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景區建設

校園景區建設

發布時間: 2022-06-01 19:38:47

A. 校園旅遊的內涵是什麼

校園旅遊是以校園(主要是高校)的教學樓、實驗室、科研所、圖書館、體育館等教學設施以及秀麗的校園景色為依託,以悠久而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濃郁的學術氛圍為背景,以知識傳播和科學普及為主要目標,以社會青少年及中青年家長為主要對象而開展的專項旅遊活動。國外許多著名的大學,如英國的牛津、劍橋,美國的斯坦福等大學早已成為旅遊者的重要目的地。自20世紀80年代,每年有近400萬人到劍橋旅遊,其中55%是外國人,給劍橋市每年帶來了1.1億英鎊的旅遊收入。在我國,許多高校也已經通過校園旅遊宣傳自己,展示校園風采,提高學校的知名度。據統計,我國各地校園旅遊人數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2011年暑假,每天有1.6萬遊客前往清華、北大遊玩。為滿足旅遊者需要及提升校園建設水平,我國一些高校已將校園創建為國家3A甚至4A景區。

B. 河南佛教學院的校園景觀

佛經中有言:「菩薩者,福慧深利,道觀雙流。」「福慧雙修」、「福慧雙全」是眾生成佛的必由之道,也是眾生修行的理想追求。福德與智慧,是人生圓滿的根本,既是因,也是果。物質的供養與施予,精神的撫慰與激勵,讓社會群體平等和悅,最終同升極樂,所謂「法界悉充滿,福慧咸廣大」——這正是大乘佛教菩薩行的精神實質。也符合當今構建和諧社會的價值考量。
佛教信仰活動中,把修行布施等善行,謂之福德。習慣上,又分為「三福業」:用布施善行來探求解救貧窮之法,用平等愛心保護一切生靈,用智慧思維尋求解脫之道。其內涵已經是福慧融合、雙修雙全的,這與學修並進等理念實質,也是一體不二的。投資者捐辦河南佛教學院,並且將要興辦利世利人的資生事業,就是要弘揚大乘佛教「以出世情懷,作入世功德」精神的。因此,我們試把「福德與智慧」作為整個景區建設的精神立意。
為此,再根據當地山水地理等自然與人文資源,我們設定了主要的景觀布局:一個中心兩條基本線三個活動區(包括兩條文化長廊)。簡要言之,分列如下:
(一)福慧園:岳家莊中心區。主要是第一期工程「河南佛教學院」(出家學僧為主的佛學系)及其附屬建築;第二期工程「河南佛教學院其它科系與社會培訓教學區」(包括相關的實習工作間等)。
(二)福道線:從進山牌坊「福慧門」開始到田王寨,以公路為串聯線的風景鏈,劃為第一基本線。這條基本線最長,分兩段,串連了「福樂園」和「福觀園」兩個活動區。從福慧門到福樂園,近五公里的公路(包括景區電瓶車路與景觀步行道)沿線,依山勢環境散建著多個殿堂、露天雕像、休閑景點等,共同構成一條立體景觀線。從福樂園到福觀園,長達數公里的山路陡峻,山石飛瀑,茂林修竹,是一條攬勝探險的徒步山路。根據佛教義理以及民俗追求吉祥的心裡,因地制宜,設置景點,構築一條佛教與吉祥文化的藝術長廊,通達最高景區福觀園。其中,可以把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遺存資源,涵蓋進取。
(三)福林線:從法冠山(寺院背山,擬改稱之)經龍鳳山蜿蜒到龍潭河水庫中心的龍潭山風景鏈,劃為第二基本線。這是一條要展現佛教多元文化藝術特徵的、凸現整個景區藝術品味的靚麗風景線,景觀(尤其是夜景)線條將構成一條「巨龍卧波」的靈動氣象。龍脈結穴,水庫收氣,山游水而風,水護山而動。水中央,山之上,將矗立一座金剎玉體的「圓通塔」(暫名),與藍天、綠樹、碧水,相映成趣。
(四)福樂園:上劉灣文化交流活動區。金蟾山下,群脈平闊,竹綿樹古,水繞玉帶。金蟾山四周,扇形環繞著多處靠椅穴地,將以「福樂堂」為中心,散布著「普願閣」、「安養院」、「報恩院」、「居士林」等建築設置。這里將是學院師生才藝展示、四眾弟子願行實踐、社會救助與社會文化交流、遊客休閑等的場所,也是佛教入世精神展現的磁場。
(五)福報園:龍鳳灣生命關懷活動區。生命關懷不等於臨終關懷,它也包括基於佛教因果報應理念上的對現實人生的引導活動。這里,有兩條山澗流淌不息,滋潤著千畝農田,當水庫蓄水後,水波相連,不宜建築食宿生活群區;適宜圍造千畝(數百畝)荷花池,既能凈化水源,有契合佛教景區的立意——規劃依山形地勢建造「接引殿」、「地藏院」,配以「九品蓮花」,正好構成一個極樂世界的景觀園區。生達極樂世界是信仰者的「福報」。為此,將在荷花池上修建「四十九轉迴廊橋」,「般若石舟」等,把有關殿院連接起來。這樣,在山環水繞、荷花飄香的福報園里,構築了一條迴廊悠悠的「生命隧道」長廊,人們將從佛經描繪的三世因果圖畫等,在情感與理性中,在對生命輪回的探求中,提升自己的行為品格。當然,這里應有一定規模的宗教祭祀用品銷售場所。
(六)福觀園:田王寨(擬改稱「天王寨」)閑適和悅活動區。觀,有觀想、襌觀等內涵,也有憧憬、瞻望的意蘊。這里山勢是景區最高處。根據佛教對未來佛的信仰,准備建築彌勒兜率宮。石塔寺院,既是禮拜殿堂,又是觀景高台。回歸自然,也是人性的回歸,人類只有與自然協調共生,才能有美好的未來世界。這不僅是佛教的,也是社會普遍的價值期求。因此,在這里不要生活做飯,盡量少些喧囂,而配置一些諸如「一味樓」、「凈息園」等閑適和悅、自然天成的休閑園林。
為了構築一個光明無限、光光交互、多彩圓融的美好意象,將在六個景區的標志性建築上,設置激光照射光源,加之周圍山頂處的光源照射,節日的晚上必將構成一個光景奇妙的美好空間。

