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鄂州太和中學

鄂州太和中學

發布時間: 2024-01-17 20:42:45

Ⅰ 湖北鄂州一共幾家初中分別是 在鄂城融創買的房子,初中小學分別在哪些學校讀啊

梁子和華容的不曉得。
只知道鄂城區的:
石山中學(我初一讀書的地方,那個時候學校從山上搬到我家那裡,結果我家房子給拆了,只好搬到城區,就近去了瀾湖,這個學校還不錯)
五中(以前的瀾湖中學,改名字了,,我也是很久之後才知道瀾湖名字改成五中的,我初二初三在這讀的,也還行)
一中(市一中啦,人盡皆知的啦,,呵呵,我初三在這復讀的)
三中(靠近雨台山那邊的,垃圾學校)
七中(跟一中一起的,老師都是一中調過去的,在以前的高考復讀中心)
實驗中學(瀾湖中學隔壁,也是一個復讀中心,我在瀾湖讀初二的時候,瘋狂英語的李陽老師就是到實驗中學講課,因為他們操場面積大,我們兩個學校還有鄂高的都在這里聽課。)
至於樓上問的問題為什麼都是單數,告訴你啦,這是鄂城的規矩
二中(樊口二中)、
四中(鄂鋼高中)、
六中(這個叫么斯還真別,一直就叫六中)
都是高中撒!
至於么斯西山中學、樊口中學,還有么斯樓上說的長嶺中學、旭光中學都是必須要有的撒
反正每個地方都要有學校的撒,這些小點的在遠程區的我就不多講了
我這個初中就讀了三個學校的人說的話希望對樓主有幫助哈^_^【回答】

重點初中如下:

1.鄂州市第一中學。地址:鄂州市鄂城區南浦路127號;

2.瀾湖中學。地址:鄂州市鄂城區百子西街9至13號;

3.吳都中學。地址:鄂州市鄂城區壽昌大道46到20號。

地方性的初中如下:

1.石山中學。地址:鄂州市鄂城區濱湖南路與觀瀾西巷交匯處附近西;

2.新廟中學。地址:鄂州市鄂城區橋文路27號;

3.樊口中學。地址:鄂州市鄂城區316國道民主路9號;

4.太和中學。地址:鄂州市梁子湖區太和鎮文衛巷1號;

5.段店鎮中學。地址:鄂州市鄂城區楊方村英才路33號;

6.第九中學。地址:鄂州市十堰市張灣區黃龍鎮西城路254號;

7.宅俊中學。地址:鄂州市塗家鎮宅俊街幸福路80號;

8.花湖中學。地址:鄂州市鄂城區永華村;

9.楊葉初級中學。地址:鄂州市楊葉鄉楊葉村;

10.畈雄中學。地址:鄂州市沼山鎮馬鞍街通羊鎮沙堤村。【回答】

Ⅱ 求各位大哥大姐,2010全國500強中學有哪些

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 82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41
北京市第四中學 39
重慶市南開中學 27
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 26
哈爾濱市三中 25
大慶市實驗中學 24
北師大第二附屬中學 21
西北工業大學附中 20

