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校園貸成校園害

校園貸成校園害

發布時間: 2021-05-20 05:01:55

① 不良校園貸款有哪些危害

不良校園貸款危害有高出本金眾多的的利息;連累身邊同學家人;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易滋生借款惡習;易誘發其他犯罪。下面具體分析:

1、高出本金眾多的的利息。網貸平台多數產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謂的「低利息」並不可信。0.99%月利率是營銷把戲,學生容易「上當受騙」。

2、連累身邊同學家人。有的貸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有的同學礙於人情關系等原因,用身份證替別人辦貸款。這種行為風險很高,因為一旦對方無力還款,剩餘的債務就由「被」辦理人獨自承擔。

3、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有些案例中,一旦學生貸款還不上,網貸平台並不會通過正當途徑追款,而是採用給父母、親友、老師群發簡訊、在校園里貼大字報,甚至安排人員上門堵截等威脅恐嚇的手段向學生催款逼債。

4、易滋生借款惡習,有的學生愛攀比,又有惡習,父母提供的費用不能滿足其需求。這些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惡習,甚至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5、易誘發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信息搞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1)校園貸成校園害擴展閱讀:

非法校園貸潛滋暗長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借貸機構用較低的門檻誘騙學生上當;

二是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

三是虛榮心所致。

就此而言,大學生在學習金融常識的同時,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面對捉襟見肘的經濟狀況,是否非要進行超出自身能力的高消費,這需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駕馭和自我剋制。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是成長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果不善於自我管理,就會最終迷失自我。

② 避免校園貸變成校園害,學校和家長該如何做起

由於目前的校園貸款沒有一定的法律法規來進行約束和規范,使得這些校園貸款變成了校園禍害,所以說對於學校和家長來說,就需要行行動起來保護這些學生的利益。

更為關鍵的是,對於這些學生家長來說,他們也要讓這個孩子有一個比較良好的溝通環境,對於自己孩子提出的要求,希望家長也要考慮一下這些要求是否合理,是否是這些孩子目前所迫切需要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對於這些家長也應該盡量滿足這些孩子的需求,而不是一味的否認不和自己的孩子溝通,因為如果不溝通的話,那麼產生的問題也是非常大的。

③ 校園貸成校園害是怎麼回事

2020國考面試熱點:理應將「校園貸」變成「校園安全貸」(2)

