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屬於哪個省
Ⅰ 沈陽遼寧屬於哪個省
沈陽遼寧屬於遼寧省。
遼寧省,簡稱「遼」,舊稱奉天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南瀕黃海、渤海二海,西南與河北接壤,西北與內蒙古毗連,東北與吉林為鄰,東南以鴨綠江為界與朝鮮隔江相望。
截至2017年底,遼寧省下轄14個地級市,16個縣級市,17個縣,8個自治縣,59個市轄區。省政府駐地沈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45號。
(1)沈陽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據史書《禹貢》記載,遼寧建制於奴隸社會,夏商為幽州、營州之地,周分封屬燕國。春秋時期,行政區劃開始設郡、縣,燕置遼東、遼西兩郡,秦置遼東、遼西、右北平三郡。
兩漢、三國歸屬幽州。東晉為平州,西晉為前秦。北魏、東魏、北齊為營州。隋置柳城、遼東、燕郡。唐屬河北道,設安東都護府。遼為東京、中京道。金為東京、北京路。
元為遼陽行省。明為遼東都指揮司,下設2州、25衛。清初劃歸盛京特別行政區,清末改為奉天省。民國初期,行政區劃沿襲清制,分為道、府、廳、州、縣。
1929年,由奉天省改稱遼寧省。偽滿洲國期間,遼寧地區分為奉天、錦州、安東3省。解放戰爭期間,遼寧地區曾先後建立過遼寧省、安東省、遼南行署、遼吉行署(部分地區在遼寧)、遼北省(部分地區在遼寧)、關東公署。
1949年4月,遼寧分為遼東省、遼西省、旅大行政公署及沈陽、鞍山、撫順、本溪四個直轄市。1950年12月設旅大市。1953年3月,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5個大行政區直轄市改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6月遼東、遼西兩省合並,正式設立遼寧省,省會設在沈陽。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五市改為省轄市。
Ⅱ 沈陽屬於哪個省哪個城市
沈陽屬於遼寧省沈陽市,是遼寧省的省會城市。位於東北。
Ⅲ 沈陽屬於哪個省
沈陽,遼寧省省會,別稱盛京,奉天,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樞紐城市。
Ⅳ 沈陽醫科大學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沈陽醫科大學屬於遼寧省,在沈陽市,是遼寧省最好的醫科大學之一,學校在東北地區是有很大的影響力,實力強。
Ⅳ 沈陽市中心哪裡
沈陽市中心是瀋河抄區襲,瀋河區是沈陽市的政治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遊勝地和開放門戶,是全國城區中第一個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5)沈陽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沈陽,簡稱「沈」,別稱盛京、奉天,是遼寧省省會、 副省級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全市下轄10區、2縣,代管1縣級市,面積1.2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1萬人,城鎮化率80.55%,是環渤海以及東北唯一的特大城市。
沈陽位於中國東北亞的地理中心、遼寧中部,是中國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沈陽聯勤保障中心駐所,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東北振興以及輻射東北亞國際航運物流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
Ⅵ 沈陽是屬於哪個省
沈陽屬於遼寧省。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是中國東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全市國土面積1.3萬平方公里,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9.4萬人,比上年末增長0.02%。沈陽,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之稱,現有清故宮、福陵、昭陵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和新樂遺址、錫伯族家廟、明清四塔七寺、張氏帥府等1500多處歷史文化遺跡,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中心城市。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以沈陽為中心,半徑150公里的范圍內,集中了以基礎工業和加工工業為主的8大城市,構成了資源豐富、結構互補性強、技術關聯度高的遼寧中部城市群。沈陽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國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全國最高等級的「一環五射」高速公路網。
拓展資料:
1949年4月,遼寧分為遼東省、遼西省、旅大行政公署及沈陽、鞍山、撫順、本溪四個直轄市。1950年12月設旅大市。1953年3月,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5個大行政區直轄市改為中央直轄市。1954年6月遼東、遼西兩省合並,正式設立遼寧省,省會設在沈陽。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五市改為省轄市。
Ⅶ 沈陽屬哪個省管轄
沈陽,遼寧省省會,別稱盛京,奉天,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樞紐城市。
