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導師
㈠ 如何選導師
一、詳細了解自己喜歡的導師主要包括導師的研究領域、研究成果、大致的教育和工作經歷,以便正面接觸時能找到共同話題,使交流變得流暢,並較快獲取導師好感。切忌在對導師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貿然接觸,尤其是不懂裝懂,不著邊際地山聊海侃,沒有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想跟他人空耗。二、及時掌握導師的聯系方式導師的辦公室、住址、電話、手機、電子郵箱都要准確掌握,這些信息往往可以在校園網、院校招生辦公室、相關熟人處獲得。導師往往是學校方面乃至學界公眾人物,享有一定知名度,其信息不可能是封閉的,他對你掌握他的聯系方式也不會太吃驚。三、在聯系時間上要錯落有致初試之前可以有少量聯系,復試之際應增加聯系,入學後分配導師那段時間要加強聯系。雖然不要一開始就認為自己預定了某某導師,但是前期接觸是大有必要的,早期的零星交往既可以讓導師認識自己,也可以使自己更具體地了解導師。四、旁敲側擊比單刀直入要好導師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往往一諾千金,在導師對學生不甚了解之際是不可能向其做出承諾的;直來直去的做法效果不會太好,這絕對不是貨物市場上的討價還價,而是一種精神的掂量和人性的推敲,曲徑通幽才是高超的境界。五、要說動聽的話,但要注意場合和措辭比如在面試時獨贊某一導師的直接後果是分數上的不小損失,此外好話不要說得太露骨、太肉麻。差不多人人都喜歡聽好話,但同樣是好話,露骨的諂媚和恰到好處的贊美在效果上有天壤之別,而同一件事情同一種措辭也許因為時間和空間的區別而搖擺於諂媚和贊美之間。六、電子郵件是較好的聯系方式認真思考後寫的信比倉促的交談更容易收到效果,導師大多會回簡短的信,這樣容易使交流繼續下去。在這個資訊比較發達的時代里,絕大部分導師都有每天上網檢查郵箱的習慣,導師跟自己的研究生也常用電子郵箱溝通聯系,導師不會吝嗇這種舉手之勞的。七、一般不要輕易登門拜訪或打電話導師不歡迎不速之客和陌生人電話,最好是先約好或者有人引見,再去拜訪。之所以這么說,一是導師一般都比較忙,二是與不熟悉的人交談往往容易出現冷場的局面,三是彼此不太容易進入主題,四是弄不好將給接下來的接觸製造障礙。八、巧妙利用節日獲取好感春節、中秋節、教師節,給導師寄個電子郵件或發個簡訊,很可能收到奇效。不一定要收到導師的回信才算成功,記得介紹自己的名字和身份,別玩匿名簡訊,教師節是個特別的日子,往往比其它節日的祝福更切合主題,更有效果。九、不要過分披露自己為防止先入為主,要注意細節,以免過早披露自己的缺點,也不要太張揚自己的優點,導師不會喜歡一個咄咄逼人的學生。早期基本上要以釋放正面信息為主,注意分寸,後期也要適當解剖自己的缺點,但無論前期還是後期,大部分信息要依託於學習的主題。最後,要注意保持正確的心態,要分清選擇導師這一過程中的主要矛盾,要認識到導師固然重要,但學生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頑強不息、勤奮向上才是硬道理。聯系三要素:時間、地點、內容。 1、時間:報導師的和報導師組的是不同的,報導師的應該在報名前就聯系,要弄清楚有沒有內定的或者保送的,報導師組的可以在復試前聯系就好了。而且應該在充分了解導師的情況下去聯系,要以導師喜歡的方式去聯系他。 2、地點:最好能在導師辦公室,等到快下班時也可以去,並且最好能在與導師已經有過交流的情況下見面,這樣就不會太緊張,可以先給導師打個電話,在徵得導師的同意下再去見面,這樣就不會太冒昧。 