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龍路中學
我以前是31的現在是44的我姐姐是二龍路的
這四個學校里31儀容儀表之類的管的最嚴31也是最窮的專學校
二龍路管的最松硬體屬也比31好
但是可能二龍路不學習的人也比較多
31成績要比二龍路好今年中考錄取線31是478,二龍路467
44和159是西城區的示範校比二龍路和31好
44以前一直比159要成績好..今年44有一點點落後
錄取線44是482,159是486
159硬體好空調電梯游泳池都按著
44課余活動比較好儀容儀表管的比159松一點
31那種學校今年上一本的全年級的就幾個
44上一本的今年38個
..就這樣吧..
B. 二龍路中學的點評
和我的中學一條馬來路之隔。上學自的時候,老師動輒拿「二龍路」說事。
初中時:不好好學習直接去二龍路!
高中時:你們還玩就去二龍路玩!……家人里有二龍路中學的教師,對面的樓沒蓋起來的時候能夠遙望我在校園里做操……
這個學校常提的,就是它的革命傳統,如李碩勛,魏拯民。
另外,宋世雄、李丁、王小波也是這個學校的畢業生。
但是這顯然不如一個高的平均分和寬松的學習環境來的實在。
二龍路中學給我的印象就是非常死板,玩命地加強思想教育,沒事也得在教室里上自習,動不動就「思教處」見,等等。
至少在我上中學的時候,二龍路中學還是採取「年級組」而不是「教研組」!謝天謝地,我的中學是前者的方式,年級組里大家討論的恐怕常常是些家長里短吧。
這學校的樂團不錯,另外它是射擊傳統項目學校。
C. 北師大實驗中學分校、魯迅中學、三十五中、161中、八中分校、四十四中、三十一中和二龍路中學,學校排名
學校排名:
1、北師大實驗中學分校,即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初中部,是西城區排名最好四所中學之一。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初中部,是由西城區教委主辦、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承辦的、在原北京市第37中學的校址上創辦的一所體制改革學校。分校成立幾年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支持,在體制改革中充分利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育資源的優勢,圍繞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深入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在較短的幾年內,從根本上改變了原北京市第37中學基礎薄弱校的面貌,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目前任課教師中有近百名是實驗中學的教師,還有7名教師是當時畢業分配到原37中學的大學生,師資隊伍整體素質較高,這是實驗中學分校高質量教育的根本所在。
2、魯迅中學
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北京市魯迅中學現有31個教學班,其中初中18個班,高中13個班,學校共有學生1400餘人,教職工140餘人,其中教師97人。區級學科帶頭人及兼職教研員10人。是一所完全公立中學。 高中學生大部分由該校選拔直升,部分參加外考的初三畢業生,成績突出,絕大部分進入市、區重點。
3、三十五中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始建於1923年,前身為志成中學, 1949年,學校更名為新生中學,1952年定名為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2005年被認定為北京市高中示範性學校,目前有初中部、高中部、國際部和北京市貫通培養項目亦庄部四個校區。
4、161中
北京市第161中學現有北、中、南三個校區及行政辦公區,佔地面積46047平方米,共47個教學班,近2000名學生,230餘名教職工。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其中特級教師及高級教師所佔比例為41%,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及骨幹教師51人。 2005年,學校被評定為北京市示範性普通高中。
5、二龍路中學
2014年7月10日,西城區教委與北京師范大學合作辦學協議,二龍路中學更名北京師范大學實驗二龍路中學。學校由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實施「一體化」的教育教學管理,通過合作辦學共同推動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建設。
6、四十四中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學位於西城區三里河南橫街一號。學校始建於1953年9月,是新中國誕生以後,市政府在北京創建的第一批公立中學之一。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學校躋身於西城區較高水平學校的行列之中,並被社會譽為「准重點學校」。
學校的規模為30個教學班,學生總數近1200人,有140名教職工。學校佔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 20000平方米。
7、三十一中
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前身是建於1911年的崇德中學。始建於1911年,是北京市建校最早的完全中學之一。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兩彈元勛"鄧稼先以及著名建築工程學家梁思成等十位中科院院士,著名藝術家孫道臨、林連昆、凱傳,渡海英雄張健,全國勞動模範、小學特級教師、北京育民小學校長翟京華,錫華集團董事長張傑庭等都曾在該校就讀。
現有初中18個教學班,高中12個教學班,在校生1300餘人,教職工133人。
8、八中分校
北京市第八中學分校,前身為北京市第三十三中學。始建於1930年,是一所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校,學校現有校舍兩處,總佔地面積9176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8890平方米。
D. 今年二龍路中學的分數線545,能和師大附平起平坐了以前我爸經常教育我「不好好學習就去二龍路」,現
