 肽鍵: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分子式
有關計算: 脫水的個數 = 肽鍵個數 = 氨基酸個數n – 鏈數m
蛋白質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個數 - 水的個數 ╳ 18
功能:1有些蛋白是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重要物質 2催化作用,即酶
3運輸作用,如血紅蛋白運輸氧氣 4調節作用,如胰島素,生長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8、(C)核酸的化學組成及基本單位
核酸 由C、H、O、N、P元素構成 基本單位:核苷酸(8種)
結構: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脫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鹼基(有5種)A、T、C、G、U
構成DNA的核苷酸:(4種) 構成RNA的核苷酸:(4種)
§9、(C)組成生物體的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基礎
§10、(A)多種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機組織起來,才能表現出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現象
§11、(B)生物組織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顏色反應: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有關有機物產生特定顏色。
還原糖(葡萄糖、果糖) + 斐林 → 磚紅色沉澱 脂肪可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被蘇丹Ⅳ染成紅色
蛋白質與雙縮脲產生紫色反應 (注意: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成分和用法)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2~15 %
§1、(B)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區別
常考的真核生物:綠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黴菌、蘑菇)及動、植物。(有真正的細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藍藻、細菌、放線菌、乳酸菌、硝化細菌、支原體。(沒有由核膜包圍的典型的細胞核)
註: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動物(草履蟲、變形蟲)是真核。
§2、(C)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第22頁)
§3、(C)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
化學成分:蛋白質和脂類分子 結構:雙層磷脂分子層做骨架,中間鑲嵌、貫穿、覆蓋蛋白質
特點:結構特點是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點是選擇透過性。
功能:1、保護細胞內部 2、交換運輸物質 3、細胞間識別、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質進出細胞膜:1、自由擴散:高濃度運向低濃度,不需載體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動運輸:低濃度運向高濃度,需要載體和能量。意義:對活細胞完成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營養和離子吸收,常考小腸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紅細胞吸收鉀離子,根吸收礦質離子)
§4、(C)細胞質基質內含有的物質和細胞質基質的功能
細胞膜以內、細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細胞質。——均勻透明的膠狀物質,包括細胞質基質和細胞器
功能:含多種物質(水、無機鹽、氨基酸、酶等)是活細胞新陳代謝的場所。提供物質和環境條件。
§5、(C)線粒體和葉綠體基本結構和主要功能
線粒體:真核細胞主要細胞器(動植物都有),機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狀、棒狀,具有雙膜結構,內膜向內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階段的場所,生命體95%的能量來自線粒體,又叫「動力工廠」。含少量的DNA、RNA。
葉綠體:只存在於植物的綠色細胞中。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雙層膜結構。基粒上有色素,基質和基粒中含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含少量的DNA、RNA。
§6、(C)其他細胞器的主要功能
內質網:單層膜折疊體,是有機物的合成「車間」,蛋白質運輸的通道。
核糖體:無膜的結構,橢球形粒狀小體,將氨基酸縮合成蛋白質。蛋白質的「裝配機器」
高爾基體:單膜囊狀結構,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植物中與有絲分裂中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中心體:無膜結構,由垂直的兩個中心粒構成,存在於動物和低等植物中,與動物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液泡:單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貯藏(營養、色素等)、保持細胞形態,調節滲透吸水。
§7、(C)真核細胞的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真核細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質。功能:是遺傳物質復制和儲存的場所。
§8、(C)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
最主要區別:原核細胞沒有由核膜包圍的細胞核(有明顯核區——擬核) 支原體是原核中最小的
原核細胞細胞壁不含纖維素,主要是糖類與蛋白質結合而成。 細胞膜與真核相似。
§9、(B)細胞周期的概念和特點
細胞周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時為止。 特點:分裂間期歷時長
§10、(C)動、植物有絲分裂過程及比較
3 回復:高中生物會考完全復習資料
1、過程特點:分裂間期:可見核膜核仁,染色體的復制(DNA復制、蛋白質合成)。
前期:染色體出現,散亂排布,紡錘體出現,核膜、核仁消失(兩失兩現)
中期:染色體整齊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後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末期:染色體、紡錘體消失,核膜、核仁出現(兩現兩失)
注意:有絲分裂中各時期始終有同源染色體,但無同源染色體聯會和分離。
2、染色體、染色單體、DNA變化特點: (體細胞染色體為2N)
染色體變化:後期加倍(4N),平時不變(2N) DNA變化:間期加倍(2N→4N),末期還原(2N)
染色單體變化:間期出現(0→4N),後期消失(4N→0),存在時數目同DNA。
3、動植物有絲分裂的區別
前期:植物由紡錘絲構成紡錘體,動物由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末期:細胞質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現細胞板;動物從外向內凹陷縊裂。
§11(A)真核細胞分裂的三種方式
