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如何戰勝恐懼

如何戰勝恐懼

發布時間: 2022-06-11 05:20:15

如何克服自己對一件事情的恐懼

1.過去心不可得。

如若總是寄託於過去的夢幻泡影中逃避恐懼,妄想故戲重演,壞的想重新將它演好,好的想它續集,便會陷入永不可消磨的恐懼中,因為一切皆已成定局,眼前才是真。

因此需做到:

(1)活在當下。

  • 不深究過去,讓其擱置,隨著時間推移,只要你在前進,過去之事便會自動退散。

  • 專注眼前事,愛好眼前人,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愛一個人,留存心力不貪心。

  • (2)接納昨日種種。

    所經所歷,或好或壞,缺少任何一環都成就不了當下的你。因此過去便過去,只要全盤接納,便會化作成長養分,你仍舊未來可期。

    2.外界打壓,只因卓越。

    當一個人對你倍加打壓繼而引發自身恐懼的時候,不妨先靜下心來:

    (1)明白別人打壓你的目的。

    想想他是不是真的為自己好,如果不是,問問自己:

  • 他為什麼要打壓我?

  • 是因為我威脅到了他的位置?

  • 是想控制我?

  • 很多時候,別人打壓你,不是因為你不夠好,而是因為自身太過耀眼,因此無需恐懼,越挫越勇方能不斷進步。

    (2)不過度共情。

    如果那個打壓你的人引發了你的不適與恐慌,就無須過度共情去理解他的苦衷了,如果沒有完善的思維體系來保全自己,很可能就被對方吸食能量,把他的感受當成是自身的感受。

    正確的做法是表現自己的怒火,將自身的壓抑與憤懣還給他。因為凡事有一則會有二,如此對方下次才不會得寸進尺。

    3.圓融接納,謀而後動。

    如若一個人總是要所有人都按照他的標准活著,就相當於

    將自己的身心依附於他人行為之上,如他人違背了其意願,就會陷入失控的恐懼中。

    反之,當你開始接納他人的不同劇本,明白少了任何一個角色的襯托,你亦成就不了自身,一切皆會明媚。

    面對他人,你只需做好自己,聚集能量,無需直視人心黑暗,不試著掌控任何,肆意隨心一些,活出光彩,才會影響他人。

    你需要做的不是掌控人心,而是吸引人心。

    4.接住機會,輸贏皆體驗。

    (1)少作負面預設。

    但凡能讓你遇見的機會都是你能接得住的。

    認為自己接不住,是因為恐懼占心,覺得:

  • 自己能力及不上怕做不好,讓別人笑話。

  • 很多人都做不好的事情,自己憑什麼能做得好?

  • 如此要明白兩點:

  • 自己不是站在舞台中央,無論成敗輸贏,於別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你以為別人會如何看待自己實則只是「你以為」。

  • 做任何事情和任何人相處,不是個個ok你才ok,而是你去嘗試,這樣東西才有可能ok。

  • (2)做了再說。

    面對機會,恐懼太多,皆因多想少動。

    但任何事情,當你有個框架,邊做邊改,就會發現恐懼退散的同時你也逐漸上道。

    與此同時,也發現,原來那件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般困難。

    5.不傳遞恐懼,不接納恐懼,正能量循環。

    人的思維和言語是有磁場感應的,你長期接觸什麼樣的思維與言語,自己就會處於什麼樣的境地。

    因此需做到:

  • 不輕易傳遞恐懼、焦慮給他人。

  • 不接納他人傳遞的恐懼與焦慮(譬如少看或取關傳輸負能量的報道或言論)

  • 6.自身言行是為傳遞觀點,而非展現自我。

    很多時候人會陷入社交恐懼,害怕在眾人前自我展現是因為他覺得:

    在場的所有人都在審判他,對他的一言一行評頭論足。

    這就導致了把「傳遞觀點「硬生生地變成了」「自我表演」。如此自己一個動作的變動,一個語調的調整都會緊張不已,害怕自毀形象。

    對於克服當眾傳遞觀點的恐懼,著名心理學教授喬丹彼得森說的兩個觀點讓我獲益匪淺:

  • 明白你只是在表達觀點,而非當眾表演。

  • 把群體當個人,聚焦為一個「點「,一個受眾。

  • 7.以結果為導向。

    (1)設想最壞結果。

    人會在恐懼里自我消耗,害怕失去,是因為覺得自己就此籌碼,如若失去便會全軍覆沒。

    但是當你做到:

  • 開啟一件事情之前設想好最壞結果。

  • 明晰這個結果是自己能承受的。

  • PLAN A失敗過後的PLAN B。

  • 如此便不會恐懼到變形,因為你知道條條大路通羅馬。

    (2)明白你最終所圖為何物。

    不要人雲亦雲跟隨大眾去謀一些炙手可熱的利得。

    而是要問問自己:

    這些所圖到底是不是自己所需要的?

