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豬場中學

豬場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5-24 03:54:38

① 秣陵中學的學校歷史

1953年4月陳木齋調入學校任校長,同年8月學校搬遷到秣陵關,定校名為「江寧縣秣陵關初級中學」。由於社會需要,原初二43名學生學校搬遷時提前畢業。1953年暑假招收初一4個班近200名學生。當時的祿口、秣陵、陶吳等小學、初中補習班調整合並到秣陵關中學,故初二有4個班約180名學生。學校除初建的校舍外,還征購和租賃了許多民房,作為學生和老師的宿舍。
到1955年學校佔地面積逐步擴大到近百畝,有大操場、小操場、有池塘。用毛竹構建了草棚大禮堂,編織了竹籬笆圍牆。並在校內大興土木,建設包括教室、宿舍、實驗室等設施,為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陳木齋校長的領導下,組織開展了學科小組、文娛體育、勞動建校、勤工儉學等一系列活動。文娛活動轟轟烈烈,周末有晚會,有定期文娛表演;課外活動,球場上師生共打籃球,熱鬧非凡;操場上文體活動生龍活虎,舞蹈翩翩,歌聲飛揚。一片朝氣蓬勃的景象呈現在校園。建校時橋北戲台拆除後,地面坑坑窪窪,遍地碎磚破瓦,經過兩年的勞動建校填平了地面,用磚鋪築了四通八達的校園道路,種植了各種花草樹木,綠化、美化、香化了學校。在勤工儉學方面,開辟了養豬場、養雞場和蔬菜種植基地,這些養殖種植的收獲全部用於改善師生生活。
教學為中心始終是任培源主任的主導思想,他嚴格要求自己,嚴謹治教。他十分強調教師師德建設和表率作用,並嚴格予以要求。他對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嚴格的組織紀律」的培養和造就緊緊抓住不放。他組織教室開展一些列的教學活動和研究,教學成果非常顯著。1955年、1956年兩屆畢業生絕大多數考取了普通高中和中專學校,1956年還為江寧縣中、溧水縣中、句容師范免試保送了21名優秀畢業生。
1956年任培源被任命為副校長,1957年陳木齋調秦淮中學任校長,他雖然離開了秣陵中學,但他為秣陵中學全面發展、校容校貌建設、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做出了貢獻,為秣陵中學的以後發展奠定了基礎,鋪平了道路。
1958年曾設高中班,改校名為「江寧縣秣陵關中學」。裴全報調入學校任支部書記兼校長。裴校長是革命幹部,他發揚了我黨的優良傳統,工作艱苦樸素,深入群眾,寬厚待人,並放手讓任培源副校長大膽工作。任培源是一位有才乾的教育工作者,他組織和領導教師繼續深入地開展了教育研究,卓有成效地探討了「中小學教材銜接問題」、「開展智力,培養能力」諸多方面的問題,並親自參加教學實踐。在學科小組、文體活動、勤儉辦學、勤工儉學等方面,以裴校長為首的領導,繼承和發揚了陳木齋校長教育理念,在辦學治校中勇於實踐,善於研究,不斷創新,逐步摸索了一套艱苦奮斗,嚴謹治校,實事求是,遵循教育規律的農村辦學經驗。從1958年——1965年,這個時期的成果是輝煌的。「三好」學生逐年增多,最多的一年佔全校學生總數的26.85%。1959年南京市統一考試,高、初中成績均獲得全市第二名。1960年全校種植面積達28畝,蔬菜產量高達772481公斤,飼養家禽6111隻,養豬112頭,養魚5000尾。當時正值國家三年困難時期,市場蔬菜、魚肉供不應求,而學校師生生活自給有餘,並支援了副食品市場的供應。由於平時持之以恆地抓體育活動,因此,體育成績也十分突出,在省、市、地區、縣運動會上學生宋益柱破全國少年男子60米記錄,魯步山平全國少年男子60米記錄。少年男子鉛球破鎮江地區記錄,男子跳遠第一名,女子跳遠第二名 ,女子4×100米接力賽均破縣記錄。因為各方面成績優異,經南京教育主管部門考核驗收,被評為「南京市紅旗學校」、「江蘇省教育先進單位」,任校長出席了省、市文教群英會,《新華日報》報導了秣陵中學。兄弟學校、國際友人經常到校參觀。這個時期的秣陵中學是南京市教育戰線上的佼佼者,可謂萬綠叢中一點紅。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教師遭迫害,教學秩序混亂,「三風」被破壞,教學質量無從談起。土地面積逐步縮小,大操場被侵佔蓋政府辦公樓和大會堂,周邊群眾侵佔蓋民房,最後學校佔地面積僅有36畝。學校改名為「江寧縣秣陵中學」。
1977年國家恢復了高考制度,學校教學秩序比較穩定,教學質量提升很快,高考升學率最高的一年達到了67.56%(期中大部分是高中、中專)。從1985年開始學校領導更替頻繁,優秀教師先後調出充實重點中學,教師素質下降。編制缺額,生源素質不高,教學質量下降,徘徊不前。
盡管秣陵中學屬於非重點高中,但各任領導任做了大量的工作,辦學條件得到了徹底的改善。就其教學質量而言,在全區同類型學校屬於中上等。學校先後被評為「江蘇省先進教育單位」、「江蘇省優秀家長學校」、「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先進學校」、「南京市國防教育先進集體」、「江寧縣文明單位」。學校團委多次被評為市、縣(區)「紅旗團委」,游鈞老師被評為「南京市勞動模範」,周芷祥老師被評為「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
2000年江寧縣劃入南京市區,學校易名為「南京市秣陵中學」。進入21世紀以來,學校在藝術教育上有了顯著的成績,八年來共考取本科65名,專科123名(其中大部分是美術專業)。2006年王小林調入學校任校長,他全面分析了秣陵中學興盛時期辦學經驗和特色,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對在新形勢下的辦學目標,辦學理念和「三風」建設帶領一班人進行了深入的探討。確定辦學目標是:以人為本,重視質量,培養特長,看眼全面;「三風」建設是:校風:文明團結求實創新;教風:嚴情實活;學風:文明求實勤奮進取。為此,王小林校長帶領一班人深入教學第一線,深入師生生活的管理第一線。抓住機遇開展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道德規范教師師德規范教育,鼓勵師生頑強拼搏,為把秣陵中學辦出新特色作出新貢獻。在學校管理上開展人性化和制度化管理相結合。領導晝夜輪流值班,白天深入課堂了解教學情況,夜間深入宿舍,指導和支持管理員嚴格執行作息制度。有力克服學生夜間外出的惡習,使學校管理步入正軌。由於學校秩序謹然,教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2007年高考升學率71%,2008年高考升學率84%,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贊譽。由此不懈努力,一個有新特色的秣陵中學一定會悄然而生。
秣陵中學建校半個多世紀以來,飽經滄桑,在50多年的發展中,前輩們的閃光思想和敬業精神為秣陵中學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幾代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為社會哺育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他們中有學界名流金德華(清華大學教授);詹世富(河海大學教授);於本友(南理工大學教授),有醫學專家任振振(在美國);有商界精英王寶富(在美國);有高級將領王良旺(空軍副司令員、中將);有政界領袖談太玉(國家體育局裝備處處長);張連發(原南京市副市長)還有一批科技精英,體育健兒祖國衛士,以及奮斗在全國各條戰線上的優秀分子。五十春秋花香四海,萬千學子業狀九州,足涉世界!秣陵中學