大連十五中 17
上海中學 17
西鐵分局第一子中 17
東北師大附屬中學 16
河北衡水中學 16
成都市第七中學 14
北京市第二中學 13
順義牛欄山第一中學 13
大連育明高中 13
北京市第八中學 12
本溪市高級中學 12
高新一中 12
華中師大第一附屬中學 12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附中 12
重慶市巴蜀中學 12
大慶市鐵人中學 11
海南中學 11
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11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11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11
南開中學 11
重慶市第一中學 11
北京大學附屬中學 10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10
華東師大二附中 10
江蘇省天一中學 10
曲靖市第一中學 10
烏魯木齊市一中 10
徐州市第一中學 10
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學 10
北京市第八十中學 9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9
貴陽一中學 9
襄樊市第五中學 9
安慶一中 8
北京匯文中學 8
杭州市第二中學 8
江蘇省姜堰中學 8
江蘇省通州高級中學 8
臨川第一中學 8
太原五中 8
廈門雙十中學 8
棗庄三中 8
浙江蕭山中學 8
重慶市第八中學 8
北京市第五中學 7
慈溪中學 7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學 7
呼市二中 7
江蘇省梁豐高級中學 7
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 7
金華市第一中學 7
荊門市龍泉中學 7
萊州一中 7
遼寧省實驗中學 7
柳州高級中學 7
牟平育英藝術中學 7
省實驗中學 7
石家莊市第二中學 7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7
仙桃中學 7
耀華中學 7
一中 7
雲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7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6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學 6
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 6
長郡中學 6
赤峰二中 6
福州一中 6
阜新市實驗中學 6
復旦附中 6
華師大二附中 6
江蘇省啟東中學 6
江蘇省鹽城中學 6
瀏陽市一中 6
六安一中 6
山大附中 6
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 6
四川省綿陽南山中學 6
四川省綿陽中學 6
松山區紅旗中學 6
溫州中學 6
西北師大附屬中學 6
雅禮中學 6
中原油田第一中學 6
鞍山市第一中學 5
北京市大興區第一中學 5
北京市第一0一中學 5
北京市密雲縣第二中學 5
北京市順義區第一中學 5
北京市順義區楊鎮第一中學 5
長安一中 5
成都市樹德中學 5
崇明中學 5
慈利一中 5
大石橋市高級中學 5
福鼎市一中 5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5
廣東實驗中學 5
桂林市第十八中學 5
河池高級中學 5
湖南師大附中 5
黃岡中學 5
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 5
江蘇省蘇州中學 5
聊城一中 5
臨川第二中學 5
臨汾一中 5
南充高中 5
寧波市鎮海中學 5
寧鄉一中 5
盤錦市高級中學 5
莆田一中 5
七寶中學 5
潛江中學 5
山東省實驗中學 5
山西省實驗中學 5
宿城一中 5
天津市南開中學 5
西安中學 5
歙縣中學 5
湘鄉一中 5
煙台二中分校 5
延邊一中 5
延慶縣第一中學 5
玉溪一中 5
中國美術學院附中 5
中央美術學院附屬中學 5
安順市第二高級中學 4
八一中學 4
白城市第一高中 4
包鋼一中 4
包頭市九中 4
寶坻一中 4
保定三中(含金帆) 4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4
曹楊第二中學 4
長沙市長郡中學 4
成都市石室中學 4
大連第二十四中學 4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 4
大連市第二十四中學 4
東港市第二中學 4
敦煌基地中學 4
撫順市第二中學 4
富陽中學 4
廣東省深圳市深圳中學 4
哈爾濱市第三中學 4
邯鄲市邯鄲縣第一中學 4
杭州市學軍中學 4
合肥一中 4
河北正定中學 4
衡水市武邑縣武邑中學 4
湟川中學 4
湟川中學第一分校 4
吉林一中 4
江蘇省常州高級中學 4
江蘇省海安高級中學 4
江蘇省華羅庚中學 4
江蘇省新海高級中學 4
江蘇省揚州中學 4
康傑二中(往) 4
康傑中學 4
萊州一中新校 4
連城一中 4
遼寧省鞍山市第一中學 4
臨川第一中學往屆 4
魯美附屬中等美術學校 4
馬鞍山市二中 4
牟平一中 4
內蒙師大附中 4
南昌二中 4
南洋模範中學 4
七台河市高級中學 4
齊市實驗中學 4
全椒中學 4
泉州第五中學 4
山西大學附屬中學 4
紹興市第一中學 4
實驗中學 4
水城礦務局一中 4
桃源縣一中 4
西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4
孝感高中 4
宜昌市第一中學 4
宜昌市夷陵中學 4
銀川二中 4
永定一中 4
浙江省舟山中學 4
資陽中學 4
淄博市實驗中學 4
安徽省馬鞍山第二中學 3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3
安康中學 3
巴東縣第一高級中學 3
寶雞中學 3
本溪市第一中學 3
長沙市雅禮中學 3
長治市二中 3
郴州市一中 3
大慶一中 3
當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3