C. 針對我們的校園景區,如何採取措施加以管理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針對我們的校園景區如何採取措施加?與管理。可能出現安全隱患。校園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針對校園景區。安全措施一定要。抓好。不要給孩子帶來。痛苦。或是傷害。特別是。幼兒園的孩子他們還小。不懂事。不知道什麼叫傷害。學校校園更要抓緊。抓好。校園的安全意識。管理好校園。

D. 如何打造最美的風景在校園

首先,校園的自然環境應是和諧優美的。當然,校園環境不僅包括自然環境,還應當包括師生創造的人 文環境。一幀幀醒 目的優 秀學生照片、一篇篇精心挑選的佳 作都可以融入校園環境的建設。尤其當校園環境浸 透著每個師生的汗水,凝 聚了每個師生的智慧,就更能激發每顆心靈的自豪感和對學校的熱愛之情。 「景美則心曠,心曠則神怡,神怡則智清,智清則學佳。」一個凈化了的環境,會使人的心靈美化,並激起一種奮發向上的自 尊自 愛的意識。所以,一個和諧的校園首先應該擁有優美和 諧的環境。
其次,只有良好的人際關系的校園,才能稱得上是和諧的校園。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是師生關系融 洽的前提。為學生創造展現個 性和特長的舞台。熱愛運動的同學能在「體育節」上一展矯 健的身 姿,喜歡書畫的同學能在「文化節」中盡情揮毫潑 墨,擅 長表演的同學能在「藝術節」里贏得陣陣掌聲……和諧的校園文化是一種巨大的無聲的力量,是最優秀的隱 性課程。
一個美好的校園,還應有千姿百態、意 蘊 豐 贍的校園文化。沒有豐富的校園文化,學生的精神世 界就是空 虛的,毫無生氣的。

