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趙壁中學

趙壁中學

發布時間: 2021-10-07 11:28:21

❶ 杭州市翠苑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有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的教師4名,特級教師1名,浙江省優秀教師2名,杭州市教壇新秀6名,涌現一批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佔25%,中學一級教師佔35%。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自然學科已連續七次榮獲全國初中物理競賽杭州市賽區「團體優勝」獎,數學學科在全國初中數學競賽中,獲二三等獎十多人次,在「全國華羅庚金杯賽」中,張凌鴻同學獲杭州市一等獎,並代表杭州市參加全國決賽,獲得銅獎,外語學科在口語訓練上卓有成效,鍾雨柔同學獲得杭州市口語競賽第一名,浙江省競賽第二名的好成績,浙江省科技船模比賽獲21個獎,團體總分第二名;趙壁凌同學出任杭州市少科院院士、副院長。1999年學校的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率和獲獎層次為杭州市普通中學第一名,受到杭州市教委的表彰。在歷年杭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中,各學科學生的平均分均超杭州市平均成績,升學率居杭州市前茅。

❷ 北京市宣武區右安門內二小對口中學是

對口的中學?我知道附近有一所138中學

❸ 昔陽有幾所高中都在哪裡

昔陽縣中學校抄 南寺坪襲1號 ★☆☆☆☆
昔陽縣王寨鄉辦中學校 王寨村 ★☆☆☆☆
昔陽縣丁峪鄉辦中學校 丁峪村 ★☆☆☆☆
昔陽縣西寨鄉西寨中學校 安家莊村 ★☆☆☆☆
昔陽縣瓦邱鄉瓦邱中學校 大瓦邱村 ☆☆☆☆☆
昔陽縣界都鄉第二中學校 柏葉底村 ☆☆☆☆☆
昔陽縣界都鄉第一中學校 北界都村 ★☆☆☆☆
昔陽縣鳳居鄉第二中學校 鳳居村 ☆☆☆☆☆
昔陽縣鳳居鄉第一中學校 鳳居村 ★☆☆☆☆
昔陽縣趙壁中學校 趙壁村 ★☆☆☆☆
昔陽縣白羊峪鄉仙鶴中學校 前口庄村 ☆☆☆☆☆
昔陽縣三都中學校 三都村 ★☆☆☆☆
昔陽縣洪水鄉辦中學校 洪水村 ★☆☆☆☆
昔陽縣巴洲鄉中學校 巴洲村 ★☆☆☆☆
昔陽縣安坪鄉中學校 龐家峪村 ★☆☆☆☆
昔陽縣安坪鄉安坪中學校 安坪村 ★☆☆☆☆
昔陽縣李家莊鄉雙龍中學校 北南溝村 ★☆☆☆☆
昔陽縣李家莊鄉雙廟中學校 黃龍沾村 ★☆☆☆☆
昔陽縣李家莊中學校 西庄村 ★☆☆☆☆
昔陽縣沾尚鎮沾尚中學校 沾尚村 ★☆☆☆☆
昔陽縣大寨學校 大寨村 ★☆☆☆☆
昔陽縣東冶頭中學校 東冶頭村 ★☆☆☆☆
昔陽縣皋落中學校 皋落村 ★☆☆☆☆

❹ 張家口市第一中學的學校歷史

1915年
「察哈爾區立中學校」 成立,校址在明德街路東(今校園教學區中部)。中學學制4年,每屆1個班,約三四十名學生。首任校長姓米,主要職員有教務主任、事務主任和學監。第二任校長崔毓珍(任期不詳)。
1921年
馬俊聲任校長,教務主任吳家象主持工作。實行嚴格管理,初步建立良好教學秩序。
1922年
寧恩承任校長。學生自治會成立,領導學生進行愛國宣傳活動。
1924年
鬍子恆由教務主任升任校長,主持學校工作直到1937年日本侵略軍佔領張家口。
1928年
國民政府統一中國,察哈爾特別區域改為省,學校改稱「察哈爾省立第一中學校」。張北縣南壕塹(今尚義縣城)的天主教養正學校組建初中部,命名「私立養正中學校」。歷任校長是:呂登岸、顏德斌、呂新吾、姬世民。
1931年
省立第一中學校設置高中班。根據《新學制》,中學教育6年,初中、高中各3年。1932年第一中學校有「學生初中4班,高中1班,共224人。全年經費23134元,校長以下設教務、訓育、事務主任各一人,其它教職員19人。」(《察哈爾省通志》卷24「執業編」)張家口「私立塞北中學校」成立,校址橋西長勝街(今十五中校院)。有初中一至三年級3個班,學生128人。校董會董事長喬嗜冰,校長張希賢,下設教務主任、訓育員、事務員、校醫、文書各1人,教員10人。第二任校長張國柱。
1933年
第一中學校長鬍子恆被任命為察哈爾省教育廳長,但仍兼校長。教務主任馬子宣、訓育主任吳鳴珂、事務主任劉步瀛。
1934年
第一中學校改稱「省立張家口中學校」。
1935年
張家口中學校愛國師生聲援北平學生「一·二九」運動,抗議反動政府鎮壓抗日活動的暴行。第二年初,學生會領袖肖毓黛等人遭到當局迫害,被迫離校。
1937年
「盧溝橋事變」,全民族抗日戰爭開始。師生以各種方式投入抗日斗爭。8月,日本侵略軍佔領張家口,張家口中學校、私立塞北中學等被迫停辦,校舍被強占改為軍營和馬廄,教育教學設備和圖書完全被毀壞。張家口中學校直接財產損失,高達11.9萬元(按1937年市值計算)。不甘心為亡國奴的師生紛紛奔抗日前線,或流亡大後方。
1943年
晉察冀邊區「第二短期師范」在易縣龍村成立,簡稱邊二師。隸屬晉察冀邊區政府教育廳,日常工作由一專署領導,校長先後為:於六洲、江濤、王士元。第二年春遷易縣苑崗

