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電動車管理
A. 電動車管理規定
B. 校內禁止騎電動車的缺點
位家長指出:小孩騎電動車上放學,大多都是父母支持的。「家在人民南路,孩子在十中上學不願住校,我們沒空接送,只好買了一輛電動車給他自己騎。如果騎自行車去上學,要40多分鍾才能到校。我們是既擔心孩子安全,又怕孩子太辛苦啊!」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家長如此說道。
不過,許多家長還是把孩子安全放在第一位。市民何女士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她說:「可能很多家長都比較忙,沒時間接送,只好同意讓孩子騎電摩。
(2)校園電動車管理擴展閱讀:
危害
一、很多中學生騎電動車,完全是出於攀比的心理,虛榮心作祟,盲目跟風,這樣很不利於學生品行的培養。
二、電動車雖快速、便捷,但穩定性和剎車系統的安全性能不如自行車,中學生遇到緊急事件時的控制能力弱,很容易導致慘劇的發生。
三、中學生往往性格沖動,騎行電動車一般車速很快,遠遠超過電動車騎行規定的車速,容易引發交通安全事故。
四、某些中學生騎電動車還經常搭載其他同學,或者不好意思拒絕其他同學要求搭乘的請求,這樣車身重量增加,在危險時保持車輛平衡和剎車更加困難,增加了危險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就有相關的規定。同時,如若因騎車帶人引發了安全事故,還會發生不必要的經濟矛盾糾紛,給彼此家庭帶來傷害。
五、有些中學生騎電動車時喜歡在路上玩漂移、打角度、急速拐彎、比賽超車,做出一些非常危險的動作,既危及了自己也危及到他人的生命安全。
六、中學生往住不熟悉交通法規,經常出現超速、超載、逆行、帶人、隨意佔用機動車道、隨意變更車道、不連守交通信號燈等規行為,造成極大的危險。
七、中學生自我保護意識薄弱,騎行電動車時往往未採取任何防護措施(如戴頭盔)。一旦發生危險,很容易釀成慘禍。
為了對同學們的安全負責,學校提出禁止同學們騎行摩托車、電動車類交通工具上學、放學。
交警溫馨提示:
希望同學們從自身的安全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出行方式,並自覺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C. 如何看待大學禁止外賣電動車進入校園
從食品安全來看。現在很多從事外賣經營的店,都是專職從事外賣經營,並不對入店客人開放,其用的米、面,大都是低等次的劣質、陳年米面,有的生了蟲、長了蛆,用水沖沖洗洗就繼續煮;所用的油大都是劣質油甚至是地溝油;用的食材也都是最便宜的,肉大都是市場上賣不掉的下腳肉或者收攤後剩下的肉,有些食材原材料都腐敗變質了,但是經過旺火、各種調味色素、各種辣椒一烹制後,就成了「色香味俱全」的外賣「美味佳餚」。因為吃外賣,有的學生吃出了一胃炎、胃潰瘍甚至中毒並不在少,有的長期使用外賣,不少消化器官受到嚴重損害,經常有因為長期吃外賣而導致身體崩潰的新聞見諸媒體。大學生,不要把自己的身體交給外賣!