    如果不是,只是為了「跟風「而」跟風「,就會陷入無所歸途的恐懼中。

    反之,當你明確心之所向,那你在進取的過程中會不斷探索完善,哪怕走了另外一條路,結果亦是殊途同歸。

    8.適應孤獨,人本圓滿。

    所謂孤獨,不是脫離大眾,而是要有「我本位「的思維,明白外在的人事物是來圓滿自身的。

    《金剛經》有雲:「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當你不將己心拋諸於外界種種是非得失,用身去體驗當下種種,如此你便會清晰感知到:

    無論如何,物是人非事事休也好,一將功成萬骨枯也罷,到最後,你還是你,最核心的你是永恆不變的。

    只要心氣仍在,健康仍在,未來總有反敗為勝的時刻。

    9.明確邊界,體察心境。

    要學會時刻體察自己的心境,關心它舒適與否,譬如:

  • 不接納壞情緒的傾倒。

  • 沒有涉及到重大利益,不喜歡的東西不做,不喜歡的食物不吃,不喜歡的話語不回,保持自己的心境澄澈。

  • 勇於與人交流自己的真實體會,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明確告知。

  • 如若時刻活在他人的評判中,為了博取他人歡心而假裝服從,那麼日積月累就會失去主心骨,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喜歡什麼,需要什麼。

    更要明白的是,如若那個人真心為你好,不會因為你的拒絕而破壞彼此的感情鏈接,反而會因為你更真實了,對你愈加信任,並在此基礎上彼此探尋到舒適的相處之道。

    10.將恐懼曝光再太陽底下。

    無論是恐懼苦厄還是縈繞心頭的魔咒,你不自渡,他人亦束手無策。

    這就需要讓內心所困曝光於太陽底下,或傾訴或哭泣或寫下,被照亮繼而發散。

    你恐懼的是恐懼本身,你去直面恐懼,恐懼亦不存在。

    反之,把恐懼「憋著」,會導致內心淤積,最後不堪重負之時就會迎來恐懼的大爆發。

    11.接納自己的片面膽怯。

    人無完人,該慫則慫,你無需事事堅強。

    要學會全然接納自己的弱項,譬如:

    怕黑/怕血/怕蟑螂/怕做飯/怕開車,等等。

    如若這些「怕」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不危害到他人利益,那就無需強迫自己去假裝堅強。

    一個人的心力有限,你的大無畏要體現在自己認可的事情上。

    以上內同,望能共勉。

❷ 如何克服恐懼

克服恐懼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恐懼往往因為自己過於清閑,大腦中想像出來的。如果生活很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恐懼也就會逐漸消失;2、進行針對性心理訓練,比如把引起緊張、恐懼的各種場面在腦海中重溫,或者用筆和紙具體描述,然後尋找各種應對方式,久而久之習慣後,恐懼心理也會淡化。面對這些事情時可以保持冷靜,控制速度,讓自己慢下來;3、多用肯定言辭,避免說出否定自己的言語,比如我很笨、我很胖等詞語,選用積極美好的語言表達自己,就會逐漸克服恐懼心理;4、對於環境恐懼,可以進行脫敏訓練或者暴露訓練,使其認知到引起恐懼的地方,對症進行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效果比較好。

❸ 如何放下,如何去克服自己的恐懼

克服恐懼的三個方法

關於恐懼,梁寧老師曾說過"恐懼是邊界,他會控制一個人點的手腳"。譬如你看到火,你就不會伸手——因為恐懼;看到風高浪大,你不出海,因為內心恐懼;你努力去說服一個人,去做一件,你看來非常正確的動作時,對方不動。不是道理他不懂,而是因為他內心恐懼,但他不願意告訴你。