1945年
抗日戰爭勝利。邊二師遷入民主察哈爾省省會宣化市,更名「察哈爾中學。」校長王紹文,教師和工作人員60多人,學生擴展到500多人。
1946年
晉察冀邊區教育委員會利用張家口中學校舊址創辦「張家口市立中學」,郝人初任校長。教職工83人,學生519人。
全面內戰爆發,張家口市立中學與回民中學、女子中學師生奉命隨邊區黨政機關撤離。到建屏縣西黃泥村(今屬平山縣)合並為「晉察冀邊區聯合中學」。1948年遷石家莊,改名「華北育才中學」。1949年初進北平,與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合並,為附中二部。1951年9月在北京圓明園建新校舍。1955年,改為「北京101中學」。察哈爾中學從宣化撤回易縣。
國民政府察哈爾省恢復「省立張家口中學校」,趙之恆任校長。11月正式招生開學,學生曾達到600多人。利用聯合國援助款建設3排教室和1座小禮堂,購置部分圖書設備。為因日軍佔領而失學輟學的學生認定學歷資格並補發證書。私立塞北中學校復校,校長張國柱。
1947年
人民解放軍戰爭形勢好轉。察哈爾中學遷址淶源縣東郊的後泉坊村,合並「察哈爾師范」、「察哈爾幹校」和「五專師范」,組建「察哈爾聯合中學」。校長武樹藩,秘書李壽田、教導主任董遂平、總務主任劉銘、生產主任於右啟。學生約1000人。
1948年
1948年底,張家口第二次解放,察哈爾人民政府接收省立張家口中學。 1949年
年初,察哈爾聯合中學奉命進入張家口市。以察哈爾聯合中學為主,與察哈爾省立張家口中學、私立塞北中學、私立養正中學合並,建立人民政府領導下的「察哈爾省立張家口中學」。武樹藩為校長,幹部6人,教師56人,教職工總數137。在冊學生543名。
暑假後達到21個教學班,學生1349名。師范街原國民黨軍隊汽車隊院劃歸本校,稱為二部。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黨和國家的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指導下,省立張家口中學發生根本變化。
1950年
人民政府撥款興建20間教室,配備了教學需要的圖書、實驗儀器和其它教學設施。建立了衛生室和學生食堂。教師和學生生活學習條件有所改善。新任校長齊淑蓉。
教育部長馬敘倫為張家口中學校題寫校牌,被廣大師生引為光榮。
1951年
實施《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確定學制為初中、高中各3年。
1952年
董遂平接任校長。
年底,國家省區調整,察哈爾省撤銷,張家口市劃歸河北省,學校改名「河北省張家口中學」。
1953年
貫徹執行國家「整頓鞏固、重點發展、提高質量、穩步前進」的文教工作方針,學校建立正常教學秩序,教學逐步成為學校的工作中心。有組織地學習推廣蘇聯凱洛夫教學法。
魯哲接任校長,主持學校工作至1958年。
1954年
整頓學校編制,校長以下設副校長1人。設教導處和總務處正副主任共4人,教導員4人。為改進教學管理,全校設立9個教學研究小組和4個班主任小組。
教學條件初步改善。校園佔地面積擴展至74300 平方米,摺合11.4畝。政府撥款18萬元,重建禮堂。校舍總建築面積1307.6平方米。圖書館藏書達到24802冊。
1955年
貫徹執行教育部制定的「中學生守則」和「中學教學計劃」。本校適當壓縮教學內容,優化課堂教學,使學生課業負擔有所減輕,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參加社會實踐和體育、文娛活動。
1956年
正式使用「河北張家口第一中學」新校名。年中,被確定為河北省重點中學。
為加強黨對教育的領導設置專職書記,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劉伶。
1957年
工資制度改革。建國初期是以小米為單位的「米薪制」,1953年改為按商品數額折算的「工資分」。本次改革按照學歷、教齡、工作量和工作質量評定工資級別,本校有1人評為「中學二級」。
反右派斗爭嚴重擴大化,王岩波等6名教師被劃為右派份子。
1958年
張騰飛接替魯哲任張家口第一中學校長。
在總路線大躍進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形勢下,學校制訂《社會主義大躍進計劃》,規定教工每人全年支持農業建設25個勞動日。學生參加體力勞動,全年高中生70天,初中生50天。陸續建起白土廠、機械廠、玻璃纖維廠等工廠。在校外建起幾十座小高爐大煉鋼鐵。
1959年
開展「反右傾和社會主義大辯論」,有思想敢講真話的領導和教師遭受錯誤批判。一些也學生遭受批判和打擊,甚至受處分,被迫停止學業。
制訂《三年工作規劃草案》,提出向全國名校看齊的發展方向。奮斗目標為:「學福建、趕京津,在教學質量上苦戰三年,趕上北京四中。」具體辦法有:政治掛帥、教育教學對口賽,師傅帶徒弟、大搞群眾運動等措施。
1960年
國家嚴重經濟困難,教師和學生處於半飢餓狀態。調整教學作息為:上午9點至下午3點上課,其餘時間自由安排。要求後勤全力改善生活供應辦,好食堂,對患病師生及時救治。
根據省政府,學校制定《培養師資、提高幹部的計劃》,提出「教師應在一年內提高調整為高標準的合格教師」。
學校出席「全國教育和文化、衛生、體育、新聞方面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和先進工作者代表大會」,即教育「群英會」。
1961年
國家對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張家口市委派以宋恩普為組長工作隊進入學校,指導教育教學工作進行整頓。
編印了《一中教師手冊》,對師德、教學、以及個人行為提出較高要求。
上級撥給學校農田550畝,在市郊的上營屯。校內學習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在操場、教室和辦公室的房前屋後開墾小片荒,種植糧食和蔬菜,養豬、羊、兔、雞等。當年學校的食堂飯菜數量和質量都有提高,生活供應和營養狀況初步改善。
學校領導班子調整,工作組組長宋恩普留任校長,王茨伯任黨支部書記。副校長張舜華、安啟堂任、李增林。全校上下同心,全力整頓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把教學工作放在中心地位來抓。教育教學水平逐步恢復到大躍進以前的水平。
