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校園欺凌
1. 關於校園欺凌的一段話
內容文字
我想問你的青春幸福嗎?「校園」是多麼神聖的地方,校園是我們學習知回識的地方、是我們成長的地方,校答園本應該是陽光的,應該是最美好沒幸福最安全的地方。可是卻出現了一些校園欺凌事件,這種事情我們該如何去遏制呢?為什麼校園會出現暴力事件呢,大家有想過這些問題嗎?
小編為此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校園欺凌的相關知識內容,請大家認真的去閱讀一下。校園欺凌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家可以在製作校園欺凌主題的手抄報或者黑板報時從中挑選你認為重要的知識作為宣傳,謝謝
2. 校園欺凌的相關法律法規
《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治安管理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第四十四條 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
(2)關於校園欺凌擴展閱讀:
校園暴力可能構成刑法,對於成年的孩子是有責任進行承擔後果的。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 關於校園欺凌的刑法有什麼怎麼處置
尋戲滋事罪,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並處罰金。
故意傷害罪,輕傷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重傷處三到十年,殘疾或死亡處十年以上直至死刑。
侮辱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嚴重的會給予開除處分,或在身份檔案上留下失信黑名單
4. 關於校園欺凌
跟老師說咯抄,提前把這個襲事情告訴老師,然後告訴他們你已經告訴老師了,能嚇到他們最好,如果不行,你最近不要一個人單獨活動,和朋友一起走,人多他們沒那麼大膽子的,最後,如果你真的非常倒霉的被揍了,那你就把他們打你的證據錄下來,發給老師,把他開除掉,至少他以後不會再欺負你了。如果你真的被圍了,那就裝慫吧,他們說是群毆,不過是為了裝逼,服個軟,他們也不會真的怎麼樣的,祝你好運。
5. 關於校園欺凌的作文450字 謝謝
答:防校園欺凌作文450字
近幾年,不少學校地區總是能夠出現「校園欺凌」事件,不論是高年級與低年級還是各年級自己之間,校園斗毆事件總是能夠不斷發生,嚴重者甚至出現了在校園內部拉幫結派的行為。
類似於這樣校園中拉幫結派的行為在我國西部的一些偏遠地區表現得尤為明顯。校園,本應該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不應該成為學生斗毆的場所。拉幫結派,打架斗毆,雖然是學生的不對,但是全部的責任並不在於學生,學校的管理也應該加強,作為管理者,學校不應該僅僅是傳授學生知識,也有責任教育學生應該如何和他人友好相處,對於屢教不改的學生,應該採取怎樣的手段。
與此同時,家庭親情教育也應該重視,作為家長,有必要也有責任去約束規范自己孩子的行為,不能夠任由自己的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當孩子做了不正確的事情,家長必須去管教,如果不及時管教,很有可能會釀成大錯。
學生階段是我們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我們都希望這個階段是美好的,而不是被校園欺凌這樣的事情摸上陰影,校園江湖,是應該管一管了。
6. 關於校園暴力的手抄報資料。
圖來看看預防校園暴力的侵害
(一) 校園暴力是危及學生、破壞校園和諧的一大隱患。
校園暴力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七種:
1. 索要錢物,不給就軟硬兼施,威逼利誘。
2. 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 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傷害他人身體,侮辱他人人格。
4. 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短論長。
5. 不堪受辱,以暴制暴,沖動報復。
6. 侮辱女同學。
7. 侮辱、恐嚇、毆打教職員工。
校園暴力還可以分為硬暴力和軟暴力。如果拳打腳踢、拔刀相向是硬暴力;亂起綽號、推舉「最差」等等就是軟暴力,軟暴力對學生心靈的傷害甚至超過了硬暴力,同樣可以置人於「死」地。
(二) 校園暴力的處理方法
1. 遭遇校園暴力,應在學校、警方或家長的幫助下,制止暴力,決不能逆來順受或以暴制暴。
2. 與不法行為作斗爭一定要講策略,運用智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盡可能避免正面的直接搏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傷亡。必要時盡量滿足對方提出的要求,與此同時一定要記住對方的體貌特徵,及時報警,或向老師、家長尋求幫助。
3. 當有人,尤其是陌生人,約自己到較偏僻的地方去時,一定要堅決拒絕;當侵害到來時,一定要想辦法逃脫,並積極尋求幫助。
4. 要增強法制意識,在侵害發生後,要能夠勇敢站出來,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7. 關於校園暴力的法律條款