一伶本人特別認可這句話,因為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真的就是這樣。就像俞敏洪曾說的"當你失去勇氣時,這個世界上所有的門都會被關上。但從一伶本人的經驗來看,遠不止這些,當你做了恐懼的囚徒不僅們會被關上,連窗戶都會被鎖上。就拿我自己來說,考駕照時,什麼都怕,在路上練車,握著方向盤,完全不敢加速,背後直冒冷汗。

眾所周知,一個美俊的人,於一個外表醜陋的人,對人的視覺效果是反差是巨大的,自然就過那個美俊的心生喜愛,而對另一位唯恐避之不及,更會心生厭惡,這樣就形成了審美之恐懼感………

其實這世界並非單一元素組成的,而是多元的,有你喜歡的,必有你惡心得,歸根還是自己心態出了問題

對待美俊心懷淡然,對待「醜陋」不必亢卑,自然許多恐懼感就一掃而去;你並非天使般完美,別人也非「魔鬼」般可惡,心放平了,氣也和了,心理陰影也沒有了…總之一條「怕」啥就先試著喜歡啥,你會發現,以往那些「醜陋猙獰」的東西也有「鮮美」可人另一面……

❹ 如何克服極度恐懼感

所謂恐懼感,是在真實或想像的危險中,個人或群體深刻感受到的一種強烈而壓抑的情感狀態。其表現為:神經高度緊張,內心充滿害怕,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確判斷或控制自己的舉止,變得容易沖動。
克服恐懼心理,主要是通過提高對事物的認知能力,擴大認知視野,判定恐懼源。認識客觀世界的某些規律,認識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觀規律之間的關系,確立正確的目標判斷,提高預見力,對可能發生的各種變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就會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其次要培養樂觀的人生情趣和堅強的意志。這樣,即使真正陷入危險情境,也不會一時就變得驚慌失措,而是沉著冷靜,機智應付。
調整方法:

1、強化訓練直接動作。這是自己主動的、積極的去接觸恐懼的東西達到消除恐懼的方法,例如,如果害怕在人前講話,那麼偏在人前講話。
2、習慣可怕情景。對所懼怕的景物,要敢於去碰它、接觸它,對那些景物習慣了,知道它「不過如此」,也就不怕了。如許多人開始時怕在會上發言,後來硬著頭皮去講?受到大家鼓勵,以後會上發言就不會忐忑不安了,表情動作也自然了。
3、學習有關知識。人對有些景物產生恐懼心理,是與缺乏這方面知識,不明白"其理"有關,如打雷、閃電。當知道這是自然界正常現象時,於是自然中恐懼情緒就會緩解。
4、迴避可怕情景。碰上能引起恐懼的景物時,要盡量避開或排除,恐懼的情緒很快會緩和下來。

❺ 如何克服內心的恐懼

1.嘗試做自己害怕的事情:你就不斷在增強信心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蘭諾,羅斯福曾經說:「我們唯一需要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沒錯,恐懼對於人類來說彷彿是天生的弱點。他更多來源我們內心的映射,因為對自己不抱信心,不敢相信自己有戰勝恐懼的希望,從而讓對未知事物的恐懼這種本能,逐漸變成了嚴重的問題。
恐懼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它在造成了個人的痛苦與焦慮的同時,還使人們失去了許多的成功希望,之中負面聯動效應讓人陷入一個周而復始的怪圈子中。
當你可以更注重實際的挑戰上時就可以很明顯地改善這種情況,比如每天做一件讓自己曾經感覺到害怕而遲遲未做的事,你會發現你就在克服自己的恐懼。
曾經TED有一個人分享自己如何突破自己的恐懼,他就是每天都去做一件自己害怕的事情,然後把他放到社交網站上,比如嘗試向一個陌生人借錢,比如向不認識的人求助,當他嘗試越多,他發現,其實總體而言,拒絕他的人少,而答應幫助他的人很多。
2.調整身體狀態是關鍵:直面你的恐懼
若你一直在恐懼之中, 不管這恐懼是源自於什麼,你都應該進行一次全面的身體檢查。很多心理醫生都發現很多人們是由於長期處於營養不良,勞累,患病的情況下,從而便容易產生了恐懼心理。
如果你根本沒有身體上任何有可能帶來恐懼情緒的疾病,那麼,你應該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態、處理社會關系是否存在有過激的想法、觀點進行重新審視。
而且在心理學上,訴說一直都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總是在為自己的恐懼保密的話,那麼,你的恐懼便會不斷地放大,而且會讓你與其他人格格不入。
若你可以向一些了解你痛苦、可以給予你支持的人訴說衷腸,這不是刻意博得他們的理解與同情,而是邁出了改變自身重要的一步。而且你可以選擇向自己的家人、要好的朋友、值得信賴的師長訴說自己的苦衷,他們會表示真誠的理解,同時還會認為,你的恐懼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3. 減少心理負擔:順其自然是最好的心態
當你開始會由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產生一些根本不會出現的設想,且這些設想往往是不祥的時候,就要明白自己的心理出了問題。
如:我考試失敗了怎麼辦?失去了朋友怎麼辦?如果他人對我印象不好怎麼辦等。這些與現實不符的假想往往會令你處於不安與焦慮之中。
因此,我們應該讓自已學會生活在現實之中,讓自已接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坦然想法,而不是整日里杞人憂天、自尋煩惱。
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認為,只有病弱者才會恐懼,才會對生命中可怕與不幸的東西進行否定,才會對毀滅之痛一味地逃避。
而強者卻會尋找生活的真諦,讓自已在放鬆、自在的生活環境中,追求更坦然的生活狀態。學會去正視、去清除我們的恐懼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生命的樂園中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❻ 如何戰勝內心的恐懼

