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問題大全 » 隴是哪裡

隴是哪裡

發布時間: 2021-08-05 19:21:37

A. 隴是哪個省的簡稱

是甘肅省的簡稱。

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 位於中國西北地區,東通陝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接壤。

簡稱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

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1)隴是哪裡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甘肅省下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17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57個縣、7個自治縣。甘肅省人民政府駐蘭州市城關區中央廣場1號。

甘肅省位於中國西部地區,地處黃河中上游,地域遼闊。介於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大部分位於中國地勢二級階梯上。

東西蜿蜒1600多千米,總面積45.59萬平方千米(其中飛地53.22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4.72%。在甘肅、陝西、寧夏三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六盤山,山勢險峻,古人說要想到山頂的話,必須盤道六重,所以叫六盤山。這個山還有一個俗稱,叫隴山。

B. 隴字出於哪裡

隴,天水大阪也。——《說文》。


(隴)
lǒng
中國甘肅省的別稱。

古地名,在今中國甘肅省:得隴忘蜀(喻人貪得無厭)。
古同「壟」,土埂。

筆畫數:7;
部首:阝;

筆順編號:5213534

詳細解釋:


lǒng
【名】

(形聲。從阜(fù),表示與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龍聲。本義:古地名。在今甘肅東部)
即隴山。綿延於陝西、甘肅交界的地方
隴,天水大阪也。——《說文》。沈濤注:「今本合三處互訂,古本當作『隴山,天水阪、大阪也。』」

甘肅省的簡稱。因古為隴西郡地而得名〖如:隴西(古郡名。在今甘肅省東南部一帶);隴上(地名。在今甘肅省)

通「壟」。田埂
席隴畝而蔭庇。——《戰國策·趙策三》
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史記·項羽本紀贊》

又如:隴邱(田壟;土丘);隴畝(田野,田畝)
泛指山〖hill〗。如:隴斷(土崗子,即壟斷。指山脈阻隔。隴,山岡高地)




lǒng
【動】
通「攏」。湊起,集合
洪漣隴蹙。——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


lǒng
【形】

通「隆」。盛,多
日中而陽隴為重陽。——《靈樞·營衛生會》

隴海
Lónghǎi

〖指隴海鐵路。從江蘇連雲港到甘肅蘭州

C. 隴上指哪個地區

隴上,泛指今陝北、甘肅及其以西一帶地方,隴上諸郡包括隴西、南安、漢陽、永陽等大郡縣。漢末時期涼州主治八郡二屬國,後分涼州河西的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張掖居延屬國5郡置雍州,所以在漢末時期,隴上諸郡縣像當於三分之二的涼州。

D. 甘肅省為什麼簡稱隴呢

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甘肅界於北緯32°11′-42°57′,東經92°13′-108°46′之間,東通陝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國接壤。

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E. 隴是哪個地方

甘肅的簡稱之一。
甘肅一名始於11世紀西夏王朝設置的十二監軍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張掖),轄甘州、肅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組成甘肅。元設甘肅行省,明代並入陝西省,清代恢復省治。

取全稱中的「甘」字作為簡稱。一說認為西夏時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簡稱「甘」。

由於甘、陝兩省間有隴山,甘肅古時別稱隴西,故又簡稱「隴」。

隴一字專指甘肅南部地區,但此字由來不明。

關於隴字的傳說也很多,不過比較可信的,是老子說。

相傳當年老子出潼關,前往西北隱居,便在此安家。

而又因老子名耳,又被人比作人中之龍,故此地的名隴。

後來老子之後李氏在此發家,又可以從另一方面證明,此地得名很可能與老子有關。

另外,隴字在文言文中,通「壟」。

F. 甘肅為什麼叫隴

甘肅簡稱隴是因為隴山,具體如下:

甘肅,是取甘州(今張掖)、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由於西夏曾置甘肅軍司,元代設甘肅省,簡稱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隴山(六盤山)以西,而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又簡稱為隴。