校園暴力如構成刑法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於成年的孩子是有責任進行承擔後果的。
根據《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百三十八條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 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十二條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
(7)關於校園欺凌擴展閱讀:
天津對於校園暴力的措施:
2018年11月21日,天津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預防和治理校園欺凌若干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規定》採取了歸納與列舉並用的方式,對校園欺凌的行為作出界定,從主觀上的蓄意或者惡意、行為造成的後果、行為的方式等方面,對校園欺凌作出界定,使校園欺凌與學生之間的一般性打架斗毆、打鬧嬉戲區別開來。
在班級等集體中實施歧視、孤立、排擠的;多次對特定學生進行恐嚇、謾罵、譏諷的;多次索要財物的;多次毀損、污損特定學生的文具、衣物等物品的;實施毆打、體罰、污損身體等行為的;記錄、錄制、散布實施欺凌過程的文字、音頻、視頻等信息的,都被視為校園欺凌。
《規定》明確,對實施欺凌的學生根據情節輕重給予不同方式的懲戒,學校可通過批評教育、紀律處分、警示教育等方式加強教育,對實施校園欺凌屢教不改的學生,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其轉送專門(工讀)學校進行教育和矯治。
對實施校園欺凌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對實施校園欺凌構成犯罪的學生,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執行。
8. 關於校園欺凌內容
什麼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SchoolBully)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語言、網路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而造成傷害的行為。
校園欺凌,主要有三種形式:語言上、肢體上、社會關繫上。語言上的欺凌包括嘲笑、起外號、言語威脅等;肢體上的欺凌則是肢體上的沖突、打架,還可能包括毀壞財物等;社會關繫上則包括排擠、傳謠言等等。隨著網路、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日益普及,網路欺凌也越來越多。
校園欺凌的法律後果:
校園欺凌本質上是一種侵權行為,《侵權責任法》規定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校園欺凌情節惡劣或者後果嚴重的,可能觸犯刑法,將被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一:
小明、小輝、小亮是同班同學,小明與小輝、小亮二人關系不睦。有一天,學校組織跑課間操時,小輝、小亮一直用言語騷擾小明,三人發生激烈爭吵。後小亮故意加速沖向小明,將小明推倒,小明從地上撐坐起來以後,小輝又將小明再次推倒。經醫院檢查,小明因被推倒造成左鎖骨骨折、頭皮血腫、多處軟組織損傷,後公安機關鑒定認定小明所受損傷程度為輕傷二級。
經警方調解,小亮的家長與小明家長達成調解協議,小亮家長賠償小明10多萬元。後小明將小輝訴至法院,要求賠償醫療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損失。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在認定小輝在共同侵權行為中的責任比例的基礎上,判令小輝及其父母賠償小明各項損失一萬六千餘元。
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不能「怕」字當頭。在遇到言語挑釁、侮辱或者勒索、敲詐和毆打時不害怕,要敢於抗爭。有效防範校園欺凌的第一要訣就是「不怕」。但是一定要注意避免激發對方欺凌升級。
要及時報告。我們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與校園欺凌抗爭,但不意味著逞一時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詐後要及時向學校、家長報告。
要搞好人際關系,強化自我保護意識。這也是防範校園欺凌的一條途徑。一個有廣泛、良好人際關系的學生,就不容易成為勒索、敲詐和毆打的對象。
要慎重擇友。要對學生的交友進行教育,鼓勵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損友」,對已經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動或煽動其找人來報復,以免引起更大的爭端。
要以法維權。若經學校、老師調處仍然沒有停止自身所遭受的校園欺凌,應及時將相關情況告知家長,通過發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害並追究對方的責任。校園欺凌情節嚴重的,應當及時報警尋求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