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東西別人用口你用手
A. 你的什麼東西別人用它時用口,你用它時用手
名字。
解釋:由於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專自己的姓名,別人會稱呼你屬的名字,因此別人用它時就用口 ,而你自己一般是寫自己的名字,所以你用它時就用手。
姓名是中華名文化的脈承之一,它是人們以血脈傳承為根基的社會人文標識。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
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姓名就是名主的長輩為名主傳承的思想,也是別人對自己的邏輯思想的記憶。
(1)什麼東西別人用口你用手擴展閱讀:
據說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其實在我國民間,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不過是命名的權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
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發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結發加筓」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這時也要取字。可見,古代的時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B. 腦筋急轉彎 你的什麼東西別人用口 你用手
應該是電話,你的電話,不管是打進來還是你打出去,都得有摘聽筒的動作,這是必須用手的,而別人接電話只要用嘴跟你說就行了,雖然他也要拿聽筒,但他拿的不是你的電話,所以他並沒有用你的東西。
C. 腦筋急轉彎:你的什麼東西別人借用時用口,你用時用手的答案
名字,別人只能叫你,用嘴巴,你卻要用手筆寫,比如考試,筆試,作業
D. 你的什麼東西別人用它時就用口,你用它時用手。腦筋急轉彎!!
我突然靈光乍現,我們是不是進入了一個誤區:即「用口」和「用手」指的是「別人的口」和「自己的手」,但有沒有可能指的是「這個東西的口」和「這個東西的手」呢?而且很多腦筋急轉彎的書的配圖都會有暗示,照片里的手指頭是否在擋著一個具有提示性質的東西?
---------------分割線------------------
首先可以肯定,「名字」是錯誤答案,上面幾個說名字的,如果你們的嘴巴說不出自己的名字來,應該去看心理醫生。更何況自我介紹等場合,自己也要說自己的名字。
這個問題看上去像是從一本書里找出來的,所以那些想到更污的東西的答案也可以省省了,我國的正規出版物還不允許有那些東西出現。
我本以為網上會有現成的答案,但是搜了一下發現居然沒有!倒是搜到了這個網頁:小溪流-笑一笑十年少 答一答。這個網頁是谷歌能搜出來的唯一含有該問題的網頁,並且也是最早的資料(2004年),可惜它也沒有提供答案,說答案在下一期,但是下一期在該網站上也沒有任何匹配,推斷該文章可能是從其他更古老的網站或者資料中復制粘貼過來的。
該文章說本期是2153期,那麼下一期應該是2154期,問題是,這是什麼東西的第2154期?雜志?報刊?
此網站符合21世紀初的大多數網站的特點,即網站作者對互聯網特性缺乏了解,只是將更舊的文字資料照搬到網上,並且敷衍了事,比如「拉不開門」的那個腦筋急轉彎的答案居然還是「應該拉開」,顯然是和另一個推門的版本給混淆了。而且它也沒有把那個傳說中的第「2154期」的答案貼上來,反倒是有幾篇文章帶著不知道是哪一期答案。
按照中文互聯網界的「無腦照搬」原則,我想找到該問題在其他網頁的例子,說不定可以找到那個連續的2154期並找到答案,但一無所獲,與此同時,該頁面上的其他幾個問題里,只有「干什麼事的人越懶越好」這個問題能搜到明確的答案(「老鼠咬什麼東西咬的最多」能搜到帶答案的網頁:老鼠咬什麼東西咬的最多???老記者,但答案不止一個且有明顯弱智的答案存在,顯然是屬於網友回帖性質——「咬老鼠牙咬的最多」或者「咬吃的咬得最多」,因此存疑),由此可見,這一批腦筋急轉彎被後來人引用的次數非常之少,以至於在網上沒有資料。
我個人推斷,該網站的內容,可能來自於另一個更古老的數據源,網站作者只是從該數據源上挑選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搬到自己的網站上,而那個更古老的數據源由於年代太久,已經從網上完全消失,無法搜索到了。
我轉而嘗試從書本身來尋找答案,既然是正規出版物,假如沒有PS的話,這個問題是印在書上的,那麼肯定這本書里就有答案。
但這條路也走不通,該書看上去像是32開,且印刷質量不是很好,似乎是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段時間的小作坊產物或地攤書,這些信息量都不夠找到線索。唯一有價值的是「轉轉彎」三個字,以及最下邊的頁碼5。這可以說明該問題是書中的第3個問題,該書的名字可能並不是《腦筋急轉彎》,而是類似《腦筋轉彎彎》之類的變體。
有的答案說「手機」這個答案最符合條件,既然2004年的網頁就已經有此記錄,那麼此問題至少在2004年之前就已經存在,所以不大可能是近些年才開始普及的東西(別跟我犟嘴說2004年已經有手機了,這個問題可能遠比2004年古老)。所以我覺得正確的答案應該是電話。
你的電話,不管是打進來還是你打出去,都得有摘聽筒的動作,這是必須用手的(你要是能用腳接電話請受我一拜),而別人接電話只要用嘴跟你說就行了,雖然他也要拿聽筒,但他拿的不是你的電話,所以他並沒有用你的東西。
---------------分割線------------------
該圖似乎是最近一兩天才重新出現在互聯網上,最早出現在什麼地方尚不明確,能搜到的引用除了知乎上的問題和一個虎撲帖子(遇到條腦經急轉彎。感覺智商不夠用了)之外,就是圖中右下角那個微博賬號(2016年8月3日 12:58),而微博賬號也是在尋求答案,由此可見它也不是圖片的原始出處。
我們是否可以推斷,該圖第一次在HTML中出現,就是此人的微博(。群里看到的 所以這個的答案到底是啥 來自桐生陽南)呢?
