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存在
⑴ 我該如何存在!!!
找到人生的方向
找到人生的意義
於是你知道應該如何存在了
⑵ 什麼是存在如何定義存在
既然樓主的問題被歸在哲學類,那我就按哲學標准來答了哦。
首先得澄清一下,「存在」和我們日常所說的「有」幾乎沒有關系。這個概念是古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德提出來的,希臘語直譯的話其實應該是「是」,按照英語翻譯是最標準的,即系動詞「be」。之所以到我們這邊成了「有」,是最初的翻譯家結合自己理解而得來的,現在哲學領域已經開始回歸啦,可能因為用「是」更原汁原味,也更好理解。
我們形容東西有很多說法,比如「花是紅色的」,「身高一米八」,「門比窗大」等句型,都是在說物質的屬性。但這若干屬性中有個最根本的,就是「X是……」。對所有其他屬性的描述都是建構在這個最基本的定義上的。可以說,這是萬物的出發點。
而所謂哲學第一性問題,其實說成大白話無非是在討論世間萬物的根本點。巴門尼德從整體討論「X是……」,X被稱為「是者」,就是世間萬物,可以是具體事物比如桌椅板凳,也可以是精神品質比如堅強不屈,也可以是幻影想像比如狐狸精,總之這世間一切的一切的根本點是什麼呢?就是這個「是」。因為「是」,所以它們真實。這樣「是」,也就是你說的存在,就成為一個判斷東西是不是確實、能不能永恆的標准。
至於上帝是不是存在,我是不是存在,這都是nnn年來無數哲學家在探討的問題,是沒有結果的,算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啦。我只是一個小小哲學專業的學生,萬萬不敢胡亂編派,只能推薦幾個哲學家在這方面的經典論題,像安瑟爾謨關於上帝存在的證明,笛卡爾「我思故我在」,貝克萊「存在即是被感知」,都非常有意思,如果樓主很有興趣不妨讀讀看。
我不知道自己的解釋對於非哲學專業的人而言是不是特亂乎。。。。。只是逮著個人對哲學有興趣我很開心!~ 但願你能理解這個問題就好 ^_^
⑶ 人活著該如何存在
人為什麼活著?這是一個比千年蟲的問題。
首先問題本身就有問題!很簡單的語法上的歧義:人為什麼要活著和人為什麼而活著。也可以說一個是意義,一個是目的。
所謂意義,應該是客觀的,自然的。我要說的是人類,而並非某一個人,那麼所謂的奉獻論就是談不通的,對於博大而永恆的宇宙來說,人類連個垃圾都算不上,人類只是為了自己而活,我們說保護環境也只是保護適合自己生存的環境。科學的發達以及進化論的突破,使人類越來越清楚自己的位置 -自然的產物。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你自己決定的,甚至你離開這個世界時也不是。人類是渺小的,充其量不過是宇宙新陳代謝過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環。芝麻大的意義和飯粒大的意義有區別嗎?這不是悲觀,事實本來如此。但是反過來想,世界的其他組成部分也同樣平凡,而且人還是萬物之靈,說你「豬狗不如」你一定不愛聽,這也是足以令人類自豪的事情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至少在地球上,人類是呼風喚雨的霸主。
單獨的一個人,宏觀來看更沒什麼意義。我們是自然而然的存在,盡管沒意義,但生存是我們的權利,至少還沒人有權利剝奪我們的這個權力。如果說有意義,應該是指相對的意義,是創造意義而不是尋找意義。小的范圍來說我們報答了父母,養育了子女,愉悅了他人;大的范圍,我們可能幫助過一些人,為社會做出貢獻,為人類發展做出貢獻,從而載入史冊。這也是社會的主流意識。不過我想強調的是人本來並沒有任何義務,你可以選擇什麼都不做,如果你能夠生存下去的話。我們之所以,希望做得出色一點,無非是為了活得更好,活得更精彩。而這就是我們的目的。
