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抗病毒的葯物有哪些葯

抗病毒的葯物有哪些葯

發布時間: 2020-11-19 10:08:33

㈠ 抗病毒的葯有些什麼

包括病毒靈、金剛烷胺、利巴韋林、雙密達莫、西咪替丁、干擾素、聚肌胞、蜂膠等 1、病毒靈
(1)退熱作用。配合VBI、撲爾敏、VC使用,控制症狀:退熱。
(2)痘病不建議使用該產品,如配合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體溫能降到正常體溫以下。 2、金剛烷胺
(1)抗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腫瘤病毒(馬立克、傳貧)有預防治療效果,對傳支、傳喉、法氏囊沒有作用。
(2)強效劑:是一些抗生素的強效劑
(3)配合撲熱息痛,退燒效果更好,特別是病毒性繼發。 (4)提高免疫力:速度效果都比左旋咪唑好。 3、利巴韋林
(1)抗病毒:甲型、乙型流感病毒、輪狀病毒、核胞病毒、腺病毒、皰疹病毒 (2)主治:肺部感染、腹瀉、角膜炎
(3)用法:噴霧給葯效果是飲水給葯的10—50倍。飲水給葯沒有抗病毒作用,只有退熱作用。只有噴霧和靜脈注射給葯才有抗病毒作用。靜註:症狀出現48小時以內有效,超過48小時靜注沒有抗病毒作用,即:48-96小時之間沒有抗病毒作用,96小時後又起作用。即該產品初級和後期有作用,中期沒有抗病毒作用。

㈡ 抗真菌、抗病毒葯有哪些

兩性黴素B

兩性黴素B是由鏈絲菌的培養液中提煉製得,臨床用於治療隱球菌病、球孢子蟲病和白色念珠菌病等,不良反應較大。

【葯理和毒理】本品作用機理為該葯與真菌細胞膜上的固醇結合,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胞漿內成分溢出,從而阻抑其生長至死亡。靜脈滴注該葯後,經腎臟排泄緩慢,易造成積蓄性中毒,並由於本葯使腎臟血管收縮和直接損害腎小球及腎小管,80%以上病人可發生腎功能減退及尿檢異常。用葯過程中,可發生血鎂、血鈣、血鉀降低現象。本品還可引起中毒性肝炎,抑制骨髓產生紅細胞功能,並可致耳毒性和視物模糊。靜脈給葯直接刺激靜脈壁可致血栓性靜脈炎。

【診斷要點】

1.病史有應用兩性黴素B史。

2.臨床表現可出現寒戰、高熱(體溫可達40℃以上)、厭食、惡心、嘔吐、黃疸、肌肉和關節疼痛等;頻繁嘔吐可致上消化道出血。靜滴過久或濃度過大可發生血栓性靜脈炎。注射本葯腎臟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可出現氮質血症、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甚至無尿。其他症狀有貧血、大汗、呼吸困難、眩暈、肌肉痙攣和昏迷、視物模糊、耳鳴等。鞘內注射可致蛛網膜炎,出現背部及下肢疼痛、軟癱、大小便失禁、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等。

3.實驗室檢查尿常規檢查可見蛋白尿、管型尿、血尿;重症可出現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尿鉀排出增多。低鉀血症和低鎂血症,肝功損害時轉氨酶升高。周圍血紅細胞減少。

【急救治療及預防】

(1)及時停葯並靜脈輸液以促進排泄。

(2)糾正電解質紊亂,適時補充鉀和鎂等,預防心律失常。

(3)肝、腎功能損害者,應用護肝葯物,必要時可用透析療法。

(4)有消化道出血,應用止血葯物、輸血等。

(5)控制體溫等對症處理。

(6)預防嚴重掌握適應證、劑量。靜滴時,應稀釋後用葯。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尿素氮和肌酐。制黴菌素制黴菌素對多種酵母菌及類酵母菌有抑菌和殺菌作用,臨床常用於口腔粘膜、胃腸道和陰道粘膜的念珠菌感染。

【葯理和毒理】

本品的作用機理是由於該葯結合真菌細胞膜的甾醇,以致改變細胞膜的滲透性。口服大劑量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本品口服很少吸收,常以原形物由糞便中排出。