1962年
在教學研究和改革基礎上,確立了語文、數學、外語的工具學科基礎地位,集中精力保證。對其他學科,則強調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校領導深入各教研組,採取以點帶面的工作方針。廣泛開展教學觀摩活動,以重點人、重點課帶動全組,以重點組帶動全校。
經過調整學校確定為高中6軌、初中4軌的完全中學,當年年底在校學生總數1310人。
民辦「長城中學」創立,借佔二部校舍上課。
1963年
貫徹《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中學五十條),學校出現干群團結,教學正規,風氣淳樸,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好局面。高考升學率達80%,處於省內重點中學前列。
重新明確校長負責制,黨組織負責監督和保證。校長宋恩普、黨支部書記郎永生。
響應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號召,展學習雷鋒做好事活動。
被確定為省教育廳所屬五所教學改革實驗學校之一。學校制定《教學改革試驗方案》(草案)。
1964年
根據毛澤東「學制、課程、教學方法都要改」的指示,在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確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
根據中央國務院「組織師生參加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通知,暑假後部分教師被抽調到工作隊參加農村和廠礦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四清」運動)。校內則依靠團組織在學生中進行毛澤東思想和革命傳統教育,開展「兩憶、五查」活動。
1965年
掀起學習毛主席著作活動高潮。全校師生共建立學習毛主席著作小組158個。
為進一步減輕學生負擔,制訂專題「整改方案」,提倡「改進課堂教學,向45分鍾要質量。」
1966年
6月,「文化大革命」爆發。市委派工作組進入學校。根據上級指示不進行畢業與升學考試。1966、1967、1968屆初高、中學生約1400名滯留學校,參加「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學校停課鬧革命,紅衛兵造反派大串聯。學生「造反組織」中影響較大的有「一中紅衛兵」、「毛澤東主義紅衛兵」等。學校財產遭到嚴重破壞,部分捨命教工保護圖書和實驗設備,減少了損失程度。一些教師被打成「牛鬼蛇神」,遭批判、揪斗和監禁。教師張雨青不堪折磨自殺身亡。
1967年
1月,受上海「一月風暴」影響,學生組織沖擊辦公室,搶奪公章,宣布「造反派」奪權。4月以後,兩派斗爭白熱化,演變為大規模武鬥,該校兩派學生組織均有參加。
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5軍「支左」小組進駐學校,介入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勸說學生返校學習,實現「革命大聯合」,並實施軍訓。
10月,在「革命大聯合」的基礎上,建立「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多數學生返回學校,以原教學班為基礎按照連、排、班為單位組織「復課」,接受軍訓活動。
1968年
3月,新生1500多人入學。系1966、1967年小學畢業生,分區劃片,就近入學,不進行考試。
6月,1966、1967屆初、高中學生開始離校。兩批學生上山下鄉去張北、沽源等地。其他同學被分配到工廠、商店和其他部門。
7 月,張家口煤礦機械廠工宣隊進駐學校。成立學校革命委員會,下設政工、教務等辦公室。
開展「清理階級隊伍」,打擊 「叛徒、特務、牛鬼蛇神」的進一步升級。一些教師無端遭受毒打、迫害和非法監禁教。教師王儒元被迫害致死,郭裕生自殺。
1969年
春節前後,1968屆初、高中學生全部離校上山下鄉。當年,招收初中生約1000人。
7月,開展整黨建黨運動,部分黨員教師逐步恢復組織生活,少數幹部恢復工作。
1970年
「備戰備荒」,開展「一打三反」運動。教師王岩波被誣陷為「現行反革命」逮捕入獄,判決死刑立即執行,這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重大冤案之一。
籌建學校農場,地址在宣化區片地(沙嶺子東)附近。本校有校辦企業有機械廠、大車隊、農場、飼養場、縫紉廠和920工廠等,全年生產收入2萬多元。
年底在校學生共計42個班,2495 人。其中初一18個班1069人,初二12 個班741人,初三12個班685人。1970年初中畢業15個班,793人。
1971年
6月,市中師班「抗大戰校」30名畢業生分配到學校任教,教師嚴重缺乏現象稍有緩解。
1972年
張家口市革命委員會重新調整學校命名,學校定名「張家口市第一中學」。
恢復高中招生,學制2年。當年招生293人,入學前有簡單的考試。
「三支兩軍」人員撤離學校。恢復黨支部,重建革命委員會,邸小和任主任,王進壁任黨支部書記。
1973年
在校學生2727人。全國再度掀起「上山下鄉」運動高潮,出現大批學生退學現象。
1975年
制定《張家口市一中教育革命規劃(草案)》,確定開門辦學的道路,以校辦工廠、校辦農場、市電機廠和永豐堡、宋家莊、樣台等3個農村生產大隊建成教學、生產和科研基地。
1976年
粉碎「四人幫」,「文化大革命」結束。
貫徹市教育局「保證17歲以下學生全部升入高中」的通知,一次招生多達到千人。高中師資不足,教室緊缺,暫時實行二部制,即半日學習,其他時間自己安排。
1977年
學校開始撥亂反正,各方面工作出現轉機。
年底,工宣隊撤離。
恢復統一高考。
1978年
貫徹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學校要大力加強革命秩序和革命紀律,造就具有社會主義覺悟的一代新人。尊重教師的勞動,提高教師的質量。
撤消革命委員會,恢復原來的管理體制。任命鍾潤寰為校長,王進壁任黨支部書記。