可克服焦慮,恐懼有以下幾種方法:
●脫敏療法
逃避恐懼將使你無法克服它。相反地,當你逐漸讓自己接觸害怕的東西,學習面對它們,你將發現你所害怕的事物並未真正發生,使你漸漸地消弭對它們的恐懼。例如你害怕蜘蛛,在這種脫敏療法的訓練中,你將開始面對你的恐懼。通常在有人陪伴的情況下,你學習接受照片上的蜘蛛。當你適應之後,可以試著目睹死蜘蛛,接著是活蜘蛛,你甚至可以學著用手捉蜘蛛。每一次你可能仍感到一些恐懼,但當你知道所擔心的事並未發生,你將漸漸習慣它。同樣道理,對於公共場所的恐懼感也可以採用此方法治療。
●轉移注意力
當你被恐懼侵襲,不妨做點心理活動以轉移注意力。你可能做心算、閱讀、朗誦或深呼吸。當你投入這些活動中,可以減少恐懼的想法及影像。你的身體將平靜下來,不會失控。
●測量恐懼程度
將你的恐懼程度分十級。你將發現你的恐懼程度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上下起伏,時高時低。記錄哪些想法或活動使你增加或減低恐懼感。了解這些誘因將幫助你控制恐懼。
●逐步克服
試著逐步克服恐懼,比起完全抹煞恐懼的方式要實際、可行。透過脫敏療法的訓練,可逐漸建立自信心,改善失控的狀況。
●多活動
當恐懼感襲來時,身體會分泌過盛的腎上腺素,而當你活動時,會消耗腎上腺素。因此,你感到恐懼時不要坐著不動,而應當起身走動,才能消耗腎上腺素。
若你無法走動,不妨試著收縮及放鬆各部位肌肉。收縮大腿肌肉,然後迅速放鬆。這種一緊一松的肌肉運動也能消耗腎上腺素。
營養及飲食療法
●避免咖啡因
反復地經歷恐懼感的人,可能對咖啡因十分敏感。咖啡因使恐懼感的部分症 狀重現。容易產生恐懼感的人,最好從飲食中淘汰咖啡因。含咖啡因的食物包括 咖啡、茶、可樂及巧克力。
●避免飲酒
雖然酒精能暫時緩解緊張,但它僅僅是掩飾了症狀,下次再發生時你會需要 飲更多的酒,其結果是恐懼的根源未解除還產生酒精依賴。
●補充營養素
① L-酪胺酸
每天1000毫克(白天及睡前各500毫克,空腹使用)。和50毫克維生素B6及500毫克維生素C共用,以利吸收。它能紓解緊張,幫助睡眠。
② 維生塞c含生物類黃酮
每天3000—10000毫克。緊張會消耗腎上腺荷爾蒙(抗緊張)。維生素C是腎上腺功能必需的。
③ 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含維生素A及鋰)
每天25000IU和100毫克。它是處於緊張狀況時所必需的。鉀則是腎上腺功能所需的。也可以每天服用5錠海帶錠,它含有均衡維生素及礦物質。
④ 7-氨基丁酸(GABA)加肌醇
用量依產品指示。它是一種有效的鎮定劑。
●葯草茶
拔地麻茶可以減輕焦慮症,用熱水沖服。
其它療法
●芳香療法
用熏衣草油能減輕焦慮,隨身攜帶一小瓶。緊張時灑在手帕上,吸人。
●預防措施
做規律的深呼吸和放鬆鍛煉,特別是當焦慮開始出現時。
焦慮發作時,規律的鍛煉有助減少腎上腺素來釋放。

