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什麼是211工程大學

什麼是211工程大學

發布時間: 2021-08-03 14:23:05

❶ 211大學是什麼意思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211工程」正式啟動。

(1)什麼是211工程大學擴展閱讀

「211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建設項目均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

各「211工程」學校成立項目法人組織和落實項目法人代表,有關省(區)主管部門成立「211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中央、省(區)和學校三級管理體制。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時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規模已經穩定,不再新設這兩個工程的學校,同時為了注重學科導向,引入競爭機制,實施了「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對非「211」學校的國家重點學科予以支持。

❷ 請問什麼211工程大學或是958工程大學等是什麼意思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關於"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並可概括表述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985,1998年5月,江 澤 民同志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提出「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別與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分批將38所國內知名高校列入國家跨世紀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名單,由國家、地方以及相關部委共同出資建設。
985就是九八年五月
如果認可我的回答,請盡早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
【你的滿意採納,我們團隊的無限動力,謝謝配合(*^_^*)】
如果還沒解決您的疑難,請追問!!
【夕陽無限好】團隊的隊員「luozi111」祝您學習進步!!!

❸ 什麼是211工程

九幾年的時候,國家想劃出一些重點大學,這就稱為211工程大學,前後劃了100來所大學吧,只要是進了211工程的,貌似都算是教育部直屬,國家撥款。
雖然說是重點大學,可是也就是比普通大學好一些,說實話100所實在太多了。

於是之後,國家又為了專注支持一些更重點的大學,搞了個985工程,這裡面前後又分了3期吧,劃出了30來所頂尖的大學,重點撥款支持。比如清華北大之類的就在第一批里。

❹ 什麼是211,985大學

1、211大學是中國政府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

2、985大學是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由此,中國教育部決定在實施「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重點支持國內部分高校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簡稱 「985工程」。

3、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對新時期高等教育重點建設做出新部署,將「985工程」、「211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特色重點學科建設」等重點建設項目,統一納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

(4)什麼是211工程大學擴展閱讀:

1、「985工程」建設任務為機制創新、隊伍建設、平台建設、條件支撐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等五個方面;採取國家、共建部門和高等學校三級管理方式,以高等學校自我管理為主;建設實行項目管理和績效考評。

2、「211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建設項目均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各「211工程」學校成立項目法人組織和落實項目法人代表,有關省(區)主管部門成立「211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中央、省(區)和學校三級管理體制。

3、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亦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有利於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❺ 什麼是211工程院校

你好!!!