為遭受林彪、「四人幫」打擊迫害的幹部教師平反昭雪。為15人平反,恢復名譽。對26人的政治歷史問題進行全面調查,予以正確結論。
1979年
教育系統撥亂反正,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學校教育支出中第一次出現「獎金」項目。
1980年
4月學校召開表彰大會,對有25年以上教齡的66名老教師、老教工予以表彰和獎勵,頒發了獎品和獎狀。
根據1979年國務院《關於職工升級的幾項具體規定》,給教師調整工資,升級面為40.29%,晉升工資時間從1979年7月份計算,10月起補發。
1979年12月8日,該校被確定為河北省田徑、體操、足球、籃球訓練點。
1981年
河北省調整中學教育,張家口市第一中學被確定為24所首批要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
學校在政府的幫助下採取合理措施檢查和修繕多年失修的教學房舍,並對部分危險房屋加固或者翻修,解決了教學的實際困難。
根據國家政策,恢復發放班主任津貼。
1982年
恢復因「文化大革命」而多年中斷的評選三好學生活動,把「學習好」作為基本條件之一。解放思想,發展教育。學校領導幹部提出克服官僚主義,深入教學基層,分工包組以解決實際問題,密切了干群關系。在教學上恢復「五認真」,教師們開展教學競賽,互相學習和提高。各學科教師舉辦的第二課堂講座,深受學生歡迎。
1978年以來的5年間共有51名教師經分配或調動進入該校,其中7名是恢復高考以後經考試入學的大學生。
1983年
教學中推行有針對性教學和 「設計課堂45分鍾」等教學改革措施,對學生「分類推檔」。
貫徹《中小學體育工作暫行規定》,積極推行新的體育鍛煉標准,學生體育達標率達到90%,優秀率為47%;在市運動會中,高中男子組團體第一名,高中女子組團體第二名。
文化大革命」以來的二年制高中學生全部離校。完全恢復高中三年學制。
鍾潤寰校長、王進壁書記先後調離。張舜華任代校長主持工作。
1984年
喬潤生任支部書記,李家育任校長,張舜華改任顧問。
在工作中實施崗位責任制,制定了「教學常規」,提出「教學十項要求」並大力開辟第二課堂。規定領導聽課一學期不少於60節。
實行人員定編定量和建立崗位責任制制度,調整在職教師調出和調入各有21人。
教師李惠芳被《文匯報》評選為全國優秀班主任,市財政局批准晉升一極工資。
學校女排第三次蟬聯市冠軍,男子高中組第四次蟬聯運動會團體冠軍,初、高中女籃分獲冠軍。女子乒乓球隊獲團體冠軍和女子單打第一。體育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當年應屆高中畢業生167人,100人被高校錄取,佔60.2%。補習生77人,其中70人被高校錄取,為91%。創恢復高考以來高考錄取率新高。
校實驗樓開工建設,次年投入使用,2001年後改為辦公樓。
1985年
7月29日,舉辦建校70周年紀念活動。隆重的紀念大會,有張家口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領導同志和各地校友代表。會後舉行了大規模文藝聯歡活動。設置「校慶展覽室」。提出「振興一中,從我做起」和「我為一中作貢獻」的口號。900多名外地校友回母校,市內數千名各屆畢業生參加活動。慶典前後,北京、天津、石家莊等校友組織籌備成立。
9月10日,第一個教師節。學校在教師節舉行紀念活動,表彰優秀教師。
1986年
根據市調整計劃,該校撤消初中,確定為8軌制純高中。
實行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將原來的教務、總務兩處改為一室三處,即教育教學研究室、教育處、政教處、總務處。後來教學研究室撤消,政教處改稱為德育處。
在高三試驗的基礎上,改進管理體制組建年級組。原教研組與年級組並存,年級組依靠班主任展開工作並協調學科教學,教研組負責教學的研究與改進。
根據國家規定,地方的教育費附加專用於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本1986年開始實行教師教齡津貼。
1987年
暑假後開展職稱評定工作,第一批批准高級教師有27人,一級教師39人。
1988年
健全民主管理制度。規定周六下午4:30起校長接待學生、家長和教師們的訪問和咨詢。
對教職員實行聘任制,工人實行合同管理。加強勞動紀律,重申全體教職工實行坐班制。
後勤工作提出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經濟創收、增收節支、改善辦學條件,改善師生生活的要求。年度創收30974.19元。學生宿舍樓竣工並投入使用。
學生鄒麟祥取得高考全省理科狀元,這是多年教育教學改革的新突破。
1989年
2月,學校建立學生德育工作指導小組,提出德育內容系列化,德育方法科學化,德育管理制度化的要求。開展教師教學評價活動。
暑假期間,省教委安效珍副主任來校視察。全國政協在京部分委員來校視察。
5月,召開第一次教工代表大會。
學校代表市出席省藝術節演出,被評為河北省1989年藝術節先進單位。
1990年
元旦,《張家口市報》報道了該校德育工作的經驗《把握辦學宗旨,增強管理意識》。
充實學校德育工作領導小組,黨總支書記鄒春鳳直接擔任組長。提出全體教職工全體抓德育的思路。指出要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
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全面提上日程,對學歷不達標教師、教齡20年以上教師、30歲以下青年教師和近3年內畢業分配的新教師,分別提出培訓要求和考核目標。
正式開辦興華高考補習班。為復讀生繼續學習創造條件,同時改善學校財政。
1991年
進一步明確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方針,提出「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質量為重心」和「正正規規辦學,切切實實育人」。在加強和改進教學管理上,學校採取了制定高考目標管理和獎勵方案、修訂完善教學評價制、青年教師培訓制度、獎懲制度等。強化對青年教師的培訓工作,開展 「五個一」教學能力培訓競賽活動,並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予以考核。
