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工農中學

工農中學

發布時間: 2020-11-22 04:30:58

A. 集寧區工農北路61號屬於哪個中學

五中吧

B. 石家莊西二環工農路—育英實驗中學打車多少

應該是育英小學,
距離沒有多遠。
應該也就是一個起步價。
大概八元左右。

C. 工農中學在哪

學校簡介

邵東縣兩市鎮工農中學座落在縣城繁華地段,校園環境靜謐比美,樹木蔥郁,花草飄香。她的前身為「六合村校」,創建於1941年,曾五遷校址,八易校名,如今已發展成為邵東縣一所正規的具有較大規模的現代化教學水平的城區初級中學,佔地55.5畝,擁有設施齊全的實驗室、電教室、電腦室、圖書館等。現有教學班29個,學生1729人,教職員工106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中學一級教師56人,涌現了一批先進模範人物。並獲全國中語會農村教研教改先進單位,教改專題《「三步六環節」主動發現式》作文教學研究與實踐獲省一等獎,《三步探究教作文》獲市社科聯成果三等獎,《快速作文整體教學》獲市二等獎,1997年以來,教師中有187篇論文在全國、省、市、縣獲獎,發表在省級以上刊物的論文達48篇,近3年來,我校學生在全國奧賽獲獎的9人,省、市、縣奧賽獲獎的19人。
學校建設和管理成績斐然,該校「三結合」德育教育、是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劃重點科研實驗基地。近幾年來,榮膺「全國中語會農村教研教改先進基地校」、湖南省「雙合格」優秀家長學校、「湖南省文明衛生單位」、「邵陽市雙文明先進單位」、「邵陽市先進語文數學教研組」、「邵東縣常規教學示範學校」、「邵東縣文明學校」、「邵東縣安全文明學校」、「邵東縣示範家長學校」,2000、2001、2002年連續三年均獲「邵東縣A類初級中學」、「邵東縣田徑傳統項目學校」等光榮稱號,2001年曾獲邵陽市中學生田徑運動乙組團體總分第二名。

地址:邵東縣兩市鎮建設北路504號

電話:2729946

校長:劉建華

D. 積極創辦工農速成中學是怎樣的

在建國初期,教育「向工農開門」,這在當時是普及教育之舉。

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大量的工農速成中學,在全國遍地開花。

1950年4月15日,大連工農速成中學創辦。

在舊社會,許多勞動人民和自己的子女,連小學也進不去。因為沒有錢,上不起學。在4個月前,這些同學有些是拿槍桿子的軍人,有些是拿錘子的工人,有些是拿鋤頭的農民。

在開學前,有些同學是在報紙的招生廣告上知道招生的消息:念書不花錢,人民政府和共產黨要培養大批工農專家。有些同學是在自己的工廠,或者農村的小組會上聽說:上級號召上工農中學學習。過去舊社會把咱們弄成大老粗,現在是新社會啦,咱們是當家的主人,要學習成一個新型的知識分子。

在新生考試的時候,同學們從各工作崗位,背著簡單的行李,就開始學習了。在同學們當中,真正高小畢業的只有半數,其餘有些根本沒有進過學校。

開始的時候,學起來真是有些困難。年齡大的同學,雖然容易領會,但是記不住。水平低的同學聽課又聽不懂,又不能各科都聽。但是,這些工、農、兵學生,從來就沒有怕過困難。

每天19時至21時,在上自習課的時間內,各科教師都和同學們在一起,隨時解答一切疑難問題。同學們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自習時間,有不明白的問題,馬上就問老師

僅僅上過二年級的高淑枝,開始各科都跟不上。

但是,她使用了「一好三多」的方法,不久就可以跟上學習進度了。高淑枝說:我在學習上並沒有什麼好法子,就是上課好好用心聽,不會就多問,自習時間多練習,在課外也多想學習的問題,慢慢就不難了。