不。該微博賬號聲稱是在群里看見的此圖,因此我個人推斷,此圖可能最早發跡於QQ、微信或者朋友圈等群中,並且擁有該書的人還沒有放出答案,發這張圖的人肯定有這本書,至少認識有這本書,且能夠給他拍照片的人。如果能找到該人,或許可以找到正確答案。
截止現在(2016年8月3日 16:43),我所在的QQ群里也有人開始發此圖,且不帶微博水印,但是在圖片底部居中有另一個水印:BB_Tencent Weibo。
此人(judahbb)明顯是個二次元宅,騰訊微博幾乎都是二次元圖片,要麼就是一些日系美女圖片夾雜少量污圖和游戲截圖,且在B站有直播間。我順利地在他的空間里找到了此圖:BB:#推推呱呱#,時間戳是14:10,比微博上的時間要晚,但是他的圖片卻沒有水印,也不像是截掉了水印。
至此有兩種可能:
BB_Tencent Weibo就是該圖的最初來源,他由於思想骯臟齷齪(喂),在看書時想到了一些很污的答案,於是想搞個大新聞,遂將該圖發到網上來以饗讀者。說不定他自己就知道答案,只是故意賣關子裝O玩。
他和我們一樣,只是從其他地方看到了此圖並且轉發求答案。
該照片的畫質很糟,疑似遭到二壓,拍攝時抖動導致畫面重影,且EXIF信息全為空,應該是使用成像質量不佳的手機拍攝的,但書的右上角有做標記的摺痕,莫非是有意為之?
線索似乎在這里斷掉了,我無法獲知judahbb的QQ是多少,所以也無法添加好友,找到了相關的微博和博客,但似乎也提供不了什麼線索……無限困惑中……
E. 有個腦筋急轉彎:你的什麼東西別人用它時用口,而你用它時用手 懇
是自己的名字。
別人用它時用口,因為別人在叫自己時,需要用嘴巴喊出你的名字,所以在別人用你的名字時需要用嘴巴,而嘴巴也被稱為口。
自己用它時用手,需要用自己的名字時,一般是在填寫一些個人資料或者要用到簽名的時候,而這時就需要用手寫下自己的名字。
(5)什麼東西別人用口你用手擴展閱讀
其他腦筋急轉彎:
1、哪種水果視力最差?答案:芒果。
2、一架空調器從樓掉下來會變成啥器?答案:凶器。
3、小剛唱歌很爛,為什麼觀眾卻掌聲不斷?答案:小剛是只蚊子。
4、人能登上珠穆朗瑪峰,有一個地方卻永遠登不上。那是什麼地方?答案:自己的頭頂。
5、傳說在古代的地球有十個太陽,但是現在為什麼只剩一個?答案:九個太陽被齊秦拿去寫歌了。
6、六歲的小明總是喜歡把家裡的鬧鍾整壞,媽媽為什麼總是讓不會修理鍾表的爸爸代為修理?答案:媽媽讓爸爸修理小明。
7、船邊掛著軟梯,離海面2米,海水每小時上漲半米,幾個小時海水能淹沒軟梯?答案:水漲船高,永遠都淹不到。
F. 你的什麼東西別人用它時就用口 你用它時就用手 腦筋急轉彎
名字。
解釋:由於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姓名,別人會稱呼你的名字,因此別人用它時就用口,而你自己一般是寫自己的名字,所以你用它時就用手。
姓名是中華名文化的脈承之一,它是人們以血脈傳承為根基的社會人文標識。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
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姓名就是名主的長輩為名主傳承的思想,也是別人對自己的邏輯思想的記憶。
(6)什麼東西別人用口你用手擴展閱讀
名字意義:
中國古來對人的取名非常重視。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影響下,人們把為後代取名看得非常神聖,甚至神秘。從周朝起,命名已納入禮法,形成了制度。
因此有些時候因名字的原因,對人會產生很大影響。有些名字因為皇帝或高官喜歡,而得到了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優厚待遇;而一些人的名字因為被認為不吉利,而遭到了不公平待遇。
據統計,中國大陸名為「國慶」的約有40萬,而名字叫「建國」的則超過96萬。其中,有1894人姓「國」名「慶」,321人姓「建」名「國」。
G. 腦筋急轉彎。你的什麼東西別人用他時就用口,你用他時卻用手
錢 別人借錢用口,自己花錢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