1991年開始會考,是對普通高中課程教材和考試制度的兩項重大改革。
1992年
健全校長負責制,調整教學指導思路。明確提出:「校長全面負責,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和監督保證作用,教代會參與民主管理」的三位一體的學校工作領導體制。對各職能處室的職責也重新劃分與整合。
開展「兩史一情」教育,開辦學生業余黨校。
9月,新教學樓投入使用。
1993年
開始,對高一、高二年級持有該校學籍的統招生和自費生執行升留級制度,規定凡學年總評成績主科兩門不及格或其餘學科三門不及格者實行留級。留級一年後仍不能升學者,勸其退學或轉到非重點學校去讀。
學校籌建「一中商店」為師生解決生活學習需要。
1994年
3月15日,河北省首批重點中學聯誼會理事會在石家莊召開,會議選舉該校校長鄒春鳳為94年聯誼會秘書長。9月25日,河北省首批重點中學聯誼會在該校圖書館召開,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出席會議並發表講話。學校展示了教育教學各方面的新進展,虛心學習其他學校的寶貴經驗,奠定了學校發展的新基礎。
9月,開學以後,該校學習錦州中學經驗,開始實行勞動值周制度。
學校經費開始實行包干制。學校有計劃地美化校園,圖書館前修建勝蘭亭和學子廊,呈現園林化新美境。
貫徹《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1995年
7月29日,該校隆重召開「張家口市第一中學80周年」紀念大會,於振華、田震田、袁中、高啟明、王金玉、蘇振三等市領導出席。參加大會的各屆校友有2000多人。其它活動有出版《校慶紀念冊》和《校友通訊錄》,舉辦「校慶展覽」和「校友聯歡會」等。
校慶的重要收獲是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的辦學經驗,提出張家口市第一中學的校訓:孜孜以求,鍥而不舍,慎獨自礪,興國利民。校風:文明、質朴、堅毅、向上。教風:重德、敬業、樂道。學風:惜時、樂學、專一。
12月初,省教委普教處賈全慶處長率領重點中學評估驗收檢查團蒞臨該校。檢查團分組檢查學校現代化建設、辦學理念和素質教育、領導班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校園管理及規章制度建設等,予以充分肯定。教學設施和學校管理均被評為優秀成績,列全省同類中學前茅。
校長兼黨總支書記鄒春鳳調保定。市委任命劉鐵成為校長、黨總支副書記。
1996年
3月,加強班級管理,制訂班主任工作新舉措。(1)班主任工作「六到位」,建立實施德育、教務、年級組等部門聯查制度,檢查結果記入《班級量化管理檔案》。(2)建立《班主任手冊》。(3)加強班會的作用。(4)開辦班主任講座,邀請有經驗的班主任傳授經驗。
3月25日,是我國第一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該校不斷加強安全教育、完善校園管理,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2001年被河北省教育廳和公安廳授予「安全文明校園」稱號。
9月,市委書記和市長慰問教師節。
貫徹市教委精神,開展「全員達標工程」。該校尤立增等23名教師為市內或學校的立標人。12月,命名為「張家口市計算機實驗學校」。1996年學校被授予市教育系統「財務管理先進單位」。
1997年
4月,校長劉鐵成在全市教育工作會議上作《以人為本,強化管理,建設一流的師資隊伍》主題發言,介紹改革思路。5月,黨總支副書記於成東以《從師德教育入手,大力推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為題講黨課,明確提出要把一中建設成為張家口市精神文明窗口學校。該校有特色的辦學理念初步形成。
4月,省建委授予該校「河北省園林式單位」榮譽稱號。
該校高考實現新跨越,上省專科線人數達432人,比上年凈增155人,各批次的平均增長率為34%,高考綜合指標躋身全省首批24所重點中學前列。其中蔣昌芸同學以663分的高分獲得河北省理科第一名,被清華大學錄取。
9月,慶祝教師節,隆重命名表彰於思鑫等12名高級教師為「一中名師」。
12月,該校被省教育廳命名為「河北省素質教育先進學校」。
召開1997年教育教學年會,交流教育教學工作經驗。舉辦有實效的教育教學年會、出版教育教學論文集是該校提高教師素質,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的重要舉措。
1998年
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該校代表隊打破市紀錄一項,獲得男女團體雙冠軍,取得近年來最好成績。該校是受過國家、河北省表彰的「傳統體育項目學校」,在田徑、足球、女排和健美操等項目上有優勢。在眾多的體育獎牌中,「河北省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和「河北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耀眼奪目。
成立教育教學專家組,任務是:結合學校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為校領導的有關決策提供盡量可靠的論證依據,為有關職能部門提供可能的咨詢。
本年度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該校「文明單位」稱號。
9月,張家口一中黨總支換屆,選舉於成東為黨總支書記。張家口一中黨政配合,工作成績顯著,1997-2002年連續6年考評為「市實績突出的領導班子」。連續多年獲張家口市文明單位。1998-2003年連續6年獲省「文明單位」稱號。
1999年
3月,改進勞動值周制度。強化明確值周工作主題、做好值周動員和落實工作細節等三環節,增強了值周活動的教育功能。
學校提出「科研興校」的口號。當年在教育科學「九五」規劃課題立項工作中,經評審有2項省級課題和15項市級課題被批准,學習、研究和發展成為教師工作新追求。
制訂《關於校務公開的實施意見》,開辟校務公開欄,擴大民主監督。
12月,有23名教師被評為張家口市「骨幹教師」。26人為張家口一中青年教育教學標兵能手。