郭防同學在遼東省黨校學習時,剛開始學了「小九九」。在工農速成中學開始學習時,老師在課上問他:「九乘六是多少?」郭防都不能馬上回答上來。

因此,郭防在思想上有很大的顧慮,學習不夠安心,始終懷疑自己跟不上學習。教師在特別輔導時,就專門幫助他,從而解決了這個困難。

國文老師在幫助學習差的同學時,規定每天寫50個字,或造兩、三個句子,並隨時檢查,糾正錯誤。

舉辦這樣的工農速成中學,是相當緊張而又艱巨的。由於是在試辦摸索經驗,因此課程標准與進度,都沒有統一的規定。

工農速成中學的目的是,要爭取在3年內,完成中學的全部課程。學校的師生們,都在為完成這個目標而努力奮斗著。

一位曾在速成中學任教的老師說,在學校的教師生涯是他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

這位老師說,當時他開始教學時,只有19歲,面對這些比他大好多的特殊學生,面對他們的朴實,他覺得自己已經不是一位完全的老師,從另一種意義上說,也是學生,也是戰友。他從他們的身上學到了優秀品質,感受到了他們的那份熱情。

這位老師說:「這是我走上社會的第一站,也是這第一站,讓我把握了人生的方向,知道了應該為誰工作。」

E. 重慶市工農四村58號應對口哪所中學,現孩子就讀的是鵝公岩小學。謝謝!

重慶,簡稱巴和渝,別稱巴渝、山城、渝都、橋都、霧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直轄市、超大城市、國家中心城市[1] ,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藝術等中心,是國務院定位的國際大都市,國家重要的水、陸、空型綜合交通樞紐,西南地區最大的工業城市,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西部地區的核心增長極。[1-3]
重慶因嘉陵江古稱「渝水」,故重慶簡稱「渝」。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改渝州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趙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為宋光宗皇帝,稱為「雙重喜慶」,遂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而得名。

F. 教育部籌辦工農速成中學是怎樣的

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工農速成中學還是新生事物。因此,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在有關創辦工農速成中學的指示中,指出:使工農幹部、產業工人在短期內受到中等教育,以便進入人民大學及其它高等學校繼續深造,培養成為新型高級知識分子,作為新中國建設的堅強骨幹。

1950年4月,中央教育部籌辦第一所實驗工農速成中學。這是根據《工農速成中學實施方案》制定的「中央教育部直接舉辦一所招收學生200人」的要求,而實施籌辦的。

這所實驗工農速成中學,是北京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前身,它是當時全國唯一一所直屬中央教育部領導的中學。

學校本著「用最少的錢辦出好的學校」的號召,校址就附設在大同中學內。一個破舊的院落內,立刻充滿了嶄新的氣氛。

第一屆學生有116人,這是從政務院、中央組織部、北京市文教局三處,統一選送的194人中錄取的。

實驗工農速成中學建校後,因為中學校舍條件較差,教育部又在北京西城區東養馬營八號,覓得一處新址,有一個院子和一個小操場。

1950年8月,學校遷入暫住。同時,著手籌建正規的校園。

1950年10月,師生們日夜企盼的西郊新校舍,建成東教學樓和一座平房飯廳。二層樓的教職員宿舍還正在建造,學校便遷入了新校址。

當時,新校址還是一片曠野荒郊,甚至偶爾還有狼出沒,連旁邊的人民大學,也只蓋了一棟「灰樓」和幾排平房。

1951年11月,中央教育部召開全國第一次工農速成中學工作會議,會議指出:今後工農速成中學設置,在有條件的地區應向大學附設方向走,這樣師資設備等方面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

根據中央會議精神,1952年7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下達文件,通知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正式移交中國人民大學領導。

在同年的8月15日,完成接交手續。

「北京實驗工農速成中學」正式更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附設工農速成中學」。

學校在創辦初期,教育部從東北、河北、山東等老解放區,選配了一批既有革命經驗,又有多年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幹部,擔任學校的領導工作。