211工程院校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關於"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並可概括表述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一、「211工程」建設的目的
實施「211工程」,是中國政府推進高等教育發展,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一項重要措施。這一工程的實施旨在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培養高層次人才,對提高國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國家經濟建設,促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基本立足於國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建設目標及任務
面向21世紀,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並在此基礎上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以及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總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
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211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
1、學校整體條件建設:造就一大批學術造詣較深、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特別應加速青年學術帶頭人的培養,保持一支政治業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和管理幹部隊伍;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確保教育質量有較大地提高;加強教學、科研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為培養及吸引優秀人才創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條件;提高辦學規模效益;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努力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加快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增強高等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影響。
2、重點學科建設:主要是增強科技前沿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能力。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中選擇一些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能夠解決本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並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點研究基地,加強培養人才的實驗條件,拓寬學科面,形成一批學科基礎相關、內在聯系緊密、資源共享、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學科群、學科基地,以持續培養本領域高水平的骨幹人才。要努力形成覆蓋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要行業和領域、帶動學科和科技發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點學科體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包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圖書文獻保障系統、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系統等建設內容。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將連接全國主要高等學校,並與國際網路聯網,為我國教育、科技和社會各界提供信息服務。圖書文獻保障系統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為依託,設立全國綜合文獻中心和一批學科文獻中心,與國內外文獻系統廣泛聯網,建立文獻信息子網。根據地區優勢,在全國高等學校比較集中的中心城市,結合高等學校重點學科的建設,設立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服務中心,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規劃任務:
1、首先重點建設2所高等學校,使其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上,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國際上確立較高的聲譽和地位。
2、著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重點學科比較集中、承擔較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任務的高等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基礎設施條件,使其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有顯著提高,一些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並在高等學校中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要注重支持與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密切相關院校和重點學科點的建設,加大國家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以體現「211工程」建設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3、加強300個左右與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建設密切相關的重點學科點,增強持續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相關領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建設。
「211工程」的具體建設方式:
原則上將主要建設內容統籌考慮在擬確定的重點建設大學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學中進行,以體現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發揮高等學校的綜合效益。少數重點學科及其他建設項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學校中進行。
三、工程建設資金
「211工程」所需建設資金,採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按現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建設資金主要由學校所屬的部門和地方政府籌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對工程建設起推動、指導和調控作用。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要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學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適當安排有關高等學校上水平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補助國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補助少數高等學校整體水平提高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建設程序與組織管理
「211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第九個五年計劃,從1995年起實施。
1、國務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際協調小組,協調決定工程建設中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協調小組由國務院、國家計委、國家教委和財政部的主管領導組成。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211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和檢查評估工作。辦公室由國家教委、國家計委和財政部的有關同志組成,地點設在國家教委。
2、「211工程」按國家基建程序進行審批和管理。中央行業主管部門和省(區、市)人民政府,商國家教委對申請進入「211工程」的備選院校和學科點進行預審。預審通過後,有關主管部門需向國家教委報送預備立項備案材料。根據「211工程」總體進度要求和國家財力可能,由國家教委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向國家計委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計委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目標和標准,部門、地方和院校自籌資金落實情況,以及中央專項資金的安排,進行綜合平衡和審核,條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經審定批准進入「211工程」的項目,由國家計委商財政部和國家教委在年度計劃中滾動安排中央補助投資並付諸實施。對符合「211工程」建設要求、與國民經濟發展重點密切相關、自籌資金落實不需要中央專項支持的高等學校,也可列入重點建設計劃並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3、「211工程」建設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管理。各項目主管部門按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和實施進展要求,具體負責本部門和本地區「211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認真抓好所屬建設項目的各項工作,確保按期保質完成。
五、「211工程」建設進展情況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直接關心指導下,在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的協調領導下,「211工程」建設進展平穩順利。
「九五」期間,在「211工程」學校中共安排了602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其中人文社會62 個,佔10%;經濟政法57個,佔10%;基礎科學89個,佔15%;環境資源42個,佔7%;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255個,佔42%;醫葯衛生66個,佔11%;農業31個,佔5%。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資金總量約為183億元。其中,用於重點學科建設資金63.88億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資金3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06億元,配套設施建設資金73.32億元。
「211工程」建設實施以來,推動了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推動了部門與地方的共建和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辦學積極性,同時也帶動了學校辦學思想的變化。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國高等教育數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公共教學設施建設初見成效。「211工程」學校確立了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和學科建設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高,科研裝備水平有了較大幅度提高,明顯增強了其開展科學前沿領域研究和解決經濟建設重大問題的能力,師資隊伍建設得到重視,為穩定和吸引人才創造了一定的工作條件。「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產生了一批標志性的成果。
「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已經基本結束,「十五」期間建設即將開始。
「211工程」高校名單
北京(26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上海(9所) 復旦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2所) 河北工業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河海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5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6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7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陝西師范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新疆(1所) 新疆大學
寧夏(1所)寧夏大學
青海(1所)青海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放在問我。

謝謝!!!

