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學校園 » 醴陵市第一中學

醴陵市第一中學

發布時間: 2021-06-01 23:14:48

Ⅰ 醴陵市的高中呢怎麼沒有一所是省級示範中學

醴陵市的高中,
當然有一所是省級示範中學,
就是醴陵市最好的高中:

醴陵市第一中學。

Ⅱ 醴陵市第一中學創新班楊紫維,急急急

答: 醴陵市第一中學創新班楊紫維,己經畢業了
問題問的挺好的
很高興為你回答

Ⅲ 醴陵市第一中學的概況

校址在湖南省醴陵市青雲山上。前身是淥江書院,清乾隆十八年(1753)創辦。道光十六年(1836)左宗棠任院長。光緒三十年(1904)改名淥江學堂。1912年後,改淥江中學、醴陵縣立師范學校、縣立中學。1929年改縣立鄉村師范學校。1949年改縣立師范學校。1950年改縣立中學。1951年與私立湘東完全中學(1938年創辦)和私立遵道初級中學(1914年美國中華基督教遵道會創辦)合並為醴陵縣第一中學。1985年改現名。1978年後,制訂包括教師職業道德、各種崗位職責、各種規章制度、公約等28種,從嚴治校。注重以優良的班風保證優良的校風。把關心「差生」的轉化作為一條重要原則。1983 年曾探索轉化與提高差生的規律。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與愛好,組織書法、繪畫、計算機、攝影等課外活動小組。1963 年和 1964 年一學生在亞洲新興力量運動會上兩次奪得游泳金牌。是湖南省游泳傳統項目學校。1960年評為全國文教系統先進學校。

Ⅳ 醴陵市第一中學怎麼樣

簡介:醴陵市第來一自中學是一所省屬重點中學,位於湖南省株洲地區醴陵市,創建於1905年,前身為民主革命先驅文俊鐸、寧調元等倡辦的淥江中學堂。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遵循「全心全意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盡心盡力促進教師可持續發展,一心一意謀求百年老校的現代化發展」的辦學思路,廣攬優秀人才,不斷開拓進取,力爭辦成湘東贛西第一名校,躋身全國千強。從2012年開始創新實驗班給百年名校帶來了一股新風。學校佔地面積九萬九千五百多平方米,現有高中教學班級48個,在校學生約3000人。
注冊資本:10165.05萬人民幣

Ⅳ 醴陵市第一中學的發展歷史

湖南省醴陵市一中是一所省屬重點中學,創建於1905年,前身為民主革命先驅文俊鐸、寧調元等倡辦的淥江中學堂,1919年更名為醴陵縣立中學,60年代被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1996年重新掛牌。學校位於湘東名邑醴陵市中心。校園內林蔭深深,綠草漫漫,亭台樓榭,掩映其中,環境十分清幽。在近百年的風雨歷程中,既培養了李立三、左權等傑出的革命家和軍事家,又培養了彭道儒、李鐸等發明大師和書法家。

Ⅵ 醴陵市第一中學的瑞淥池

瑞淥池位於城東青雲山下。現址在醴陵一中校園內梯雲閣一側。據民國版《醴陵內縣志》載,城東有青雲山,容山上建梯雲閣,閣下有朱子祠,祠下有瑞淥池。相傳池內水出如絲如霧,白器酌之,色深綠,可以寫字。人皆以為祥瑞之徵兆。明朝時邑人張承翰《題瑞淥池》詩雲:「池開一鑒淥生衣,靈秀鍾來世所稀。影泛碧流凝瑞霧,光搖錦榖動晴暉。魚龍變化春風暖,芹草芬芳夜雨肥。弦誦聲中清晝永,涼陰恍漾襲書帷」。由於缺水瑞淥池幾次陷入乾涸的狀態,而瑞淥池又有一股暗泉位於青雲山另一側,於是醴陵一中把瑞淥池重建於高三教學樓附近,使瑞淥池煥發出新的光輝!

Ⅶ 醴陵市一中校長什麼級別是科級幹部還是處級幹部

這所學校是省重點嗎?如果是,澤校長應該是處級幹部;否則,校長應該是科級幹部

Ⅷ 醴陵市有哪些高中

1、一中

湖南省醴陵市一中是一所省屬重點中學,創建於1905年,前身為民主革命先驅文俊鐸、寧調元等倡辦的淥江中學堂,1919年更名為醴陵縣立中學,60年代被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1996年重新掛牌

學校位於湘東名邑醴陵市中心。校園內林蔭深深,綠草漫漫,亭台樓榭,掩映其中,環境十分清幽。在近百年的風雨歷程中,既培養了李立三、左權等傑出的革命家和軍事家,又培養了彭道儒、李鐸等發明大師和書法家。

2、二中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學坐位於鍾靈毓秀,人傑地靈的泗水河畔;學校毗鄰106國道與湘東鐵路,交通便利,環境幽雅。

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學創建於1940年,始稱開明中學,1951年與鐵肩中學合並更名為醴陵縣第二初級中學,1958年增辦高中,成為醴陵第一所農村完全中學,1978年被評為湘潭地區重點中學,1982年劃歸株洲市管轄後為株洲市重點中學。