❼ 怎麼才能戰勝自己的恐懼症

1、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屬於一種心理治療恐懼症,患者可以每天晚上睡前和早床,對自己我相信自己,我會改變。通過這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可以逐步改變患者心內心以前對自我的否定,學會接納自己,培養患者的信心對治恐懼症很有幫助。
2、系統訓練
想要戰勝恐懼症改變自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治療恐懼症也是一個逐漸推進的過程,患者需要一步一步地來戰勝自己的緊張心理,患者可以先為自己設立一系列的行為目標,先設立一些容易達成的目標,當完成這個小目標會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對於後面的目標也能有信心完成。這樣由易到難地進行社交實踐鍛煉而逐漸培養發展起來的。
3、鏡子技巧
怎樣才能讓自己戰勝恐懼症?患者可以每天抽出一些時間站到鏡子前面,看著鏡中自己並大聲說道:「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與別人交往輕松交往!」利用鏡子是想讓患者從認識自我開始,通過鏡子可以看到自己的狀態,可以選擇的調整心理狀態幫助治恐懼症。
4、保持樂觀心態
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看待事物,就會發現每一種食物都是有屬於自己的美好,患者長時間恐懼使得自己都沒有認真的觀察周圍的事物,一個樂觀的人會感覺周圍和未來是光明的,對未來會有憧憬,會將內次你陰暗沉重的一面消除,所以一個積極健康的而心態也會治療恐懼症。
5、學會原諒
許多心懷恐懼的人可能受到過傷害,也可能曾經傷害別人,經常會有擔心憂慮害怕的心理,長此以往可能出現「迫害妄想症」。其實在任何時候學會原諒是自我的一種解脫,將內心的一些恐慌和憂慮的事情遺忘,用全新的心態去面對事物,這也是一種治恐懼症的小方法。

❽ 如何戰勝自己的恐懼

1.
我們必須肯定自己的能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首先我們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學會肯定自己的價值.可以在工作和生活當中給自己定下一個個的小目標,當我們完成自己定下的目標時,就會產生成就感,這樣可以讓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情,並且會變得越來越自信.
2.
要戰勝自己.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也都有自己的長處,所以既不要無限誇大別人的優點,也不要隨意擴大自己的缺點.要相信自己在別人的眼中也是非常優秀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積極大膽的與他人結交,擴大自己的交友范圍.
3.
正視心中的恐懼. 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或者那樣害怕的事情,我們應該刻意的去克服這些恐懼感,而不是一味的逃避,例如:當你和人交流不敢看對方的眼睛時,可以先注視他們的額頭或者鼻子,然後在慢慢的試著去看對方的眼睛,時間長了就不再害怕了.

❾ 怎樣克服恐懼心理

克服恐懼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恐懼往往因為自己過於清閑,大腦中想像出來的。如果生活很充實,就不會胡思亂想,恐懼也就會逐漸消失;

2、進行針對性心理訓練,比如把引起緊張、恐懼的各種場面在腦海中重溫,或者用筆和紙具體描述,然後尋找各種應對方式,久而久之習慣後,恐懼心理也會淡化。面對這些事情時可以保持冷靜,控制速度,讓自己慢下來;

3、多用肯定言辭,避免說出否定自己的言語,比如我很笨、我很胖等詞語,選用積極美好的語言表達自己,就會逐漸克服恐懼心理;

4、對於環境恐懼,可以進行脫敏訓練或者暴露訓練,使其認知到引起恐懼的地方,對症進行認知行為心理治療,效果比較好

❿ 如何克服恐懼的四個方法

最勇敢的人也有恐懼的時候。令你恐懼的是什麼?是蜘蛛,是恐高?還是失敗,改變,或者其他難以言說的事物?令人懼怕的事情並不可怕,只要你願意去認知它,面對它,進而掌控它,你就可以戰勝它。

