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溶液ppt
我也沒看到你的教材只能大概說了
溶液會考硫酸啊 鹽酸啊 水啊的概率會比較大
再就是各個溶液和什麼物體反應生成什麼
有什麼現象
再就是硫酸稀釋是酸入水
原理是
濃硫酸密度為1.84g/cm3大於水的密度,而且濃硫酸溶於水放出大量的熱。如果把水倒進濃硫酸中,水就會浮在上面,濃硫酸溶於水放出的熱量會是水立即沸騰,帶著硫酸液滴四處飛濺,所以很危險。
稀釋濃硫酸的正確方法是: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的注入水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產生的熱量迅速擴散。所以不會有危險!
再就是nacl溶液的配置
怎麼稱量 怎麼攪拌、、、、
要是我壓中考題要感謝我哦
沒壓中就當復習了吧
② 初中化學關於溶液的圖像分析的技巧
只要把握飽和溶液與溶解度的關系,溶液與溶解度、飽和溶液的關系即可。
另外,要注意化學反應中溶質的成分,劑溶液質量的求法(注意質量守恆定律的應用)
另外,列比例式時要注意:前後分子和分子,分母和分母對應;溫度的變化
③ 初三化學溶液單元思維導圖詳細點
圖片太大不好直接上傳,建議下載文檔:網頁鏈接
望您採納謝謝
④ 初中化學溶液實驗
1、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的反應
2、氫氧化鈉溶液與氯化鐵溶液的反應
3、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
4、氫氧化鋇溶液與硫酸溶液的反應
5、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的反應
6、碳酸鈉溶液與鹽酸溶液的反應
7、氫氧化鈉溶液與石蕊溶液的反應
8、氫氧化鈉溶液與酚酞溶液的反應
9、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10、氯化鈉溶液與硝酸銀溶液的反應
這些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做這實驗時找個人把圖片拍照下來就可以了。
⑤ 初三化學溶液知識點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徵: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為藍色FeSO4為淺綠色Fe2(SO4)3為黃色
b、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c、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溶液的體積≠溶質的體積+溶劑的體積
d、溶液的名稱:溶質的溶劑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體、氣體溶於液體,液體為溶劑
2、溶質和溶劑的判斷有水,水為溶劑
液體溶於液體,
3、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無水,量多的為溶劑
(1)概念:
(2)判斷方法:看有無不溶物或繼續加入該溶質,看能否溶解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註:①Ca(OH)2和氣體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質、蒸發溶劑
(4)濃、稀溶液與飽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關系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②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飽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5)溶解時放熱、吸熱現象
溶解吸熱: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熱:如NaOH溶解、濃H2SO4溶解
⑥ 初三化學所有溶液以及其溶質和溶劑。
記這個是沒用的 相應的物質溶於相應的溶劑變成了相應的溶液(一般情況)
⑦ 初三化學溶液 急
1.原溶液含溶質=50*0.05=2.5克,如果通過加入溶質的辦法達到10%,我們設加入X克溶質(氯化鉀)則有(X+2.5)/(50+X)=10%,解出X=2.78克;如果通過蒸發水分達到10%,同樣設蒸發Y克水,有方程2.5/(50-Y)=10%,解出Y=25克;
2.依據1的分析,需蒸發50克水溶質質量分數增大一倍;加入100克水其溶質質量分數減小一半;
3.設原溶液為A克,則含有溶質A*8%,蒸發50克水後,容易變為A-50克,此時溶質密度為16%,有方程:A*8%/(A-50)=16%,解出A=100克,原溶液中溶質質量為A*8%=8克;
4.參考上面的例子,應蒸發m/2克水;加入m克水;
希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