1、 有絲分裂:絕大多數生物體細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實質:親代細胞染色體經復制,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意義:保持親子代間遺傳性狀的穩定性。
2、 減數分裂:特殊的有絲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細胞
實質: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結果新細胞染色體數減半。
3、無絲分裂:不出現染色體和紡錘體。例:蛙的紅細胞分裂
§12、(A)細胞分化的概念和意義
細胞分化:個體發育中,相同細胞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
分化的意義:普遍存在的。經分化,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形成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
細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13、(A)癌細胞的特徵、致癌因子
1、 癌細胞特徵:無限增殖、形態結構變化、癌細胞表面發生變化(易擴散、轉移)
2、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輻射)、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變內因:原癌基因激活。
§14、(A)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徵
細胞內水分減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積累;呼吸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膜通透功能改變。
本章實驗:§1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可用細胞質基質中的葉綠體的運動作為標志。
§2有絲分裂裝片製作:解離(15%鹽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鹼性龍膽紫)→製片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陳代謝 18~20% ★ 為會考重要內容(仔細看書、作題)
§1、(A)酶的發現 幾個實驗
§2、(C)酶的概念: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3、(C)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 ((B)實驗討論題) 酶催化作用需要適宜溫度和pH值
§4、(B)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
結構式:A—P~P~P 中間是兩個高能磷酸鍵,水解時遠離A的磷酸鍵線斷裂
§5、(B)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ATP ===== ADP + Pi + 能量(1molATP水解釋放30.54KJ能量)
方程從左到右時能量代表釋放的能量,用於一切生命活動。
方程從右到左時能量代表轉移的能量,動物中為呼吸作用轉移的能量。植物中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 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質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1、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方程式: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光合作用的產物不僅是糖類,還有氨基酸(無蛋白質)、脂肪,因此光合作用產物應當是有機物。
2、色素:包括葉綠素3/4 和 類胡蘿卜素 1/4 色素分布圖:
色素提取實驗: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鈣防止色素受到破壞
3、★ 光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囊狀結構薄膜上進行 條件:必須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驟: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氣和還原氫 H2O—→2[H] + 1/2 O2
②ATP生成,ADP與Pi接受光能變成ATP
4 回復:高中生物會考完全復習資料
能量變化:光能變為ATP活躍的化學能
4、★ 暗反應階段
場所:葉綠體基質 條件:有光或無光均可進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驟: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兩個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還原,三碳化合物接受還原氫、酶、ATP生成有機物
能量變化:ATP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化合物中穩定的化學能
關系: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H]
5、★意義:①製造有機物②轉化並儲存太陽能③使大氣中的CO2和O2保持相對穩定。
§7、(B)滲透作用的原理、細胞吸水、失水
1、滲透吸水: 條件:半透膜、濃度差
2、植物原生質層是選擇透過性膜,當膜內外存在濃度差時細胞吸(失)水。原則:誰濃度高誰獲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①吸脹吸水:無液泡的細胞吸水方式(乾燥種子、根尖分生區細胞)
②滲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細胞吸水方式。
§8、(B)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
由根運輸到莖、葉, 1-5%留在植物體內, 95-99%用於蒸騰。
§9、(B)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礦質元素 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種。
§10、(C)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運輸和利用
1、礦質元素吸收:交換吸附,主動運輸(需能量),與呼吸作用參與。
2、利用:①多次利用:K離子, N、P、Mg形成不穩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時老組織受損)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穩定的化合物。(缺少時新組織受損)
§11、(D)合理施肥
§12、(C)糖類代謝
(氧化分解)—→CO2 + H20 + 能量
食物 合成
肝糖元 葡萄糖 分解
其他有機物 (血糖) (合成)—→肌糖元
(轉變)—→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80-120mg/dL。過高、過低的疾病:
§13、(B)脂類代謝
食物 儲存在皮下結締組織、腸系膜等處
脂肪
其他化合物的轉化 甘油、脂肪酸 ————→CO2 + H20 + 能量
————→ 糖元
§14、(B)蛋白質代謝
小腸吸收 組織蛋白、酶、激素
轉氨基 蛋白質 氨基酸 新的氨基酸
其它化合物轉化 氨基 (轉變)—→尿素(特有)
(含N部分)
——→ CO2+H20+能
§15、(C)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 不含氮部分 糖類、脂肪
糖類 脂肪
氨基酸 蛋白質
§16、(C)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 §17、(D)三大營養物質代謝和人體健康