❺ 郴州安仁有哪些高中

安仁縣轄6個鎮、15個鄉。
城關鎮
轄:城東、城西、城南、城北4個社區居委會;東周、東郊、北郊、松山4個村委會。
安平鎮
轄:安平、上街、三南3個居委會;梘平、葯湖、夾口、青嶺、塘田、坊嶺、石池、石基頭、張古、樟橋、沿灘、石門、旱半、安子坪13個村委會。
龍海鎮
轄龍海、茨沖、萬田、官陂、水龍、石嶺、芙蓉、唐古、山塘、平山10個村委會。
清溪鎮
轄:青路、楓樹、羅山、黃泥、鏡塘、大橋、永樂、橋南、清溪、紅光、洪溪、紅星12個村委會。
關王鎮
轄:關王居委會;高坊、趙源、大朋、赤灘、栗山、坦下、杞林、紅岩、療源、磚坑10個村委會。
靈官鎮
轄:月塘、官橋、算背、荷樹、豪田、宜河、錫山、新壠、碰田、泮壠、南坪、向榮、古唐、樟木、莽山15個村委會。
排山鄉
轄:大石、新豐、排山、司山、高陂、山塘、大源7個村委會。
龍市鄉
轄:柱古團、峰南、山峰、亭子坪、金盆、玉峰、田心、楊柳、雙泉、石沖10個村委會。
軍山鄉
轄:新安、軍山、大來、冷水、郁水、東沖、芙塘、南湖、瑤泉9個村委會。
禾市鄉
轄:新渡、禾市、灘頭、龍頭、白沙、西江、譚湖、譚市、長沖、黃竹、泗江、石玉、樂友13個村委會。
渡口鄉
轄:渡口、松林、浪石、深塘、雙江、高梘、坪口、陂頭、長灘、過家、泮塘、石腳、石沖、石文14個村委會。
華王鄉
轄:東橋、小背、茶葉、大塘、石畢、華王、合江、長江、五峰、消灣10個村委會。
牌樓鄉
轄:顏家、龍沅、月池、蓮花、彭沅、船頭、神州、聯擴、山口、何古、謝古、甘塘、曾塘、井下、松林、柏葉、新塘17個村委會。
平背鄉
轄:長岡、五渡、坎上、平背、向陽、台岡、石陂、桐沖、朴塘、黃田、岩下11個村委會。
坪上鄉
轄:坪上、高田、石禾、橋石、毛塘、曹卜、大平、岸下、竹塘9個村委會。
承坪鄉
轄:山下、樂江、凡古、新坪、榴霞、黃甲、河西、河東、岩嶺9個村委會。
竹山鄉
轄:松崗、楠木、竹山、茶山、連沅、梨樹、連十、大馬8個村委會。
豪山鄉
轄:羅州、豪山、高源、西康、金花、廖家、湘灣、譚灣8個村委會。
羊腦鄉
轄:源田、"廣義、福星、中洞、梅灣、里山、東沖、連塘、石壁、哨上、坪塘11個村委會。
新洲鄉
轄:井塘、連塘、興安、高石、渡河、塘下6個村委會。
洋際鄉
轄:青山、桐江、沅山、宜陽、高峰、茅坪、新市、白泥、洋際、介背10個村委會。

❻ 求杭州翠苑中學的簡介

http://www.hzcyzx.net 杭州市翠苑中學學校簡介 杭州市翠苑中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現有25個教學班級,1200餘名學生,90餘名教職工,佔地面積40畝,建築面積1.8萬m2,學校先後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園丁杯』優勝單位」等榮譽稱號,浙江省「科研興校」200強學校,杭州市首批文明學校,杭州市體育「達標」合格單位,杭州市「心理輔導優秀站」,西湖區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西湖區教育系統 「先進學校」,田徑項目成績名列西湖區前矛,中學生女子籃球隊獲第二名、男子籃球、足球隊獲第二三名,校工會、校團委、少先隊大隊部都先後被評為省、市級先進集體。更可喜的是,2003年、2004年中考,我校取得優異成績,名列杭州市公辦學校第二名。現在,翠苑中學的老師們正在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創建「人民群眾最滿意單位」的活動中。學校已成為社會信賴、家長放心、在杭州市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初級中學。浙江省委副書記李金明同志參觀了我校教育、教學成果展覽後,欣然題詞:「翠苑中學人才薈萃」。 學校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有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的教師4名,特級教師1名,浙江省優秀教師2名,杭州市教壇新秀6名,涌現一批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佔25%,中學一級教師佔35%。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自然學科已連續七次榮獲全國初中物理競賽杭州市賽區「團體優勝」獎,數學學科在全國初中數學競賽中,獲二三等獎十多人次,在「全國華羅庚金杯賽」中,張凌鴻同學獲杭州市一等獎,並代表杭州市參加全國決賽,獲得銅獎,外語學科在口語訓練上卓有成效,鍾雨柔同學獲得杭州市口語競賽第一名,浙江省競賽第二名的好成績,浙江省科技船模比賽獲21個獎,團體總分第二名;趙壁凌同學出任杭州市少科院院士、副院長。1999年學校的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率和獲獎層次為杭州市普通中學第一名,受到杭州市教委的表彰。在歷年杭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中,各學科學生的平均分均超杭州市平均成績,升學率居杭州市前茅。 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積極探索「輕負擔,高質量」的教改之路,市級立項課題《課堂教學素質化的實踐研究》已經結題,並獲杭州市二等獎,浙江省三等獎,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教科研200強。學校德育工作重基礎、重實效、重建設,杭州市教委在我校召開「校園文化建設」現場會,受到與會專家、同行的高度贊揚。 「百尺竿頭,更進一丈」,全校教職員工正以更飽滿的工作熱情,為把學校辦成一所「具有教育新觀念、實踐教育新模式、掌握教育新技術、形成教育新格局」的浙江省名牌初級中學而努力奮斗。 校址: 杭州市古墩路580號 郵編:310013 黨總支書記:丁文鈞 校長:張力 電話: 0571—56187952 56187986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hzcyzx.net