二龍路不能和以前的相提並論,畢竟和實驗合並後師資和教學質量都有了大幅度提升,二龍路的優秀教師留了下來,一般的都去別的地方了,還有很多實驗老師調到二龍路,所以二龍路肯定比以前好的不止一點,知道以前的高考升學率也沒用
E. 二龍路中學屬於什麼樣子的學校 好嗎,排名第幾
二龍路中學,西城區的一所普高,校風還可以,老師也還都不錯,但中高考成績很一般,我就是這學校今年高三畢業生,如果能花點錢的話,建議考慮別的學校,二龍路根本就不上數。
F. 西城區初中排名,
我的個人認為:初中階段各個學校差別並不算很大,不過愣要排名,也只能說一專下個人意見,我就是屬西城區初高中畢業的:(不知道四中現在有沒有初中,我當年沒有)
1、北師大實驗中學
2、北京八中(少年班除外)
3、北京三十五中
4、北師大二附中
5、北京十三中
6、北京一六一中
7、北京三中
8、北京一五九中
9、魯迅中學
10、豐盛中學
11、鐵二中
12、北京一五六中
13、北京五十六中
14、北京四十四中
15、西城區外國語學校
16、北京三十一中
17、二龍路中學
18、北京三十九中
19、北京一一零中
20、西四中學
21、西城分院附中
22、北京一一一中
23、鐵三中
24、北京三十三中
25、北京二一四中
G. 二龍路中學好嗎
我就在這兒上學。
你是上初中還是高中啊
我覺得初中管的比較嚴了
高中還可以
裡面也有好的老師(不過不教我。)
至於重不重點。。
我們校長說過一句名言:適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所以。。
就看你了。。
你要是想了解具體情況 可以找我
H. 二龍路中學好嗎{學生都什麼樣【老師呢(與哪個學校差不多)】}
哪個學校不太好,屬於西城區二類校中的中等校。當然,也有好學生和好老師,只是不如重點學校那麼普遍。
I. 二龍路中學怎麼樣呀
北京市二龍路中學
個人認為是很差的,但是請看下文
學校始建於 1922年,原名弘達中學,為東北愛國志士籌辦。原中央軍委委員、兩廣省委軍委書記李碩勛、東北抗聯一路軍副司令員魏拯民、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吳德、民政部長崔乃夫、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高存信、大慶石油會戰總工程師劉樹人、著名表演藝術家李丁、北師大黨委書記周之良等都是弘達中學時期的校友。
1952年起,學校更名為北京三十七中。中央電視台著名播音員宋士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第一批赴南極科學考察專家郭南麟、原中央歌劇舞劇院院長柳時明、北京社會科學院院長高啟祥的等均為這一時期的畢業生。
1960年,學校更名為北京二龍路學校,是中央教育部直屬實驗學校,實驗的重點是學制、教材和教法,為當時全國普教改革做出了特殊貢獻。
1966年,根據中央精神,部屬學校撤編,學校更名為北京二龍路中學,但仍為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直接聯系和指導的學校。著名作家王小波、國家一級演員、全國十大女歌唱家翟憲立、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常江、北京市旅遊局副局長顧曉園等均為這一時期的學生。
二龍路中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早在 30年代初,學校就有了以鄭耀南為首的地下黨組織,領導弘達師生參加歷次革命運動。在「12.9」運動中,弘達學生積極參與,在被捕的22名學生中,有弘達學生2人,在受傷的247人中,有弘達學生37人。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抗日烽火驟起,弘達幾十名高中學生義無反顧, 投 筆從戎,參加了佟麟閣、趙登禹部隊,走上抗日最前線。 1949年開國大典之際,弘達師生參加天安門廣場遊行,高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兩次高呼「弘達中學的同志們萬歲!」
在新的歷史時期,二龍路中學全體師生以務本求實的精神,為把自己的學校辦成全面育人的精品校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學校教學質量進入普通校先進行列,校風建設在社會上享有良好聲譽。
學校教學質量管理嚴格有序。近年來,順利通過了全面督導、教學工作專項視導等一系列教學工作檢查。學校高考上線率穩定在 95%以上,理科上線率曾達到100%,會考合格率超過市區平均值,教學質量綜合水平和高中入學分數段在非重點校中居較高位置。教師隊伍的突出特點是結構合理,工作嚴謹,敬業負責,青年教師的成長形勢喜人。
學校在德育工作中把學生道德品質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視為重點工程。
目前學校校風良好,學生紀律嚴明,學習踏實努力。 2002年6月,「全國學校德育工作實效性研討會暨北京著名中學德育工作觀摩考察活動」組委會將北京二龍路中學列為重點參觀單位。2005年4月,學校接受教育督導室全面督導,被西城區人民政府命名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類校」。
學校堅持以校史資料為校本教育資源,把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落在實處。學校英烈專欄和校史展受到廣大師生和社會好評。人民日報已將北京二龍路中學列入全國「英才搖籃、名人母校」專冊。李鵬同志 和 夫人朱琳曾給全校師生寫信致以新年問候,李鵬同志任總理時親筆為學校題詞「發揚光榮傳統,樹立遠大理想」。
多年來,全校師生勤奮工作,努力學習,成績斐然。學校分別被授予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研究實踐基地、北京市普教系統師德群體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中小學校園環境示範學校、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北京市紅十字學校、首都文明單位、北京市基礎教育系統電化教育優類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EPD實驗學校、西城區文明校園、西城區綠色學校、西城區藝術教育先進校、西城區心理教育特色校、西城區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和西城區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類校等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