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旅遊校園

旅遊校園

發布時間: 2021-09-19 16:57:45

校園一游什麼意思

校園一游就是在校園里走一走,逛一逛,看看校園風景,
望採納,謝謝

㈡ 校園旅遊文化方面的意義

1.文化暈輪的擴散與傳播。將校園內優秀的文化氛圍傳播到社會,影響並促進社會風氣的進步。
2.加快校園群體(教師、學生)的社會化進程。
3.宣傳本校。加強本校在社會的影響力與聲譽。
4.促進本校文化的研究與發展。

㈢ 校園旅遊的資源有哪些

校園旅遊資源是指各類校園(尤其是高校)內對外來遊客具有吸引力的、可以開展旅遊活動的有形物質及無形事物。它包括優美的自然環境、獨特的人文氛圍和特殊校園事件

1.實體景觀資源幾乎所有高校都綠樹環繞,風景盎然。有極富詩意的亭台樓閣,有風情萬種的河塘小溪,還有寧靜幽美的林蔭小道。例如,具有「世界最美麗的大學」之美譽的武漢大學,地處東湖之濱,青山連綿,登山遠眺,視野開闊,氣象萬千。其一年一度的櫻花節吸引了無數的遊客,那種「櫻花漫天飛」的浪漫令人倍感溫馨。高校校園的建築也顯獨特精美,特別是一些有著悠久歷史的校園,其古樸典雅的樓宇往往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例如,北京大學的象牙塔、清華大學的水木清華、劍橋大學的「嘆息橋」等,舉不勝舉。遍布高校各角落的名人雕像、壁畫、紀念碑,記錄著一段段或激動人心或令人黯然神傷的歷史

2.人文景觀資源從學校特色上看,有軍事、農林、礦業等以專門教育為主的大學,其野戰訓練、科技園區參觀、有機資源展等對人們都極富吸引力;也有中央民族大學、華僑大學等生源特殊的大學,來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學生風俗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不僅能加固民族團結,還能增強相互間的感情和聯系。高校還舉辦多姿多彩的校園活動,如一年一度的大學生運動會,各式各樣的文化節,精彩的辯論賽、歌舞賽,無不洋溢著青春的激情。例如,在華僑大學可以感受「CUBA」帶來的激情,在復旦大學可以領略辯論雄獅的風采。這種勃勃生機是在其他地方難以體驗到的。許多高校具有悠久的歷史,並集聚了眾多馳名中外的名人。特別是一些名牌大學,在一定歷史時期里對本地乃至全國的影響非常深遠。例如,百年滄桑的北京大學,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令無數人景仰;聲名顯赫的西南聯大和黃埔軍校,為中國革命培養了一批批堅忍剛毅的文武將才

3.教育科研資源高校獨特的教育資源同它的校園活動一樣豐富多彩。硬體不僅有實驗室、研究室、網路中心、科技展覽館等科研設施,還有多媒體教室、圖書館、博物館、模擬法庭、會議廳等眾多的教研設施。軟體包括強大的師資隊伍、龐大的學生群體以及在校服務人員等。親身感受高校那種嚴謹、求實、創新的文化氛圍有助於激發旅遊者對科學和知識的興趣,同時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4.輔助設施資源每所大學都擁有一定的輔助設施,如食堂、澡堂、學生公寓等日常生活設施,體育館、健身房、演出場、電影院等娛樂設施,超市、小商品店、學生街等購物設施。可以說「食、住、行、游、購、娛」樣樣俱全,後勤服務體系十分到位。數所高校集結的大學城,其設施的配套性、規模化則更加突出。例如,廣州大學城,不僅是大學生們修學、治身之所,也成為社會大眾休閑、娛樂、健身和學習的理念之地,曾一度被納入羊城新八景的評選范圍。