鄂南高中 3
鄂州市高級中學 3
奉化市第一中學 3
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 3
福建廈門市第一中學 3
福清一中 3
固始慈濟高級中學 3
光山縣第二高級中學 3
廣西南寧市第二中學 3
貴港市高級中學 3
哈市師大附中 3
海淀區教育考試培訓中心 3
海淀區招生考試中心高招辦 3
漢壽縣一中 3
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第一中學 3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3
黑龍江省實驗中學 3
恆大科技大學附中 3
衡水市故城縣鄭口中學 3
衡水市冀州市中學1 3
化州市第一中學 3
黃梅縣第一中學 3
黃石二中 3
會寧縣第一中學 3
雞西市第一中學 3
佳木斯第一中學 3
江蘇東台中學 3
江蘇省丹陽高級中學 3
江蘇省海門中學 3
江蘇省淮陰中學 3
江蘇省南通中學 3
江蘇省泰興中學 3
江蘇省宜興中學 3
江西師大附中 3
靖州縣一中 3
靜海一中 3
酒鋼三中 3
凱里市第一中學 3
昆明市第一中學 3
蘭化中小學總校一中 3
連江一中 3
涼山民中 3
遼源市五中 3
臨湘市二中 3
瀘州高中 3
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3
茂名市第一中學 3
梅州市東山中學 3
民勤縣第一中學 3
明德中學 3
牡丹江市第一中學 3
南安一中 3
南昌縣蓮塘一中 3
南海區石門中學 3
南京市金陵中學 3
南京市寧海中學 3
南陵縣第一中學 3
南師大附中江寧分校 3
寧城高級中學 3
農安實驗中學 3
濮陽市第一高級中學 3
棲霞一中 3
慶陽第一中學 3
三明二中 3
三台中學 3
山東省壽光市第一中學 3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學 3
陝師大附屬中學 3
陝西省西安高新第一中學 3
上蔡縣第一高級中學 3
上海市上海中學 3
紹興縣魯迅中學 3
師大附中 3
石家莊市第一中學 3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學 3
松原市實驗高中 3
隨州市第一中學 3
太和中學 3
天山一中 3
通遼五中 3
屯溪一中 3
瓦房店市高級中學 3
蕪湖市第一中學 3
武漢市第二中學 3
婺源縣天佑中學 3
西安鐵一中 3
湘潭縣一中 3
忻州一中 3
辛集中學 3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一中學 3
信陽高中 3
宣威市第五中學 3
延安中學 3
延邊二中 3
楊村一中 3
益陽市一中 3
銀川一中 3
營口開發區第一高級中學 3
玉林高中 3
岳陽市一中 3
張掖中學 3
漳州一中 3
昭通市第一中學 3
浙江省諸暨中學 3
中原油田第三高級中學 3
重慶市第十八中學 3
重慶市第十一中學 3
株洲市二中 3
自治州民族中學 3
阿城市第一中學 2
安徽績溪中學 2
安徽省安慶市第一中學 2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學 2
安陽市第一中學 2
安陽縣第一中學 2
包頭市第一中學 2
寶泉嶺分局高級中學 2
保定市徐水一中 2
保定市易縣中學 2
保定一中(含同仁) 2
北京師范大學燕化附屬中學 2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 2
北京市東城綜合高中 2
北流市高級中學 2
濱州市鄒平縣第一中學 2
兵團二中 2
昌邑市文山中學 2
長春市第十一中學 2
長樂一中 2
長沙市一中 2
長汀一中 2
長治市一中 2
巢湖一中 2
赤峰元寶山區第一中學 2
赤峰元寶山區平庄煤業高級中學 2
滁州中學 2
楚雄第一中學 2
大港一中 2
大慶鐵人中學 2
大同二中 2
大同一中 2
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一) 2
東鄉縣第一中學 2
東至二中 2
都安縣高級中學 2
都昌縣一中 2
敦化實驗中學 2
防城實驗高級中學 2
肥城泰西中學 2
鳳城市第一中學 2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 2
贛榆高級中學 2
固原一中 2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中學 2
廣西賓陽中學 2
廣西柳州市高級中學 2
廣西南寧市第三中學 2
桂林市桂林中學 2
哈爾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2
海拉爾市二中 2
海陽市第一中學 2
邯鄲市第一中學 2
杭州市第七中學 2
和平往屆高中生 2
河北省邯鄲市第一中學 2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中學 2
衡水市棗強縣棗強中學 2
衡陽市一中 2
洪雅中學 2
湖北省天門中學 2
華北石油第一中學 2
懷仁縣一中 2
淮北市第一中學 2
環江高級中學 2
桓台一中 2
惠州市第一中 2
吉安一中(應屆) 2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學 2
吉林省實驗中學 2
濟寧一中 2
建平中學 2
江蘇省常熟中學 2
江蘇省江都中學 2
江蘇省靖江高級中學 2
江蘇省溧陽中學 2
江蘇省如皋中學 2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學 2
交大附中 2
膠南市第一中學 2
界首一中 2
金陵中學 2
金溪縣第一中學 2
錦州中學 2
晉江養正中學 2
京山縣第一高級中學 2
景德鎮第二中學 2
景德鎮第一中學 2
九江市一中 2
九龍坡美院附中 2
莒縣第一中學 2
開封市河大附中 2
康平縣高級中學 2
控江中學 2
萊蕪鳳城高中 2
冷江市一中 2
林州市第一中學 2
臨泉一中 2
臨潁縣第一高級中學 2
柳州地區民族高級中學 2
六盤水市三中 2
龍海一中 2
龍口一中 2
龍岩一中 2
蘆台一中 2
內江六中 2
內鄉縣高級中學 2
南康中學 2
南陽市第一中學 2
寧波市效實中學 2
盤縣二中 2
磐石市第一中學 2
平度市第九中學 2
平羅中學 2
平遙中學 2
莆田第六中學 2
普蘭店市第二中學 2