【診斷要點】

1.病史有口服大劑量本葯史。

2.臨床表現口服大劑量後發生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及腹瀉。部分病人發生過敏反應出現固定性葯疹等。

【急救治療及預防】

(1)立即停葯,並予對症治療。

(2)發生過敏反應者應用抗組胺葯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3)預防掌握適應證,勿大劑量口服。

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又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其抗病毒譜較廣,臨床用於流感、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肺炎、單純皰疹等的治療。

【葯理和毒理】

本品作用機制可能是抑制磷酸肌甙脫氫酶,使鳥嘌呤核苷單磷酸鹽不能合成,從而干擾病毒核糖核酸的合成。應用大劑量可影響造血功能,部分病人可致過敏反應。

【診斷要點】

1.病史有大劑量、長時間應用本葯史。

2.臨床表現部分病人口服後出現腹瀉。大劑量、長時間(1周以上)應用可發生貧血、白細胞減少及肝功能異常,表現為血清膽紅素和轉氨酶升高。少數病人可有口渴、多飲。部分過敏者應用後可致過敏性休克。

【急救治療及預防】

(1)停葯後一般輕症不良反應即可消失。

(2)發生過敏性休克者,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腎上腺素、多巴胺、間羥胺等抗休克治療。

(3)預防掌握本葯適應證、劑量及應用時間。早孕婦女禁用。

金剛烷胺

本品是人工合成的抗病毒葯,臨床上用於防治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亦用於治療帕金森綜合征(震顫麻痹)。過量主要引起精神神經系統毒性反應。詳見本章第四節抗震顫麻痹葯。

阿昔洛韋

阿昔洛韋又名無環鳥苷,是目前最強的抗病毒葯,對單純皰疹病毒最有效,對水痘、帶狀皰疹病毒、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也有效。

【葯理和毒理】

本品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及終止病毒的DNA延伸,從而干擾病毒的合成。對非復制期病毒及多數RNA病毒無效。過量應用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也可致肝、腎功能損害。靜脈用葯半衰期2.5小時,主要從腎臟排出體外。

【診斷要點】

1.病史有明確的用葯史。

2.臨床表現可有上腹部不適、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及頭痛、頭暈、關節酸痛、白細胞減少。部分病人可出現蛋白尿及血清尿素氮、膽紅素、轉氨酶升高。少數病人出現嗜睡、譫妄、震顫及癲口樣發作等。

【急救治療及預防】

(1)停止用葯,症狀可逐漸好轉。

(2)口服大量者,盡早催吐、洗胃清除葯物。

(3)大量靜脈輸液,促進葯物排除。

(4)肝、腎功能損害者,加用護肝葯物;腎功能損害嚴重者,按急性腎功不全處理。

(5)其他對症處理。

(6)預防掌握本葯適應證及劑量。嚴重肝、腎功能損害者禁用。

㈢ 抗病毒葯的常見葯物

【葯 名】干擾素 Interferons 【作用機理】該品是脊椎動物細胞在病毒感染受其他刺激後,體內產生的一類抗病毒的糖蛋白物質。用於病毒性感染,如病毒性角膜炎、肝炎、流感等,以及惡性腫瘤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
【注意事項】尚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作用機理為提高寄主免疫功能以發揮抗病毒作用。在細胞培養中能抑制多種DNA和RNA病毒的復制。經雙盲試驗,口服該品可減少各種病毒感染的發病時間和嚴重性,對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及腫瘤患者有利於恢復,該品治療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9例,1日4次,用28天,對乏力、食慾改善、肝臟消腫等方面明顯優於對照組。總膽紅素、轉氨酶值、HbsAg滴度下降,未見不良反應。此葯尚未得到國際公認。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還有干擾素、白細胞介素等生物制劑以及多種植物葯、中草葯。

㈣ 常用的抗病毒葯物有哪些

1、干擾素

該品是脊椎動物細胞在病毒感染受其他刺激後,體內產生的一類抗病毒的糖蛋白物質。用於病毒性感染,如病毒性角膜炎、肝炎、流感等,以及惡性腫瘤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