3、內容:很多人不知道聯系導師時該說些什麼,其實很簡單,聯系他的目的就是讓他去了解你,並且喜歡上你,所以應該在通話是言簡意賅的介紹自己,突出重點和個性,抓住他的心,如果是見面,那就准備一份前面所說的簡歷,簡單而又有重點地介紹自己,在發給導師發的郵件裡面可以介紹一下自己的一般情況還有寫過的文章,並表達一些對他的仰慕之情。另外最好准備一份英文簡歷,以備需要。在與導師談話時應注意與導師談話的方式,同樣是一個問題,不太恰當的表達可能會帶來歧異,影響導師對你的看法,並且如果沒有對導師充分的了解,就不要說話太隨便,比如,有很多同學都想問這樣一個問題:有多少人報考了自己導師,在詢問這個問題時要特別注意,有的人這么問:老師,今年有沒有人報你的研究生(論壇) 啊?有的導師會誤認為你詢問的目的是在探視他的水平,他的名氣怎麼樣,有沒有人想讀他的研究生,你可以這么問的:「今年有挺多同學報您的研究生吧,我在他們當中有多少優勢啊?」 凡事應當未雨綢繆,有備無患。以上所談的三要素,其實也是需要在對你所報考的導師有一定的了解的情況下進行,特別是談話內容,需要你對導師本人的風格氣質以及老師的作品、學術地位有一定了解,盡量在和老師的談話方式和節奏保持一致。 注意三細節 細節的成敗:禮節、態度、禮物。 1、禮節:首先先談談見面之前的禮節。聯絡導師最常見的就是打電話,大家可以從網上查到導師的工作電話,最好不要冒昧地去打私人電話。和導師見面是最好的聯系方式,但見面之前提前跟老師聯系並確認之後拜訪才是可取之道。另外一個需要注意的就是見面的禮節,包括穿著、談吐、態度、對老師性格的了解、專業知識掌握等,最好能做一個簡歷,把自己的一般情況和獲獎情況以及發表過的文章放在一起,盡量把簡歷作的美觀(彩色簡歷),凸顯出你的個人特點,也許因為有了你的這份簡歷,導師就不會太在意你自我介紹時的緊張了。充分的准備可以突顯對對方的尊重。再次,聯系導師不能太過頻繁,但也不能聯系過一次後就感覺萬事大吉,應該每過一段時間就主動聯系一下。每次聯系的內容不要重復太多,爭取每次都能提供一些幫助他了解你的新內容,相反,如果沒有什麼話題就不要盲目打電話聯系。在每次打電話前最好先簡訊聯系一下,看導師是否方便接電話。 2、態度: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在充分表達自己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度和表達方式。 3、禮物:見導師時最好送點特產或水果,不要太貴重了,要盡量多帶一些。如果沒有特產那送水果是很好的選擇,爭取多送一些,不僅僅送給導師本人,還要給他的同事或學生,讓他有一種成功感。 無論如何,導師都是喜歡有心人的。這不僅僅是尊重,而且也表現了你的做事態度和對待考研的認真程度。另外對導師了解的越多,勝算就越大,多一分小心,你就多了一個成功的砝碼。聯系你的導師,乘上成功的東風,相信有心人總能笑到最後。1、實事求是 導師要的是那些能做事少說話的學生。所以你與導師第一次見面時,不要誇誇其談。不妨談一些與專業有關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最好是在自己見導師之前就准備好,一個能提出好問題的學生比一些能解決問題的學生還重要。
㈡ 如何選擇導師
可以詢問師兄師姐,看哪個老師的通過率高一些。如果有自己熟悉的老師,就選那些嚴格的老師。那些平時佛系的老師真的不靠譜,至少消息沒那麼靈通
㈢ 如何選擇導師
1. 導師最佳年齡:30~35
一定要選擇年輕的導師。年輕的導師在單位歷淺,做事情比較小心謹慎,對學生負責的幾率比較大。帶不好學生可能會影響升職。年輕老師社會閱歷淺,比較單純,不會那麼黑。年輕老師富於創新精神,有朝氣,對新事物敏感。
不要選60歲以上的導師.正所謂"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縞也".其實45歲以上的導師基本上已經不做研究了.