從學校管理來看。送外賣的外賣員騎個電動車在馬路上都是一手看手機、一手騎著車,逆行橫沖直闖司空見慣,進入校園那更是「目中無人」,外賣車撞人、學生受傷的情況屢見不鮮;外賣員不進行必要的登記就跟著學生進入校園、進出宿舍樓,當送到寢室或者經過某個寢室,發現裡面沒人的時候,順手牽羊「拿」走學生隨意放的手機、電腦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如果外賣員不送入校園,很多外賣員就在學校圍牆外、大門外扎推,通過柵欄縫或者越過圍牆遞給學生,給學校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外賣進入校園,無論是直接送入學生宿舍,還是送到學校大門、圍牆,都給學校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是對學校良好秩序的極大破壞。
從校園衛生來看。本來學生在食堂用餐,食物殘渣都會倒入指定的潲水桶,有關人員會定時進行收集、清運,這樣就保證了校園衛生的干凈;就算學生打飯到宿舍吃,除特殊情況也不會有多少的傾倒。但是外賣就不一樣,外賣都是帶著汁水,更為關鍵的情況是會在校園的任何一個地方吃外賣,吃了以後素質稍微好一點的還會找垃圾桶扔進去,素質差一些的就直接丟棄在教室、宿舍、實驗樓、操場、運動場、會議室的某個角落,這些外賣盒、外賣包裝袋極易招惹蚊子、蒼蠅,尤其是天氣炎熱的季節,非常容易發酸、發臭,對衛生、對師生的健康是嚴重的危害。
從學生成長來看。正如前麵食品安全的角度所說,外賣的食物存在非常大的安全隱患,而且很多外賣都是用了添加劑、過量使用香精、香料、調料,非常不利於學生的飲食健康和營養保證;更令人擔憂的是,自從有了外賣,很多學生的「懶癌症」更是發揮到了「極致」。以前雖然也不喜歡動,整天窩在寢室里,有的是學習,也有不少是玩游戲;但到了吃飯的時候,還是對下樓,走著去食堂,或者到校外去吃,起碼還有一點的鍛煉量,可如今,在手機上扒拉一下就下單,外賣員直接就送到了寢室門口,吃外就隨手一扔,連十步路的運動量都不到。長期這樣下去,健康如何保證?學習的精力如何保證?學習的效果又如何保證?
從環境保護來看。外賣的包裝,除了使用飯盒外, 還用了大量的塑料袋。目前外賣所用的飯盒和塑料袋,基本上都是不可降解的。隨著外賣行業的瘋長,每年消費的外賣盒和包裝袋數億只。這些餐盒和包裝袋基本上都是聚丙烯塑料(PP)、聚苯乙烯塑料(PS)、鋁箔餐盒等塑料製成,在自然條件下均不可降解,而且餐盒本身在生產環節就會消耗大量工業用水、石油、木材等資源;廢棄時進行填埋或焚燒,會產生土壤、水、大氣污染,破壞生態環境。我們每用一個外賣盒、包裝袋,就是在破壞環境、破壞我們的生存條件。保護環境,就要從杜絕使用外賣盒、外賣包裝袋開始。
從學生責任來看。大學生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未來幾十年後國家各條戰線、各個領域的棟梁、脊樑,應該從現在起就培養起對國家、對歷史、對民族、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我們當前的環境問題已經十分嚴重,在垃圾處理方面的壓力已經十分巨大,照此發展下去未來若干年我們的安全的耕地、安全的飲水、安全的大氣都會不斷的減少,我們的後代怎麼辦?我們的民族興旺怎麼辦?大學生應當從現在起就有這種危機意識,要把書本里學到的東西、老師教育的東西、自己在論文里在課堂里暢談的理念,落實在行動上、落實在身邊的小事、落實在對外賣的態度上,不要圖一時的方便而加重環境的負擔、加重管理的負擔;要以大學生的率先行動,為全社會減少和拒絕外賣做出榜樣和表率,讓我們生存、居住的環境少受一點傷害。
D. 學校出租自行車,電動車,要注意些什麼怎麼管理
給自行車裝GPS跟蹤好像有點過了,給你出了兩個主意,期望對你有幫助
一、雙證
押身份證,同時登記學生證。
因為是在學校里,要求客人出示學生證,並把身份證押在你那,你把學生證上面的信息記錄下來,如果有人長期不還車,你可以到學校里找他。