普寧市第二中學 2
橋西區石家莊市第6中學 2
秦皇島市第一中學 2
清華中學 2
瓊海市加積中學 2
沙洋中學 2
山東省濟北中學 2
山東省萊西市第四中學 2
山東省萊西市第一中學 2
山東省青島第二中學 2
山東省青島第六中學 2
山東省青島市第二中學 2
山東省青州市第一中學 2
陝西省中學 2
陝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2
商洛中學 2
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 2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2
上杭一中 2
上外附中 2
尚志市尚志中學 2
邵武一中 2
深圳市翠園中學 2
深圳市育才中學 2
什邡中學 2
石首市第一中學 2
石油集團高中 2
石嘴山市第三中學 2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學 2
四川省成都市樹德中學 2
四平市實驗中學 2
四平市一中 2
泗陽縣致遠中學(民辦) 2
松原市職業高中 2
宿州二中 2
綏中縣第一高級中學 2
遂平縣第一高級中學 2
台州市路橋中學 2
太谷中學 2
太原成成中學 2
太原十二中 2
泰山現代中學 2
塘沽一中 2
桃江縣一中 2
通遼鐵路中學 2
通遼一中 2
桐鄉市高級中學 2
萬載中學 2
萬州第二高級中學 2
濰坊一中 2
渭城中學 2
溫嶺中學 2
文昌市文昌中學 2
文水中學 2
無錫市第一高級中學 2
武漢市蔡甸區漢陽一中 2
武漢市新洲區第一中學 2
西光中學 2
西南師范大學附中 2
西南位育中學 2
浠水縣第一中學 2
廈門市同安一中 2
仙游一中 2
襄城縣高中 2
襄樊市第四中學 2
項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2
新泰一中 2
新余市第四中學 2
新鄭二中 2
信宜市信宜中學 2
興國縣平川中學 2
興寧一中 2
徐溝中學 2
偃師高級中學 2
一機廠一中 2
夷陵區三峽高中 2
宜都市第一高級中學 2
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熊岳高級中學 2
餘姚中學 2
榆次二中 2
榆樹實驗中學 2
玉山縣第一中學 2
育才中學 2
沅江一中 2
棗庄市第一中學 2
湛江市第一中學(A) 2
湛江市二中學A 2
張家界一中 2
招遠市第一中學 2
柘城高中 2
浙江省春暉中學 2
浙江省東陽中學 2
浙江省湖州中學 2
浙江省紹興魯迅中學 2
鄭州一中 2
中國人民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2
忠縣中學 2
珠海市第一中學1 2
諸城一中 2
駐馬店高級中學 2
庄河高中 2
資中縣第二中學 2
168中學 1
阿里地區區外高中應屆畢業生 1
安定區東方紅中學 1
安福中學(往屆) 1
安徽省太湖中學 1
安徽省銅陵市第一中學 1
安徽省蕪湖市第一中學 1
安丘四中 1
安丘一中 1
安順市第一高級中學 1
安鄉縣五中 1
安鄉縣一中 1
八中 1
巴彥淖爾市中學 1
白鷺洲中學(應屆) 1
白山市二中 1
白銀市第一中學 1
拜泉縣一中 1
蚌埠市第二中學 1
包頭市回民中學 1
保定市安國南王買中學 1
保定市定興縣第三中學 1
保定市定興縣定興中學 1
保定市定州中學 1
保定市徐水綜合高中 1
北大附中新疆分校 1
北方交通大學附屬中學 1
北京宏志中學 1
北京潞河中學 1
北京市八一中學 1
北京市昌平區第一中學 1
北京市陳經綸中學 1
北京市大興區興華中學 1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 1
北京市第二十中學 1
北京市第十三中學 1
北京市第十五中學 1
北京市第五十中學 1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 1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 1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 1
北京市平谷中學 1
北京市通州區第二中學 1
北京市中關村中學 1
北京鐵路第二中學 1
北票市尹湛納希高級中學 1
北重三中 1
畢節二中 1
畢節一中 1
彬縣中學 1
博山區實驗中學 1
滄州市第二中學 1
滄州市第一中學 1
昌吉州第一中學 1
昌黎縣第一中學 1
昌邑市第一中學 1
長安區石家莊市第45中學 1
長白縣第二中學 1
長北鐵中(往) 1
長春朝鮮族中學 1
長春一五0中(往屆) 1
長煉中學 1
長沙市十八中 1
長沙雅禮寄宿制中學 1
長壽中學 1
長治學院附屬太行中學 1
常德市一中 1
常寧市第二中學 1
常州市北郊中學 1
常州市第三中學 1
常州市第一中學 1
郴州市二中 1
辰溪縣一中 1
成都市成都鐵中 1
承德市第一中學 1
澄城中學 1
澄邁縣澄邁中學 1
赤壁市第一中學 1
赤峰市第二中學 1
赤峰四中 1
崇文區招生考試中心高招辦 1
崇州市崇慶中學 1
川沙中學 1
樅陽縣會宮中學 1
達拉特旗第一中學 1
大板三中 1
大連第二十中學 1
大連市金州高級中學 1
大連市旅順第二高級中學 1
大慶市大慶實驗中學 1
大慶市第四中學 1
大慶市二十三中學 1
大田一中 1
大同中學 1
大冶市第一中學 1
大英縣大英中學 1
大竹中學 1
丹東市第二中學 1
丹東市第一中學 1
當塗縣一中 1
道里其它中等學歷學校 1
道縣一中 1
德化一中 1
德惠實驗中學(往屆) 1
德陽三中 1
德陽中學 1
德州市第一中學 1
電白縣第一中學 1
鼎城區一中 1
定南中學 1
東阿一中 1
東鄉縣第一中學往屆 1
東營市勝利一中 1
鄂爾多斯市第三中學 1
鄂爾多斯市第一中學 1
番禺區禺山高級中學(1) 1
范縣一中 1
非本市應屆高中畢業生 1
肥東一中 1
費縣第一中學 1
分宜中學 1
奉賢中學 1
奉新一中 1
佛教?S允畋中?W 1
佛山市第一中學 1
扶溝縣高級中學 1
扶余縣第一高中 1
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學 1
福建省連城一中 1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學 1
福州三中 1
撫順市一中 1
撫松縣第一中學 1
撫州一中 1
撫州一中往屆 1