教育部的做法可謂是及時提醒大部分學生,通過各種媒介傳遞重要信息,讓學生免於掉入違法「校園貸」的陷阱。
有人說大學校園的環境,讓學生警惕鬆懈,對此筆者尚不能贊同。
眾所周知,大學校園本就是與社會接軌的地方,同樣的,大學也是考驗學生獨立的時候,學生出現了某種思想上的偏差就不能怪罪於學校,這並不是好的觀點。依筆者看來,「校園貸」成風,學生的心態才是根本原因——虛榮心。
在放貸者眼中,大學生屬於優質客戶,一個是消費能力強(愛慕虛榮,盲目跟風消費),一個是信用意識較強(即使自己還不上,也會東挪西借,直至跟父母坦白)。當然也有採用類似於「裸貸」的形式。還有一點,大學生未出社會,閱歷不足,一般的催收稍微加以恐嚇,大學生就會想辦法盡快還款。也是因為這樣,「校園貸」難以阻擋。
「校園貸」貸出了事故,貸出了人命
2019年9月,一位21歲的來自陝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大二學生,就是因為「校園貸」導致他選擇跳河自殺。據了解,這位學生向不良貸款商借貸了幾萬塊,長時間來無法還上欠款且多次收到催款商的恐嚇電話,壓力過大最終導致自殺來結束生命。筆者根據當地新聞了解到,這位學生在初入大學生活,因為無法抵抗誘惑,才選擇貸款,但同樣可以通過這件事情表明,如果知法懂法,可以通過利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樣也不會導致一個鮮活的生命隨之消逝。
另外還有這樣的事件,據報道:小徐今年剛剛畢業於南京某大學,因有考研計劃,暫時放棄工作的機會,留在南京復習備考。而之所以選擇自殺,很大可能的原因是網貸給的壓力,因為較早之前家人就幫他償還過接近10萬元的網貸。沒想到並未清賬,自殺之前幾個月,小徐曾在網上有多筆網貸申請記錄,自殺第二天,家裡人還接到網貸的催債電話。
而在小徐留下的遺書中,自殺的原因是因為抑鬱症。到底是因為網貸的壓力導致了抑鬱症,還是因為網貸的壓力加重了抑鬱症,我們不得而知。
「校園貸」字面上與校園掛鉤,但實際操作者卻是被利益熏心的違法商家,利用學生的虛榮心,一步一步的引入深淵。
「校園貸」的套路怎麼避免?
監管機構提示,一些「創業貸、畢業貸、培訓貸、求職貸、美容貸」等各種「馬甲」層出不窮,誘使一些大學生盲目消費,危害很大。一些理財觀念薄弱的大學生易陷入惡性循環,一定要提高警惕。
業內人士提醒,對於大學生來說,遠離「校園貸」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對廣告宣傳中出現的「免費」「優惠」「打折」「免息」多留個心眼,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二是在增強防範意識的同時,多學習金融常識,弄清其貸款利息的計算方法,提高對非法網貸業務的識別能力。
三是在遇到經濟困難時,及時找學校相關部門。目前國家助學貸款都有專門針對貧困學生的學費、住宿費的專項貸款。
四是倡導大學生養成自強自立、艱苦樸素的生活習慣,不要盲目攀比,不貪圖享樂,有大額消費及時徵求家人的意見;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勤儉節約、理性消費、科學消費。
五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近年來,國家加大「校園貸」惡勢力打擊力度,不少案件中,涉案人員均以敲詐勒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大學生們在網路借貸時要注意保留證據,遇到非法催債等情況不要害怕和恐懼,要學會使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為學生制定「校園安全貸」才是最好辦法
遏制「校園貸」套路就是制定為學生專門制定小額的信用貸款之路,據了解,這樣的辦法正在這幾年來相繼出台,目前還在實施當中。
根據人民日報報道稱,2017年金融監管部門機構叫停違規「校園貸」的同時,也開始鼓勵商業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進場服務大學生群體。這幾年,銀行在大學校園加大推廣學生信用卡和其他消費信貸服務的力度。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以及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廣發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已經發行近百種針對大學生群體的信用卡。
筆者認為,鼓勵商業銀行入駐校園,是滿足了大學生合理的消費信貸需求,也是打壓了違規校園貸的高壓態勢,防止死灰復燃。
總結:
「校園貸」的套路是多樣化的,而它的危害也是極大,不少校園貸案例反映出大學生金融知識匱乏、風險防範和法律意識淡薄的問題,這一點是需要每個大學生都需要注意的,也要加強防範的。而學校也是需要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律、金融、安全等相關知識的教育,引導他們在關鍵時刻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另外,筆者還想補充一點,大學生應該崇尚自強自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支出,進行理性和科學消費。遠離虛榮心,遠離「套路貸。」

好老師、好課程、好服務。

什麼是校園貸及其危害

校園貸是指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台借錢的行為。

目前校園貸產生的危害版主要有權以下這些:

1、高出本金眾多的的利息。目前網貸平台多數產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謂的「低利息」並不可信。0.99%月利率是營銷把戲,學生容易「上當受騙」。

2、連累身邊同學家人。有的貸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可以,有的同學礙於人情關系等原因,用身份證替別人辦貸款。這種行為風險很高,因為一旦對方無力還款,剩餘的債務就由「被」辦理人獨自承擔。

3、一旦逾期,催款就是「全方位」的。有些案例中,一旦學生貸款還不上,網貸平台並不會通過正當途徑追款,而是採用給父母、親友、老師群發簡訊、在校園里貼大字報,甚至安排人員上門堵截等威脅恐嚇的手段向學生催款逼債。

4、易滋生借款惡習,有的學生愛攀比,又有惡習,父母提供的費用不能滿足其需求。這些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惡習,甚至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5、易誘發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信息搞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