❻ 請問什麼是」211工程」

教育部直屬就是直接歸教育部管理,所在省市的教育廳沒有權利管理的

什麼是211工程院校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國務院《關於<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中,關於"211工程"的主要精神是:為了迎接世界新技術革命的挑戰,面向21世紀,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使其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及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力爭在21世紀初有一批高等學校和學科、專業接近或達到國際一流大學的水平。並可概括表述為:"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點。

附:
「211工程」高校名單

北京(19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方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大學醫學部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上海(共9所) 上海交通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復旦大學醫學院 同濟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天津(共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 重慶大學
河北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 內蒙古大學
遼寧(共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共4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共3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江蘇(共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浙江 浙江大學
安徽(共2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福建(共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 南昌大學
山東(共4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石油大學
河南 鄭州大學
湖北(共6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湖南(共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共4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西 廣西大學
四川(共6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 雲南大學
陝西(共5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長安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新疆 新疆大學
軍事系統(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❼ 什麼是「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國政府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

一、「211工程」建設的目的

實施「211工程」,是中國政府推進高等教育發展,促進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一項重要措施。這一工程的實施旨在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培養高層次人才,對提高國家高等教育水平,加快國家經濟建設,促進科學技術和文化發展,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實現高層次人才培養基本立足於國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二、總體建設目標及任務

面向21世紀,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並在此基礎上經過若干年的努力,使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以及一批重點學科在教育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等方面有較大提高,在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有明顯進展,成為立足國內培養高層次人才、解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基地。其中,一部分重點高等學校和一部分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同類學校和學科的先進水平,大部分學校的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上取得較大成績,適應地區和行業發展,總體處於國內先進水平、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

工程建設的主要內容:

「211工程」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學校整體條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三大部分。

1、學校整體條件建設:造就一大批學術造詣較深、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特別應加速青年學術帶頭人的培養,保持一支政治業務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人員精幹、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和管理幹部隊伍;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科(專業)結構,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確保教育質量有較大地提高;加強教學、科研必需的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室建設和公共設施建設,為培養及吸引優秀人才創造必需的生活、工作條件;提高辦學規模效益;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努力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加快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步伐;推進辦學體制改革,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增強高等學校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影響。

2、重點學科建設:主要是增強科技前沿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能力。在部分有條件的學校中選擇一些對國家的經濟建設、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能夠解決本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並有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點研究基地,加強培養人才的實驗條件,拓寬學科面,形成一批學科基礎相關、內在聯系緊密、資源共享、具有特色和優勢的學科群、學科基地,以持續培養本領域高水平的骨幹人才。要努力形成覆蓋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主要行業和領域、帶動學科和科技發展、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重點學科體系。

3、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主要包括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圖書文獻保障系統、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系統等建設內容。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將連接全國主要高等學校,並與國際網路聯網,為我國教育、科技和社會各界提供信息服務。圖書文獻保障系統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為依託,設立全國綜合文獻中心和一批學科文獻中心,與國內外文獻系統廣泛聯網,建立文獻信息子網。根據地區優勢,在全國高等學校比較集中的中心城市,結合高等學校重點學科的建設,設立現代化儀器設備共享服務中心,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規劃任務:

1、首先重點建設2所高等學校,使其在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的整體水平上,接近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並在國際上確立較高的聲譽和地位。

2、著重提高和改善25所左右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密切相關、重點學科比較集中、承擔較多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任務的高等學校的教學和科研基礎設施條件,使其在人才培養質量上有顯著提高,一些重點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水平,並在高等學校中起到骨乾和示範作用。要注重支持與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密切相關院校和重點學科點的建設,加大國家急需的高級專門人才和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力度,以體現「211工程」建設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

3、加強300個左右與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和國防建設密切相關的重點學科點,增強持續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相關領域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4、完成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基本框架建設。

「211工程」的具體建設方式:

原則上將主要建設內容統籌考慮在擬確定的重點建設大學和要提高、改善的大學中進行,以體現資金的有效使用和發揮高等學校的綜合效益。少數重點學科及其他建設項目可安排在另外一部分高等學校中進行。

三、工程建設資金

「211工程」所需建設資金,採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按現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建設資金主要由學校所屬的部門和地方政府籌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對工程建設起推動、指導和調控作用。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要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學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適當安排有關高等學校上水平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補助國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補助少數高等學校整體水平提高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

四、建設程序與組織管理

「211工程」作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和第九個五年計劃,從1995年起實施。

1、國務院成立了「211工程」部際協調小組,協調決定工程建設中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協調小組由國務院、國家計委、國家教委和財政部的主管領導組成。協調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211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管理和檢查評估工作。辦公室由國家教委、國家計委和財政部的有關同志組成,地點設在國家教委。