其實這只是一種策略,你也不一定真的因為還車晚了就跑到學校里去找人家,只是讓你多記錄一些信息,一方面記錄對方信息越多,對方的心理壓力就會越大,比如手機、住址、學校、公司等等,你記錄的越多,他就越不容易犯事情。如果對方沒有帶學生證或者是校外人進來租車,就要求他找個校內人用學生證登記擔保,或者押身份證的同時還要交一些押金。比如自行車100元,電動車300或500元,魔托車1000元。這樣就能給你一個雙重保險。
二、會員制
經常租車的人給點優惠,讓他辦個會員。而且是那種非常普及的會員,最好是每個在你這租過車的都可以辦會員,這也是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心理作用,另一方面是當你的客戶量達到一定數量而你又還沒有打算擴大你的經營規模的時候,你可以出台一個消息,就是只供會員租車,臨時租車需要學生證和身份證或者教師證,而且只對校內人租車,因為如果有偷的,校外的可能性會大一些。
E. 電動車管理制度
公司電動車管理制度
一、編制目的:為規范公司車輛的使用及管理特製定本制度。
二、車輛管理總則:
1.公司車輛為辦公所用,原則上不可公車私用,使用完畢後,必須立即交還。
2.在駕車前應該仔細檢查車輛是否有剮、蹭、碰撞、損壞、配件失竊、電量是否充足、輪胎充氣是否合適等有關情況,如發現問題應及時上報或處理。未及時上報或處理者由駕駛人對使用後產生的後果負一切責任。
3.做好車輛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保持車況良好。
4.在行車過程中,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做到安全駕駛,避免發生違章事故,嚴禁疲勞駕駛和酒後駕車。
5.實行定人定責制度,每位保管人必須保管好自己的車輛,如因自身原因保管不善導致損壞或丟失,由保管人自行解決。若非人為損壞,經各班組長統一處理,報部門經理及公司領導審核後按規定統一進行修理.
6.車輛使用後必須停放在指定位置。
7.每天給車輛充電,時刻保持電量滿格,不能因個人原因導致工作受阻。
8.嚴禁帶人行駛。
9.必須戴安全帽行駛。
10.嚴格按照考核表進行考核評比。
三、車輛的使用:
1.每日各保管人必須在九點前簽寫《電動車使用登記表》,內容包括:車輛編號、使用人、開始日期、工作內容、行車線路、歸還簽字、歸還時間。
2.車輛實行定人定責制度,本保管人在每日九點前未領取車輛其他時間將不
再領取。
3.需求車輛者必須經過本保管人同意才可以借用,並簽寫《車輛使用登記表》,
借用後對車量造成的損失應由本保管人自己解決。
4.節假日或雙休鑰匙由當天調度代為保管,需要借用同樣簽寫《電動車使用登記表》
5.如因緊急情況未能簽寫《電動車使用登記表》,在使用後24小時內補齊手續。
四、車輛的歸還:
1.每日使用後必須當天把鑰匙交回。(因工作需要未能及時歸還必須提前說明,事情解決後24小時內補齊手續)。
2.車輛歸還後停放在指定位置,做到整齊有序。
3.車輛使用後仔細檢查車輪、車胎、電量、車閘等是否完好,做到不影響第二天的工作需求。
4.充電器由個人保管。
五、車輛的維護保養
1.每日下班前簽寫《車輛維護表格》,每周由班長對表格進行檢查。
2.每月20日各班組長必須集中對所有車輛進行整體維護保養,並對車輛進行清洗。
3.電動車在使用前應注意檢查車況是否良好,如輪胎氣壓是否充足,前後剎車是否靈敏,整車有無異響,螺絲是否松動,電池是否充足電。
4.在車輛剛啟動時,應緩慢加速,避免瞬間急加速損傷元器件。為了延長電池、電機的壽命,在車輛啟動、爬坡時應用腳踏助力。
5.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行駛中應盡量減少頻繁剎車、啟動,以節省電能。行駛中剎車時應松開調速把,以免損害電機及其它機件。下車推行時,應關閉電源,以防推行時無意轉動調速把,車子突然啟動發生意外。
