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地理結課論文
『壹』 旅遊地理調查報告心得體會
那是什麼東西,你說清楚啊
『貳』 中國旅遊地理的論文
中國旅遊地理
主題:中國豐富多樣的旅遊景觀與文化特色。
摘要:中國國土廣袤,山川錦綉,自然絢麗,景觀多姿,位置適中,形勝優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眾多,習俗迥異,土產豐饒,工藝絕倫,風味佳餚,名揚海外。由於中國旅遊資源的無比豐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國旅遊業起步雖較晚,但在興旺發達的世界旅遊業中,卻有雄厚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中國旅遊,豐富多樣,美麗奇特,歷史文化。
正文:我國是世界上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資源種類繁多,類型多樣,具備多種功能。以地貌景觀而論,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整體呈三級階梯狀分布,且我國擁有類型多樣、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風景地貌景觀,這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再以旅遊氣候資源為例,中國不僅有緯向性的多樣氣候帶變化,還有鮮明的立體氣候效應,尤其在橫斷山脈地區,可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國南北既有四時如春的繁花似錦的美景,又有類型多樣的海濱、山地、高原和高緯地區的避暑勝地,還有銀裝玉雕的冰雪世界,以及可避寒趨暖的海南島。多樣的風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氣候資源,為生物界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棲息環境,使自然景觀更加絢麗多姿。
著名的五嶽(恆山、泰山、華山、嵩山、衡山)是中國山景的代表。許多奇異的山石以鳥獸物象喻景,加上繪聲繪色的神話傳說,使許多山石更富神秘色彩。如 承德的磬錘峰、武夷山的玉女峰、桂林象鼻山、雁盪合掌峰、黃山蓮花峰等屬中尺度的造型山景。 小尺度乃至微尺度的山景,如廈門萬石園笑石,普陀雙龜聽法石,東山島風動石,黃山夢筆生花,路南石林中的象踞食台、鳳凰靈儀、孔雀梳翅等。
中國江河如織,從涓涓細流的山澗到坦盪寬闊的大江皆有。在眾多的河景中,尤以桂林—陽朔間神奇的灕江和雄偉磅礴的長江三峽為佼佼者。飽含詩情畫意的富春江,恰賽人間仙鄉的九寨溝,咆哮奔騰的黃河峽谷,潺潺流水雋永幽雅的北京西山櫻桃溝,均系別具情趣以水景為主體的不同尺度的旅遊資源。中國擁有大小湖泊2萬多個,尤以「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馳名於世。許多湖泊因其風光明媚而具有療養與旅遊價值。從水天一色的鄱陽湖與洞庭湖,煙波浩渺的太湖與五百里滇池,美如碧玉的洱海,天山天池、賽里木湖和阿爾泰山的喀納斯湖,到京都側畔的昆明湖,都是著名旅遊勝地。中國現有的海濱旅遊勝地有大連、北戴河、煙台、青島、普陀、廈門、深圳、澎湖、崖縣,目前正在開發與待開發的尚有遼寧金縣、興城,河北昌黎、撫寧,山東海陽,江蘇連雲港,福建湄州島、崇武,廣東大鵬灣、珠江口,廣西北海等。其中有避暑勝地,也有難得的避寒勝地。
中國具有世界上特有的奇花異木,珍禽貴獸。珍稀特有動物資源,如大熊貓、金絲猴、白唇鹿、褐馬雞、黑頸鶴、黃腹角雉以及揚子鱷等,均為中國特有種。銀杏、銀杉、金錢松、台灣杉、白豆杉皆珍稀孑遺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中,中國佔世界總科數的53%,其中不乏古老類群和特有種,如珙桐、香果樹、昆欄樹、連香樹、鵝掌楸、水青樹等。