2、「211工程」按國家基建程序進行審批和管理。中央行業主管部門和省(區、市)人民政府,商國家教委對申請進入「211工程」的備選院校和學科點進行預審。預審通過後,有關主管部門需向國家教委報送預備立項備案材料。根據「211工程」總體進度要求和國家財力可能,由國家教委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向國家計委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國家計委根據建設項目的具體目標和標准,部門、地方和院校自籌資金落實情況,以及中央專項資金的安排,進行綜合平衡和審核,條件成熟一所,批准一所。經審定批准進入「211工程」的項目,由國家計委商財政部和國家教委在年度計劃中滾動安排中央補助投資並付諸實施。對符合「211工程」建設要求、與國民經濟發展重點密切相關、自籌資金落實不需要中央專項支持的高等學校,也可列入重點建設計劃並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3、「211工程」建設項目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管理。各項目主管部門按照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和實施進展要求,具體負責本部門和本地區「211工程」建設項目的管理工作,認真抓好所屬建設項目的各項工作,確保按期保質完成。

五、「211工程」建設進展情況

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直接關心指導下,在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的協調領導下,「211工程」建設進展平穩順利。

「九五」期間,在「211工程」學校中共安排了602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其中人文社會62個,佔10%;經濟政法57個,佔10%;基礎科學89個,佔15%;環境資源42個,佔7%;基礎產業和高新技術255個,佔42%;醫葯衛生66個,佔11%;農業31個,佔5%。

「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資金總量約為183億元。其中,用於重點學科建設資金63.88億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資金35億元,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0.06億元,配套設施建設資金73.32億元。

「211工程」建設實施以來,推動了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推動了部門與地方的共建和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辦學積極性,同時也帶動了學校辦學思想的變化。學校辦學條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全國高等教育數字化信息平台初步建立,公共教學設施建設初見成效。「211工程」學校確立了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核心的指導思想和學科建設在學校發展中的核心地位,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進一步提高,科研裝備水平有了較大幅度提高,明顯增強了其開展科學前沿領域研究和解決經濟建設重大問題的能力,師資隊伍建設得到重視,為穩定和吸引人才創造了一定的工作條件。「九五」期間,「211工程」建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產生了一批標志性的成果。

「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已經基本結束,「十五」期間建設即將開始。

北京(23所)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傳媒大學 中央民族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中央音樂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中醫葯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上海市(9所)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復旦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並
天津(3所) 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重慶(2所) 重慶大學 西南大學
河北(1所) 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1所) 內蒙古大學
遼寧(4所) 大連理工大學 東北大學 遼寧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3所) 吉林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延邊大學
黑龍江(4所)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江蘇(11所) 南京大學 東南大學 蘇州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中國葯科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江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浙江(1所) 浙江大學
安徽(3所)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2所) 廈門大學 福州大學
江西(1所) 南昌大學
山東(3所) 山東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河南(1所) 鄭州大學
湖北(7所)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湖南(3所) 湖南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廣東(5所) 中山大學 暨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廣州中醫葯大學
廣西(共1所) 廣西大學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1所) 雲南大學
貴州(1所) 貴州大學
陝西(6所) 西北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長安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1所) 蘭州大學
新疆(1所) 新疆大學
軍事系統(3所) 第二軍醫大學 第四軍醫大學 國防科技大學

❽ 國家211工程大學是什麼意思

國家211工程大學,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原國家教委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211工程」總體建設規劃》,「211工程」正式啟動。

2002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原國家計委、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十五」期間加強「211工程」項目建設的若干意見》。

(8)什麼是211工程大學擴展閱讀:

全國112所 「211工程」高校(含38所「985工程」高校,軍事院校除外)章程已於近期率先全部完成核准發布工作。標志著我國高等學校依法辦學、依章程治校的取得重要進展。

