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6-17 07:30:52

『壹』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烏托邦」的意思是沒有存在的地方,也就是空想主義,代表著不存在,不切實際的東西。

『貳』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Utopia)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

烏托邦是一個理想的群體和社會的構想,名字由托馬斯·摩爾的《烏托邦》一書中所寫的完全理想的共和國「烏托邦」而來。意指理想完美的境界,特別是用於表示法律、政府及社會情況。

托馬斯·摩爾在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這個詞用來描述一種被稱為「意向社群」的理想社會和文學虛構的社會。這個概念也引申出了其他的概念,最突出的概念就是反烏托邦。

(2)烏托邦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形態

摩爾的《烏托邦》一書與柏拉圖的理想國有很大聯系。這是一個理想、完美的共和國(社會平等主義者和和平主義者的觀點),雖然他的子民們也要為此而工作而奮斗。但是社會上的一切丑惡現象,如貧窮和苦難,都遠離這個世外桃源。這里只有幾條法律規定,沒有律師。並且沒有城民願意發動戰爭。

但是他們從周邊的好戰國家雇來雇傭兵(他們讓這些雇傭兵面對威脅,是因為他們希望所有好戰的人都在戰爭中滅亡,最終只留下愛好和平的人)。這樣的社會也以包容的心態迎接各種宗教流派。一些讀者認為摩爾想以此來作為國家建設的藍本,而其他一些人認為摩爾其實沒有這樣的打算。

一些人立場堅定地認為,摩爾的《烏托邦》的作用其實是用一個理想的社會來諷刺摩爾身處時代的英格蘭社會。這種看法也順理成章的解釋了這本書和這個國家名字的意義。

烏托邦在希臘語中的讀音在「沒有的地方」和「好地方」間含糊不清:烏托邦是由音節ou-(意為「不」)和topos(意為「地方」)而組成的復合詞,但是他又與由同音前綴eu-(意為「好」)組成的詞同音。這樣其實也是在暗示:「沒有地方」是真正「完美的地方」。

烏托邦概念的另一個版本來自於猶希邁羅斯公元前3世紀所著的《聖神的歷史》(Sacred History)中記載的Panchaea島。

『叄』 什麼是烏托邦

完美理想國,烏托邦(Utopia)本意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英國人)在他的名著《烏托邦》中虛構了一個航海家航行到一個奇鄉異國「烏托邦」的旅行見聞。在那裡,財產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實行著按需分配的原則,大家穿統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廳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產生。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它。烏托邦是人類對美好社會的憧憬。
烏托邦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西方一位學者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烏托邦式的愛情也是美好至極的。
烏托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一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干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一般而言,烏托邦的作者並不認為這樣的國家可能實現,至少是不可能以其被完美描繪的形態付諸實現。但是他們並非在做一項僅僅是想像或空幻的搬弄,就如烏托邦主義這個詞彙的通俗用法所指的一般。如同柏拉圖《理想國》(Republic)(它是最早的真正烏托邦)中所顯示的,通常某目的是:藉由擴大描繪某一概念(正義或自由),以基於這種概念而建構之理想社群的形式,來展現該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質。在某些其他的場合,例如莫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Utopia,1516),其目標則主要是批判和諷刺:將烏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當時社會的罪惡作巧妙的對比,而藉之譴責後者。只有極少數的烏托邦作者––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顧》(Looking Backward,1888)即是佳例––企圖根據其烏托邦中所認真規劃的藍圖來改造社會。就其本質而言,烏托邦的功能乃是啟發性的。
直到十七世紀之前,烏托邦一般均被置於地理上遙遠的國度;十六與十七世紀歐洲航海探險的發現,使人們大為熟悉這個世界,因而使此一有用的設計銷聲匿跡。自彼時起,烏托邦所處的空間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紀開始有月球之旅)、或海底(像經常發現的傳說中沈沒於大西洋的大陸文明)、或者地殼底下的深處。