❼ 杭州翠苑中學的網址大神們幫幫忙

<a href=" http://www.hzcyzx.net " target="_blank"> http://www.hzcyzx.net </a> 杭州市翠苑中學學校簡介 杭州市翠苑中學是一所年輕的學校,現有25個教學班級,1200餘名學生,90餘名教職工,佔地面積40畝,建築面積1.8萬m2,學校先後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園丁杯』優勝單位」等榮譽稱號,浙江省「科研興校」200強學校,杭州市首批文明學校,杭州市體育「達標」合格單位,杭州市「心理輔導優秀站」,西湖區教育系統先進黨支部,西湖區教育系統 「先進學校」,田徑項目成績名列西湖區前矛,中學生女子籃球隊獲第二名、男子籃球、足球隊獲第二三名,校工會、校團委、少先隊大隊部都先後被評為省、市級先進集體。更可喜的是,2003年、2004年中考,我校取得優異成績,名列杭州市公辦學校第二名。現在,翠苑中學的老師們正在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創建「人民群眾最滿意單位」的活動中。學校已成為社會信賴、家長放心、在杭州市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初級中學。浙江省委副書記李金明同志參觀了我校教育、教學成果展覽後,欣然題詞:「翠苑中學人才薈萃」。 學校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有全國優秀教師稱號的教師4名,特級教師1名,浙江省優秀教師2名,杭州市教壇新秀6名,涌現一批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中學高級教師佔25%,中學一級教師佔35%。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自然學科已連續七次榮獲全國初中物理競賽杭州市賽區「團體優勝」獎,數學學科在全國初中數學競賽中,獲二三等獎十多人次,在「全國華羅庚金杯賽」中,張凌鴻同學獲杭州市一等獎,並代表杭州市參加全國決賽,獲得銅獎,外語學科在口語訓練上卓有成效,鍾雨柔同學獲得杭州市口語競賽第一名,浙江省競賽第二名的好成績,浙江省科技船模比賽獲21個獎,團體總分第二名;趙壁凌同學出任杭州市少科院院士、副院長。1999年學校的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率和獲獎層次為杭州市普通中學第一名,受到杭州市教委的表彰。在歷年杭州市初中畢業、升學考試中,各學科學生的平均分均超杭州市平均成績,升學率居杭州市前茅。 為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積極探索「輕負擔,高質量」的教改之路,市級立項課題《課堂教學素質化的實踐研究》已經結題,並獲杭州市二等獎,浙江省三等獎,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教科研200強。學校德育工作重基礎、重實效、重建設,杭州市教委在我校召開「校園文化建設」現場會,受到與會專家、同行的高度贊揚。 「百尺竿頭,更進一丈」,全校教職員工正以更飽滿的工作熱情,為把學校辦成一所「具有教育新觀念、實踐教育新模式、掌握教育新技術、形成教育新格局」的浙江省名牌初級中學而努力奮斗。 校址: 杭州市古墩路580號 郵編:310013 黨總支書記:丁文鈞 校長:張力 電話: 0571—56187952 56187986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a href=" http://www.hzcyzx.net " target="_blank"> http://www.hzcyzx.net </a>

❽ 山西昔陽有幾所高中都在哪裡啊

昔陽縣中學校 南寺坪1號 ★☆☆☆☆
昔陽縣王寨鄉辦中學校 王寨村 ★☆☆內☆☆
昔陽容縣丁峪鄉辦中學校 丁峪村 ★☆☆☆☆
昔陽縣西寨鄉西寨中學校 安家莊村 ★☆☆☆☆
昔陽縣瓦邱鄉瓦邱中學校 大瓦邱村 ☆☆☆☆☆
昔陽縣界都鄉第二中學校 柏葉底村 ☆☆☆☆☆
昔陽縣界都鄉第一中學校 北界都村 ★☆☆☆☆
昔陽縣鳳居鄉第二中學校 鳳居村 ☆☆☆☆☆
昔陽縣鳳居鄉第一中學校 鳳居村 ★☆☆☆☆
昔陽縣趙壁中學校 趙壁村 ★☆☆☆☆
昔陽縣白羊峪鄉仙鶴中學校 前口庄村 ☆☆☆☆☆
昔陽縣三都中學校 三都村 ★☆☆☆☆
昔陽縣洪水鄉辦中學校 洪水村 ★☆☆☆☆
昔陽縣巴洲鄉中學校 巴洲村 ★☆☆☆☆
昔陽縣安坪鄉中學校 龐家峪村 ★☆☆☆☆
昔陽縣安坪鄉安坪中學校 安坪村 ★☆☆☆☆
昔陽縣李家莊鄉雙龍中學校 北南溝村 ★☆☆☆☆
昔陽縣李家莊鄉雙廟中學校 黃龍沾村 ★☆☆☆☆
昔陽縣李家莊中學校 西庄村 ★☆☆☆☆
昔陽縣沾尚鎮沾尚中學校 沾尚村 ★☆☆☆☆
昔陽縣大寨學校 大寨村 ★☆☆☆☆
昔陽縣東冶頭中學校 東冶頭村 ★☆☆☆☆
昔陽縣皋落中學校 皋落村 ★☆☆☆☆