方法 1 的 4:
分析你的恐懼對象
以Overcome Fear Step 1為標題的圖片
1
從認知它開始。在這個重視勇敢,崇尚強壯的社會里,人們總是傾向於無視,甚至否認自己內心的恐懼。但是如果沒有直面恐懼的機會,又何來勇敢可言呢?承認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邁出了控制大局的第一步。
說出你的恐懼對象的名字。有時候,我們清晰地知道自己害怕的是什麼,可是有時候我們感到惴惴不安,但卻無法解釋那個縈繞在腦海里的惡魔到底是什麼。讓恐懼的對付浮出水面,給它一個名字。
將它寫下來。寫出你的恐懼對象就是承認你有需要克服的問題。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樣可以追蹤記錄你與恐懼抗爭的進展。下一次如果再次遇到類似的問題,可以引以為戒。只要你敢於承認,勇於面對,下定決心要與其抗爭,恐懼最終會無處遁形。
以Overcome Fear Step 2為標題的圖片
2
定義恐懼的輪廓。把恐懼當成是有始有終有形的對象,這樣你會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容納它的。如果你能夠清楚地看到恐懼的形狀,你就可能更好地認識它,更有效地處理它對你造成的影響。回答下列問題,來更好地了解你的恐懼。
你恐懼的歷史多久了?它是不是起始於一次消極的經歷?它是不是跟童年的成長環境有關?恐懼影響你的生活有多久了?
什麼會激發你的恐懼?是很具體的事情,比如看到蛇?或者路過職業顧問的辦公室讓你回想起高中時代學校的走廊?弄清楚到底是什麼激發了你的恐懼,這樣你就知道恐懼到底延伸到了什麼地步。
你的恐懼是如何影響你的生活的?它是不是讓你卧床不起,不願意去上課因為你覺得自己無法考及格?它是不是讓你不敢回老家看父母因為你害怕乘飛機?弄清楚恐懼到底如何掌控了你的思想和行為。
你恐懼的本源是真的很危險的對象嗎?恐懼也可以是一種健康的情感,因為它可以促使我們遠離危險的事物,從而保護我們的安全。判斷你的恐懼是合理的,還是你的誤解,還是你的恐懼壓抑著你。比如,當你在主題公園遊玩時,不敢穿上輪滑鞋滑旱冰,而你的朋友們都滑得很開心,這時候,你的恐懼都在壓制著你的行為。如果你又年輕又身強力壯,你沒有理由去懼怕滑旱冰這件事。
3
想像你想要的結果。當你理解了自己的恐懼,那麼你再考慮一下你想要改變的是什麼。你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戰勝自己的恐懼。但是這個目標比較抽象,最好是分成具體的小目標,來一步步實現最終的大目標。比如:
如果你恐懼的是承諾,那麼你的第一個具體的目標就是跟一個人交往一個月。
如果你的恐懼是高度,那麼你可以參加一個戶外俱樂部,進行一次登山旅行。
廣告
方法 2 的 4:
掌控你的恐懼
1
嘗試逐步脫敏。時常我們畏懼某個東西,只是因為我們隊這個東西知之甚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對未知的恐懼』。人們會條件反射地對異常的事物產生排斥心理。如果你畏懼某件事,因為你覺得它很神秘,那麼你不妨慢慢地開始去接觸了解這件事物。一旦你對它增進了了解,恐懼感會逐漸消散。
如果你害怕蜘蛛,你先有意識地盯著畫出來的蜘蛛,然後再看真蜘蛛的圖片,然後嘗試清理死蜘蛛。這樣一步一步你的恐懼感會逐漸降低。
如果你恐懼的是比較抽象的事物,比如改變,那麼你開始有意識地稍微改變自己的日常行程。換一條路線去上學或者上班,改乘公交而不是地鐵。你會發現自己是可以承受改變的。自信心會慢慢建立起來,你逐漸能夠應對生活中更大的變動。
2
嘗試直面恐懼。直面恐懼是戰勝恐懼最直接的途徑。尤其當你恐懼的對象是某個人或者某種情形的情況下。直面你恐懼的對象,你會發現其實大部分的恐懼是你自己的頭腦里編造幻想出來的。事實上,你恐懼的對象並不存在。
想像最糟糕的情形。比如你目前正在考慮申請簽證,而你十分擔心自己無法拿到簽證,那麼你想像一下,即使拿不到簽證又能怎麼樣呢?你可以換個時間再次申請!
做好迎接失敗的准備。沒有什麼能夠保證我們事事順利,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一顆永不放棄的心。對抗恐懼這件事也是一樣,要有一個誓不罷休的心態。
3