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一切為了生存(達爾文語),更好的生存。人最根本的本性不是善與惡,而是追求快樂,迴避痛苦。這是自然選擇,似乎沒有生物會是例外。
回頭再看這個問題,你就不會驚訝人們煞有介事的活著,卻回答不出來「人為什麼要活著」這個問題。因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誰活著的時候不是在向幸福靠攏呢?記得「神探亨特」(美國老片)的口頭禪就是「上帝安排的」,我想這也是一個不錯的美國幽默式的回答。當然人類的上帝就是自然。
這里我再強調一個詞就是「正義」,所謂正義就是對的,符合自然法則的;無私奉獻和自私自利都不是自然的人生觀。為什麼?因為人的認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人的感受和感覺是真真切切的,誰願意奉獻得一無所有而活得生不如死?反之作為有群體意識的人類是欣賞真善美的,損人利己的行為終要受到抵制。所以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安天下」的論點是現實和智慧的。按照幸福最大化原則,能給更多的人帶來幸福你也會更加幸福,但前提是你必須先有這個能力。眾樂樂與獨樂樂,孰樂?也許一個人越發成熟客觀,他的判斷就越發接近正義。
人生大抵就是這樣,而人們的人生觀或許千差萬別,這和人們自己的經歷品性有關。剩下的事情,就是應該如何去做。我們的先人幾乎把所有智慧都用在做人的研究上面,這里我就不多費口舌了。
但還想告誡年輕人的是:
第一要現實,不要任性,不要在真空中思考虛設的問題,你們目前面臨的最迫切問題是就業和生存,學好本領才是硬道理,這需要踏踏實實的下功夫。
第二,要自製。小孩子吃不到糖果會哭鬧,你們是得不到愛情就苦惱。這有什麼區別?偉大在哪裡?如果你象挑剔你的情人一樣挑剔自己的行為,那麼你的情人要比現在的好很多。
第三,對一部分自卑的人,我勸你們勇敢一點。正如我前面所言,人們生而平等,你不要顧忌別人(有好人也有壞人)的臉色而委屈了自己,無論你是多麼想把事情處理好。給自己過多的壓力並不是好事,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冷靜沉著,可以循序漸進但不能自暴自棄。
第四,惰性是與生俱來的習慣,但絕不是好習慣。改變習慣要從行動開始。
第五,不要遇難而退,要知道為之則難者亦易矣,這不僅應用於大目標,而更實際的意義是能助你走出解決眼前的困境,並走得更遠。很多時候你都會發現河水不象老牛說的那樣淺,也不象松鼠說的那樣深。
第六,不要問別人幸福是什麼,你的快樂和痛苦自己清楚。
第七,從做好眼前的事情開始。不要以為思想壓倒一切,多懂一些道理固然好,但是人的精力有限,行動其實更重要。不需要懂的道理就不用去懂,這也是一個道理。
第八,要懂得知足者常樂,你我皆凡人,肯定又很多事情不會盡如人意,要懂得不懈的追求,也要懂得珍惜的對待。
人為什麼活著?那人為什麼要死去呢?既然死不了,也不想死,那就好好活著吧!
人為什麼活著?人活著為什麼?生命到底有沒有意義、價值、目的?
外國的加繆、弗蘭克、陀斯妥也夫斯基,中國的周國平、李銀河,歷代還有誰正面回應過這《十萬個為什麼》中沒有的,第一個為什麼?
是為了活著而活著?是為了找到愛與幸福?是為了發展完善全面自身?是為了往上爬,追求更真更善更美?是為了窮盡自然社會一切領域,歸納出大統一理論?是為了研透眾生萬物的奧秘,浩瀚宇宙的起源終結?是為了人類不可逆的進化和加速度的文明?是為了千秋萬代後,最終的大同(孔子)、天堂(基督)、理想國(柏拉圖)、烏托邦(托馬斯·莫爾)、美麗新世界(阿道斯·赫胥黎)、共產主義社會(卡爾·馬克思)?