2. 職稱考慮: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為最佳
職稱越高,名氣越大的導師,往往不把帶學生當成一回事情。在他們眼裡,當博導帶學生就是「踢著玩兒」的事情。有博士學位這一點很重要。還有,一定要看你未來的導師有沒有在國外高級期刊上發表過文章。
3. 不要選胖子做導師
常言道,「心寬體胖」。身體胖的人,往往比較懶,不喜歡費大力氣做事情,也不喜歡替他人操心。他們投機取巧,精於鑽營。給這種人當學生會很累。因為他們早就盤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讓你來干,然後據為己有。這種人往往心黑。
個子矮的人也不要考慮。
瘦高個老師最好!
4. 不要選有行政職務的人做導師
有行政職務的人時間太少,這些人心思不在做學問上。
5. 不要選擇有項目的導師
你會成為廉價的打工仔,會很累也學不到學問,滿足以上1,2的除外。
6. 要讀博士一定要到國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慮日本。日本的導師非常認真。
7. 不要選擇名下帶很多博士的導師
物以稀為貴。人也一樣。導師的精力有限,多了帶不過來,所以乾脆不帶。
㈣ 研究生如何選導師
研究生選導師的方法:
1、看導師願不願帶你,再好的導師,如果他本人不願意帶你,你再強求也不會有很好的結果,導師不帶你可能因為幾個因素:
第一,專業不對口,你的本科專業與他想招的不一樣。
第二,感覺你不適合跟著他,這是為你好,以免耽誤你的前程。
第三,他已經招夠人了。
2、看導師的實力強不強,知名導師一般都擁有著很廣的人脈關系以及很多項目,跟著他對以後的發展會很有幫助。
3、看導師的為人好不好,有些導師雖然學術成就斐然,但是個人性格、品德可能不太好,這時就要好好想下是不是合適自己。
4、看導師的科研方向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目標,同一學科會有很多方向,每個導師研究的方向也不同,這時要根據自己希望從事的行業選擇研究方向,然後根據研究方向選導師。
5、看導師未來兩三年的發展規劃,如果在未來的一年或者兩年的時間里,導師要去國外進修什麼的,那你就瞎了,可能一年都見不了導師幾面。
6、看導師的學術水平高不高,在選擇導師前,一定要先了解他的專業特長、學術觀點等, 這些信息可以再網上搜,也可以去看一些老師發表的論文、書籍等。
注意事項:
在選擇導師時需盡可能多的收集導師的信息,不要只看一位導師的信息,說不定會有更合適你的導師。
選好導師之後,就需要跟導師聯系了,聯系導師時盡量實話實說,不吹噓,但也不要謙虛,把自己做過什麼、可以做什麼都讓導師清楚,
在聯系導師時不要心虛,大膽的去聯系就可以,也不必為被導師拒絕而沮喪,繼續選擇下個合適的導師。
㈤ 研究生如何選擇導師
1. 導師最佳年齡:抄30~35。一定要選擇年輕的導師。年輕的導師在單位歷淺,做事情比較小心謹慎,對學生負責的幾率比較大。2. 職稱考慮: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為最佳。職稱越高,名氣越大的導師,往往不把帶學生當成一回事情。3. 不要選胖子做導師。4.不要選有行政職務的人做導師。有行政職務的人時間太少,這些人心思不在做學問上。
㈥ 怎樣選擇研究生導師:合適的才是最好的
一、研究生導師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論文型的導師,課題以理論研究為主,發表論文很多且刊物的檔次比較高。如果你喜歡純理論研究工作,畢業後想進高校或者科研機構,這類導師是你的首選,最好碩博連讀拿到博士,如果外語夠好可以在讀研期間或畢業後出國發展。
第二類導師的課題以應用或者應用基礎研究為主,一般發的文章不多,論文的刊物檔次也不太高。如果你畢業後希望到企業、公司工作或者在有關領域從事研發工作(注意:研發和研究是不同的含義,研發是要拿出產品/技術來而研究是以探索某些問題、原理、方法為目的,以論文為主要成果),這類導師是首選。