❾ 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的知名校友

政治、軍事界馬飈(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林國強(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呂強(海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少將)匡吉(原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石兆棠(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葉馥蓀(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副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協主席)宋福民(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林芳(原廣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黨組書記)韋力行(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黃銘漢(自治區政協、原欽州市市長、自治區投資開發總公司董事長)吳集成(廣西投資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原柳州市委書記、柳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偉嘉(廣西自治區教育廳副廳長、黨組副書記)陳建林(廣西區金融公室副主任)王本吾(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09研究所)莫矜(原廣西壯族自治區民委主任、統戰部部長、廣西民院院長)韋家國(原自治區民委主任、區政協常委、區土地廳長)韋獻猷(原自治區組織部部長)路藩(1941年中共柳州第一任市委書記,原武漢鋼鐵學院黨委書)劉尚文(原武漢鋼鐵學院黨委書記)韋素華(原國家海洋局紀檢書記)沈章平(原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丘行(原自治區文聯書記)韋君毅(原自治區公安廳副廳長)梁為揖(中宣部教育局副局長)熊福強(前柳州軍分區副政委、正師級)韋毅(前成都軍區紀檢委處長、副主任、師級)學術、科技屆吳學謀(數學家、教授、2003年中科院院士候選人)龔虹嘉(科技企業家,先後創德生公司、海康威視、握奇數據,2010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59位)許祥泰(國家級專家、高級工程師)韋其寧(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副總)潘建(原廣西工學院副院長、教授)龍祖彭(原廣西中醫學院院長、教授)李創采(廣西工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黎平(廣西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韋春北(玉林師院黨委副書記)鄭梅(美國《芝加哥日報》總編)劉克夫(加拿大雷克漢機械工程學院工程系教授)周繼揚(大連工學院鑄工教研室主任、教授)宋燕(中央建工部總工程師)卓斌(博士、上海交大首席教授,全國高校船舶動力工程教材委員會主任委員)楊敏麗(北京農業機械學院教授、博導)唐洪(中科院博士、心理專家)李良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科學家)鄭華山(山東建築設計院副總工程師、教授級)海鎮環(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主任醫師、教授,國務院津貼獲得者)王本吾(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09研究所專家)孫代文(原柳州教育學院副院長、教授)章崇義(原廣西工學院副院長、教授)潘健(原廣西工學院副院長、教授)謝漢強(中國「柳宗元學會」理事會副事長,原柳州日報總編輯)文藝界:吉聯抗(音樂家)銀力康(音樂作曲家、全國音協會員)王培堃(中國美協會員、柳州市美協副主席、一級美術師)湯漾(柳州畫院院長一級美術師)梁榮中(區美協常務理事、畫家)朱錫華(桂劇音樂家)丁憲文(書畫家)體育界:張劍平(原廣東籃球隊副總教練)周耀東(航模運動鍵將、廣西航空運動學校副校長)楊毅(1992年世界殘奧會金牌獲得者)企業界:韋力清(南糖集團總裁)姜援朝(內蒙古自治區網通公司總經理)劉耕(成都漢龍集團董事長)知名校友參考資料:

❿ 急,急~ 初中語文課文

實在不行去人教網看看吧

初中古文背誦全篇目(新教材必背課文)

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詠雪 世說新語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陳太丘與友期 世說新語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願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口技 林嗣環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戰,幾欲先走。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誇父逐日 山海經
誇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桃花源記 陶淵明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木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愛蓮說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寶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核舟記 魏學洢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大道之行也 《禮記》 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已;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頭越過牆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壘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風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潄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答謝中書書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記承天寺夜遊 蘇軾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未寢,相與步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 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與朱元思書 吳均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盪,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欲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贊曰:黔婁有言:「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送東陽馬生序 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了,不敢銷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
小石潭記 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關雎 詩經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蒹葭 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孫丑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步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魚,我所欲也 孟子•告子下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曹劌論戰 左傳•庄公十年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熱點內容
怎麼查qq 發布:2025-04-30 22:36:31 瀏覽:575
如何訪問外網 發布:2025-04-30 21:13:09 瀏覽:679
什麼犬什麼什麼 發布:2025-04-30 21:08:56 瀏覽:437
北師珠教學管理系統 發布:2025-04-30 19:19:56 瀏覽:919
教師暑期感悟 發布:2025-04-30 18:35:46 瀏覽:507
數學書2年級 發布:2025-04-30 16:22:56 瀏覽:664
老師磁力下載 發布:2025-04-30 15:38:26 瀏覽:478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4-30 15:34:06 瀏覽:125
顏色英語單詞 發布:2025-04-30 15:25:42 瀏覽:350
語文象徵 發布:2025-04-30 13:58:28 瀏覽: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