『肆』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啊

烏托邦(Utopia)本意為「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英國人)在他的名著《烏托邦》(全名是《關於最完全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中虛構了一個航海家——拉斐爾·希斯拉德航行到一個奇鄉異國「烏托邦」的旅行見聞。在那裡,財產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實行著按需分配的原則,大家穿統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廳就餐,官吏是公共選舉產生。他認為,私有制是萬惡之源,必須消滅它。

中文名:烏托邦
外文名:Utopia
首都:亞馬烏羅提城
經濟制度:共產主義制
官方語言:烏托邦語
人口數量:大約3240000人
GDP總值:無限大
人均GDP:無限大
政治制度:議會制
人類發展指數:1.000(最高)
基尼指數:0(收入絕對平均)
最高首腦名稱:總督
地方官員名稱:攝護格朗特、特朗尼菩爾
法律體系:烏托邦法系
建國國父:國王烏托普
國慶日:公元前205年
貨幣:無,按需分配

『伍』 烏托邦代表什麼意思

烏托邦是人類思想意識中最美好的社會,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會主義」。

法國的哲學家路易博朗提出的空想社會主義社會:美好、人人平等、沒有壓迫、就像世外桃源,烏托邦式的愛情也是美好至極的。烏托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一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干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

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

在經濟思想史上,空想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作為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對立物出現的,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最初的批判家。

18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經濟學說也是和同時代的資產階級經濟理論相對立的,例如馬布利就是重農學派的反對者。

19世紀初,「在政治經濟學上的李嘉圖時期,同時也出現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反對派──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

19世紀30和40年代的空想共產主義則是同時代的庸俗政治經濟學的對立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烏托邦

『陸』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01
空想的國家
烏托邦(Utopia)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

烏托邦主義是社會理論的一種,它試圖藉由將若干可欲的價值和實踐呈現於一理想的國家或社會,而促成這些價值和實踐。藉由擴大描繪某一概念(正義或自由),以基於這種概念而建構之理想社群的形式,來展現該概念的若干根本性質。在某些其他的場合例如莫爾(Sir Thomas More)的《烏托邦》(Utopia,1516),其目標則主要是批判和諷刺:將烏托邦中的善良人民和作者當時社會的罪惡作巧妙的對比,而藉之譴責後者。只有極少數的烏托邦作者––貝拉密(Edward Bellamy)的《回顧》(Looking Backward)即是佳例––企圖根據其烏托邦中所認真規劃的藍圖來改造社會。就其本質而言,烏托邦的功能乃是啟發性的。

『柒』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是托馬斯·摩爾寫的一部拉丁語的書的名字,全名為《關於最完全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書》。它出版於約1516年。烏托邦的原詞來自兩個希臘語的詞根:ou是沒有的意思,另一個說法是eu是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沒有的地方」或「好地方」的意思,是一種理想國,並非一個真實的國家,而是一個虛構的國度,有著至美的一齊,沒有糾紛。

《理想國》涉及柏拉圖思想體系的各個方面,包括哲學、倫理、教育、文藝、政治等內容,主要是探討理想國家的問題。

今天烏托邦往往有一個更加廣泛的意義。它一般用來描寫任何想像的、理想的社會。有時它也被用來描寫今天社會試圖將某些理論變成實現的嘗試。往往烏托邦也被用來表示某些好的,但是無法實現的(或幾乎無法實現的)建議。

摩爾本人的烏托邦是一個完全理性的共和國,在這個國家裡所有的財產都是共有的,在戰爭時期它僱傭臨近好戰國家的雇傭兵,而不使用自己的公民。摩爾本人是一個信仰很深的人。他曾經想過做牧師,他的小說可能受到耶穌會的影響。