2、碘苷

作用機理是碘苷與胸腺嘧啶核苷競爭磷酸化酶和聚合酶,抑制病毒合成DNA或形成無感染性的DNA,終止病毒繁殖。由於其全身用葯毒性大,有致畸、致突變等危害,只可外用0.1%滴眼劑、0.5%眼膏治療單純皰疹病毒角膜炎。

3、三氟胸苷

三氟胸苷(TFT) 為碘苷類似物,其抗病毒作用與碘苷相似,水溶性略優。

4、阿糖腺苷

該品是廣譜抗DNA病毒葯物,對皰疹病毒Ⅰ型、Ⅱ型,帶狀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都有抑製作用,外用眼膏可治療皰疹性角膜炎,靜滴治療致死性皰疹腦炎,因水溶性不高,需與葡萄糖注射液同時靜脈點滴。也可用於免疫缺陷患者的帶狀皰疹。

5、三氮唑核苷

臨床應用0.5%滴眼劑治療病毒性角膜炎。1%溶液滴鼻或氣霧吸入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靜滴治療小兒腺病毒肺炎、出血熱。口服用於治療甲型肝炎,可降轉氨酶和血清膽紅素。不良反應:長期大劑量應用可致貧血,游離膽紅素升高,網織細胞升高,停葯後可恢復。口服有報道引起肝功能變化。

㈤ 中葯中抗病毒的葯物有哪些

抗各種病毒中葯: 抑制流感病毒的有74種,如麻黃、桂枝、葛根、柴胡、藿香、貫眾、川芎、黃精、魚腥草、蚤休、甘草、虎杖等; 抑制皰疹病毒的有33種,如黃芪、夏枯草、大黃、石葦、天花粉、懷牛膝、蒼耳子、西洋參等; 抑制柯薩奇病毒的有20種,如山豆根、敗醬草、烏葯、仙靈脾、苦參等; 抑制肝炎病毒的有14種,如紫草、姜黃、桑寄生、黃柏等; 抑制乙腦病毒的有11種,如牛黃、刺五加、大青葉等; 抑制艾滋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有8種,如黃芪、苦瓜、天花粉、檳榔、甘草等; 此外,杏仁、銀杏葉抑制EB病毒,大蒜抑制巨細胞病毒,蒼術抑制腮腺炎病毒,黃連抑制沙眼病毒,白芍、絲瓜藤抑制口腔炎病毒。有趣的是桑枝可抑制馬鈴薯病毒,紅毛七可抑制煙草病毒,斑蝥可治雞瘟病。 經研究證實,能抑制3種病毒的有黃芩、黃連、銀花、連翹、魚腥草、紫草、貫眾、艾葉、敗醬草、黃芪、甘草、仙靈脾、金櫻子、蜂膠、烏葯、青木香、虎杖、海藻、絲瓜藤、石榴皮等,以及較少用的白屈菜、雞血七、空心莧、棉子、紅葯子、珠子草等。 臨床治療病毒性感染使用中成葯已極為普遍。如午時茶、川芎茶調散治療風寒感冒,藿香正氣片(丸、軟膠囊)、正氣片治療感冒及腸道病毒引起的腹瀉,防風通聖丸治療感冒及單純皰疹,板藍根沖劑(顆粒劑)治療風熱型感冒、腮腺炎、肝炎、麻疹等病毒感染,抗病毒口服液治療風熱型感冒、腮腺炎及各種病毒感染,純陽正氣丸可治療暑天感冒,小柴胡沖劑、柴胡口服液(注射液)、正柴胡飲沖劑等可治療流行性感冒,魚腥草注射液治療流行性感冒、單純皰疹、病毒性心肌炎等,復方大青葉合劑治療流行性感冒、乙腦,復方黃芩片、黃芩苷片治療流行性感冒、肝炎,黃連上清丸(片)治療口腔炎等。 病毒和細菌合並感染臨床上較為多見,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上述132種抗病毒單味葯中,兼有抗細菌作用的有92種,約佔70%。可選用感冒退熱沖劑、羚羊感冒片、銀黃含片、銀黃注射液、銀翹解毒丸、雙黃連口服液等。 日常預防病毒感染,可選用玉屏風丸(沖劑)、生脈飲(注射液)、補中益氣丸(合劑)、刺五加片(糖漿)等,有增加人體免疫功能的效應。 此外,平時注意選用進食一些葯食兼用的食物,也可有效地預防病毒感染。如越橘、佛手、香櫞、菊花、大葉桉(桉葉糖)等可抑制流感病毒,雲芝等可抑制流感、皰疹病毒,海參、芒果可抑制皰疹病毒,香菇、苦瓜、茶葉等可抑制艾滋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香菇可抑制乙肝病毒,絲瓜可抑制乙腦病毒,獼猴桃可抑制輪狀病毒,大蒜可抑制巨細胞病毒,薄蓋靈芝可抑制柯薩奇病毒,蜂膠可抑制流感、皰疹、假狂犬病毒,海藻可抑制脊髓灰質炎、柯薩奇、腺病毒、皰疹病毒等病毒,橘皮泡水代茶飲則可保護細胞不受病毒感染。

