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騰沖抗日歷史
民國三十抄一年,日軍侵佔騰沖,在滇西設騰越省和騰沖縣。民國三十三年9月14日,中國遠征軍光復騰沖。
騰沖是抗日戰爭以來中國部隊收復的第一個有日軍駐守的城鎮。1949年12月15日,邊縱七支隊三十六團進駐騰沖,23日成立騰沖縣臨時人民解放委員會。
1950年2月21日,成立騰沖縣人民政府,屬保山專區。1956年4月,騰沖縣隨保山專區並入德宏自治州。
1963年8月,騰沖縣隨保山專區從德宏州內分出。1971年1月1日,保山專區改為保山地區,騰沖縣屬保山地區。保山地區改為保山市後,騰沖縣屬保山市。

(1)歷史上騰沖擴展閱讀:
騰沖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板塊相撞交接的地方,地質史年代發生過激烈的火山運動。正是由於兩個大陸的漂移碰撞,使騰沖成為世界罕見並且是最典型的火山地熱並存區。方圓1000平方公里,有99座火山,88處溫泉。
騰沖境內多高山,最高海拔3780米,最低海拔930米。其中,高黎貢山是橫斷山脈的組成部分。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壩區面積占總面積的16%,山區、半山區面積佔84%。
⑵ 騰沖在抗戰史上有什麼意義
騰沖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是歷代都重兵把守的要地。1942年5月,日軍侵入緬甸,切斷滇緬公路,佔領了怒江以西包括騰沖在內的大片國土。此後,中國遠征軍兩度入緬,為滇緬公路和中印公路這兩條「生命線」而戰,書寫了可歌可泣的悲壯歷史。這一時期,騰沖成為滇西抗戰的主戰場,作出了巨大的犧牲。1944年9月14日,遠征軍經過127天的血戰,全殲日軍,騰沖成為全國淪陷區中第一個光復的縣城。收復騰沖戰役共殲滅日軍6000多人,遠征軍官兵陣亡9168人,盟軍官兵陣亡19人,建於明朝洪武年間、歷經500多年風雨的騰沖石城全部被毀。為了緬懷英烈,1945年7月7日騰沖人民修建了國殤墓園,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段光榮的抗戰歷史及其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一直激勵騰沖人民奮發圖強。
⑶ 騰沖在歷史上商業繁盛有些什麼稱呼
騰沖在歷史上的商業繁盛有好多稱呼,你可以去當地的鄉鎮網站上查找到。
⑷ 騰沖如何
騰沖介紹
騰沖作為人文和景觀有感結合的又一處目的地,因為一部電視劇而迅速占滿了人們的眼球,這個不大的小鎮,恬靜而安詳,純朴且悠然自得。 又因為這里地處滇緬邊界,是雲南連通緬甸、印度、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的商貿口岸,既是元明以來的邊關重鎮,又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23個少數民族的居住地而充滿神秘色彩。
The Besttime
最佳旅遊時間
春秋最佳,全年皆宜。
騰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著名熱海景點不會隨季節變化而變化。
4月中下旬之後,騰沖草長鶯飛,杜鵑花、鳶尾花開放,一派生機。
7—8月是旺季,俗稱騰沖是「沒有夏天的地方」,夏季來此看北海蘭、濕地里劃船,可體驗絕佳的避暑勝地。但適逢雨季,下雨會無法遊玩。
11月中旬到12月初,是銀杏村看銀杏的最佳時節,整個村子黃橙橙,且適宜泡溫泉。
冬季不冷,農歷二月初八的刀桿節更是萬人空巷。
The Fantastic Experience
風景·騰沖
騰沖是亞洲火山較集中的地區,境內有多座火山,還有不少自然景觀讓你驚嘆。
櫻花谷
瞳瞳BABY1010
櫻花谷坐落於高黎貢山西麓、龍川江西岸,屬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范圍,這里終年無霜,雨量豐沛,野生櫻花遍布其中,櫻花谷由此得名。如果想到櫻花谷看櫻花,建議3月前來,漫山遍野的櫻花讓你置身花的海洋。
銀杏村
泡魚兒
固東鎮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史稱「順江故州」,這里的皮影已有600多年歷史,其滎陽紙傘、江東刺綉享譽全國。固東鎮銀杏村,這里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也是秋季賞銀杏最好的地方。秋天到這里,景色絕對讓你驚嘆。
The Fantastic Experience
人文·騰沖
騰沖的歷史悠久,有著很深的文化底蘊,到騰沖,除了追隨大家的腳步,去欣賞它美好的自然風光,還可以體驗這里的民俗,像唱花燈等等,或是你也可以依靠在石板石牆上回想《北愛》里瘋子和沈冰愛情,用心去體會它的古樸。
去和順古鎮感受文化底蘊
張寒衣1984
和順古鎮的魅力則集中在這里的古建築和民居,或雕梁畫棟,或青瓦灰牆,每一棟樓房都像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同時,這里也培養出了很多哲人,文化氣氛圍繞在這個小鎮的每個角落,到這里享受一次文化的洗禮吧。
看唱花燈
泡魚兒
騰沖花燈。每年正月初一到十六騰沖都有唱花燈的習俗。明初,兩湖、川、廣、蘇、浙等地官兵到雲南騰沖屯墾落籍,引入了中原的民間小調、舞蹈以及小型劇目,與騰沖原有的歌舞匯集、融合,逐步發展演變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騰沖花燈。早期的騰沖花燈有仙燈、魚燈、茶燈、大舜多田、八仙賀壽等傳統劇目。其中,尤以魚燈、茶燈更勝一籌。魚燈是騰沖最古老的花燈劇目之一,大多在春節表演。現僅流傳於曲石、打直等少數偏僻山區。茶燈流傳於界頭、典石等山區,以古老的圓場採茶歌舞為由頭。