6月26日,教育部核准了北京交通大學等20所高等學校章程。自2013年11月核准發布中國人民大學等6所高校章程以來,教育部已先後分7批次,核准發布了84所中央部門所屬「211工程」高校章程。同時,各地的28所「211工程」高校章程近期也全部通過核准。

高等學校章程建設是2010年《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明確要求,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的基礎性工作。

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視高校章程建設工作,將其作為推進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校的重要任務和核心環節,放在突出位置,採取了一系列切實舉措。

據教育部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率先完成核準的112所「211工程」高校章程,總體上符合法定要求,並與211工程高校的辦學水平和發展定位相適應。

內容要素比較完備、形式規范,對學校的歷史沿革、發展願景、辦學宗旨、理念使命、人才培養目標等都作了富有自身特色的規定,是我國新一輪高等教育改革和現代大學制度建設的重要制度成果。

各高校的章程在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明確學校辦學方向,健全學術治理體系、推進教授治學,明確辦學自主權的運行與監督機制,完善校內管理體制和治理框架,保障師生合法權益,完善民主監督和社會參與機制等方面,都結合實際做出了具體規定。

很多學校的章程還結合自身的歷史傳統、辦學實踐和改革探索,在遵循法律統一要求的前提下,將在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制度、規則進行了總結、概括,凝聚和反映了改革成果,回應了學校的內在需求與政府、社會的外部關切。

❾ 211大學是什麼意思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於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9)什麼是211工程大學擴展閱讀

「211工程」所需建設資金,採取國家、部門、地方和高等學校共同籌集的方式解決。按現行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建設資金主要由學校所屬的部門和地方政府籌措安排,中央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給予支持,對工程建設起推動、指導和調控作用。

部門和地方政府的專項資金,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學科、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需要,並安排好有關高等學校上水平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央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國家重點學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補助少數高等學校整體水平提高所需基礎設施的建設。

「九五」期間,「211工程」在99所高校中實施建設,主要安排了602個重點學科和兩個全國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十五」期間,「211工程」在107所大學中實施建設,主要安排了821個重點學科和三個全國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

到2005年,中國共計75個學科進入了ESI的資料庫中前1%,涉及到21所高校,而這些高校全部都是「211工程」的學校,而且主要集中在材料科學、化學、物理學、工程學和計算機學科,這些學科都是「211工程」的重點建設的學科。

根據ESI所提供的統計結果,清華大學材料學科在1995年到2005年期間發表的SCI論文總數為3677篇,排在世界大學的第二位,這個學科在世界排在第二位。

根據ESI數據統計結果,1995到2005年的「211工程」建設十年當中,北京大學化學學科在SCI發表的論文數是4526篇,列世界大學的第15位,論文引用數是23778位,排在世界大學的第103位。

中南大學發揮有色金屬資源與材料領域長期積淀的學科特色,以先進的有色稀有金屬與粉末有金材料,有色金屬資源快速勘察與可持續發展等「211工程」建設項目為紐帶,然後建成了在地質、采礦、選礦、冶金、材料、機械六大領域,以國家重點學科為支撐,完備的有色金屬材料與資源學科創新體系。

清華大學就面向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對信息能源、材料等學科進行了布局調整,推進學科群的建設。

南京大學採用學科特區的建設模式,這對某一些學科非常重要,由於高校內部的體制不一定整體上能夠到位,可以在有局部建立一些學科布局,這吸取了中國經濟建設像深圳特區的一些發展和經驗。

熱點內容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
絲足老師 發布:2025-05-12 01:30:24 瀏覽:608
當教師好還是公務員好 發布:2025-05-12 00:53:30 瀏覽:853
考研英語真題下載 發布:2025-05-12 00:24:07 瀏覽:454
2017美術生高考綜合分 發布:2025-05-12 00:20:15 瀏覽:883
清風校園手抄報資料 發布:2025-05-11 21:08:53 瀏覽:612
安溪是哪個市 發布:2025-05-11 19:17:34 瀏覽:708
京芳教育 發布:2025-05-11 14:06:12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