一些動植物的棲息繁衍區, 如黑龍江扎龍鶴鄉, 江蘇與青海鳥島,福建鴛鴦溪,雲南大理蝴蝶泉,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有動植物生命搖籃之稱的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以景色奇秀而新辟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以及列入聯合國組織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的長白山、卧龍山和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等等,都是發展旅遊的得天獨厚的地方。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歷史古跡遍及各地。中國歷史上作為中央王朝的京都或封建割據政權首府的,從禹都陽城到元明清三代帝都的北京,不下百餘處,其中安陽市、北京市、西安市、洛陽市、開封市、南京市、杭州市居於顯赫地位,被稱為中國七大古都,遺留古跡最多,西安與北京幾乎平分了封建社會前期和後期的帝都歷史。舉凡宮殿、園囿、稷壇、陵寢、王府、第宅、寺廟、道觀等,大多集中在京城及其郊區,成為人文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名城。
歷史與文化之間有淵源不可分割的關系。在中國的文化遺存中,宗教文化影響深遠,五台、普陀、峨眉、 九華是中國著名的四大佛教聖地, 廈門南普陀、賓川雞足山、泉州開元寺、杭州靈隱寺等,亦終年香火不絕。寺廟、道觀、經堂不僅是建築藝術的精華,而造像、壁畫、碑碣、題楹等也極富文化價值。敦煌莫高窟、吐魯番柏孜克里克、大同雲岡、洛陽龍門、永靖炳靈寺、固原須彌山、慶陽北石窟、鞏縣石窟、大足北山與寶頂、劍川石寶山、杭州飛來峰石窟等是吸取印度阿旃陀石窟藝術精華,結合華夏民族特色再創造的藝術結晶。石窟內珍藏著大量雕塑石刻和壁畫,是一座座歷史文庫和藝術文化瑰寶。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後,通過識別並經中央政府確認的民族共有56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服飾裝束,民風習俗,節日喜慶。每個民族都有熱情好客的優良傳統,因此我國被譽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許多兄弟民族能歌善舞,習俗奇異,居室別致,服飾精美,尤以內蒙古、新疆、雲南、貴州、西藏、四川等地開展民族風情旅遊具有特別重要意義。
『叄』 學習旅遊地理心得體會
旅遊是第三產業,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旅遊的歷史、作用、及其組合特點、發展旅遊業所需的條件,及其旅遊景點的形成,特點
『肆』 學習中國旅遊地理的心得
淺談學習中國旅遊地理的心得
通過這一學期對中國旅遊地理的學習,收獲很多,也對這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時間過得真快,一個學期過去了,對這門課有點意猶未盡。
學習中國旅遊地理,使我能夠進一步加深對旅遊地理課程尤其是對中國特定地域的了解,掌握各分區最具特色的優勢旅遊資源,及主要旅遊區和景點及其旅遊價值以及重要旅遊線路。旅遊地理是旅遊業產生的自然背景,是旅遊業發展的重要前提,所以學習中國旅遊地理是為學習旅遊管理的打下基礎。這門課令我對祖國美好河山有了更全面,更系統的了解,當別人問及我中國有哪裡好玩的時候,也不會啞口無言。學習中國旅遊地理的最大收獲不僅僅停留在知識層面上,且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為將來步入社會,踏進旅遊行業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對於中國旅遊地理的學習方法本人仍處於摸索期間,因為它的學習方法與高中的地理的學習方法遠遠不同。高中地理注重的是對知識點的理解以及融會貫通,其中涉及的大多都是原理知識。而中國旅遊地理比較注重識記,內容也多,不僅要記得景點的地理位置、歷史,還要記得它的旅遊特色與優勢。所以學習中國旅遊地理要多看書,多看地圖。其實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機會要四處旅遊一下。
還記得第一節課的時候,老師的風趣幽默深深的吸引了我,因為我是第一次接觸這么有幽默感的老師,當時就覺得學習這門課就會很好玩。果然如我所料,每一節課都在快樂的氛圍下結束,真希望這門課可以學久一點。這門可純屬紙上談兵,但老師也可以講得很精彩,但對這門課我有幾點建議:1.筆記比較少,比較零散,這使我期末復習的時候難度增加,希望有比較系統、簡明扼要的筆記;2.師生互動不夠,希望能增加師生互動;3.課件的圖片數量較少,令我很難領略景點的風光。
無論如何,對於這門課我是獲益良多,最後要感謝大俠您這一學期的悉心教導。
『伍』 一篇《旅遊知識及景點賞析》的結課論文
大家不要誤導樓主,這種問題還是應該讓樓主自己去找答案!!