第三類導師是以教學為主、科研為輔。項目不多,科研水平有限。適合只要能讀研無所謂方向和導師的學生去選。
二、選定導師類型後,可按下面標准挑選理想的導師
(1)人品好,肯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的老師應是首選。拿學生當苦力並不願花心思或沒有精力去指導學生的導師最好不要選,原因不言而喻。
(2)導師的研究方向你感興趣,因為導師人再好、實驗室條件再理想,你對他的課題沒有興趣的話,這些對你都毫無意義。
(3)導師所在實驗室有良好的科研條件(有課題、充裕的經費和必要的硬體),你進去後不愁沒有科研課題完成畢業論文也不愁沒有經費和科研條件來開展研究。
(4)導師有充足的時間指導學生,一般來說沒有過多行政職務和眾多兼職的中年導師是最佳選擇,年齡大的老師精力不夠、對新事物的接受過程也慢而年輕導師的經驗不夠、資金也不充足。
(5)導師所帶的學生都能順利畢業、畢業去向比較好。
(6)導師每年在讀研究生的數目不要超過6個,在一個茶壺(導師)配幾十個茶杯(學生)的研究生培養方式下,你一年也見不上幾次導師的面,從何獲取指導呢,除非你自學成才。這樣的研究生生涯中,你的知識、才能的長進將很有限,因為能力是靠做事鍛煉出來的,可在你做事的過程中沒有高人指點、引路,與你討論問題,你走的彎路將很多、很長,學業可能也很艱難。如果是混文憑,花上寶貴年華的幾年時間沒有得到實際的長進,文憑拿到手走向社會仍舊沒有競爭力:在研究生擴招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文憑也在大幅貶值。那麼最終還是要看真本事,這本事本該在讀研期間培養的,因為導師沒選好,你沒什麼長進,走入社會可能還不如直接工作的同學,境遇與失落感可想而知。
三、如何判斷導師是否符合以上標准?
(1)先通過電話、再通過電子郵件的溝通過程去判斷、了解老師的人品、
性格。一個為人正直、肯體諒學生的老師一般心胸都比較開闊,會認真回答你的問題和郵件。你在聯系的過程中除介紹自己外,可以主動詢問老師的在研科研方向、計劃開展的方向、實驗室條件、在讀研究生數目及對學生的要求等等。一般情況下,能夠平等對待考生的老師在接到學生聯系郵件後會主動告訴上述事項(除非他對你不感興趣或者已經有了中意的學生)。
(2)通過老師的周圍人——在讀研究生了解導師對學生的要求、導師的為人、性格和實驗室條件等,不過要注意方式方法和語氣,如果你給未來的師兄師姐留下不好的印象,那就麻煩了。如果從老師現在的學生口中你都能感覺到他們的不滿和冷漠,那麼這個導師你就敬而遠之。反之,你可以考慮到這個導師這里讀研。
(3)在初步聯系後利用面試前的時間到導師實驗室見見導師,可以親身感受未來學習、工作的環境和氛圍,憑親身感覺判斷你是否適合、是否想到這個實驗室深造。導師的能力、水平對於一個初出茅廬的考生來說比較難以判斷,但從導師實驗室的條件、科研經費狀況、導師的一些頭銜和論文及在讀研究生那裡可以進行初步了解和判斷。
四、若導師對你漫不經心,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老師很忙,沒空理你、了解你。
(2)他已經有了中意的學生,不屑理你。
(3)這個老師不太重視招生環節與學生的必要溝通,到面試後隨便定個學生就行。無論出於上述原因的哪一條,你都不必把他做為重點聯系對象了。當然,只是想混個研究生文憑,能讀研就行的學生可以不關心這些。如果你本人就很困難,在發愁有沒有導師肯帶你的話,以上因素和准則均不是你有資格可以考慮的。
㈦ 如何選擇研究生導師主要是看他哪方面謝謝
1. 導師最佳年齡:30~35
一定要選擇年輕的導師。年輕的導師在單位歷淺,做事情比較小心謹慎,對學生負責的幾率比較大。帶不好學生可能會影響升職。年輕老師社會閱歷淺,比較單純,不會那麼黑。年輕老師富於創新精神,有朝氣,對新事物敏感。
不要選60歲以上的導師.正所謂"強弩之末,其勢不能穿縞也".其實45歲以上的導師基本上已經不做研究了.