如果這一切都到達了,達到了,那接下去人又為什麼活著?如果找到人活著的意義,那接下去宇宙又為什麼存在?宇宙有邊無界還是有界無邊?宇宙會永恆膨漲成一片真空,還是臨界坍縮成一粒奇點?
宇宙外還有宇宙嗎?用地球尺度,人是一顆塵埃,用宇宙尺度,地球是一顆塵埃。若「天外有天」,宇宙外還有宇宙,那麼我們存在的宇宙是否也是一顆塵埃,而我們將是塵埃的塵埃的塵埃……
「跟我一起老去/最好的還在後頭/生命的最終/為了它才造成最初」,千古憧憬的A·阿西莫夫啊,娜娜出走了,最終之後呢?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是否人類的智慧先天註定答不出這些元問題?是否得留待宇宙間更高級生物?然而宇宙間更高級生物有嗎?是三維、四維、三點五維?他們若知道,他們自己又為什麼活著?
是否我們全部的努力,都只能雙曲線似無限接近,卻不能真正接觸?就象誇父追日,既悲壯又可笑,他前進多少它後退多少。甚至更慘——誇父前面畢竟燃著個金色的句號,我們卻在捕風、在撲空、在尋求一個夢幻泡影般的問號。
面對希臘神廟上刻著的「人啊,認識你自己」,在根本意義上,人類是否註定無知,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死亡是另一種存在,另一種物質狀態,另一種生命形式,是否只有死去後才會找到活著的意義?如果只有活著才能找到活著的意義,是否即使活得磨難,恥辱、毫無尊嚴,付出如何慘重的代價都值?如果這樣,那一切後找到的意義是否還有意義嗎?是否得不償失?
「苦海無邊」(佛陀),「壽者多辱」(莊周),越成長越污染越醜陋。是活得象一個人,清白、尊嚴、自由、不能就自殺是岸;還是為了找到活著的意義,什麼都可忍、可苟且、好死不如賴活?成王敗寇,是否真正的英雄應該選擇跪著生,而不是站著死?目的與過程哪個更重要?
如果這是一枚永旋不倒的硬幣,是否我們只能哈姆雷特式,陷入兩難悖論?活不是,死不是,日子於是妥協過,「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月」。直至臨盡時,黯然念起那句自讖——早知今日灰灰去,深悔當年白白來。
解不出這終極的Why,我相信五千年地球文明長如萬古黑夜,四十六億年地球史等於一張白卷。所有偉人、聖賢、天才、思想家;所有科學、宗教、藝術、文化,世間種種皆失敗得夠嗆!
忘不了暮年薩特的自省:「生活給了我很多,同時也讓我明白,這一切並沒多少意思」。他以毫不感恩的口吻,淡淡否定那傳奇、轟動、影響好幾代的一生。「他人是地獄」,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人間就是地獄。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真善美的天堂不過粉飾出無數淺薄的樂觀者,就象假丑惡的世道越來越逼人成深刻的悲觀者。找不到活著的意義,生活即使常有些小快樂、小滿足、小興趣,終究難味真正的大幸福。找不到活著的意義,日子無論怎陽光,內心終究虛不掉空虛感,滅不了幻滅感。
薩德說,善其實是惡,惡才是善。絕望的心,有沒權什麼事都可做(象超現實主義者一樣隨意殺人,象無政府主義者一樣到處暴亂),什麼事都可不做(象釋家一樣四大皆空,象道家一樣無為不爭)?
夜深夢醒,仰望星穹,念天地之悠悠,在如今這個顯生宙新生代第四紀全新世上, 有幾人活著就是要猜出這個千古之謎?
有幾人為尋找活著的意義而活著?