不要讓動力消退。對抗恐懼需要一定的動力。當你遇到挫折,你可能會想放棄。這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初衷,下定決心就要堅持下去。當你覺得灰心喪氣時,要記住這幾點:
不要將恐懼和命運混為一談。如果你害怕失敗,你可能會暗暗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命運,我命中註定不該開創自己的事業,我命中註定不該留在這個城市,我命中註定無法到達某個城市。然後,真相是,你的明天還有待你來開創。你該走什麼路,是可以由你自己來開拓的。不要把自己的恐懼歸結於命運的不可違抗。
不要讓其他人的言語左右你的思想。有些人不相信你的能力,他們就會助長你的恐懼。別人怎麼想,只是他們的偏見。你要相信那些相信你,支持你的人,來戰勝恐懼,開發自己的最大潛力。
廣告
方法 3 的 4:
改變你的恐懼的看法
1
將恐懼的對象轉換為讓你魅惑的對象。讓我們恐懼的事物常常也能激發我們愉悅感甚至激情。人們之所以享受極限運動,恐怖電影,在大海里游泳,也是這個道理。試著用積極樂觀的眼光看待你的恐懼,承認它能夠顫動心弦的魄力。當你把恐懼看成是力量的源泉,你也就能夠擁抱恐懼,把恐懼當作生活理所應當的一部分。
盡可能地多去了解你恐懼的本源。它為何能夠有如此威力震懾到你?你能夠學到一些什麼?
帶著全新的觀念來直面你的恐懼。感覺是否有所不同?
有些人因恐懼而變得更加強壯。 Susan Cain,著名暢銷書《安靜:喧囂世界裡內向者的力量》的作者蘇珊凱恩,曾經畏懼做公眾演講,然而現在的她卻以全世界各地做演講而生。
2
把恐懼看作是機遇。恐懼是可以被用來識別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它是指引我們方向的路標。一旦恐懼帶來的起初的那一波不適感消散,我們應該借機深入研究,看看能從恐懼的對象上面學到些什麼。
當你恐懼一些不熟悉的事物時,就把它當成你應該去認識這件事物的機會。
如果即將到來的截止日期或者某個事件讓你感到恐懼,那麼就不妨制定計劃,做好萬全的准備來迎接這件事,這個日子。不管是交論文,還是做演講,還是婚禮。
如果你怕水,那麼幻想一下如果你不怕水,事情會怎麼樣。如果你不怕水,你就可以盡情地像魚兒一樣游來游去;就可以在風和日麗的一天,和愛人乘著一葉扁舟在平靜的湖中央幽會。讓這些美好的幻想成為你戰勝恐懼的動力。
廣告
方法 4 的 4:
給恐懼留一席之地
1
容忍自己有恐懼感。完全將恐懼感從生活中消除是不現實的。恐懼,跟喜悅和悲傷一樣,是一種正常合理的情緒。恐懼可以塑造人的個性,督促人們如何變得勇敢。
如果你恐懼的事物有很多,也不要太過勉強自己。恐懼是對那些不在我們掌控之中的事物的一種自然的反應。你有恐懼感,只因為你是一個沒有超自然能力的凡人。
不要過度逼迫自己。如果你極度畏懼毒蛇,那麼你沒必要非強迫自己去直面毒蛇,只要不去跟毒蛇接觸就可以了。我們應該去克服的恐懼是那些對現實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而不是那些跟生活沒多大關系的。
2
為自己的勝利而慶賀。只要自己在戰勝恐懼這件事情上取得些許進步,那都是值得慶賀的事情。當你嘗到勝利的甜頭,你一定更有勇氣和信心戰勝更多的恐懼感。

熱點內容
陶器的歷史 發布:2025-05-09 04:25:53 瀏覽:286
中三基本步教學 發布:2025-05-09 04:18:41 瀏覽:170
高考物理考前輔導 發布:2025-05-09 03:53:36 瀏覽:610
愛唱歌的小杜鵑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09 03:38:02 瀏覽:684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理書 發布:2025-05-09 01:33:48 瀏覽:68
孫子的英語 發布:2025-05-09 01:05:20 瀏覽:26
愛久教育 發布:2025-05-09 01:00:30 瀏覽:446
舞曲動作教學 發布:2025-05-09 00:57:43 瀏覽:572
生日英語怎麼寫的 發布:2025-05-09 00:57:40 瀏覽:741
化學中酸 發布:2025-05-09 00:54:40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