2. 職稱考慮: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為最佳
職稱越高,名氣越大的導師,往往不把帶學生當成一回事情。在他們眼裡,當博導帶學生就是「踢著玩兒」的事情。有博士學位這一點很重要。還有,一定要看你未來的導師有沒有在國外高級期刊上發表過文章。
3. 不要選胖子做導師
常言道,「心寬體胖」。身體胖的人,往往比較懶,不喜歡費大力氣做事情,也不喜歡替他人操心。他們投機取巧,精於鑽營。給這種人當學生會很累。因為他們早就盤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讓你來干,然後據為己有。這種人往往心黑。
個子矮的人也不要考慮。
瘦高個老師最好!
4. 不要選有行政職務的人做導師
有行政職務的人時間太少,這些人心思不在做學問上。
5. 不要選擇有項目的導師
你會成為廉價的打工仔,會很累也學不到學問,滿足以上1,2的除外。
6. 要讀博士一定要到國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慮日本。日本的導師非常認真。
7. 不要選擇名下帶很多博士的導師
物以稀為貴。人也一樣。導師的精力有限,多了帶不過來,所以乾脆不帶。
最後,我最強調的是第3點:不要選胖子做導師,切記!祝你們好運!
㈧ 如何選擇指導教師
首先建議了解下每一個導師的研究方向,篩選出研究方向是你感興趣的那些導師。當然如果你並不是對某一研究方向特別感興趣的話,建議你從給你上過課的導師里選,因為至少你對這些老師熟悉一點。
接下來提供一條選導師的捷徑,就是找到這個導師帶的研究生,問問他們對這個導師的評價如何。一般情況,他們是會比較如實的告訴你一些信息的,但也不排除有的人想拉你入坑,會把他導師的形象說得很美好,實際上等你進去了,才發現並不是這樣的,那就真的坑了。所以也得多留個心眼,多問問幾個人,看看他們的描述是不是一致的。
下面說說我評價一個導師好不好的標准,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1.對學生大方,安排學生做項目並給予學生比較客觀的補助。有的導師讓學生幹活,卻不給學生錢,這樣的老師比較小氣,不建議你報。
2.手頭上有一定數量的科研項目或者工程項目。這對你畢業論文的開展比較有好處,可以直接從項目中選題,不像某些坑爹的導師,讓你自己找研究方向,自己選課題。
3.年輕的導師一般比較有干勁,交給學生的任務可能較多,跟著年輕老師會比較辛苦點,但學到的東西多,而且年輕導師一般對學生的補貼也比較多。年齡較老的導師可能沒有很多時間精力手把手教你,需要你自己看書查資料學習,當然年紀大的導師一般也不太管學生,學生的時間相對較自由點,但這樣有利也有弊,自製力差的學生就會把時間都荒廢掉了,後果可能是不能按時畢業。
4.是否會給自己的學生推薦工作。這點比較實在,大部分研究生最後都要就業工作的,特別是土木專業的學生。所以如果導師能幫你推薦工作的話,是很不錯的。當然如果你是要讀博士或者不在乎導師推薦不推薦的,另當別論。
雜七雜八的說了一堆,片面之言,題主批判性的看吧。
至於看簡歷,我覺得隨便看看就好,導師的簡歷肯定都是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出來了,最好還是多從別人口中了解一些信息,如果有機會當面多接觸一下這個導師,也能夠得到更真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