3、四中

湖南省醴陵市第四中學即醴陵市第四中學,其標准名稱是湖南省醴陵第四中學,位於醴陵市瓷城大道,東臨火車站,佔地121畝,校內樓群林立,校道寬敞,綠草如茵。教學樓、求真館、雛藝樓、生活服務大樓以及新校門美輪美奐,東方廣場、盛芳園人文氣息濃厚。

是「省級文明衛生單位」、「省級安全文明校園」、「省級綠色學校」、「省級園林式單位」和「株洲市科普文明大院」。

4、八中

湖南省醴陵市第八中學前身為醴陵北聯高級小學,地處醴陵市板杉鄉七里山鎮,距城區 12 公里,交通便利,是一所有 90 余年歷史的老牌學校。

程潛曾任北聯小學校董,左權將軍、宋時輪將軍、鍾武雄先生曾在北聯小學就讀。該校2004年升為株洲市規范化完全中學,是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實習培訓基地、湖南師范大學藝術類實習培訓基地、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書法美術音樂實習培訓基地、長沙市一中遠程教育合作學校、醴陵市書法教育基地。

5、五中

醴陵市第五中學,地處株洲市小城鎮建設重點鎮白兔潭鎮的中心地段,緊靠106國道,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學校前身系河清鄉中心國民學校,二十年代,陳明仁、鄧文儀等人曾在此求學,四十年代,陳明仁出任校務董事會董事長,曾與陳盛芳等捐資擴建校舍,學校初具規模。

Ⅸ 醴陵市第一中學的梯雲閣

梯雲閣,座落於現醴陵一中校園內的青雲山上。南宋紹熙至嘉定中期的約30年間,醴陵學風雖盛,但科舉不利。縣人歸咎於縣城學宮文廟建築地勢過低,致使文氣不聚。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知縣劉君存便選址在學宮後青雲山建閣。閣倚山面水,命名「梯雲」,以求收攬秀氣,藉以梯雲直上。
梯雲閣建成後,縣人楊大異等相繼進士題名或鄉試中舉。雖屬巧合,梯雲閣卻從此被視作醴陵的斯文發祥之地。宋寶佑年間(公元1253年-公元1258年)重修,改名為魁星樓。明成化間(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和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兩次重修,均沿用梯雲閣原名。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公元1908年),邑人李隆憲擴建,並書第一層門額「躋春台」,又撰書楹聯:「開閣俯蒼茫,記二三則舊文,把酒話醴泉劍石;鞭雲睇碧落,將千百年往事,隔江問紅拂丁仙」。擴建後,三層,磚木石結構,佔地100平方米,閣周立方形石柱10根,築廡式頂,翼角高翹,蓋琉璃瓦,庄嚴古樸。
民國7年(公元1928年),醴陵城毀於南北軍閥戰火,梯雲閣巍然倖存。9年10月,國民黨元老章炳麟、蔡元培、吳敬恆、張繼來醴吊寧調元墓後,共登梯雲閣,俯覽劫後縣城,蔡、章分別題寫:「劫餘」、「創巨痛深」。
1965年,第三層因被白蟻蛀蝕拆除。1982年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醴陵一中籌資按原貌修復。新題門聯:「斯文一脈,厥盛千年」。第一層立有從原朱子祠移來的朱熹石刻遺像,像下鐫有朱子自題詩:「蒼顏已是十年前,把鏡回看益悵然。履薄臨深量無幾,且將余日付殘篇」。現代《辭海》朱熹條目下選用的朱熹畫像就是這副石刻像

Ⅹ 醴陵市第一中學的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抄量雄厚,現有教襲職工243人,其中專任教師206人,擁有省中學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47人,一級教師78人,地市高中學科帶頭人10人,其中既有一批經驗豐富、享譽教壇的老教師,又有一批年富力強,勇挑大樑的中年教師,還有一批嶄露頭角生機機勃勃的青年教師,學校實施「一中人形象工程」,要求教師「德能正其身,才能稱其職,言能明其志,筆能成其文」,「嚴謹、博實、創新、奉獻」的治教作風正在發揚光大。

熱點內容
教師師德教育心得體會 發布:2025-08-17 16:31:37 瀏覽:842
網上教學app 發布:2025-08-17 16:25:21 瀏覽:716
七彩虹和影馳哪個好 發布:2025-08-17 16:13:47 瀏覽:693
高考頂替者班主任女兒現狀 發布:2025-08-17 15:48:15 瀏覽:49
清歷史 發布:2025-08-17 15:20:57 瀏覽:197
二維碼的歷史 發布:2025-08-17 14:06:58 瀏覽:279
西北大學物理系 發布:2025-08-17 13:19:01 瀏覽:30
杭州育才教育集團 發布:2025-08-17 12:17:12 瀏覽:202
教育初中生的視頻 發布:2025-08-17 11:47:50 瀏覽:62
有關土地的歷史 發布:2025-08-17 10:59:04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