㈣ 校園旅遊線路該如何設計

1.單一校園旅遊線路設計即對單個校園內的資源進行開發與組合,在校內形成合理的旅遊項目和游覽線路。這類線路設計必須做好三項工作:一是要深入挖掘自然景觀隱藏其間的精神實質,可將景觀中的寓意和寄託著的人類情感提煉出來;二是要將博物館、實訓室等人文景觀從歷史角度和現代眼光去解讀,用現代科技或靜態或動態地去展示;三是在挖掘上述旅遊資源的基礎上,將校內各景點連接起來,形成具有豐富旅遊內容、吸引遊客、聯手營銷,且不影響正常教學的合理線路。北京大學國際旅行社的做法較為成功。在「秉承百年文化,駕馭休閑時光」的宗旨下,該旅行社推出了A、B、C三條線路,讓遊客充分領略「名校文化的真誠與魅力」。A線北大精品游:參觀華表、考古博物館、未名湖(紅樓、南北閣、蔡元培像、鍾亭、花神廟、石舫、斯諾墓、博雅塔)、圖書館外景、與校高材生座談;B線北大半日游:北大參觀同上,北大餐廳就餐;C線清華北大一日游:北大參觀同上,參觀清華校園(西校門、荷塘月色、水木清華、二校門、大講堂),與清華高材生座談

2.區域校園旅遊線路設計即設計校園旅遊專線。針對大城市高校數量較多、類型較齊全、分布比較集中的特點,每類院校都有自己獨特的旅遊資源和文化風格,可以充分發揮這一資源優勢,將其轉化為旅遊產品。考慮到同類景點資源的合並開發,線路的合理組合、橫向廣度聯系既擴大了規模又增強了影響力。可以大城市為中心,將該城市的高校旅遊資源進行組合,推出高校旅遊專線,緩解「高校游」的供需矛盾,擴大高校旅遊的影響。例如,上海晨報特別設計了一張上海市高校的旅遊地圖,包括三條線路。西南線:華東政法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線:上海戲劇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上海第二醫科大學;東線: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理工大學。

㈤ 旅遊行業如何在校園推廣

開展校園市場調研。校園營銷是新創的名詞,可想而知,我們並沒有多少成功案例版或固定的模式權可以借鑒。對於想在這一塊有所作為的企業來說,深入研究和分析校園市場發展狀況以及市場供需量大小成為了企業第一要做的事情,了解和把握學生的消費特點,分析他們的消費行為習慣,例如他們更加容易受到周圍朋友和同學的影響,他們的消費觀念還未完全形成,具有一定的感性等,而不能憑借在大眾市場上的經驗和主觀臆斷來進行營銷決策。

㈥ 北大清華校園旅遊景點

參觀路線:
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圖書館、振興中華碑、博雅塔、未名湖、斯諾墓、鍾亭、翻尾石魚、蔡元培先生像、李大釗先生像、北大靜園六院、北京大學革命烈士紀念碑、塞萬提斯像、西南聯大紀念碑、原燕京大學建築群、北京大學校友門;
清華大學:理科樓、圖書館、大禮堂、同方部、清華學堂、水利實驗館、土木工程館、世紀鼎、日晷、二校門、聞一多像、清華池、水木清華、工字廳、古月堂、荷塘月色、近春園遺址公園。

特別提示:
個人參觀校園如需校內學生或專業講解員須至少提前一天電話預約,講解員將依照預約日程表進行安排。

歡迎希望深入感受北大清華校園文化內涵的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朋友來電垂詢預約。

㈦ 旅遊學校是什麼類型

服務應用類型,與美容學校、廚師學校、家政班屬同一類型。
旅遊學校在中國是一個新興學校,隨著中國教育產業化的興起,傳統學校以不能滿足教育產業化的需求,越來越多的莘莘學子在支付巨額且名目繁多的費用後已不能找到在社會工作或服務的崗位後,其它商業和已經漸漸醒悟的家長們催生了另投它學的渴望,見有機可投民營資本和不法官員變開創了旅遊學校。
由於動機在於盈利,這類學校與其它傳統學校一樣不可避免的不能培養出專業人才。同樣不可避免的淪為垃圾機構。

㈧ 工商旅遊學校的校園生活

這是哪裡的工商旅遊學校呢?