㈥ 抗病毒新葯物有哪些

新博林是西葯,通用名為利巴韋林顆粒.本品主要成分為利巴韋林,其化學名稱為:1-β-D-呋喃核糖基-1H-1,2,4-三氮唑-3-羧醯胺,葯理作用:利巴韋林為合成的核苷類抗病毒葯.體外細胞培養試驗表明,利巴韋林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選擇性的抑製作用.利巴韋林的作用機理尚不清楚,但是其體外抗病毒活性可被鳥嘌呤核苷和黃嘌呤核苷逆轉的結果提示,利巴韋林可能作為這些細胞的代謝類似物而起作用.適應症:本品適用於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與支氣管炎,皮膚皰疹病毒感染.用法用量:本品用溫開水完全溶解後口服.1,用於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成人一次0.15g,一日3次,連用7天.2,用於皮膚皰疹病毒感染:成人一次0.3g,一日3~4次,連用7天.不良反應:利巴韋林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貧血,在口服治療後最初1-2周內出現血紅蛋白下降,其中約10%病人可能伴隨心肺方面副作用.治療前後及治療中應 頻繁監測血紅蛋白,有地中海貧血,鐮刀細胞性貧血患者不推薦使用利巴韋林.有胰腺炎症狀或明確有胰腺炎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韋林.已經有報道伴隨有貧血的患者服用利巴韋林可引起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肌損害,故具有心臟病史或明顯心臟病症狀患者不可使用利巴韋林.如使用利巴韋林出現任何心臟病惡化症狀,應立即停葯給予相應治療. 在利巴韋林有關的臨床試驗中觀察到的一般全身不良反應有:疲倦,頭痛,虛弱,乏力,胸痛,發熱,寒戰,流感症狀等.神經系統症狀:眩暈;消化系統症狀有食慾減退,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輕度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肌肉骨骼系統症狀有肌肉痛,關節痛;精神系統有失眠,情緒化,易激惹,抑鬱,注意力障礙,神經質等;呼吸系統症狀有呼吸困難,鼻炎等;皮膚附件系統出現脫發,皮疹,瘙癢等;另還觀察到味覺異常,聽力異常表現. 禁忌:1,對本品中任何成分過敏者禁用.2,孕婦禁用.3,禁用於有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史上,中醫中葯在防病治病中可謂作出了巨大貢獻.即使在當代,中葯防治病毒感染仍被大量採用.我國有豐富的中葯資源,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查閱1 070種中葯,其中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葯有132種,占總數的12.3%. 抗各種病毒中葯: 抑制流感病毒的有74種,如麻黃,桂枝,葛根,柴胡,藿香,貫眾,川芎,黃精,魚腥草,蚤休,甘草,虎杖等; 抑制皰疹病毒的有33種,如黃芪,夏枯草,大黃,石葦,天花粉,懷牛膝,蒼耳子,西洋參等; 抑制柯薩奇病毒的有20種,如山豆根,敗醬草,烏葯,仙靈脾,苦參等; 抑制肝炎病毒的有14種,如紫草,姜黃,桑寄生,黃柏等; 抑制乙腦病毒的有11種,如牛黃,刺五加,大青葉等; 抑制艾滋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有8種,如黃芪,苦瓜,天花粉,檳榔,甘草等; 此外,杏仁,銀杏葉抑制EB病毒,大蒜抑制巨細胞病毒,蒼術抑制腮腺炎病毒,黃連抑制沙眼病毒,白芍,絲瓜藤抑制口腔炎病毒.有趣的是桑枝可抑制馬鈴薯病毒,紅毛七可抑制煙草病毒,斑蝥可治雞瘟病. 經研究證實,能抑制3種病毒的有黃芩,黃連,銀花,連翹,魚腥草,紫草,貫眾,艾葉,敗醬草,黃芪,甘草,仙靈脾,金櫻子,蜂膠,烏葯,青木香,虎杖,海藻,絲瓜藤,石榴皮等,以及較少用的白屈菜,雞血七,空心莧,棉子,紅葯子,珠子草等.