Ⅲ 鄂州有哪些中學

太多了,發給鏈接http://map..com/?newmap=1&s=con%26wd%3D%E9%84%82%E5%B7%9E%E4%B8%AD%E5%AD%A6%26c%3D122&fr=alae0&ext=1&from=alamap
例子:
秋林高級中學、鄂州市第一中學、車湖中學、沙窩中學、湖北鄂州私立華森中學
湖北省鄂州高中、鄂州四中地址、鄂州三中
湖北省鄂州市第二中學
鄂州市葛店高中地址:葛洪大道145號
胡林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
新華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
廟嶺中學地址:育才路30號
鄂州市石山中學地址:濱湖南路1
石橋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東溝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
泉塘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沼山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
太和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區
塗家堖鎮中學地址:建設路148號
華中師范大學影視工程學院附屬藝術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鈕墩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
瀾湖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鄂州市鄂鋼高級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鄂州田家炳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葛店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
映山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華容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
鄂州市吳都中學地址: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區

如何實現社會與學校的公平

一、教育管理者說:
教師是教育公平的踐行者
市教育工會主席 喬向榮
教育是民生之基,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教育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起點和基石,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客觀要求和必然反映,是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和任務。近年來,我們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加強行風建設,規范辦學行為,科學、公平地配置教育資源,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和願望,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做了大量工作:繼全面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課本作業費後,今年又免除了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先後投入1760萬元,對18所農村寄宿制學校進行「三建兩改」,全面改善農村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大力實施城鎮教師援助農村教育行動,鼓勵城鎮教師積極到偏遠農村學校支教,要求城鎮學校對口支援農村學校;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寄宿學生補助生活費,對貧困中職生、高中生進行助學金和公益金資助,對貧困大學生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當然,維護和實現教育公平主要還是要體現在我們教師身上,教師才是教育公平的踐行者與實施者。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在顧全「大」局的時候不以家庭背景、智力水平、親疏關系等為依據去劃分學生;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人格尊嚴,因材施教,嚴慈相濟,在顧全「小」局的時候放開思想包袱,盡可能為每一名不同的個體提供適合其個性發展的教育資源。這也就是說,「培優」是一種教育公平,「補差」更是一種教育公平,因為對弱勢學生群體採取一些特殊的教育方式,將教育熱情與力度適當向他們傾斜,不但有助於縮小「貧富」差距,體現社會對弱者的關懷,而且能使這些學生產生自信自愛自重等積極心態,為其人生觀、價值觀的正確樹立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說,關愛後進生的意義要大於偏愛優等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全體學生享受到「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天然成長之樂和「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般的靈性生活,這也是教育公平的理想境界和具體體現。