沈陽全市總面積逾1.3萬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495平方公里,2013年全市常住戶籍人口825.7萬人,市區戶籍人口728萬。沈陽先後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
Ⅷ 沈陽屬於古代哪裡
燕國時隸燕遼東郡襄平縣,秦始皇時沈陽隸屬遼東郡。
公元前300年,燕國將領秦開率軍驅逐東胡,在此地築候城(候,是斥候的候,為瞭望之意)。顧名思義,「候城」即為瞭望之城,隸燕遼東郡襄平縣。此為沈陽建城史之初,距今已2300餘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沈陽隸屬遼東郡(遼陽)。西漢時期,已有史書稱之為「候城」,隸屬漢遼東郡(遼陽),為遼東郡中部都尉的治所,說明「候城」在西漢時期已經規模頗大。
唐代改稱「瀋州」。五代時期,遼太祖移民到此,修築土城,生產隨之發展。金代時期,金太祖攻佔瀋州,沿用「瀋州」之名。
元朝元貞三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瀋州為「沈陽路」,歸遼陽行省管轄。這里的「沈陽」是取瀋州和遼陽各一字而成,與「瀋水之陽」關系不大。從此,「沈陽」這一名稱正式出現在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
明朝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朝改稱「沈陽路」為「沈陽中衛」。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沈陽中衛,並在沈陽內著手修建皇宮(今沈陽故宮)。這是沈陽歷史性的轉折,從一個軍事衛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逐步發展為東北中心城市。
崇德元年(1636年),蒙古歸順清朝,用白駱駝馱著蒙古聖物——嗎哈噶喇金佛、傳國玉璽來沈陽。清太宗皇太極敕建蓮花凈土實勝寺,因其是清皇室家廟,因此又稱皇寺。
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極敕令,以沈陽古城為中心,修建東、西、南、北四塔四寺,意讓四塔四寺護佑人民,確保「奉國安民,五福斯來」。
(8)沈陽屬於哪個省擴展閱讀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是中國東北地區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全市國土面積1.3萬平方公里,201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29.1萬人。下轄10區、3縣(市),擁有3個國家級開發區。
沈陽,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城」之稱,現有清故宮、福陵、昭陵三處世界文化遺產和新樂遺址、錫伯族家廟、明清四塔七寺、張氏帥府等1500多處歷史文化遺跡,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沈陽,區位優勢明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城際鐵路網密集,擁有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和航空港。與周邊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遼陽、鐵嶺、阜新等七城市構成的沈陽經濟區,資源豐富、經濟互補,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沈陽,發展基礎雄厚,工業門類齊全,是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全國工業名城,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現代建築、農產品深加工、化工、鋼鐵及有色金屬深加工等優勢產業,為國家級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
金融業發展迅速,全市金融及金融服務機構達726家,已成為東北區域金融中心;科研力量和人才資源豐富,現有44所普通高校、2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
沈陽,對外交往活躍,已同188個國家和地區實現經貿往來,與13個國家的18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與21個國家63個城市結為友好合作城市,已開通國際航線59條,美國通用、德國寶馬、法國米其林等87家世界500強企業已在沈陽設立企業152家。
沈陽,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示範區,目前正在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生態宜居之都,全力推進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Ⅸ 沈陽屬於哪個省份
沈陽,遼寧省省會,別稱盛京,奉天。國家新一線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副省級城市,沈陽經濟區的核心城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貿中心,東北第一大城市,國家交通樞紐、國家通信樞紐,中國十大城市之一,國家門戶城市。沈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2300年建城史,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沈陽是中國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東方魯爾」的美譽。沈陽市政治、軍事、金融、外交機構林立,連續多年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前十名,並躋身國內十大最具競爭力城市行列,成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