首任校長胡朝芝,1939年畢業於國立四川大學歷史系。1940年,胡朝芝到延安,在毛澤東青年幹部學校一班學習。

1949年12月,胡朝芝調入北京。

1950年1月,胡朝芝被教育部任命為北京工農實驗速成中學校長。胡朝芝原則性強,而且富於經驗,威望甚高。

副校長王食三,從老解放區河北正定師范學校調入,他博學多才,後來長期在人民大學任教。

教務副主任唐孝純,是老教育家俞慶棠的女兒,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專攻成人教育,並獲碩士學位。回國後,唐孝純就來到該校,擔任教務副主任。

在1951年遷校不久,教育部又調山東昌樂中學校長夏加,來校擔任教務主任。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夏加積極參加了第一所工農速成中學的創建工作,發展了他在戰爭年代形成的教育思想,在學校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總結出經驗,在全國同類學校中產生了廣泛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為新型的工農教育起到示範作用。

G. 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怎麼

簡介: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學(Xi'An NO.85 Middle School)地處古城南郊文化區,東臨大雁塔,北依陝西版歷史博物權館,是西安市教育局直屬的省市兩級重點中學。 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50年的西安工農速成中學,先後更名為陝西省工農速成中學、陝西師范學院附屬中學、陝西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1971年改為現名。2012年,學校被評為「陝西省普通高中示範性學校」 ;2013年,學校被命為「陝西省藝術教育示範學校」 。 根據2018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佔地約85畝;學校在職教工136人;高一共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300餘名。
注冊資本:4624.9萬人民幣

H. 連城縣第一中學的辦學歷史

1914年初,豸山中學創辦。
1915年秋,縣立舊制中學創辦,豸山中學並入。
1923年9月,縣立舊制中學改為三年制。
1932年6月,因經費困難,縣立舊制中學停辦。
1938年6月,私立明恥中學創辦,呈報省教育廳奉准立案。
1939年,春私立明恥中學招收初中兩個班。
1942年春,縣立初級中學創辦。
1945年秋,明恥中學辦高中招高一新生一個班。
1949年6月,明恥中學、縣立中學響應起義,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1951年春,明恥中學與縣立中學合並為連城第一中學,以明恥校址為校址。
1958年春,縣委撥荒地一塊約29.583畝開辟農場建校(稱為板栗園農場)。
1958年10月,開展「五四」雙紅、全民大煉鋼鐵,全面停課。
1959年,興建試驗樓,命名為科學館,土木結構,兩層。於1960年7月竣工。
1968年4月,軍宣隊(空八軍連城駐軍)進駐一中實行軍管,促進兩派大聯合。
1968年11月,連城一中革委會成立。
1970年2月,連城一中更名為農械廠工農中學,同時在麻潭創辦城關五七中學。
1971年6月,農械廠工農中學建辦公樓一座(兩層,即現得庥樓)工宣隊進駐學校。
1972年9月,農械廠工農中學更名為連城工農中學;同時,城關五七中學更名為連城縣五七中學,工宣隊進駐工農中學。
1974年8月,連城縣五七中學與連城工農中學合並,恢復連城第一中學校名。
1978年,連城一中列為省重點中學。
1982年8月,拆除最北的8間平房教室,動工興建四層教學大樓
2002 年10月在縣委、縣政府提出力舉全縣之力創一中達省一級學校目標。校園佔地面積從不足60畝擴大到近100畝,學校經省教育建築規劃設計院重新規劃和布局。

I. 周口市工農路育才中學誰知道還存在不

我2000年在那上學

熱點內容
上海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發布:2025-07-15 22:34:05 瀏覽:384
夏天的雷雨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20:44:07 瀏覽:606
教師資格證的報名時間 發布:2025-07-15 20:21:42 瀏覽:534
高一歷史必修一重點 發布:2025-07-15 19:20:08 瀏覽:236
有多少可以重來 發布:2025-07-15 16:35:06 瀏覽:279
洗牙多少錢一般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6:08:33 瀏覽:610
蒙脫石散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15:36:52 瀏覽:745
如何導出視頻 發布:2025-07-15 15:22:23 瀏覽:80
貴州教師資格成績查詢入口 發布:2025-07-15 14:34:34 瀏覽:22
迎澤區教育局 發布:2025-07-15 14:30:07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