(6)隴是哪裡擴展閱讀

甘肅歷史:

先秦時期,中國分為九州,甘肅省境大部屬雍、涼二州,舊稱「雍涼之地」。

商代,居於涇河、渭河流域尚處於氏族部落階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開拓了中國最早的農業。周文王滅商以前,戰敗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擴展到密(今靈台縣)。這一時期,甘肅境內有羌方、共(今涇川縣北)、密(今靈台縣西)等方國部落。

西周時,秦人的祖先在省境東部,即天水地區定居下來,開始了由游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而游牧生活仍占據主要的地位。

秦朝時期,周莊王九年(前688年),秦國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區,設邽縣(天水麥積區南)、冀縣(今甘谷縣),這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兩個縣。

戰國時期,秦國的疆域已達今甘肅的東南部。秦惠文王更元五年至更元十一年(前320至314年),秦國多次兵伐義渠,平定西部諸戎。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設置隴西郡,9年後,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統天下,設置36郡,甘肅仍屬於隴西郡和北地郡。

西漢元狩二年(前121年),在隴西郡和北地郡基礎上,增設武威郡和酒泉郡,統轄甘肅西北部。元鼎三年(前114年),增置天水郡、安定郡、武都郡。元鼎六年(前111年),分武威郡置張掖郡,析酒泉郡置敦煌郡。

始元六年(前81年),從天水、隴西、張掖3郡各分出2個縣建立金城郡。自此,甘肅共設置十個郡。

東漢時,行政區劃大體上是州、郡、縣三級制,沿襲西漢建制,增設張掖屬國和張掖居延屬國兩個少數民族管理區,隸屬涼州。

三國時期沿襲東漢建制。大部分地方屬曹魏,南部的部分地區屬蜀漢。

西晉時期隸屬涼州、秦州和雍州。從西晉末到十六國時期,跨境或在甘肅境內先後建立的割據政權有:後趙、前秦、後秦、前涼、西秦、後涼、南涼、北涼、西涼,各佔有約當今甘肅一部之地。

南北朝時期,甘肅先後為北魏、西魏、北周的統治地區。這一時期,南北對峙,國家分裂,州縣林立,政權更替頻繁,行政建置混亂。北魏,甘肅境設置8個州、35個郡、91個縣;北周,設22州、56郡、104縣。

隋統一中國,裁並郡縣。省內共設16郡,76縣。隋煬帝後期大亂,東突厥崛起達到「戎狄熾強,古未有也」的強盛程度。大業十三年(617年)七月,武威郡鷹揚府司馬李軌舉兵反隋,佔領河西,建大涼國,定都姑臧,建元安樂,歸附於東突厥。

唐武德二年(619年),李軌被李淵所滅。唐代改郡為道,省境分屬關內道、隴右道和山南道,共轄22州。廣德二年(764年),包括甘肅在內的河西、隴右被吐蕃占據。大中三年(849年),唐重占秦、原、安樂、維、扶、河、渭等州。

大中五年(851年),漢人張議潮占據包括甘肅在內的河西、隴右,歸附於唐朝,唐朝再次占據甘肅。

北宋年間,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駐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

元朝時期,設甘肅行中書省,轄黃河以西七路二州,黃河以東地區為陝西興遠路。

明朝時期,改省設司,省境屬陝西布政司、陝西都司、陝西行都指揮使司,轄地大部繼承元朝,按照明的定製,衛、所設於邊境和要害地區,在邊境重鎮設行都指揮使司,每省設一都指揮使司。衛、所實行軍屯,屬軍事機關,但後來在邊境地區衛、所也兼理民政。