『陸』 旅遊地理學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系指觀光旅遊,娛樂地理學則包括康樂在內,是廣義的旅遊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
旅遊地理學不僅同地理學的許多分支關系密切,且與社會學、民俗學、考古學、歷史學、建築學、園林學、經濟學等學科彼此滲透,因此又是一門邊緣學科。
一般來說,旅遊僅指離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動,而娛樂為離家不超過一晝夜的活動。
目前,旅遊地理學的研究已從傳統的定性描述轉入結合數量方法、系統工程、模型研究,參與旅遊區(點)布局和開發規劃。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旅遊地理學系指觀光旅遊而言,娛樂地理學則包括康樂在內,是廣義的旅遊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旅遊地理學不僅同地理學的許多分支關系密切,而且與社會學、民俗學、考古學、歷史學、建築學、園林學、經濟學彼此滲透,因此它又是一門邊緣學科。
旅遊和娛樂是指人們閑暇時間內進行的旅行游覽、觀賞風物、交流文化、增長知識、鍛煉身體、度假療養、消遣娛樂、探險獵奇、宗教朝覲、考察研究、購物留念、品嘗佳餚以及探親訪友等非定居性的暫時性移居過程,也是一種以各種不同方式分配空間和利用時間的社會現象。一般來說,旅遊僅指離家在外逗留至少一夜以上的活動,而娛樂包括離家不超過一晝夜的活動。
構成旅遊的有三大要素:旅遊主體(旅遊者)、旅遊對象(風景名勝和娛樂活動等)和旅遊手段或旅遊媒介(旅遊宣傳、組織、運輸和接待設施)。旅遊地理學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有:旅遊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旅遊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動規律,旅遊資源的分類、評價、保護和開發利用論證,旅遊區(點)布局和建設規劃,旅遊區劃和旅遊路線設計,旅遊業發展對地域經濟綜合體形成的影響等。
旅遊是人類的一種特殊的社會活動,它起始於剩餘勞動出現之時,隨著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而發展。1986年,全世界參加旅遊的人數已達40億人次,旅遊業總收入突破一萬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部門。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旅遊記述大量地見諸詩歌、散文、游記和專著中。如《水經注》、《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徐霞客游記》等。中國的方誌也含有極為豐富的古典旅遊資料。
現代旅遊地理學研究始於20世紀20年代。麥克默里發表的《娛樂活動與土地利用關系》,被認為是現代旅遊地理學的第一篇論文。早在1935年,英國地理學家布朗就倡議地理學家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旅遊業上。他和詹姆斯、卡爾森等先後論述了局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發展基礎、聚落構成的差異對旅遊業發展的影響,測定了旅遊形態及其經濟價值,並闡述了旅遊形態和旅遊設施的意義。
20世紀40年代艾塞林、迪賽對遊客客流進行了分析。50年代聯邦德國地理學家哈恩從遊客的性質、逗留時間、季節性變化方面劃分了德意志聯邦旅遊地類型。可是,這段時間內絕大多數旅遊地理著作主要是描述某些旅遊勝地,或限於一般論述旅遊的經濟意義,對旅遊地理學的基本理論極少探討。
20世紀60年代以來,旅遊地理學的學科屬性和理論問題逐漸為人們所重視。1964年,加拿大地理學家沃爾夫指出:旅遊地理學是從經濟地理學中分離出來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英國地理學家羅賓遜則把旅遊地理學當作一門應用地理學。70年代魯彼特等結合聯邦德國實例,對旅遊市場和旅遊區位做了分析研究。法國在這一時期對地中海沿岸的沼澤、沙丘地進行規劃建設,成功地建成了富有魅力的國際海濱旅遊勝地。同期,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和國際地理大會(I.G.C)開始專門討論旅遊和娛樂地理。
旅遊地理學的理論研究存在不同的見解。如1966年義大利的布魯諾提出5個方面的研究課題:旅遊的基本動力;旅遊的環境和空間;旅遊對人們居住地的影響;旅遊的運行;旅遊區規劃。羅賓遜在《旅遊地理學》中,著重闡述了旅遊的發展,人類需求的演變,旅遊的動力,國際旅遊者的流向,旅遊的計量和范圍,旅遊的組織、運輸、經濟、社會意義以及旅遊規劃,旅遊與環境,世界區域旅遊的發展等。
蘇聯地理學家科特利亞羅夫所著《休憩與旅遊地理》,主要闡述遊憩地域綜合體形成的理論基礎,遊憩地域綜合體形成和發展的前提,遊憩用地區劃和評價,遊憩地域綜合體的布局,遊憩用地的自然保護和改造。美國地理學家布里頓1979年提出了閑暇地理學的概念,他認為閑暇地理學的研究包括國際旅遊、國內旅遊、娛樂旅遊、城市娛樂、運動等活動,旅遊和娛樂只是存在著功能上的差異。
目前,旅遊地理學研究已從傳統的定性描述轉入結合數量方法、系統工程,模型研究,參與旅遊區(點)布局和開發規劃。
【研究內容】
[編輯本段]
旅遊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
旅遊的起因及其地理背景;
旅遊者的地域分布和移動規律;
旅遊資源的分類、評價、保護和開發利用論證;
旅遊區(點)布局和建設規劃;
旅遊區劃和旅遊線路設計;
旅遊業發展對地域經濟綜合體形成的影響;
旅遊業對區內環境的影響等。
『柒』 選修課世界旅遊地理的論文題目啥
如果你是一個內穩的人,選現代醫學;如果你是一個不受約束的人,愛好自由的人,尋世界旅遊地理。按照你的心去選擇。
『捌』 有關旅遊地理論文 1500字
http://..com/q?word=%B5%D8%C0%ED%C2%DB%CE%C4&ct=17&pn=0&tn=ikaslist&rn=10
『玖』 誰有旅遊地理學論文,題目為如何認識旅遊地
①畫蛇添足。即全文已結束,本可耐人尋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幾句,把無需交內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容,把本可悟出的含義一語捅破。
②空喊口號。在結尾處為表明自己的立場、態度,大喊著與文章內容無關的口喊,這種結尾大煞題。
③拖泥帶水。結尾意思已經明了,卻遲遲不肯收尾,沖突了文章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