6.充電時應注意,不要使用其它品牌的充電器,每個品牌的充電器與電池的性能是相匹配的,只有專用充電器,才能達到最佳充電效果。
7.充電器內含高壓線路,不要擅自拆卸。充電時,充電器上不要覆蓋任何物品,應放置於通風處,同時注意防止液體和金屬顆粒進入充電器內部,防止跌落與撞擊,以免造成損傷。
8.長期不用時,要每過一個月充一次電,要將電池裡的電充滿後存放,切忌不能在虧電的狀態下存放。
9.充電時要用配套的專用充電器。因電池配方與工藝不同,對充電器的技術要求也不一樣,哪一種充電器充什麼品牌的電池可以充滿,都不盡相同,所以,不要混用充電器。
10.為保護電池,用戶可隨用隨充,但不能使用回升電壓行駛,防止嚴重虧電,電池沒電時,應關閉電源騎行。
11.充電時,充電指示燈顯示滿電時不要立即停止充電,應再浮充2-3小時。
六、車輛的維修
1.車輛在使用第一年中原則上是由廠家免費修理,其首先在維修范圍內,若由自己保管、使用不當造成的損壞由保管者自己與售車方協商。
2.節約開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費用,零星部件的更換,應由保管人自己動手。
3.正常維修保養需要更換零部件的應先報公司領導同意後方可更換,過後拿增值稅發票由計劃統計員代為報銷。未經過領導同意私自更換零部件費用個人承擔。
4.新車在購買一年內如因人為原因造成的損壞由保管人自行解決。
5.由於自身原因造成車輛損壞無法正常工作,在兩個工作日內必須解決,否則收回使用權。
七、違規處罰及事故處罰
1.對所使用車輛各系統疏於觀察及檢查造成零件損失的一次扣掉0.5分。
2.車輛在夜間和節假日不按指定地點停放,一次扣除0.5分。
3.車輛造成損失或失竊,由保管人自行負責,一次扣除2分。
3.在車量停放區域騎坐於之上休息,一次扣除0.5分。
4.鑰匙既沒有按時歸還,又沒有提前說明,一次扣除0.5分。
5.未辦理手續私自使用造成的一切後果由保管人自己解決,一次扣除1分。
6.用於非工作用途(比如:擅自騎回家)一次扣除1分。
7.違反交通規則造成罰款的,使用人承擔一切責任,一次扣除2分。
8.在公務途中,非自身原因造成的各類事故及損失可以免除當事人責任。
9.當遇到交通事故及車輛損壞時及時上報公司領導,可根據事件輕重酌情處理。
10.帶人行駛,一次扣除1分。
11.未戴安全帽行駛,一次扣除1分。
12.酒後駕車者作除名處理。
F. 在學校裡面經營電動車營運(電動觀光車)需要辦理什麼手續
需要和學院進行聯系
G. 學校禁電動車合理嗎
近日,有網友反映安慶市某高校發布正式文件,禁止學生在校內騎行電動車。根據學校的文件給出的數據,該學校在校學生共有電動車3000餘台,教職工及家屬、校內服務人員等有電動車約200餘台,每天進出學校的外來電動車500餘台。由於近些年事故頻發,學校出於對學生安全問題的考慮,對校內電動車進行通行管理。
所以說有的學校禁止騎電動車也是很合理的,他是從安全的角度考慮的。當然人應該是安全第一。
文件一經發出,就引發了該校學生們的憤怒和網友們的吐槽,大家都對這種「一刀切」的管理辦法口誅筆伐。
小編在這里整理了大家的主要看法:
1、「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對學生是禁止,對教職工是規范。
2、學校缺少後續保障,學生自己承擔損失。
3、學校面積較大,禁止電動車出行生活便捷性下降。
小編了解到,校園內「禁電」的措施在其他部分高校也是有過的,但是無一例外都遭到了學生們的一致抗議。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還是沒有禁止電瓶車的,我想這也說明目前高校內的道路矛盾還沒有因為電瓶車而達到不可調和的地步。當然學校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學生也有自己的合理訴求,「禁電」如何合理的實施還是得商量著來。
大家覺得高校禁止學生騎電動車的做法