⑤ 校園貸款的危害有哪些

校園貸款讓不少大學生負債累累,它具體有哪些危害?各位,校園貸款的危害太大了,小編總結了一下,其主要的危害有以下幾點:首先,校園貸款具有高利貸性質。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高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最後,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貸」進行其他犯罪。放貸人可能利用校園「高利貸」詐騙學生的抵押物、保證金,或利用學生的個人信息進行電話詐騙、騙領信用卡等。請大家要謹慎辦理「網貸」、「小額貸」,切勿因他人勸說或被所謂的「好處費」等蒙蔽,以自己的名義辦理貸款給他人使用或為他人提供擔保。如需辦理「網貸」、「小額貸」的務必咨詢家長和銀行,謹防被騙。

⑥ 校園貸莫變校園害觀後感怎麼寫200字

讀後感、觀後感,就是讀了一本書、一個故事、一則報道或者看了一部電影、一個電視、一個節目後的感想。「讀」和「觀」是「感」的基礎,所以,首先就要對「讀」「觀」的內容進行簡要介紹,讓讀者明白你的「感」由何而來。然後再就其中你最關注的內容談談自己的感想。

例子:校園貸款是具有高利貸性質。不法分子將目標對准高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校園貸款會滋生借款學生的惡習。高校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費,若學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時就有惡習,那麼父母提供的費用肯定不足以滿足其需求。因此,這部分學生可能會轉向校園高利貸獲取資金,並引發賭博、酗酒等不良惡習,嚴重的可能因無法還款而逃課、輟學。

若不能及時歸還貸款,放貸人會採用各種手段向學生討債。一些放貸人進行放貸時會要求提供一定價值的物品進行抵押,而且要收取學生的學生證、身份證復印件。

對學生個人信息十分了解,因此一旦學生不能按時還貸,放貸人可能會採取恐嚇、毆打、威脅學生甚至其父母的手段進行暴力討債,對學生的人身安全和高校的校園秩序造成重大危害。

(6)校園貸成校園害擴展閱讀

校園貸的特徵

校園貸雖然有申請便利、手續簡單、放款迅速等優點,但也存在信息審核不嚴、高利率、高違約金等特點,學生在不斷膨脹的消費慾望和僥幸心理之下可能陷入「連環貸」的陷阱,亟待加強監管。

校園消費貸款平台的風控措施差別較大,個別平台存在學生身份被冒用的風險。此外,部分為學生提供現金借款的平台難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導致缺乏自製力的學生過度消費。

⑦ 為何校園貸為何變成「校園害」

如果是沒有錢買想要的包包怎麼辦?看見寢室里的人都買了蘋果手機,自己還是安卓手機好丟面子,所以一定要買個手機怎麼辦?很多大學生都在攀比中慢慢的迷失了自我,於是產生了校園貸。自從校園貸出來後,本意是讓年輕人創業用的,結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靠著提前消費,過度消費,等到後期根本無法還款。於是校園貸變成了校園害。

校園貸是貸款也需要還款的。很多大學生根本就沒有自己的生活來源,於是選擇了什麼亂七八糟的裸貸,或者是抵押貸款等等,多方面的到了真的還不起的時候,各種問題出現。而有些更厲害了,以貸養貸,讓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所以校園貸變成校園害其實也是無法去掌控好造成的。

⑧ 校園貸款的危害有哪些

不法分來子將目標對准高自校,利用高校學生社會認知能力較差,防範心理弱的劣勢,進行短期、小額的貸款活動,從表面上看這種借貸是「薄利多銷」,但實際上不法分子獲得的利率是銀行的20-30倍,肆意賺取學生的錢。

熱點內容
師德師風的內容 發布:2025-09-02 17:21:54 瀏覽:531
永嘉教師考試 發布:2025-09-02 14:38:54 瀏覽:678
公眾微信怎麼申請 發布:2025-09-02 12:56:22 瀏覽:500
老師和家長溝通的語言 發布:2025-09-02 12:55:35 瀏覽:20
保定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9-02 07:26:44 瀏覽:743
性感班主任 發布:2025-09-02 05:14:58 瀏覽:611
高校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02 05:12:08 瀏覽:71
五年級教師家訪記錄 發布:2025-09-02 03:44:10 瀏覽:236
2008年考研數學二 發布:2025-09-02 01:20:54 瀏覽:430
不得不的英語 發布:2025-09-01 22:53:22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