清朝時期,設陝西右布政司,後改甘肅布政司,行政中心從鞏昌(今隴西縣)遷至蘭州市,轄今甘肅、新疆、青海、寧夏省區部分范圍。光緒十年(1884年)分出新疆。

中華民國二年(1912年)甘肅省境又劃分為寧夏(原朔方)、西寧(原海東)、蘭山、涇原(原隴東)、渭川(原隴南)、甘涼(原河西)、安肅(原邊關)七道。

轄今甘肅、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一些地方、外蒙古西南邊、寧夏。,民國十六年(1927年),撤道為省,民國十八年(1929年)分出青海和寧夏兩省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省境隴東地區屬陝甘寧邊區的隴東和關中兩分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26日,成立甘肅行政公署,下轄酒泉、張掖、武威、蘭州、定西、臨夏、慶陽、天水、平涼、武都11個分區(專區、市)、73縣(局)。甘肅行署隸屬於西北軍政委員會(後改為西北行政委員會,1954年撤銷)。

1950年1月8日,甘肅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轄今甘肅、內蒙古西部。

G. 甘肅省簡稱(隴)的由來

甘肅省的簡稱 「隴」來源於 隴山,甘肅省在隴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設置過隴右道,故簡稱為「隴」。

隴山,地處寧夏和甘肅南部、陝西西部,位於西安、銀川、蘭州三省會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帶中心。古代「隴」與「壟」相通,指的是田埂,古代人們看到橫亘於關中平原西部的山脈如同田埂一樣,就把它們稱之為隴山。

隴山山體大致為南北走向,長約240公里,是陝北黃土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曲折險峻。主峰在寧夏固原市、隆德縣境內,海拔2928米。

(7)隴是哪裡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建制沿革

先秦時期,中國分為九州,甘肅省境大部屬雍、涼二州,舊稱「雍涼之地」。

商代,居於涇河、渭河流域尚處於氏族部落階段的周朝的祖先周部落,改善耕作,開拓了中國最早的農業。周文王滅商以前,戰敗了西戎混夷,把境域擴展到密(今靈台縣)。這一時期,甘肅境內有羌方、共(今涇川縣北)、密(今靈台縣西)等方國部落。

西周時,秦人的祖先在省境東部,即天水地區定居下來,開始了由游牧經濟向農業經濟的緩慢過渡,而游牧生活仍占居主要的地位。

秦朝時期,周莊王九年(前688年),秦國在己被征服的邽戎、冀戎地區,設邽縣(天水麥積區南)、冀縣(今甘谷縣),這是中國歷史上建立最早的兩個縣。戰國時期,秦國的疆域已達今甘肅的東南部。

秦惠文王更元五年至更元十一年(前320至314年),秦國多次兵伐義渠,平定西部諸戎。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設置隴西郡,9年後,即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 年)再建立北地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一統天下,設置36郡,甘肅仍屬於隴西郡和北地郡。

H. 三國時的隴中是什麼地方

【解釋】:隴中是一個文化概念,是相對於隴南、隴東、河西、河隴、隴右等文化概念而言。
【主要地理區域】:在六盤山、隴山以西,秦嶺以北,黃河以南,屬於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
【域內主要河流】:渭河、洮河
【主要山脈】:隴山、鳥鼠山、朱圉山等,有著名的大地灣文化遺址、石嶺下、馬家窯文化遺址。
【區域】:主要包括定西市六縣一區,即安定區、通渭縣、隴西縣、臨洮縣、渭源縣、漳縣、岷縣,蘭州市之榆中縣,白銀市之會寧縣、靖遠縣,天水市武山縣、甘谷縣、秦安縣,平涼市之靜寧縣。這些縣域在歷史、物產、氣候、人情、風俗、語言、民族等方面,是一個文化板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包容性。
【主要城市】:隴中黃土高原地區主要城市有蘭州、定西、天水、隴南、臨夏等地級市,以及其下轄的縣級城市。隴中的中西區域在定西市,包括其下轄的安定區 、隴西縣、漳縣、岷縣等,以及臨夏州的部分地方。

I. 甘肅簡稱隴,隴是指哪個山

  1. 中國甘肅省的別稱。

  2. 古地名,在今中國甘肅省:得~望蜀(喻人貪得無厭)。

3. 古同「壟」,土埂。

所以,並不是單一的指哪個山,而是丘陵地帶的意思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