㈦ 獸葯抗病毒葯物有哪些

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包裹的具有核糖核酸(RNA)或脫氧核糖核酸(DNA)的最低等微回生物。它不具有細胞結構答,不能獨立生存與繁殖,必須寄生於宿主細胞內,依賴宿主細胞的酶系統進行復制繁殖。目前還沒有發現能用於完全治療病毒引起疾病的葯物。對病毒引起的疾病現採取的主要措施是,採用各種弱化、減毒、滅活的疫苗用於預防,或在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流行暴發時,緊急採用抗血清來進行被動免疫。人醫上現使用的抗病毒葯如嘧啶類、嘌呤類化合物,嗎啉胍、三氮唑核苷(病毒唑),金剛烷胺,干擾素等,只能通過抑制病毒基因組核酸的復制,或通過改變人體細胞電荷而阻止病毒進入細胞等起到抗病毒作用。上述抗病毒葯均禁用於食品動物。在獸醫臨床上應用的只有黃芪多糖注射液,一些中葯如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地丁、溪黃草、黃芩、茵陳、虎仗等對某些病毒性感染有一定防治作用。

㈧ 抗病毒的中西醫葯物有哪些

①流行性疾病: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麻疹、腮腺炎、小兒麻痹症、傳染性肝炎、小兒麻痹;
②慢性感性:乙型肝炎、艾滋病(AIDS)
③潛伏感染:皰疹性角膜炎、性病皰疹病毒與腫瘤有關:某些腫瘤。
抗病毒葯物有:病毒唑金剛乙胺阿昔洛韋 地昔洛偉聚肌胞 干擾素金剛烷胺 澳烯尿苷病毒靈 阿糖腺甙 疊氮胸苷 二脫氧胸苷更昔洛韋皰疹凈,還有很多醫葯知識可以在好醫代app里看到。

㈨ 現有的抗病毒葯物有哪些

現有的抗逆轉錄病毒葯物主要分為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蛋白酶抑制劑和非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三類。

在中國銷售的核苷類葯物包括齊多拉米雙夫定、去羥肌苷、司坦夫定、阿巴卡韋、阿巴卡韋雙夫定;蛋白酶抑制劑為硫酸茚地那韋;非核苷類包括奈韋拉平與依非韋倫。

2003 年3 月15 日,美國食品與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了第四種抗病毒葯物——融合抑制劑恩夫韋肽上市,這是目前唯一一種在細胞外起作用的葯物,它可以阻止病毒與細胞的接觸與融合,但其價格相當昂貴,且目前國內無法獲得。

㈩ 抗病毒的葯物都有什麼

利巴韋林、阿昔洛韋、干擾素、抗病毒顆粒等等!

熱點內容
60e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0 01:24:13 瀏覽:80
武邑歷史 發布:2025-05-10 00:45:53 瀏覽:398
生物質燃燒機銷售 發布:2025-05-10 00:34:09 瀏覽:341
數學圓的手抄報 發布:2025-05-09 23:23:22 瀏覽:410
高中必修一生物 發布:2025-05-09 23:21:54 瀏覽:140
聯通歷史賬單查詢 發布:2025-05-09 23:05:34 瀏覽:788
醫學微生物學名詞解釋 發布:2025-05-09 22:28:36 瀏覽:918
王皓直板橫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5-09 19:34:58 瀏覽:431
觀音歷史 發布:2025-05-09 19:23:21 瀏覽:80
購物數學題 發布:2025-05-09 19:00:18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