㈨ 大學校園應該成為旅遊景點嗎

可以的,前提是不影響教學與科研。

開放大學校園,讓一些名校不再高高在上,拉近與普通民眾的距離。對許多人來說,大學校園充滿書香氣息和歷史韻味。如果長輩帶著孩子到名校走一回,能幫助孩子對名校產生最初的好感,使其確立奮斗目標。這還滿足了人們對感受名校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需要。大學不應該只限於對大學生的高等教育,還應更廣泛地服務社會。
過去,大學像一座象牙塔,與社會比較隔離。許多大學生畢業後踏入社會,當突然面對夢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時,難以適應甚至迷失方向。大學的開放,不僅僅是讓社會上的優秀學子走進來,更能讓學生們充分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象牙塔一般的大學難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接觸遊客的過程中,大學生們可以充當校園內的導游,向外界介紹引以為豪的校園。同時,更多遊客走進名校,也會對學校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大學的名氣絕不僅僅是表面上看到的美麗校園風光。
當然,一些大學校園的美景,絲毫不輸給其他旅遊勝地,適當開發並不為過。在旅遊資源比較稀缺的當下,讓社會上更多人有機會參觀校園美景,與民同樂,何樂而不為?
開放旅遊隱憂多
有過多的校外人員進入校園,很可能對原來美麗寧靜的校園風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還會影響學校治安,加大校園周邊的交通壓力。當每天十餘萬人湧入武大校園,學校附近的八一路延長線出現嚴重堵車,迫使學校加強「限客令」的實施力度,廈大規定每天對外開放校園時間,北大限制外人進入校內等規定,也都可以理解。
開放校園,不僅僅對校園管理造成挑戰,還涉及校園安全問題。進入校內的人魚龍混雜,素質參差不齊,甚至可能混入犯罪分子。大學畢竟不是旅遊勝地,倘若校內總是遊人如織,學生們還如何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大學應以教育為主,變身旅遊景點之後,可能會植入更多商業化、娛樂化的內容,影響教育質量。
美國許多名校都以「沒有圍牆」著稱。哈佛大學的大門都無人把守,康奈爾大學風景如畫,校園和圖書館都對外開放。羨慕之餘,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些都建立在校園配套措施完善、管理手段先進的基礎上,盲目開放旅遊只會威脅校園安全,影響教學質量。我認為,我國大學應更注重基礎設施和校園安全等配套措施的建設,才能真正一步步走向「沒有圍牆的大學」。目前每日合理限制人流,不失為一個理智的辦法。

㈩ 校園旅遊的內涵是什麼

校園旅遊是以校園(主要是高校)的教學樓、實驗室、科研所、圖書館、體育館等教學設施以及秀麗的校園景色為依託,以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濃郁的學術氛圍為背景,以知識傳播和科學普及為主要目標,以社會青少年及中青年家長為主要對象而開展的專項旅遊活動。國外許多著名的大學,如英國的牛津、劍橋,美國的斯坦福等大學早已成為旅遊者的重要目的地。自20世紀80年代,每年有近400萬人到劍橋旅遊,其中55%是外國人,給劍橋市每年帶來了1.1億英鎊的旅遊收入。在我國,許多高校也已經通過校園旅遊宣傳自己,展示校園風采,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據統計,我國各地校園旅遊人數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2011年暑假,每天有1.6萬遊客前往清華、北大遊玩。為滿足旅遊者需要及提升校園建設水平,我國一些高校已將校園創建為國家3A甚至4A景區。

熱點內容
2017福建語文作文 發布:2025-05-09 09:46:47 瀏覽:45
川並夏舞家庭教師 發布:2025-05-09 09:38:07 瀏覽:575
上海冠碩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09 09:00:19 瀏覽:183
高樂國際教育 發布:2025-05-09 08:38:14 瀏覽:943
桂林山水片段教學 發布:2025-05-09 07:54:27 瀏覽:634
網路教育與自考 發布:2025-05-09 07:21:48 瀏覽:163
教育小視頻 發布:2025-05-09 07:05:49 瀏覽:172
高中化學電解質 發布:2025-05-09 07:03:32 瀏覽:166
月光族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09 06:25:19 瀏覽:807
天地源生物 發布:2025-05-09 06:18:14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