⑸ 騰沖有什麼歷史
騰沖的歷史沿革如下:
漢時,騰沖屬於乘象國「滇越」,依據是《史記·大宛列傳》、《史記·西南夷列傳》,「滇越」國中之「越」字乃騰越一名中「越」字之最早見於史書者。
三國時,騰沖屬盤越國。
南詔時有藤越國。按南詔行政區劃,藤越國為南詔屬國,在永昌節度轄下。
宋時,大理國設立騰沖府。大理國初期,沿襲南詔建制。
元時,有藤越州、騰越縣、騰越府。
明時,騰沖軍民指揮使司管轄到西雙版納、寮國。
清時設騰越衛、騰越州、騰越廳。
民國以後設騰沖縣。
1950年2月21日,成立騰沖縣人民政府,屬保山專區。1956年4月,騰沖縣隨保山專區並入德宏自治州。1963年8月,騰沖縣隨保山專區從德宏州內分出。1971年1月1日,保山專區改為保山地區,騰沖縣屬保山地區。保山地區改為保山市後,騰沖縣屬保山市。
2015年8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騰沖縣,設立縣級騰沖市。
⑹ 關於騰沖歷史的3分鍾演講
歷史上,騰沖是西南「絲綢之路」的樞紐,著名的「博南古道」就是從現在的四川成都經雲南昆明、大理、保山,通過騰沖口岸轉向緬甸的密支那、印度的華氏城(今巴特那)、巴基斯坦的咀義始羅(今拉瓦爾第)和阿富漢的布爾,進而通向前蘇聯的塔什乾的一條繁榮興旺的通道。1945年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就是在這條古絲綢道上擴建修通,車輛直通到印度的加爾各答,使騰沖成為通往緬甸、印度等東南亞、南亞國家的重要口岸。自西漢以來,騰沖就成了工商雲集的地方和重要的通商口岸。
⑺ 騰沖有什麼歷史
騰沖的抄歷史如下:
騰沖隸屬雲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保山市西部,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連,東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相鄰。
市區距省會昆明606公里,距緬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國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節點。
騰沖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⑻ 騰沖為何叫騰沖有什麼來歷嗎和南方絲綢之路有關系嗎
三國時,騰沖屬盤越國。國名來源於《三國志·魏書》,「盤越國亦名漢越,王在天版竺之東南數千里,與權益都(益州郡)相近。」隋唐時,騰沖屬藤越國。騰沖一名始於《舊唐書》、《新唐書》,亦作「藤沖」、「藤充」,騰沖屬於騰越大地的核心地帶。「騰越」,亦作「藤越」,亦首見於唐時。
騰沖,這座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歷經滄桑,積淀了豐實深厚的歷史文化,邊陲古道的馬鈴聲,記錄著中、緬、印的商貿歷史;春秋戰國時期的銅案、銅鼓凝集著兩千多年悠久燦爛的文明;石雕佛像,閃爍著中原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的光芒;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軍民在這片縶土上抗擊日本侵略軍,首創全殲侵略者的戰例,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庄嚴肅穆的國殤墓園里安息著為國捐軀的抗日英烈,數千座墓碑向後人昭示著民族精英抵禦外辱的浩然正氣。在古老的僑鄉和順,還有一座建於1928年,至今仍然是全國規模最大、藏書最多的鄉村圖書館。
⑼ 關於雲南騰沖介紹
騰沖隸屬雲南省,由保山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地處保山市專西部,東與隆陽區相連,南與屬龍陵縣、梁河縣接壤,西與盈江縣、緬甸聯邦共和國毗連,東北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相鄰。市區距省會昆明606公里,距緬甸密支那200公里,距印度雷多602公里,是中國通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門戶和節點。
騰沖是著名的僑鄉、文獻之邦和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騰沖在西漢時稱滇越,大理國中期設騰沖府。由於地理位置重要,歷代都派重兵駐守,明代還建造了石頭城,稱之為「極邊第一城」。

(9)歷史上騰沖擴展閱讀
騰沖風景名勝:
1,滇緬抗戰博物館
滇緬抗戰博物館於2005年7月7日建成開館,館址設在原中國遠征軍20集團軍司令部的舊址上。博物館藏有3500多件二戰文物,包括中國遠征軍、中國駐印軍、美英盟軍、民眾眾抗戰等方面的文物。
2,騰沖文廟
騰沖文廟亦稱學宮、黌學,位於騰沖城區,為一規模宏大的組群建築。始建於明成化十六年,光緒五年進行了重修,是怒江以西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學宮,且為騰沖城內在抗日戰火中遺留下的唯一的古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