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周邊食品安全
為確保校園周邊食品安全,保障學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學校和食品衛生執法單位要大力宣傳食品安全知識,不斷提高學生防範意識和辨別能力;同時,要加強對學校周邊食品經營者的宣傳,提高他們的自律意識和誠信守法意識,形成「食品安全人人講,食品安全人人防」的良好氛圍。
2.加大檢查力度。將學校周邊食品經營者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堅持經常檢查與突擊檢查相結合,實行無縫隙監管,確保校園周邊食品安全。
3.把好市場准入關。相關職能部門要督促學校周邊食品經營者建立食品購銷台賬制度,並對其經營行為進行有效監管;建立學校周邊食品查驗制度,查驗食品生產者、供貨商合法證照及相關證件,對食品質量進行審查。
4.完善機制,強化監管力度。建立學校、經營者、相關職能部門「三位一體」的監管機制,開展「誠信經營戶」評比活動,引導學校周邊食品經營者樹立文明誠信意識,確保學校周邊食品質量安全。
Ⅱ 校園周邊食品安全政府是如何處理的
1.加強教育和引導。教育主管部門要針對各類學校不同對象開設不同食品安全教育課程,提高學生對各種食品的認知能力,動員社會和媒體力量進行科普宣傳,幫助學生和家長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引導學生到有資質的就餐場所就餐。
2.廣開渠道解決學生就餐問題。首先政府或相關部門出台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辦各種食堂,解決不同需求的學生就餐問題。教育行政部門要在中小學校達標建設中,把學校食堂、就餐場所硬體建設納入其中。其次是在快餐生產行業中引進品牌企業,為不具備建立食堂的在校學生生產營養配餐,通過測算,像沈陽、大連,每個區要引進一個品牌快餐的配送中心配送到各類學校,並保證運輸過程的保鮮和保溫,由社會相關責任部門進行監管,發放合格證。學校只能與經政府相關部門檢驗合格企業單位簽訂供應學生營養配餐的協議。
3.加強管理,杜絕不合格食品進入校園及周邊地區。校內食堂經營者,學生配餐生產經營者與當地食品葯品監管部門簽訂《餐飲服務食品安全責任書》,使校內食品安全納入相關責任部門嚴格監管之下。省食品葯品犯罪偵查總隊配合和協調綜合執法、工商管理和衛生部門加大行政監管、聯合執法和責任追究的力度,從嚴執法以增加違法者的成本支出。
4.加強在校學生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建設。盡快研究制定地方性法規,明確學校、食品衛生監管責任部門和學生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關系,制定出台《我省在校學生午餐管理法規》及學生營養配餐的營養和衛生標准,學生食堂和就餐場所的軟、硬體要求和檢查驗收標准及細則
Ⅲ 中小學開學之後,應該如何加強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問題
首先,嚴格的監管措施。工商、質監、食品(葯品)監管和城管應建立健全有效的聯合執法機制,嚴格監管學校周邊的食品攤販,依法懲處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食品的不良和違法行為,使生產和銷售劣質食品的企業和個人不冒違法風險,確保學生放心購買、放心食用、家長放心。
對無食品流通許可證的經營者,要嚴肅查處嚴重違法行為,並要求其立即糾正違法行為,限期申請預許可,理順校園周邊食品經營主體資格,將校園食品經營者納入重點監管范圍。取消校園大門50米范圍內的流動攤點,保持攤點遠離自製力差的學生,減少學生的購買機會,以保護學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