廣義的烏托邦可以是理想的或實際的,但一般來說這個詞更強調樂觀的、理想的和不可能的完美事物。

說起烏托邦,一種解釋就是盡善盡美的理想世界,或完美的最終解決。理想與烏托邦有一根本不同點,這就是理想未必是無法實現的,而烏托邦則肯定無法實現。烏托邦永遠只能存在於人類的意識和文字中。烏托邦必然要有完美的性質,理想卻不必。現代化是許多不發達國家和民族的理想,但它並不等於人間天堂。追求這一理想的人也不一定將它視為問題的最終解決。理想不一定是現實的批判與否定,烏托邦卻總是作為現實的對立面出現。由此可見,理想與烏托邦之間有重要的區別。但它們有一共同的本原,這就是人類希望與夢想的本能。理想是它的一般表現,而烏托邦是它的最高形式。誇父追日,西西弗斯永遠推石上山,則是它永恆的象徵:追求完美,而不是達到完美。

『捌』 烏托邦是啥意思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烏托邦》一書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莫爾的不朽巨著,書的全名原為《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利益又有趣的金書》。 這部書是1515-1516年他出使歐洲時期,用拉丁文寫成的。烏托邦的原詞來自兩個希臘語的詞根,「ou」是「沒有」的意思(一說是「 好」的意思),「topos」是「地方」的意思,合在一起是「烏有之鄉」。 書中描繪了一個他所憧憬的美好社會,那裡一切生產資料歸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勞分配,人人從事生產勞動,而且有充足的時間從事科學研究和娛樂,那裡沒有酒店、妓院,也沒有墮落和罪惡。烏托邦用於比喻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圖為摩爾《烏托邦》一書中的烏托邦地圖)。 在《烏托邦》中,莫爾首次用「羊吃人」來揭露罪惡的「圈地運動」 (這一提法被馬克思多次引用),並提出了公有制,討論了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婚姻自由、安樂死、尊重女權、宗教多元等與現代人生活休戚相關的問題。他創造了「烏托邦」一詞,開創了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其思想也成為現代社會主義思潮的來源之一。

『玖』 「烏托邦」是什麼含義

參考答案:
烏托邦(Utopia)本意是「沒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延伸為還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譯也可以理解為「烏」是沒有,「托」是寄託,「邦」是國家,「烏托邦」三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即為「空想的國家」。原提出者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

『拾』 烏托邦是什麼意思

烏托邦的中文解釋
以下結果由漢典提供詞典解釋
基本解釋
[Utopia]
本是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Thomas
More)所著書名的簡稱。作者在書里描寫了他所想像的沒有階級的幸福社會,並把這種社會叫做「烏托邦」,意即沒有的地方。後來就用烏托邦指不能實現的理想
詳細解釋
理想中最美好的國家。本為
英國
空想社會主義者
莫爾
(ThomasMore)所著書名。書里描寫了他所想像的沒有階級的幸福社會。後泛指不能實現的空想境界。
胡適
《井田辨·答廖仲愷胡漢民先生的信》:「《周禮》一書,我起初只承認他是
戰國
末年的一部大烏托邦。」
鄒韜奮
《苦悶與認識》:「倘若希望有個現成的理想的環境,那是只有到烏托邦去。」
回答完畢,希望對你的提問有幫助,如果滿意請採納o(∩_∩)o...哈哈

熱點內容
怎麼查qq 發布:2025-04-30 22:36:31 瀏覽:575
如何訪問外網 發布:2025-04-30 21:13:09 瀏覽:679
什麼犬什麼什麼 發布:2025-04-30 21:08:56 瀏覽:437
北師珠教學管理系統 發布:2025-04-30 19:19:56 瀏覽:919
教師暑期感悟 發布:2025-04-30 18:35:46 瀏覽:507
數學書2年級 發布:2025-04-30 16:22:56 瀏覽:664
老師磁力下載 發布:2025-04-30 15:38:26 瀏覽:478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4-30 15:34:06 瀏覽:125
顏色英語單詞 發布:2025-04-30 15:25:42 瀏覽:350
語文象徵 發布:2025-04-30 13:58:28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