二、教師說:
積極轉化後進生
吳都小學 張秀芳
教師的職業良心和職業道德要求我們對每一名學生都要同等對待,都要視為己出,不分厚薄,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更是體現教育公平和彪炳教師人格的直接反映。同樣,後進生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更渴望得到同學的認可,更渴望得到同等的教育。因此,作為教師,維護和實現教育公平的一個具體體現就是積極轉化後進生。
一是用愛心去溫暖後進生。由於種種原因,後進生往往對教師有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對老師時時戒備,處處設防。只有消除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學生那緊閉的心扉才可能向教師敞開。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和關心,用師愛去融化他們心靈的堅冰,點燃他們心中的自尊和進取的火花,引導他們一步步上進。
二是用集體去幫助後進生。應充分發揮班級的集體作用,引導身邊的同學去幫助後進生。作為同學,他們與後進生有著更多的共同語言,平時接觸的機會也較多,看法更容易被後進生所理解和接受。於是,他們與後進生互相幫助,攜手共進,團結合作,往往在轉化後進生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用期望去改變後進生。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心理規律:對他人的期待會產生一中難以覺察的巨大力量,暗中吸引和推動著被期待者朝向期望的方向發展。同樣,教師也可對後進生抱有積極的期望,在平時的各種交往中有意無意地通過各種態度、表情與行動方式將這種暗含的期待微妙地傳遞給他。當學生獲得期望的信息後,就可能產生鼓勵性的效應,從而朝向教師期望的方向發展。

普通班呼喚公平
新廟中學 王治銀
所謂普通班,就是將經過層層考試篩選下來的學生所編的班級。教育本是面向全體學生,講究公平,但是普通班一設,優劣立明,勝負已顯,公平頓失!
首先是師資。普通班的老師心中本有不平,再加上學生基礎差、學風不佳,教起來自然沒勁,正所謂「付出了卻不一定有回報」。於是,普通班的教學就成了得過且過,敷衍了事。至於成績自然由領導們的焦點——實驗班等去爭。這種觀點一旦形成,普通班的老師就成了維持會長,只要班上不出事,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其次是學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何況是正在成長發展中的學生呢?現在硬性將他們分成三六九等,教育就大大不公平!普通班的學生開始就在心裡上輸人一截,自卑感陡增,自信心降至零點。他們總認為自己是差生,再怎麼努力,也考不上高中,更遑論重點高中!出路要麼是上職校,要麼是進入社會。於是大家上起課來心不在焉,漫不經心。睡覺的、聽歌的、看小說的……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遲到、早退、逃學、曠課,更是家常便飯,到了考試就來應付一下,至於分數就徹底麻木了,真是「怎一個「混」字了得」!
由此可見,普通班一設,教育公平頓失!雖然增加了重高的人數,但失去的卻更多。要知道普通班的學生占絕對多數,而將來的社會將有更多的普通者去建設。長此以往,國民的整體素質怎能提高?教育公平怎能彰顯?因此,教育呼喚公平,普通班更呼喚教育公平!

重點班也不輕松
太和中學李名發
學校辦重點班的目的就是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多出「優等生」,從而提高學校辦學效益和辦學聲譽,但其實重點班的老師、學生以及校長都不輕松。
一是苦了校長。作為學校校長,心裡其實也清楚:要讓所有學生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但是,當前衡量一所學校政績唯一的標準是:升入重點學校學生數的多寡。社會以此對學校進行評價,政府按此對學校和教師進行獎勵,於是乎它像一隻無形之手,左右著學校,逼著校長只有將所有成績優秀的學生集中一起,編成重點班,千方百計,千錘百煉,以提高學生成績。
二是苦了教師。當重點班的教師,雖然表面上「無尚光榮」,但面對下達的升學指標,那是如牛負重,如履薄冰。領導施壓,家長叮查,全天候呵護,唯恐不周;檢測,練習,高密度的課時上課,累得人喘不過氣來。完成指標是如釋重負,沒有達標是前功盡棄,真是是殫精力竭,苦不堪言。
三是苦了學生。分到重點班的學生雖然都是帶著榮譽進去的,但也不快樂。他們往往因學校、老師、家長的期望過高,而造成了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易形成一種焦慮心理。每天上十多節課,吃完飯就一頭扎進書山題海中。「花朵」過早地被分數緊緊套牢,於是失去了自身的靈性和創造性,很容易形成高分低能兒。

讓教師流動起來
五里墩小學 夏文傑
多年來,政府堅持對重點學校的「重點投入」,使他們硬體建設先進,師資力量較強,教學效益明顯;而非重點學校、薄弱學校待遇差,留不住人或者人浮於事,教育效果自然就可想而知。現在的一對夫妻一個孩子,許多人寧可擠破頭也要找關系、花錢到好的學校去,為的是投身到名師門下,使得重點學校又可以通過總量不菲的借讀費進一步提高教師待遇和教學條件,致使強者愈強,弱者更弱,教育嚴重不公平。
要改變這種狀況,我認為,可以讓老師有針對、有計劃、有目的地流動起來,促進師資力量均衡發展。比如以區或者街辦為單位,在義務教育階段,打破小學與小學、初中與初中之間的界限,所有的老師都流動起來,那裡需要就往哪裡流動。稀缺的英語、科學、音樂、體育、美術專職老師更是要流動起來,可以在兩個或者幾個學校同時帶課。名師在流動中,要發揮名師效應,流動到一處,帶動一處老師的專業化發展。而薄弱學校的老師則可以流動到條件較好的學校,在有利的教研條件下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而教師的工資和津貼都相對統一,這樣師資力量就基本可以均衡發展,也可以極大促進教育公平了。