E. 大學校園應該成為旅遊景點嗎

可以的,前提是不影響教學與科研。

開放大學校園,讓一些名校不再高高在上,拉近與普通民眾的距離。對許多人來說,大學校園充滿書香氣息和歷史韻味。如果長輩帶著孩子到名校走一回,能幫助孩子對名校產生最初的好感,使其確立奮斗目標。這還滿足了人們對感受名校歷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需要。大學不應該只限於對大學生的高等教育,還應更廣泛地服務社會。
過去,大學像一座象牙塔,與社會比較隔離。許多大學生畢業後踏入社會,當突然面對夢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時,難以適應甚至迷失方向。大學的開放,不僅僅是讓社會上的優秀學子走進來,更能讓學生們充分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象牙塔一般的大學難以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在接觸遊客的過程中,大學生們可以充當校園內的導游,向外界介紹引以為豪的校園。同時,更多遊客走進名校,也會對學校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大學的名氣絕不僅僅是表面上看到的美麗校園風光。
當然,一些大學校園的美景,絲毫不輸給其他旅遊勝地,適當開發並不為過。在旅遊資源比較稀缺的當下,讓社會上更多人有機會參觀校園美景,與民同樂,何樂而不為?
開放旅遊隱憂多
有過多的校外人員進入校園,很可能對原來美麗寧靜的校園風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還會影響學校治安,加大校園周邊的交通壓力。當每天十餘萬人湧入武大校園,學校附近的八一路延長線出現嚴重堵車,迫使學校加強「限客令」的實施力度,廈大規定每天對外開放校園時間,北大限制外人進入校內等規定,也都可以理解。
開放校園,不僅僅對校園管理造成挑戰,還涉及校園安全問題。進入校內的人魚龍混雜,素質參差不齊,甚至可能混入犯罪分子。大學畢竟不是旅遊勝地,倘若校內總是遊人如織,學生們還如何靜下心來好好學習?大學應以教育為主,變身旅遊景點之後,可能會植入更多商業化、娛樂化的內容,影響教育質量。
美國許多名校都以「沒有圍牆」著稱。哈佛大學的大門都無人把守,康奈爾大學風景如畫,校園和圖書館都對外開放。羨慕之餘,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些都建立在校園配套措施完善、管理手段先進的基礎上,盲目開放旅遊只會威脅校園安全,影響教學質量。我認為,我國大學應更注重基礎設施和校園安全等配套措施的建設,才能真正一步步走向「沒有圍牆的大學」。目前每日合理限制人流,不失為一個理智的辦法。

F. 對校園進行園林規劃設計,設計大綱怎麼

一、課程定位

《園林規劃設計》是園林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它是以《園林繪畫》、《園林制圖》、《園林植物》、《園林植物環境》、《設計初步》、《園林測量》等課程為基礎,學習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以及各種類型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內容和方法的一門課程。它是運用植物、山石、水體和建築等園林物質因素,以一定的科學、技術和藝術規律為指導,對城市園林綠地進行合理布局的一門科學 。城市園林綠地規劃通過對園林設計原理和各類型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理論的學習,使同學能了解各類型城市園林綠地的功能、特徵和性質,並掌握各類型園林綠地規劃的要領,從而能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

二、教學設計思路

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崗位能力要求為依據;以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為向導;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校企合作為平台;以校內外實踐條件建設為保障

三、教學設計依據

1.使用教材:21世紀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 《園林綠地規劃設計》 黃東兵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學大綱:院編大綱。

