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掘港中學
1938年10月創建的如皋縣立掘港中學和1941年在掘東創建的大豫中學,都與之形成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1940年新四軍東進後,抗日民主政權接管了掘港中學。
1941年在掘東區設立的大豫中學。
1942年下半年遷至苴鎮劉家園,改名為如皋中學,1943年初在掘東成立分校,當年秋分校與本部合並,稱為如皋中學一院,校址遷至苴鎮西丁陳鄉。在草場頭李八庄設立了如皋中學二院。1944年春,日寇強化「清鄉」,除少數師生仍留原地堅持教學外,大部北撤至東台縣魯灶廟,與栟茶中學、邱升中學合並,先叫二分區聯合中學,後隨東台縣改屬稱為四分區聯合中學。
1945年改稱蘇皖邊區九分區如東中學。同時在栟茶接管了敵偽統治下的栟茶中學,改名為如東中學分校。1946年下半年至1948年初的解放戰爭中,學校又遷至苴鎮西新建鄉(原丁陳鄉)一帶堅持斗爭,其時如東中學本部一度稱如東第一中學,栟茶分校則改稱如東第二中學。
1948年「三查學習」結束後,兩校合並,仍稱「如東中學」。
1949年春,勝局已定,如東中學迂迴掘港,屬蘇北行署領導。
1950年上半年於白蒲設立如東中學白蒲分校,在栟茶設立如東中學栟茶分級。
1951年下半年分校和分級獨立,分別改名為蘇北白蒲初級中學和蘇北栟茶初級中學。這時如東中學也改稱為蘇北掘港初級中學。
1955年9月增設高中部,校名改為「如東縣中學」,成為全縣第一所完全中學。
1980年省教育廳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
Ⅱ 在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鎮外地上中學要什麼手續
外地戶口在江蘇省轉學籍借讀的手續及資料,當事人可以參照如下辦理:
《江蘇省義務教育學籍管理規定 》:
第十四條 需要辦理轉學手續的學生,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持有效證明材料(流動人口適齡子女的轉學證明材料與入學證明材料相同),向轉入學校和所屬教育行政部門提出轉學申請,經審核同意後,再到轉出學校和所屬教育行政部門辦理轉出手續。
按照教育部要求,跨省轉學的學生除了上述相關證明材料,還須提供原學籍所在學校的學籍卡。
第六條本地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根據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學校施教範圍,在學校公布的報名時間內到學校報名,報名時需出具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及適齡子女在本施教區的戶籍證明、居住證明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證明材料。
流動人口的適齡子女在居住地接受教育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持本人及適齡兒童、少年相應的身份證明、就業或者居住證明,向居住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就讀申請。居住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以公辦學校為主,統籌安排流動兒童、少年入學。
前款所稱流動人口,是指離開戶籍所在地的縣(市、區),以工作、生活為目的的人員,不包括在省轄市內中心城區之間異地居住的人員。
Ⅲ 有誰知道如東縣掘港鎮上現在有幾個初中,除了實驗初中,還有普通初中嗎
目前就一個實驗初中,可能下學期會分天一和二中
Ⅳ 如東有哪些高級中學
如東縣高級中學 (縣俗:稱中)
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 (俗稱:二中或者掘港中學)
如東縣拼茶高級中學 (拼中)
岔河中學 豐利中學 馬塘中學
…………
Ⅳ 江蘇如東掘港是怎麼按什麼區分上幼兒園、小學、初中的
一般上什麼學校是按年齡來劃分的,幼兒園3-6歲上幼兒園,6-12歲左右上小學,12-15歲上初中。
Ⅵ 求幾張如東掘港中學(二中)圖片。。。我想製作一個關於以前同學的ppt 懷念母校 可是自己卻沒有照片
一中的我到有 就是現在的天一
Ⅶ 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本科錄取多少人上線
2017年如東掘港高級中學相關信息,可詢問學校教務處, 你若喜歡,便是晴天。
Ⅷ 江蘇省如東中學的確切地址及郵編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創建於1938年,是一所聞名遐邇的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該校坐落在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平原,東瀕浩瀚南黃海,南飲甘甜長江水,毗鄰國際化大都市上海,隸屬於「近代第一城」南通市。
地址: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鎮幸福路16號
郵編:226400
下面是如東的所有學校列表
【普通高中列表】
◇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四星級)
◇栟茶中學(四星級)
◇馬塘中學(四星級)
◇豐利中學(三星級)
◇掘港高級中學(三星級)
◇岔河中學(三星級)◇雙甸高級中學(三星級)
【職業高中列表】
◇江蘇省如東第一職業高級中學
◇江蘇省如東職業高級中學(國家級重點職高)
◇邱升中學(職高部)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Ⅸ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掘港鎮有哪些學校
如東縣實驗中學、如東縣高級中學、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如東縣天一學校、如東縣實驗小學、如東縣第一初級中學、如東縣雙語小學、如東縣賓山小學、體校、逸夫特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