§18、(C)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體內的有機物經過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產物,並釋放能量。
2、場所:無氧呼吸在細胞質基質;有氧呼吸第一階段在細胞質基質,第二、三階段在線粒體中進行。
3、無氧呼吸:
2C2H5OH + 2CO2 + 能量(植物細胞、酵母菌)
1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C3H6O3 + 能量
(動物、人、馬鈴薯塊莖細胞、甜菜塊根)
無氧呼吸分解有機物不徹底,全部反應在細胞質中進行,條件時沒有氧氣參與。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結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 (線粒體中進行)
第三步:前兩步的[H]與吸入的氧氣結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 (線粒體中進行)
有氧呼吸將有機物徹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釋放總能量2870千焦,其中1161KJ能量轉移到ATP中,其它的以熱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義:①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②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B)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1、同化作用:把從外界攝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儲存能量
①自養型(光能自養和化能自養)主要指綠色植物、藻類;硝化細菌等
②異養型(直接攝取有機物)人、動物、營寄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
2、異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組成物質,釋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絕大多數的動物、植物、細菌、真菌
②厭氧型(無氧呼吸)寄生蟲、乳酸菌等嫌氣性細菌 兼性厭氧菌(無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第四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8~10 %
§1、(A)植物的向性運動: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
§2、(A)生長素的發現:向性實驗,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單側光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背光一側多,生長素極性向下端運輸,使背光一側生長快,植物表現出彎向光源生長。
注意:光不是產生生長素的因素,有光和無光都能產生生長素 (化學本質:吲哚乙酸)。
§3、(A)生長素的產生(嫩葉、發育著的種子)、分布(廣泛)和運輸(形態學的上端向下端運輸)
§4、(C)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應用
1、生長素的二重性:一般來說,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植物生長,高濃度生長素抑制植物生長,甚至殺死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濃度反應不同,根最適濃度是10-10mol/L,芽的最適濃度是10-8mol/L,莖的最適濃度是10-4mol/L。
2、頂端優勢:植物頂芽優先生長,側芽受抑制的現象,因為頂芽產生生長素向下運輸,大量積累在側芽,使側芽生長受抑制。打頂活摘心使側芽生長素降低,打破頂端優勢
3、生長素的功能應用
①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用一定濃度生長素類似物浸泡枝條下端,不久長出大量的根②促進果實發育。用一定濃度生長素類似物塗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長出無籽果實③防止落花落果。
§5、(A)其他植物激素 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和組織分化。 乙烯:促進果實成熟。
§6、(C)體液調節:指某些化學物質(激素、二氧化碳)通過體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生理活動進行調節。
§7、(C)動物激素種類和生理作用 (第85頁 表4-1)
§8、(C)激素調節
下丘腦(既能傳導興奮,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釋放激素作用在垂體,垂體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體。
§9、(C)對同一生理的調節:①協同作用:甲狀腺激素和生長激素對生長的作用(增強效果)
②拮抗作用: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對血糖調節(發揮相反作用)
http://bio.hengqian.com/html/2007/6-12/r12155319.shtml
D. 誰有高二生物實驗會考的視頻啊! 急求!!!!!!
我也是高二的,我來們學校剛考完物源化生試驗,
生物試驗分兩大部分,我做的是啊A組題:1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2.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我做過的經驗:
當時,做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時切的太厚了,以至細胞重疊(你切洋蔥表皮的時候,一定要越薄越好),才看的清,對了洋蔥表皮的細胞,長約20格(這個是要填寫的)
還原糖,用班氏脂液檢驗。
脂肪,用蘇丹3號。
以上是我考後的經驗,以供參考,試驗考其實很簡單的,一般十分,最差也都9分了!甲又把!
E. 寧夏高中生物會考實驗考的是那幾個實驗
全為必修一的實驗:
1 檢測生物組織中的還原性糖、脂肪、蛋白質
2 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現象
3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4 觀察植物細胞(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F. 高中生物會考必須掌握的實驗有哪些,實驗過程是什麼。答得好有加分
你是哪個省的學生?
我們陝西這邊現在叫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實驗考查題目每年都是固定的,一共六個:
試題一: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固定裝片。
試題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
試題三: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試題四: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
試題五:葉綠體色素的分離。
試題六:探究植物細胞的失水。
這幾個實驗都是在必修一課本相關實驗的基礎上將步驟簡化了的,做起來比較簡單。其中前四個實驗很簡單,兩三分鍾就出結果了,不過還要填寫試卷的結果、結論。你向你們老師打聽一下看看去年的實驗題目是不是這幾個?如果你需要好好准備,可以留一個郵箱,我將我們生物老師講過的步驟和結論發給你,到時候你記住直接填寫就可以了。 我就不在這個地方給你發了。
G. 高中實驗會考 生物 急求 過兩天就考了
這個簡單呀!取的都是外表皮。取一大片帶有紫色的從內向外折斷,這時就可以得到紫色的外表皮了。並且是不帶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