四、教學實施條件

(一)教學團隊組成及分工

1.專職教師

殷華林 副教授 專業負責人 課程講授和實訓、實習指導

許 娟 講師 課程講授和實訓、實習指導

陳珠艷 助教 課程講授和實訓、實習指導

2.兼職教師

李斯 工程師 實訓、實習指導

3.行業企業專家

董光榮 安徽省風景園林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 實習指導

(二)教學設施及配置

《園林規劃設計》實訓室

(三)學生特點分析

園林技術專業學生是高中起點三年制統招班,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學習能力較強,多數學生思想穩定,積極上進,自我發展和塑造的願望強烈,自我表現和獨立意識逐步突出,踏實肯干,勤於動腦,但是有部分同學任性、佔有欲強、自私自利、集體觀念淡薄,怕苦怕累,不愛動手操作。

針對課程和學生特點,教學設計要強化技能訓練,要求人人都有訓練的機會,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在教學中多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

為方便教學和使每個學生得到訓練的機會均等,每6個人分成一組,要求每個小組男女生搭配;理論學習較好的學生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搭配。以小組為單位實行管理,學生是主體,教師主要起指導、組織協調、咨詢、信息提供等作用,使學生在獲得經驗和能力的同時,培養服從、合作、責任感的職業素養。

五、課程整體設計

1.課程目標

(1)能力目標:

總體目標

能熟練完成各類園林綠地的方案設計

能夠運用各類園林設計圖紙准確的表達設計思想

能夠根據設計方案,編制設計說明書

能夠完成設計項目的投資概算

單項目標

能夠熟練完成城市交通綠地規劃設計能夠熟練完成城市廣場綠地規劃設計

能夠熟練完成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

能夠熟練完成居住區綠地規劃設計

能夠熟練完成單位附屬綠地規劃設計

能夠熟練完成屋頂花園綠地規劃設計

能夠陳述公園綠地規劃設計的方法和程序

(2)知識目標:

能夠准確地說園林規劃設計的程序和方法

能准確陳述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的原則及應注意的問題

能夠熟練陳述各類園林綠地規劃設計過程中的相關規范及基本概念

能熟練陳述各類園林規劃設計圖紙繪制的基本內容及注意問題

能夠陳述設計說明書編制的方法與內容

能夠熟練陳述項目投資概算編制的方法與內容

G. 高校建景區真是"有機結合"嗎

廈門大學之有名在於集人才資源、教學和學術資源、自然和社會環境資源於一身,可謂全國之冠。打開廈門校園網,學校概況介紹: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建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我國唯一地處經濟特區的 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85年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學校擁有專任教師221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308人。 現有在校學生33000餘人,其中本科生18989人,碩士生10591人,博士生1810人,外國生及港、澳、台學生1200餘人。在對台交流方面,學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難以替代的人文優勢,已成為台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交流的重要高校。學校佔地7868畝(524.5公頃),校園環繞廈門灣,依山傍海,成為國內公認的最美麗的大學校園之一。校舍建築面積130多萬平方米。
廈門大學校園本身就是廈門著名的風景區。廈門市區的風景旅遊區基本上是以廈門大學為中心輻射的。我們住在離廈門大學南校門百米之遙的克立樓國際學術會議交流中心,南校門口就是多輛公交車的總站,旁邊就是全國著名的南普陀寺,翻過山頂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五A旅遊景區。從克力樓沿著廣闊的汽車道走約摸20分鍾沿途有許多景點,其中就有當年魯迅和許廣平談戀愛的情人湖,翻過山頭穿過隧道就到了學校的海濱區,這里瀕臨大海,出了校門就是有名的廈門胡里山炮台和沿海的東環道路由一串串特色景點連接和金門隔海相望。