② 豬場坪鄉田灣中學七五班考試分數線

豬場坪鄉田灣中學七五班考試分數線,
可詢問學校教務處,
最直接的是問你的班主任
祝你好運。

③ 找:08屆畢業的《貴州省納雍縣豬場中學初三(5)班的「楊菊」同學》

現在才看到這個信息會不會太晚?如果有注意到,可以聯系我,我可以告訴你楊菊的聯系方式。

④ 山東省棗庄市台兒庄區職業中專以前是叫育才中學嗎

現在的職業中專新校是以前的勝利中學,以前的育才中學在路對面

⑤ 七十年代的初中畢業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水平

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水平。當時的社會大里大多都是農村家庭,都很窮,有些家庭可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拚命賺錢只為供兒女上學讀書。而有些家庭擔負不起學費,只能讓兒女繼承家裡的農活。所以說在當時能讀書已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總的來說就是七十年代初中畢業也是一個不錯的學歷,在那個年代能專心讀書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能上初中也不是每一個人能夠做到的。現在是因為我國經濟發展起來了,對教育事業也很看重,實施了九年義務教育法,所以對於現在的人來說上初中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是以前的人不是人人都能上初中。

⑥ 納雍四九片區一共有多少中學

納雍現在已沒有片區的區劃說法,原四區撤建為龍場鎮、寨樂鄉、化作鄉,原九區撤建為昆寨鄉、左鳩戛鄉、豬場鄉,每個鄉鎮各建有一所中學。
龍場中學、寨樂中學、化作中學、昆寨中學、豬場中學、左鳩戛中學

⑦ 興義豬場坪鄉中學期末考試成績

豬場坪鄉2016至2017年考試成績

⑧ 求一本小說名字,男主重生到高考結束落榜的時候。有多個女主,其中一個姓舒名雅,一個是男主高中的班長。

有一陣子最喜歡看這一類的小說。看男主和多位女主之間。沒完沒了的曖昧。確就回沒有和誰真正在一起答。不管是御姐的老師的,蘿莉的小妹妹的。大美女小美女。成熟的可愛的。只要你能想的到的類型。在小說裡面總會出現。而且這一類的人都跟男主沒完沒了。估計帶著光環太多了。前期不管出現多少女主!到中後期完全被淡忘了。如果不小心又冒出來的話。估計都想不起來他是誰了。看著看著就沒什麼意思了。所以現在幾乎不看這一類的小說。建議。男孩子還是看一些比較熱血一點的。比如武林江湖,修仙之類的。

熱點內容
武當道教學院 發布:2025-08-27 17:31:23 瀏覽:744
女圍棋老師 發布:2025-08-27 16:48:45 瀏覽:218
精銳教育地理 發布:2025-08-27 14:01:34 瀏覽:591
回想起老師 發布:2025-08-27 13:56:33 瀏覽:183
中小學教師師德學習心得 發布:2025-08-27 11:00:22 瀏覽:95
教師評職稱個人總結 發布:2025-08-27 07:13:07 瀏覽:719
教育營銷信 發布:2025-08-27 06:19:46 瀏覽:634
英語輔導五年級 發布:2025-08-27 04:49:21 瀏覽:464
二年級下冊數學角 發布:2025-08-27 03:31:32 瀏覽:239
同英語 發布:2025-08-27 03:22:12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