有幾人活著的意義就是為了尋找活著的意義?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一種對死的恐懼,一種對生的感恩。
人的本能都有一種抗拒死亡,厭惡死亡。也許有的人,並沒有想過活著是為什麼,只知道,活著就是活著。至少我還是活著。(當然有的時候,某些事情,可以讓某些人,放下這種抗拒本能)
當生,慢慢的變成一種堅強的生命,把死像一隻螞蟻一樣踩在腳下的時候。有人開始問自己生的意義,因為已經沒有了強大的敵人。讓生感覺到孤獨。
我認為生,就是愛,一種對生,對活著的愛。我們要懂得去愛上她。
只有當我們愛上她珍惜她的時候,才會感覺到生的偉大,生的可貴,我們要像一個情人一樣的去呵護她。
如果你的情人整天愁眉苦臉,你會喜歡嗎?就是喜歡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反感。自已也會因此,而苦悶。那麼現在唯一的方法是什麼呢,那就是讓她快樂起來,因為她快樂起來了,你也會快樂的。
人都有一個磁場,他可以改變物質某些特質,而物質也會傳達這種精神。一切都是這樣的循環。就像一個畫家一樣,他如果是悲傷的,那麼他的作品畫出來,無論怎麼樣,畫出來的作品都會透露出一種憂郁,當你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這些作品就會通過這位畫家憂傷的傳達,而傳送到你的思想裡面。那麼此時的你就會有種悲傷的感覺。
生,是需要一種快樂來支持,有了這種支持,才會讓他更加強大。更加有力。
但是快樂也不是自己快樂了就快樂了,自己幸福了就幸福了,介質的傳播,才是你快樂幸福的根源。只有使你周圍產生一種因為生,因為活著,而透析出來的一種快樂,一種幸福,你才會感覺到生命活著的意義。才會反射出生的快樂
⑷ 怎樣存在
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我的夢里,我的心裡,我的歌聲里
⑸ 我該如何存在
現在你的狀態就是你過去的業因導致的,你沒學歷是過去不讀經書愚痴所致,沒長相是過去一直發怒所致,你身體不好是過去造殺業殺生所致,如果你現在還很窮,那是你過去不肯布施給別人東西貪婪自私所致。想要改變這樣的狀態只有從當下開始改變。
要知道如果你繼續和家裡吵架,下輩子會變得更難看,繼續不讀書不學習,下輩子甚至會因為愚痴而入畜生道。
你不想平庸一輩子就得先從低落當中站起來,哪裡跌倒的就哪裡站起來,天天在家裡想怎麼可能想出結果來?外出工作離開家雖然害怕但要用勇氣來克服,你要想現在事情已經是最糟糕了,我還有什麼好怕的?
⑹ 我該如何存在!
天生我才必有用,事物的存在必有它的道理,只是時機未到。
⑺ 我該如何存在
如何存在?你的這些想抄法我也曾有過。我最後得到答案也經過了很久。如果現在你將要死了,你有什麼事最遺憾?什麼人什麼事你最捨不得?父母賜予我們生命——這句話我曾經毫無感覺,可是當我思考死亡的時候,當我閉上眼睛想著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當我慢慢的昏迷倒在地上的時候。我明白了,我明白了是父母讓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來到這個世界,一次戀愛都沒談過,一個真心朋友都沒有過,而且還有那麼多那麼多美麗的地方一個都沒有去過,還有那麼多令人快樂的事情沒做過;來到這個世界,你什麼都沒得到,你什麼都沒有經歷過,你甘心?如果你說我就這樣了,我什麼都不在乎,那就當我沒說。可是總有些事有些人我們放心不下。我想到最後就是一個答案:即便我將離開這個世界,首先我要報答我的父母,我要讓他們過上好的生活;即便我將離開這個世界有些事情我至少要去經歷一次,有些地方我要去看一眼。
⑻ 你該如何存在
我的存在應該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當然我並不想是多麼偉大的人,至少自己知道努力,提升一下自己。