三、學生說:
不以成績排座位
鄂州高中一(10)班 汪雋逸
現在,許多學校 「流行」著這么一條規則:每次考試後,按成績由好到差依次點座位。老師還振振有詞,認為這是民主的辦法。實際上,這種做法是很不公平的。成績好的學生選到好的座位,更加有利於聽課;而成績差的學生只能挑別人挑剩的座位,可能已經超出了老師的注意范圍,學習愈加困難,成績也可能越來越差。久而久之,必將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因此,這種按成績排座位的行為,是極為不負責、極不公平的教育行為。
然而,這種不公平的行為卻似乎有其存在的道理,因為學校需要一批「高分人才」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老師需要高分學生來為自己贏得聲譽。一個能考高分的學生就像「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般的誘人,而學困生則讓人惟恐避之不及,也難怪學校和老師們將優生當個寶,差生當根草了。
眾所周知,學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實現國家的強盛。人們常常把老師比作園丁,但一個優秀的園丁應該是讓整個花園都生機盎然,而不是在一片焦土之中,長出幾朵所謂嬌艷的花來。同樣,打破「以成績排座位」的行為,實際上就是我們教師在尊重每個學生受教育的權利,遵循教育的規律,維護教育的公平。因此,我認為,學校和老師應該重新審視自己,正確認識學校存在的真正意義和自身的職業使命,從而在本質上維護和實現教育公平。

四、家長說:
禁止按關系分班
魯有文 盧琛(盧灣小學)
近幾年,有些學校悄然興起一種特殊的分班形式——根據「關系」進行分班。也就是學校在入學分班時,有意將所有關系戶的子女分配到同一個班級,安排實力最強的老師執教,配置最先進的教學資源。對此,學校也有苦衷:學校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部門,尤其是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為了顧及學校的利益,只能投桃報李,在分班上保證這些關系戶子女享有優質的教學環境。
然而,有關系的家長畢竟只有一小部分,沒有關系的家長佔大多數。這些沒關系的家長也期盼子女能成龍成鳳,期盼子女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但學校優質資源的短缺致使他們望之興嘆。同樣,學校這種按「關系」分班乃是鼠目寸光,固步自封,因為學校始終考慮的是少數學生、少數家長的所謂利益,沒有營造一種公平合理的教育氛圍,終究將失去更多的支持,損害其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到頭來得不償失。
盡管學校按「關系」分班有些無奈的成分,但此舉卻是剝奪了大部分學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權利,違背了教育的宗旨,助長了社會不正之風,因此,為了保證每個學生享有同等教育的權利,維護和實現教育公平,必須嚴格禁止這種按 「關系」分班的行為,堵住這個教育腐敗的滋生渠道,建立 和完善合理、公平、公正的分班制度。

電腦派位不可取
邵新樹(梁新屋小學)
自從國家取消「小升初」考試,實行電腦派位後,學生的「優秀」已不再是擇校的優勢,要想進入好中學,有三個辦法:一是靠關系,二是交錢,三是各種特長證書,但還得看學校認不認。於是,每年秋季開學時,不少學生家長就為子女的擇校而奔波,希望通過關系不參加電腦派位,把自己的孩子能送入重點學校;有的即使派到普通學校,也會千方百計轉出來,到名校、重點校借讀,盡管要交納數千乃至上萬元的擇校費,但家長們仍趨之若鶩。
這樣,學生選擇重點學校是通過金錢和權利來實現的,極大違背了教育公平。對此,我認為還是通過考試選擇才相對公平。當轄區缺乏優質教育資源或轄區優質教育資源無法滿足轄區內學生就近入學的需求時,電腦派位根本限制不了擁有權力或金錢的人,反而給孩子們上了人生教育的負面一課:你主宰不了自己。所以,在堅持就近入學的前提下,根據考試成績入學,就顯得相對公平並具有激勵性質。
誠然,依據考試分數來分配稀缺的教育資源,盡管有諸多缺陷,但至少還包含了個體的努力。現在教育部門實行「電腦派位」等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保證教育公平。但由於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僅靠抽簽、電腦派位是無法保證教育的公平,教學質量差異導致不同的升學率,這就使得家長和學生們爭得頭破血流都要拚命往名校擠。因此,要實現教育的公平,只有使教育資源均衡化,逐步消除擇校現象。當然,這還任重而道遠,目前來說,還是應該取消電腦派位,以考試成績來決定學生的學校選擇。