作為學術和教育重鎮的廈門大學,其風景優美山水校園環境在全國高校中首屈一指。山水兼備的高校在我們並不很多,而擁有緊靠大海的高校更是很少,廈門大學的許多教職員工宿舍依山傍水,登高望遠,近水樓台,在這里教學、研究和生活是一種莫大的享受,也是一種自然美景的熏陶,一種自然和人文的有機結合,是教學研究之餘上山下水健身休閑的理想場所。
離克立樓不遠是嘉庚樓群的21層行政大樓,廈門大學始建於1921年,面向21世紀的廈門大學將主樓建成21層含有雙關意蘊。東道主王旭教授陪我們來到第15層的社會科學處,他的處長辦公室俯視校園美景盡收眼底,樓前就是人工造的芙蓉湖、登山21層頂樓可以四周俯瞰,可以看到廈門大學四周的著名景點,看到鼓浪嶼、南普陀寺、植物園、大嶝島、沿海大橋、造型奇特的船型橋、廈門大學教職工宿舍區、學生公寓區、博士樓群、教學區樓群等。我們看到了群賢樓群、建南樓群、化學樓群、藝術教育學院、廈門大學法學院(原政法學院)、演武田徑場、廈門大學水庫、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徐悲鴻題字,最近掛牌成立的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就設在這里)、陳嘉庚紀念堂和紀念碑、鍾美林廣場、圖書館、陳嘉庚與學生雕塑群、魯迅雕像、魯迅紀念館(郭沫若題字)、教師之家、學生公寓區、廈門園等。

H. 校園旅遊資源如何開發利用

(1)中小學生理想游。中小學生急切想了解高校、體驗大學生活,他們渴望能夠接觸高校、與高校學生直接交流。高校旅遊可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理,高校的學習氛圍、生活氣息更能激發他們勤奮學習的動力。相對於其他形式的旅遊,高校旅遊更易獲得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的認可,從而吸引眾多的中小學生參加。

(2)大學新生入學游。剛剛考入大學的新生,大多對陌生的學校及其所在的城市充滿好奇心和探知欲。同時,通過組織、吸引新生參觀游覽所在學校及其所在城市的其他兄弟院校和旅遊景點,能使其了解今後幾年將要生活的環境、學習的場所,從而鍛煉適應環境能力,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增進友誼和合作意識。

(3)探親訪友游。高等學校作為大學生這個年輕群體的集聚地,人員往來十分頻繁。一是現在的大學生多數為獨生子女,家人的探望關懷超過以往任何時期;二是如今的年輕一代很重視人際交往,老鄉、同學的往來成為他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內容

(4)畢業慶典游。大學畢業慶典是畢業生一生中難以忘懷的時刻,往往邀請父母、兄弟姐妹、親戚、好友參加其學位授予儀式,觀賞隆重的畢業慶典。同時,畢業生可以帶領親朋好友參觀學校景點、設施,合影留念,欣賞精彩的畢業晚會。

(5)校友返校游。各屆畢業的學生,因為工作、生活的緊張忙碌或其他不便很少有機會重返母校,有著故地重遊的強烈願望。校友通過返校參觀游覽母校,重溫在校生活,既能滿足校友重遊母校的願望,又能增進校友與學校的情誼。

I. 校園景區化開發有什麼好處

寫論文?

熱點內容
教學儀器明細賬 發布:2025-05-04 14:51:42 瀏覽:109
初三化學圖 發布:2025-05-04 14:48:17 瀏覽:308
歷史好就業么 發布:2025-05-04 14:33:56 瀏覽:493
小學生一年級語文上冊生字表 發布:2025-05-04 14:28:09 瀏覽:61
交通職業教育 發布:2025-05-04 13:49:11 瀏覽:420
印度沒有歷史 發布:2025-05-04 13:49:11 瀏覽:938
日本新任女教師 發布:2025-05-04 12:02:25 瀏覽:170
九年級物理工作總結 發布:2025-05-04 11:48:17 瀏覽:872
初三歷史下冊 發布:2025-05-04 10:45:24 瀏覽:468
師德測試卷 發布:2025-05-04 10:38:36 瀏覽: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