⑼ 如何存在。
活著
⑽ 如何存在
〝如何存在?〞其實,只要活著,沒有死亡就是〝存在〞。因為〝以自己為中心的活在世界上〞就是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命活動的本質。(死物質不會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有沒有外界環境的分隔,所以沒有獨立的存在)。
*生物起源於環境,維持生命又依賴於環境。唯有能適應新環境變動的生物才有生存機會。所
以生物必具有對善變的環境作出反應和適應的能力。地球上不存在沒有適應環境能力的生
物。也沒有獨立於環境以外的生物,每個生物體都可以視為一個自成一體的信息活動網路,
因此自我意識即是生命活動狀態的本質,換句話說,所有生物都生活在"我生存著"的〝存
在〞原意識狀態。
*地球上絕大部份生物都是生活在不知不覺的〝原意識〞生活狀態,例如,植物的向光性,變
形蟲的〝向糖性〞等都是〝存在〞的原意識表現行為。但是,沒有大腦就不可能有自我意識
的醒覺,所以都沒有人類這些〝自我意識〞的特徵,不可能有〝我為什麼會是我〞的醒覺。
*佛家的"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多,照見五蘊皆空"。"色、受、想、行、識"這五蘊之聚
合而組成一個人的精神思想。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空假不實,緣生如幻,不過是人類大腦
把感知的環境信息,綜合組成的一些精神圖像的活動模式而矣。所以,"我"大腦生成的思想
會認識(信息活動的過程)到"我"肉身的存在,就是"我思故我在"。在信息的世界中,人類的生
命只不過是遺傳信息流(肉體)和非遺傳信息流(精神思想)結合在一起的一種活動形式,二者
是一個整體而不可分割的。所以,"我"是由我的肉身,通過我的大腦(在原意識狀態)產生的
精神思想,才能了解"我"和外界環境之間的聯系,因而生成"我"這個概念。我的肉身和我的
精神思想是一個整體,二者缺一"我"就不會存在。人經過思維才意識到自身的存在。
*人類個體的死亡並不是軀體的物質或能量在地球消失,而僅僅是個體精神活動的泯滅,即是
個人本質的信息特徵(精神思想)消失;個人軀體物質的分解還原成為無機的死物質,返回塵
土。人死如燈滅,個體的意識思想消失,軀體物質還原分解。"我思故我在",沒有了精神思
想,在地球上〝我〞永遠不會再存在。
*每一個正常人在頭腦中都認識"我"自己是一個具有獨立、完整和個人特性的精神思想與物質
構成的肉身聯結在一起的"精神、物質"的獨特整體,"我"本身就成為精神思想的中心和基本的
內容,人一旦失去了精神的自我意識,不能認識"我"本身的存在,那時就好像一部非生物的
計算機 (不能認識本身的存在) ,沒有精神思想可言,當然也不不能認識"我"本身的存在了。
*如果把"我"的肉身換上別人的大腦,"我"就是另外的一個人,原來"我"本身也永遠消失不會再
存在了。
*宇宙和生命中的一切都是人類的靠感覺、知覺和記憶共同形成的概念。人類體驗宇宙的方式
就是先把一切從環境獲得來的信息,在大腦綜合組成各式各樣的信息活動模式,再生成具體
的概念。人類把自身感知的內外環境信息,在大腦綜合成各式各樣不同模式的精神圖像,並
在顯層意識狀態中形成了物質就是地球上具體實在事物的概念,又憑借本身軀體物質成份的
表現認識到人類自身的存在。換句話說,人的大腦就是在意識狀態中,憑借感知的信息綜合
成各種精神活動模式來認識自己和周圍的世界。我所認識的世界顯然也不是其它生物所認識
的世界,更不見得是宇宙客觀存在的真相。所以我永遠不可能以第三者的身份看到自己和其
他人頭腦中〝存在〞的世界。
參考資料: 生命真相 劉量衡著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