五、社會人士說:
城市應反哺農村
鳳凰街辦 祝貴平 熊鵬志
如今,由於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使得城市教育資源相對豐富,而農村教育基礎條件較差,同時師資力量也相對薄弱。隨著人們對知識、對教育的日益重視,大量地農村家長爭先恐後地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城市接受教育,於是產生了「一學難求」的局面,出現了上學難、上學貴的現象,也引發了眾多家長齊聲呼籲要實現教育公平。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應大力實施城市反哺農村,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提高農村師資力量。
首先,應科學規劃,循序漸進,將城市豐富教育資源有針對、有步驟向農村傾斜,將城市教育經費有計劃、有目的向農村投入,提高農村辦學條件,改善農村辦學環境,促使廣大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與城裡孩子相同的教育資源,能享受到充分的教育公平。
其次,應加大培訓力度,全面提高農村師資力量。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大學者非大樓也,而是大師也!也就是說,要解決城鄉教育不公平問題,還應注重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目前,絕大部分優秀教師、學科帶頭人都集中在城市,使得農村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起點上就輸給了城市孩子。對此,我們在加強城市教師下鄉支教、農村教師進城培訓的同時,還應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畢業生到農村任教,增強農村教師隊伍力量,尤其是對偏遠學校和薄弱學科,如英語、計算機等,更要出台相關政策,解決他們後顧之憂,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教得好」,繼而從源頭上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關注農民工子女
市水利局 張文耀
農民工干著最繁重甚至是最危險的、城裡人不願意乾的工作,拿著低廉的工資,為我們的城市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們最朴實的願望就是通過家庭條件的改善來使子女獲得更好的學習和發展機會。但是,由於他們為生活所迫,早出晚歸,工資低廉,租住簡陋、嘈雜的房屋,無暇顧及子女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任孩子放任自流和自由散漫。
正因為這樣,農民工子女也給教師的教育和管理增加了很大的負擔,如果我們教師再對他們漠不關心,有失公平,就容易使他們產生心理偏離,導致人格發生變化,產生抵觸情緒和厭學情緒,甚至乾脆逃學、浪跡街頭,社會上就會出現一批在歧視和排擠中長大的「二等公民」。因此,教育的責任與使命讓學校不能拒絕這些應該和城區學生擁有同一片藍天的孩子們。首先,學校和老師要敞開胸懷、寬容接納,對他們一視同仁、平等對待,讓他們融入到學校教育的群體中來,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其次,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農民工子女朴實、勤奮、吃苦的優良品質,積極疏導,創造條件,建立自信,揚長避短,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在內心深處感受到老師的愛心,感受到同學的真情,抬起頭,挺起胸,健康和諧的學習成長。

六、專家說:
政府是第一責任人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周洪宇
教育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享受公共教育資源時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對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機會公平、教育過程公平和教育質量公平。教育機會和教育過程的公平相對容易做到,但教育質量的公平,即讓人人受到較高質量的教育,則不易做到。要做到這點,我的看法是:政府應樹立「第一責任人」的意識。義務教育是純公共產品,非義務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是半公共產品或准公共產品,這都是應該完全由(如前者)或多半由(如後者)政府所提供的。教育這個公共產品,受益者雖然主要是個人,但直接關繫到民族的素質和國家的命運,關繫到和諧社會的建設。因此政府是提供教育這個公共產品、實現教育公平的「第一責任人」。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實現教育公平的基礎。沒有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公平無法實現。我國的教育投入一直嚴重不足。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佔GDP的比重很低。盡管我國政府在1993年頒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規定,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佔GDP的比重在20世紀末要達到4%,但直到2003年,還只有3.28%。目前中央要下大決心確保本屆政府任期內國家財政性教育支出佔GDP的比重達到4%,力爭在2010年前後接近4.5%。同時,各級地方政府也應嚴格按照我國《教育法》第55條的規定要求,教育投入應做到「三個增長」,即各級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要高於同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在校學生人均教育經費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人大要加強對同級政府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的法律監督,以確保教育公平的實現。

熱點內容
獨坐敬亭山教學實錄 發布:2024-05-17 12:59:10 瀏覽:193
高考數學雙向細目表 發布:2024-05-17 11:33:11 瀏覽:743
七年級上冊語文測試 發布:2024-05-17 11:32:22 瀏覽:944
青志生物 發布:2024-05-17 08:59:01 瀏覽:478
2014溫州師德培訓總結鄭 發布:2024-05-17 07:22:52 瀏覽:777
運營商英語 發布:2024-05-17 06:37:12 瀏覽:480
中醫外科學教學視頻 發布:2024-05-17 05:35:15 瀏覽:664
地理中考圖片 發布:2024-05-17 05:04:45 瀏覽:966
幼兒園師德觀後感 發布:2024-05-17 00:48:44 瀏覽:987
語文國學 發布:2024-05-17 00:47:29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